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的演变及对策研究
本文是由上传的: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的演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强调广大学生要提高对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作者预测,今后的高考一定会增加“孔孟”或其他“诸子百家”作品的考查。“文化经典”的考查,将不会是福建、江浙等几个自主命题省市的特色,也许全国新课标统一卷也将增加这一项内容的考查。
关键词: 文化经典 演变 对策 思路 模式
福建高考语文试卷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就是“文化经典”试题的考查,这既是一个亮点,又是一个难点。莘莘学子在“孔孟”思想精华的熏陶中,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可是在高考的备考迎考中,面对繁多的“孔孟”篇章及复杂的“孔孟”思想,却陷入迷茫的境地,不知如何下手。下面是我对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的演变及对策研究,力求从中寻找到高考命题的趋势与解题的规律,以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
一、考纲的两次演变
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考纲”的变化回顾:
2008年沿袭上一年度的“考纲”要求。这一项考查,虽面临广大师生的口诛笔伐,但“考纲”依然岿然不动。
2009年的福建考试大纲对“文化经典”的考查要求,终于有了较大变化。《庄子》不列入考查,并且“考纲”要求“文化经典”的考查不能将它与文言文阅读等同起来,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认同和传承,考点转为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思想及观点态度,并进行分析概括。考生不用困扰于艰深的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难度大幅度降低。
2009年以后,“考纲”的变化不大,一直沿袭至今。这样的考试要求逐步取得了老师与学生的认同。
二、题型的演变过程
2007-2008年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考查了翻译题和简答题,赋分10分。
2009-2010年考查了“四选一”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赋分6分。
2011考查了两题简答题,赋分6分。
2012考查了一题“两问”的简答题,赋分6分。
通过几年题型的演变,我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2007年首次进行“文化经典“的考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可是2007-2008年的高考试题又与考查文言文阅读相差无几,让人大失所望。特别是翻译的考查,由于《论语》《孟子》写作年代久远,文言词汇丰富而艰深,跳跃性强,识记难度大,学生得分率极低。这样的考查,让广大师生产生了排斥心理。2009年高考“文化经典”试题来了个大变脸,由客观题加主观题组成,取消翻译题。题型的变化,难度的降低,“文化经典”试题的地位不降反升。这样能更好地强化这部分内容考试的功能。用选择题考查,其选项有提示和导读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原文,降低阅读难度。用简答题的方式考查,要求考生就文段内容,比较两个语段在观点态度上的异同点,侧重思想内容的解读,不考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这与考纲的要求一脉相承。可以说,2009年之后的“文化经典”考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查,是“文化经典”试题的一个大突破。从此,“文化经典”的考查逐步走向规范,赢得了社会的不少赞誉。
三、解题的思路与模式
我观察近几年来“文化经典”试题的考查,第一小题考查两则材料的相同点,试题难度较低,所以在这里我不做详细解释说明。
第二小题,考查《论语》、《孟子》两则材料的不同点,可比较的角度很多。我从众多考题中,归纳了以下四种解题的思路与模式,现举例说明,以供参考。
(一)比较写作对象的不同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关于“孝悌”,孔子和孟子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段分析。
参考答案:孔子侧重谈在上位者力行孝悌的作用,他能带动百姓力行孝悌,进而使整个社会兴起仁德之风。孟子侧重谈社会全体成员力行孝悌的作用,他能涵养仁爱之心,进而改善社会风气,使天下太平。
思路分析:关于“孝悌”,孔子显然是针对“君子”而言的,也就是指上位者或统治者,而孟子是针对“人人”而言的,也就是指社会中所有的人。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写作的对象不同,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分清楚,不能混淆。当然,也要结合文本内容进一步阐释。
(二)比较孔孟思想的不同
例子2:(2014年泉州市5月质检试卷)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论语?先进》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之徒也。欲知舜与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孟子?尽心上》
如何才能成为“善”人,孔子与孟子有何不同的见解?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孔子认为多向别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学问道德登堂入室,成为“善”人;孟子认为自身要积极主动行善,并注意克服求“利”思想的影响,才能成为舜一样的“善”人。 思路分析:如何成为善人,孔子强调的是要多向别人学习借鉴,是针对虚心求学这个思想说的,而孟子强调的是积极行善,减少贪欲,是针对道德修养这个思想说的。两则材料强调的思想迥然不同。
(三)比较内容阐述的不同
例子3:(2014年福建高考试卷)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上面两个选段,孔子与孟子的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论语》选段立足于“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富与贵”的方式方法要正当;《孟子》选段立足于“义”和“道”,其主张侧重于取得和给予都要合乎道义。
思路分析:孔子所谓的“道”是指正确的方式方法,而孟子所谓的“道”是指道义,包含道德与正义。两个“道”的意思不同,显然两个选段阐述的内容不同,孔孟的主张也不同。
(四)比较写作技巧的不同
例4:(2014年高考模拟卷)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章句上》
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述之。
参考答案:孔子的话是从正面引导的,采用反问句式,强调统治者要首先行正道,做表率。孟子的话是从反面说理的强调自暴自弃者,不能居仁由义,行正道的危害。
思路分析:本题是比较孔子与孟子说话的角度,其实就是考查两人说话的技巧,一个是正面说理,一个是反面说理,阐述的角度,说话的技巧虽然不同,观点却很鲜明。除此之外,这类题型还有可能比较二者写作的其他技巧,比如比较运用的比喻、对比、类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不同,以及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的不同。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强调广大学生要提高对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信。我预测,今后的高考一定会增加“孔孟”或其他“诸子百家”作品的考查。“文化经典”的考查,将不会是福建、江浙等几个自主命题省市的特色,也许全国新课标统一卷也将增加这一项内容的考查。“文化经典”的考查将会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
参考文献:
[2]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
[3]论语.海风出版社,2011.9.
[4]孟子.海风出版社,2010.6.
【福建高考文化经典试题的演变及对策研究】相关文章:
福建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03-07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06-23
走进高考的研究性学习试题12-05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渊源与对策建议研究论文06-18
门的设计特征及文化价值演变的论文06-22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12-05
福建高考作文09-01
福建春季高考的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