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4-11-13 17:41:01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实践的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践的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践的实施方案

  实践的实施方案 篇1

  一、实施背景

  2月,国办发〔****〕9号文件《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务必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坚持全面发展。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纲要中强调: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安全教育工作应该始终摆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我校立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点,十分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工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安全成长保驾护航,特制订安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安全教育课程,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以保障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2、具体目标

  (1)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养成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掌握预防及应对各类安全事件、意外事故的知识和方法;

  (3)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掌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4)了解生活中的各项法律常识,不触犯法律底线,做社会合格公民;

  (5)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方案

  1、设计思路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相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6)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作贡献。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牵手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以以上五个模块为基本内容,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学生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所涉及的主要安全问题,把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和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作为安全课程内容,突出课程的主题性。

  2、具体安排

  第一学期

  9月

  学校规章制度学习(新生始业教育)

  高一新生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

  高二学生

  10月

  运动受伤急救讲座

  (运动会召开前举行)

  高一学生

  黄泽等体育组教师

  调节情绪有方法

  (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

  高二学生

  11月

  消防安全演习

  全体学生

  秋冬季节交替传染病预防

  高一学生

  医务室

  12月

  网络安全

  高二学生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高三学生

  1月

  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

  高一学生

  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以出行安全为主题)

  全体学生

  各班主任

  第二学期

  3月

  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

  (安全主题漫画、征文,安全口号征集、安全知识竞赛等)

  全体学生

  安保科、团委

  法律安全伴我行

  高一学生

  法制副校长

  4月

  饮食安全主题讲座

  高二学生

  相关社会人士

  挫折是一笔财富

  --抗挫折主题讲座

  高三学生

  5月

  国际红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

  红十字会会员

  团委

  防震减灾演习

  全体学生

  6月

  青春期自我保护

  全体女生

  毒品的`危害主题讲座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高一学生

  相关社会人士

  7月

  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全体学生

  各班主任

  安全主题社会小调查

  实践活动

  全体学生

  社会实践小组长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模式和方法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我校“牵手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知识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其中,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以活动式、体验式方法为主,以讲授式方法为辅。教学将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安全技能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

  2、适用年级和课时安排

  “牵手安全,珍爱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贯穿学生三年高中生活,围绕学生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共设计了20个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小部分课程针对部分学生。因此,每位学生修足其中的18课时,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3、学习评价方法

  (1)学习态度:根据出勤率、活动参与程度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予以评价;

  (2)学习成果:每位学生参加安全知识小测试,同时选择其中一个安全教育主题撰写学习心得,或者展开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也可上交宣传安全教育主题作品一份(摄影、绘画、征文等均可),要求不得抄袭!学校将优秀学生的各项作品整理,编辑成册。

  五、课程开发与实施步骤

  1、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召开筹备会议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通过宣传栏、广播站、学生社团等多种途径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为课程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3、编写校本教材

  围绕课程内容的20个主题,各成员负责相应主题活动的教学设计。

  编写要求:

  (1)取材:选取的材料必须源自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高中生经常会遇到面临的安全事故。离学生生活较远,过于生僻的安全知识可以不选取;

  (2)语言:教材语言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读懂、理解。

  (3)环节:每个主题的设计,应包括引言(重要性阐述)、典型案例、相关安全知识或者技巧、课后实践或思考题等主要内容。

  4、具体进程

  (1)10月底前,完成收集资料,初步形成各主题的教学设计

  (2)11月初,完成校本教材的初步编订整合工作

  (3)11月中旬--7月,开始尝试实施校本课程相应主题,在实施中不断反思、完善。

  (4)7月--8月,修改完善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实践的实施方案 篇2

  一、主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然而,现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但就在这种状况下仍有许多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甚而出现重大水污染事件。学生节水意识差,洗手、洗脸时水龙头开得很大,洗衣时不关心水龙头,随意冲洗,抬水时水筒过满,再加上嬉戏打闹,洒得满地都是,矿泉水刚喝半瓶就仍掉。我们学校边上大河里水量越来越少,工业废水随意向里排放,水质越来越差,水中生物越来越少。我每天上下班经过,心里总是感到惋惜。恰八年级综合课本下册第二单元又是《资源与节约》,面对这些现实情况,结合课本,我提出“珍爱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以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危机的严重,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现状、重要性,认识到当前水资源污染浪费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懂得一些节水治污的方法和窍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渠道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考察、分析、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图书资源搜集信息,通过实地考察、拍摄、调查采访、实验等方式获取资料,小组成员通过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分析研究、整理资料,大胆创新,以适合本组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进而增强珍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自主宣传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并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节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活动对象:八年级学生

  四、活动组织形式:将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负责一项子课题研究,各组人员以本组活动方案为指导分头进行活动,通过成过果展示与交流,使全班同学受到全面的教育。

  五、活动时间安排:课上与课下时间想结合,课上准备用15课时,课上主要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搜集整理材料,分析实验结果等。课下主要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实验等。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第一课时:

  1、按时准备相关视频、图片、音乐等资料,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初步感知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从而引出“珍惜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学生探讨,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

  4、根据学生所选课题,将学生分为5组,有学生自主推荐组长。 第二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定活动方案。

  2、各小组根据老师的指导共同指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3、各小组在班上交流本小组活动方案,为其它组提出建议。各小组认真改正本组活动方案。

  课下:准备好相机、玻璃瓶、网络、书籍等用具。

  (二)、活动实施阶段 课上用4课时:

  1、老师指导学生该如何做,如;观察要细致,记录、测量要真实,指导学生如何

  更快更准的搜集资料。

  2、利用网络、图书等搜集各种所需资料。

  课下:学生积极地去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取样实验、积累资料。

  (三)、汇集整理资料阶段 课上用4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整理材料,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

  2、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各类材料进行汇集、归类、分析、探讨研究,整理出成果性材料,并选择合适的形式(照片展、幻灯片、故事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演讲稿等)准备进行成果交流。

  (四)、活动成果展示

  课上用2课时:召开活动成果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各小组充分展示本组搜集到的资料和活动成果。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

  (五)、活动延伸

  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

  实践的实施方案 篇3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要求,培养孩子优秀思想品质,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提高孩子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特在我校六至八年级开展中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设计了两项内容:

  一、依托学校“尊重与感恩、文明与礼貌、诚实与守信”三项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内容及形式:

  1.利用假期拿出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感恩;

  2.敬老爱老,帮困助残活动,拜访长辈,老人。

  3.学做一些家务或学会1—N种生活技能,你的想法如何?(例如: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拾柴禾、处理家庭事物等)

  4.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5.留意自己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做文明礼貌的传播者、引领者。

  6.搜集诚实守信的名人故事、格言、谚语等,开学后在小组内开展一次“我与诚实守信同行”的大讨论。

  具体要求及呈现形式:

  1.6-8年级全体同学参与。

  2.1-4项以照片的形式呈现(活动图片放在A4之上,并附文字说明,一张纸上2张照片,交打印稿),第5项以自己的言行为不文明者做出榜样,第6项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

  3.开学第一周,各班收齐学生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班级进行公示。每类每班上交2件最优作品,(以级部为单位,统一上报,同时上报名单)政教处对各班上交作品组织评选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4人。

  二、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创编节日小报

  活动内容及形式:

  1.春节期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辞年、守岁、祭祖、穿新衣、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吃年夜饭等,这些传统习俗都属于春节文化。

  2.元宵节期间也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舞龙舞狮、逛庙会等,这些传统习俗都属于元宵节文化。

  3.八年级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利用假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开展调查研究。例如关于春节、元宵节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关于春联、节日美食的调查研究;关于中学生压岁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研究等等

  具体要求及呈现形式:

  1.活动内容分年级进行,6、7年级完成第1-2项内容,八年级完成第3项内容。

  2.1-2项内容分别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第3项内容以调查报告的形呈现。(调查报告的格式到学校网站下载)

  3.开学第一周,各班收齐学生作品,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在班级进行公示。每类每班上交2件最优作品(以级部为单位,统一上报,同时上报名单),政教处对各班上交作品组织评选出一等奖4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4人。

  希望每家长朋友积极督促和协助孩子按时完成假期实践作业,为培养孩子优秀品质、提高动手能力、增长见闻加油助力。

  最后祝全体同学及家人新春快乐、家庭幸福美满!

  营东区第一中学

  20xx年2月2日

  营东区一中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记录表

  实践的实施方案 篇4

  一、课程背景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适合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空间。

  目前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价值取向已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上,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强调加强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基于以上认识,再纵观我校学生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学生对社会缺乏认识,对家乡缺少了解,对处理问题缺少责任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这一理念及创建一流中学的信念,本学期将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去,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2、建立实践第一的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我们要大胆放手地让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各年级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常做的事与自己最想做的事,由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入手,自主开展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考察、访问、宣传、调查、收集材料等活动,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研究的课题,寻找研究的方法,自主进行总结,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受探究的乐趣。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提高。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全体老师要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等设计方案、科学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整合。

  三、活动步骤

  1、制定《墩欢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分层次学习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做好教师培训;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3、召开课题中心组成员会议,确定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4、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5、分年级按计划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6、每月坚持开展一次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交流和成果汇报观摩活动;

  7、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

  8、总结、交流,编印案例、活动设计集,档案袋,典型个案追踪集等。并争取拿出高质量论文向有关教育刊物投稿。

  四、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负责课题组各成员、学校相关的各部门、各子课题组的协调工作和课题研究的资料积累和课题档案管理工作。现代信息技术组负责信息技术教育,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保障,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辅助管理软件的设计、编写。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2)专业指导小组

  组长

  成员(农科站农业技术员)、xx(农科站淡水养殖技术员)、xx(工业管理中心工程师)

  2、组建课题研究中心小组。以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主体,小组设立组长各一名(各年级组长)负责召集本年级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协商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详案。各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管理本班各小组的活动,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点拨、督促,提供条件。

  3、课题研究组员:各年级全体老师

  五、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长室负责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教务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学生培训工作,并负责协助各年级制订综合活动课程计划。在此基础上,各年级组应加强平时的研讨,每周开展集体备课,相互了解情况、分析情况、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思对策。并及时记录每一次的活动情况,由教务处负责平时的监督调控,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工作例会,交流做法,解决问题,提高实效。并及时反馈给校长室

  六、教学评价

  本课程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1)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j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2、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实践的实施方案 篇5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与实践的课程,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成员实践和社区服务三个科目。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对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精神有独特的价值,而且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学科领域的学习也有明显的作用。认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基本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

  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解决活动方案、实施过程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

  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及诚信和尊重知识产权等情况。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具体目标

  1、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社区服务。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3、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并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下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心,成员相关年段长、班主任,负责全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规划、业务指导、考核、培训、课题研究、活动管理等工作。

  (二)实施策略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方法,构建学校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具体采取以下策略: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

  学校要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实践活动要做到内容开放、过程开放和方法开放。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充实实践活动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自主和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实践活动要遵照新课程的理念,突出实践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实践活动的帮助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在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3、一般活动和专题活动相结合的策略

  在活动中,既有面上一般的团体实践活动,又要重点开展以研究性学习专项课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般与专题结合中,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

  (三)实施过程

  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个班级建立以班主任为负责人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配备两名任课教师协助工作。研究性学习采取集中学习方式,即利用每年寒暑假的时间集中学习。学校安排专任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并作为教学常规进行考核。

  1、实施准备

  (1)培训教师。对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参与、协商,与教师共同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线索与操作方式。

  (2)保证课时,落实教师。通过合理统筹,确保高一、高二年级各班每周三课时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专用课时,由高一、高二年级的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中心教师指导活动。

  (3)物质准备。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购置档案袋,存放学生的各类资料、成果和教师对活动的建议、评语,以此记录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成长足迹。

  (4)动员家长。准备《致家长书》,使家长有机会参与课程建设,取得家长对课程开设的理解与支持。

  2、具体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研究性学习(详见《高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第二、社区服务

  (1)组织形式:由教师组织或学生自由安排:

  ①周边社区服务一般由学校组织;

  ②如果由学生自行组织“某某社区服务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

  (2)时间安排: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分散进行,三年内的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3)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团委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学生自行组织的,由学生本人在活动结束后将《社区服务记载卡》交社区记录。

  (4)活动内容

  (A)如到敬老院、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孤儿,做好人好事,到火车站和汽车站打扫卫生、协助车站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科普宣传等。

  (B)安全月社区环境布置

  ①张贴各类安全招贴画、安全标语、口号、条幅等;

  ②布设各类安全标志讲解其意义的展板;

  (C)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D)见习社区干部活动:调查社区社情,参与社区规划,提出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体验社区干部工作。

  (E)志愿者活动:学校建设一定数量的志愿者基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

  为了便于管理,提高考核的信度,我们要求社区服务活动必须是小组形式,小组成员要三人以上,要求学生记录、获取有关证明材料,这样便于考核。三年中社区服务不少于十天,共有2个学分。

  第三、社会实践活动

  (1)组织形式:由学校统一组织,以行政班或小组为单位。根据需要选择,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的,每组不少于3人。

  (2)时间安排:每学年总数不得少于一周,三年不少于三周。一学年一统计。

  (3)活动记录: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统一记录,录入《综合实践活动档案》;

  社会调查、社团活动,以调查报告评奖情况、社团成果记录折算时间。

  (4)学分认定:由年段长初步认定,综合课程学分认定小组确认。

  (5)活动内容

  (A)“走进绿色军营,体验军人豪情”。军训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8月底或9月初,我们都要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活动,请尤溪消防部队官兵担任教官。

  (B)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班级值周,参与学校管理;又如,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

  (C)高二和高三请公检法司等部门来校开设法制教育报告;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

  (D)社会调研活动。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环保、社情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①市区交通安全问题调查

  ②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③关于文明礼仪的调查研究

  ④家庭教育的调查

  ⑤家庭节能的调查

  ⑥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E)开展常规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周、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

  (F)开展学生摄影比赛活动。以寻找文明、宣扬文明为主题,组织全县各团组织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去寻找身边的文明瞬间,并用相机拍下,将照片进行评选。最后将获奖照片在各个社区进行展示。来展示我市、我校的精神文明新风貌,新气象。

  (G)学生社团活动。参加1—2个校内学生的社团活动或校外合法社团活动。

  说明:

  1、研究性学习的专项考察活动、社会调查等不在社会实践范围。

  2、学校日常教育活动如升旗仪式、班会课,课间操活动,节日纪念活动、行政班的主题活动等不在社会实践范围。

  实践的实施方案 篇6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

  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

  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二,学会做事。通过对各种复杂的活动情景的体验,学会合理地应对各种具体的、现实的冲突和问题,妥善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逐步学会在现实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借助必要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第三,学会交往。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指导教师应引导初中生在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学生自己应总结在活动过程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得失,学会表达、交流与合作。

  第四,学做完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心灵启迪。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学会对自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我负责的责任感,关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2.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对学习和生活,对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1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2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2.5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求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2.6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每学年开学初至9月底)

  1.1成立组织机构,制订《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1.2建立校园网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页;

  1.3落实柳亚子纪念馆、黎里敬老院、社区活动中心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4准备好综合实践活动管理的各种表册。

  2.组织实施阶段(第一学期10月~第二学期5月)

  2.1以教务处、德育处、班团队组织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2.2以教务处、教研组为主体逐步实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

  2.3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机构为主体,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

  2.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交流和阶段成果总结;

  2.5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参观学习和培训活动;

  2.6及时收集有关数据,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

  3.总结阶段(第二学期6月)

  举行综合实践活动会课评比及成果展示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活动,编印案例、学生子课题设计方案、学生心得,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小组;完成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确定下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思路。

  四、探索有本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措施

  1.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其中,初一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信息技术课,初二安排1课时,在完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调配使用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体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去;初一年级每周单独安排1课时劳技课,初二、初三每周在校本课程课中安排0.5课时,主要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折纸等技能,配以布艺、陶艺、雕刻等制作,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不断提高发展;活动课安排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劳动课相结合,由学校德育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安排1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框架内,有分有合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校德育处、教务处、班团队组织、思想品德老师负责,明确活动主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2.团结协作,分块到位,职责明确。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探索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基础上分块到各处室,并各负其责。

  2.1组织保障:由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指导并督促每个教师、每个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从下学期起,在初一年级各学科组先挑选一名教师开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

  2.2资源保障: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信息库,并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补充资料,以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信息来源,定期开放综合实践成果展览室和信息中心资料室及实验室。校电视台及时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热点、亮点课题,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3安全保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原则上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研究,针对学生身边、学校周边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研究,部分课题组如需要利用节假日外出活动的,必须征得各自家长同意,并尽可能由家长陪同进行,由家长负责监护,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4后勤保障:总务处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后勤保障。

  五、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德育处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

  2.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长室负责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教务处负责各年级组、信息组和科技教师认真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以及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各年级组应加强平时的研讨,每周开展集体备课,相互了解情况、分析情况、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思对策,并及时记录每一次的活动情况,由教务处负责平时的监督调控,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做法,解决问题,提高实效,并及时反馈给校长室。

  附:黎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六、教学评价

  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

  1.教师评价

  1.1每个教师都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课和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义务,这作为教师职评、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1.1.1从下一学期开始,学校在每个班(初一、初二年级)定期开设“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课,同学科教师观摩学习,观摩课等同于校级公开课,教务处将记录备案。学校将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周,对开放周的指导课、方案策划课按市级公开课计分(有外校教师参加观摩、学习)。

  1.1.2每学年学校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开展一次活动成果评比,并在每个年级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编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文集,从中选出成果突出课题参加上一级相关单位评比。对指导学生综合实践课题获奖的,第一指导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评中以同级论文获奖计分,第二指导教师减半计分;对指导多个学生课题获奖的教师,可累计得分。学校每学年将在每个年级中取3~5名分值较高教师给予表扬、奖励。

  1.2每个学科组都安排一位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工作,时间为两年,在初二学年末写出结题报告,对研究成果,学校组织人员从中分选一、二档次,按校一、二等奖计入年度考核分值。

  2.学生评价:

  2.1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对每个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登记,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之一,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范围。

  2.2以“重过程、轻结果”为评价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进行激励性评价,遵循发展性原则,对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示的课题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奖励。

  2.3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

  实践的实施方案 篇7

  为了更好的优化音乐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美育教育和学生的均衡发展,自本学期开始,我计划实施“创作+实践”教学法,为了保证教学法的顺利实施,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教学规范,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教适应学,让教辅助学,让教服务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借鉴音乐学科常用的体验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和探究性教学法的基础上,我探索、摸索出了自己的“创作+实践“教学法,努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实施目标:

  1.通过教学法的实施,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

  2.以培养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宗旨,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创造性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新的教学模式。

  4.通过教学法的实施,验证此教学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xx年9月——10月

  学习相关理论,改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法有一个初步成型的认识,并制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作+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和完善,使新的教学法更好的服务自己的教学。

  第三阶段:xx年7月——8月

  展示成果,做好经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整改。

  四、实施对象: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一、二年级学生。

  五、实施方法: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喜欢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创作的愉悦。

  2.注重音乐学科和其他各领域的有机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为一个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3.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充分体验创作和表现的快乐。

  4.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轻松交流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自愿参与到一系列音乐活动中来。

  六、实施措施:

  1.认真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克服传统音乐教学法缺乏吸引力的状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认真备课,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努力做到堂堂有实效、有提高。

  4.加强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掌控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做到活而不乱。

  5.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虚心向同学科教师请教,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促进教学法的顺利实施。

  七、预期效果:

  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创作+实践”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性的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和实践,学生对音乐课会更加喜爱,课堂上也更善于和敢于表现自己,课堂气氛会比以前活跃很多,教学效率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创作的难易程度,太难了,学生会失去兴趣,只要学生敢于创作,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课堂会比以前活跃很多,教师应加强引导,及时掌控好课堂,不能顾此失彼,乱了课堂,丢了效果。

【实践的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04-23

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04-28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10-13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10-02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04-14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06-04

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8篇)11-2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05-01

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实施方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