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
依据西安市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实施细则,通过对照自查我校实施细则情况,现做如下汇报。
一、办学方向:
1、积极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学校制定了“素质教育理论”学习计划,并积极组织全体员工讨论。
2、为全面评价教师和学生制定了“古都希望中心小学推行学生考评等级制的实施办法”。学校不以成绩好坏奖惩教师,并禁止教师公布学生成绩名次。学校实施了“教学全过程的优化目标管理方案”对教师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量化积分并给予奖惩。
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全面安排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活动,坚持依法治校,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我校取消了留级制。
4、实施聘任制后,我校拥有了各科教学教师,学校按大纲开齐开足了课程。为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差计划”并有“辅导差生记录档案”。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二、学校管理
1、组织领导:
我校有校长一名、教导主任一名,党支部书记校长兼任,我校领导班子团结,全部持证上岗。
学校设有工会小组、事务、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组织机构建全,各项岗位职责明确,学校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
素质教育实施有计划、有总结。
2、师资队伍:
按1.7编制配齐了各科教师26名,23名专任教师学历均为中师以上,其中大专程度教师8人,新任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有措施具体、完整的业务学习考核档案。
语文科:xxx;音乐:xx等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学力量已形成。
全体教师都能做到对学生说服教育,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无侮辱学生人格现象发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德育工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工会小组长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大队辅导员具体负责德育工作的实施。
学校坚持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守则》和《规范》教育,通过不断努力工作,全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讲文明、守纪律,一年来学生中无违法乱纪行为发生。
思品课教师坚持上好思品课,各科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突出本学科中每节课德育教育目的要求,达到大纲对各科德育渗透要求。利用周一晨会结合重大国际国内政治事件对全体学生进行时政教育。
每学期每班召开一次家长会,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办好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请老红军、法律宣传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法治教育,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去区小学生军事基地进行军事锻练培训。
4、智育工作: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开齐了小学各年级设立的科目,开足了课时。课表规定教师不能随意增减课时。
学校成立了科技(xx老师负责)、绘画书法(xx负责)、体育(xx负责)、文艺(xx负责)等兴趣活动小组。每个小组均有计划、总结和活动记录表,确保活动正常开展和促进儿童个性特长发展。
我校制定了“教学全过程优化管理目标奖惩细则”,坚持平常靠干,关键凭算,优秀教师评选,职务晋升,晋升工资都依积分为依据,客观、公正、合理调动了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教学仪器、图书均有专人管理,有借阅记载,实验开台率为100%。
学生用书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和班级没有向学生规定订购任何辅导资料和学具。
我校坚持小学生在校六小时制度(时间表体现)。班主任作业量严格按上级规定的各年级标准布置。节假从未给学生补课,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要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备好课、上好课,认真按时批改作业。
5、体卫艺劳工作:
学校坚持上好“两课”、“两操”。每年由区保健站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体检、设有卫生室。
按规定开足美术、音乐课、劳动课,并要求教师上好,积极开展科技活动。
6、总务工作: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2
一、健全领导机构
为了确保我校课外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决定成立我校20xx年春课外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
二、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熊勇伟校长:负责教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提供课外教育活动的师资、教材、器材、场地等。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王万元校长:协助熊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杨大明副校长:协助熊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谭其平副校长:负责制定课外教育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实施方案、考评细则,安排各兴趣组的具体活动时间,活动内容,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陈江华副主任:协助谭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孙宗华会计:协助熊校长工作,负责课外教育活动的考勤和效果的督导管理。
向光东、余华龙、江国成老师:负责本村小的课外教育活动的实施、考勤和效果督导管理。
周勇等15名兴趣活动小组组长:负责本组课外教育活动的落实和管理好本组的课外兴趣活动。
三、课外教育活动辅导教师的聘请办法
根据忠教育(20xx)17号文件规定,学校可以聘请有经验、有特长、责任心强的任课教师任课外教育活动辅导员,也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如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体育工作者,也可以是有专长的学生家长。根据这一精神,我校决定:
1、凡任课外教育活动辅导员一期有3次无故不到岗者,学校不再聘用。
2、在课外教育活动中,不履行辅导员职责,不认真辅导、放羊式教学者,学校不再聘用。
3、经督查组考核,辅导质量低劣,一期有3次辅导课的质量被评为“下”等的,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4、经一期的辅导,展示活动效果很差,在9个评委中,有6个评委评分为“下等”的,这样的辅导教师,下期学校不再聘用。
5、在课外教育活动中,忽视安全教育,学生出现安全事故,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6、所承担的课外教育活动无专项的备课教案,或无教案上课,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7、所承担的课外教育活动,不完成应有的资料,这样的辅导教师学校不再聘用。
8、村小的课外教育活动,由村小负责教师指挥,安排各项活动,完小领导不定时的深入各村小督查。各村小要尽量用好管好村小各项设备设施,开展好村小课外教育活动,加强素质教育,不能错误地理解课外教育活动就是多上一节课,若课外教育活动不落实的村小或群众意见比较大的村小,扣发该村小教师当月课外教育活动的劳务补助的一半或全部金额。
四、课外教育活动的管理
根据忠教育(20xx)17号第六款之规定:学校的课外教育活动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因此,每位教师所担任的课外教育活动纳入教师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教学工作或课外教育活动不负责任的教师,年度考核为:不称职。
五、课外教育活动形式及其要求
1、备课教案的要求:
各课外教育活动小组负责指导的教师,每节课都要有专项的备课教案。备课教案要写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及场所。本节课的授课重点、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授课的步骤方法及其指导措施,安全工作的注意事项。教学后记等几大块。
2、每节课外教育活动课辅导教师必须认真填写学校统一印制的《课外教育活动记录卡》。
3、语文、数学兴趣小组,可做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扩展范围,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开展活动,决不允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讲评作业、补课或上新课,违反活动原则开展活动。
语文兴趣组:辅导教师可以开展影评活动、诗歌朗颂会、口语实际、演讲会、创新作文、猜谜语、讲笑话、脑筋急转弯、演课本剧、语文游戏等活动。
数学兴趣组:辅导教师可以开展奥赛训练,速算比赛、趣味数学、脑筋急转弯,数学游戏等活动。
乒乓球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要组织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培训,指导学生的.发球,推球、旋转球、削球、对拉球等各项乒乓球技艺。
田径武术蓝球兴趣组:辅导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田径、武术、蓝球的基本功。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技艺,学到一定的专长。
鼓号乐队兴趣组:本期重点训练学生少先队鼓号、指挥,使学生从中掌握一门技艺。
音乐舞蹈兴趣组:本期重点辅导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舞蹈基本动作,学会3———4首歌曲的舞蹈。
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本期重点辅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教会学生的一些阅读知识、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填写好《图书借阅登记表》。还要指导三至六年学生学写200字左右的读后感(用学校统一印制的作文稿纸书写),每月每个辅导教师必须交10篇学生读后感。(一、二年级不写读后感)。
以上各组,都可以有序的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专题报告、专题讲座、慰问军烈属、残疾人等活动。但首先要安全第一。
六、辅导教师的课外教育劳务费的补贴办法。
1、辅导教师按时到岗到位,每节课补贴5元。备好专项的教案,每节课补贴4元。填好《课外教育活动记录卡》,每节课补贴4元。填好《学生借书登记表》,每节课补贴4元。若不应填借书资料的兴趣组,该项补贴加入第三项计算。
2、每月8节课,暂发140元课外教育劳务补贴,其余20元留着用于第18周课外教育活动展示评比后,再根据本期五月份后的课外教育活动课的出勤和展示评比结果分“好、中、差”三等发放该项补贴。
3、学校课外活动考评督导组,一是要负责对每位课外活动辅导教师进行考勤记载。二是要对辅导教师的指导活动授课质量进行评估,分“好、中、差”三等对每节课进行质量考评记载。考评人员督导检查以上一项发给与教师同样的劳务补贴的一半,两样检查全部到位才得全发。
七、课外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1、参加展示活动的对象:乒乓球兴趣组、蓝球田径兴趣组、鼓号乐队兴趣、音乐舞蹈兴趣组。
2、展示活动评分办法及奖励。
评分组由9人组成,对各组展示活动按10分标准进行评分,各组评“优秀特长生男女各2名”,发给学生奖状。全校共评“优秀课外教育活动指导教师”6名。对各组辅导教师按总分分出“好、中、差“三等,对图书组、学科兴趣组,完善各类资料为“好或中”,未完善者为“差”。各组辅导教师按以上第六条的考核办法发放该项劳务补贴。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3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体现我校特点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构建我校劳动教育体系,加强劳动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基本原则
1.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身健体,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有机融入。有效发挥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实践体验。坚持让学生参与劳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措施
1.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各专业群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开设不少于16学时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2.各专业按自身专业特点在1-4学期每学期开设4课时有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育专题教育讲座,总课时不得低于16课时。纳入“第二课堂”A类学分计算范畴。
3.开展劳动周活动。每学期安排一周作为劳动周,进行义务劳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4.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元素,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劳动内容和评价指标,将劳动教育贯穿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开展“三分钟微劳动”,纳入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5.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等节日,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劳动师资队伍建设。结合专业着力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培训与指导,强化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建立企业兼职劳动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将生产一线获得的.经历、经验及案例融入教学中。
2.推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依托校内先进的实训中心、图书馆等场所建立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联合校企合作的龙头企业、街道社区等打造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平台,运用企业的职业文化育人,强化安全生产、劳动流程、劳动规范、劳动保护等的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职业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建立协同实施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要联合社会力量,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4.鼓励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对于积极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读本且经过学校审核通过的著作按照学校校本教材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4
一、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基本原则: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负责、学校执行、社会监督”的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技能,服务就业,长(学历教育)短(短期技能培训)结合,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大职教资源、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和职业院校的积极性,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实施全口径、广覆盖、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提高城乡新增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二)目标任务:今后四年,全市人人技能工程每年至少培养培训3、5万人,四年累计培养培训14万人左右。其中,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平均每年招生1、5万人,毕业生技能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中级工水平,“双证率”达到70%。培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2万人,其中教育系统1、2万人、劳动系统0、4万人、扶贫系统0、2万人、农业系统0、2万人,结业学员获得单项技能证书的学员比例达到80%左右。
二、组织实施
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由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院、工业学校和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招生、教学、就业安置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分别由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办、农业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模式组织实施。由市教育、劳动、扶贫、农业等部门将年度培训任务分解到县区,落实到各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培训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确定培训专业(工种)、制订培训方案、组织培训,并负责结业学员的就业安置及跟踪服务工作。培训时间为3—6个月。
三、保障措施
人人技能工程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人人技能工程的领导。市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人人技能工程的统筹协调工作。市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分别负责人人技能工程的有关具体工作和管理本部门、本系统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市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扶贫等部门要严格按照任务要求,制定本部门贯彻落实人人技能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将任务分解到县,落实到校;市劳动保障部门做好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发证工作;市发改委、财政局负责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贫困学生资助和培训经费的安排落实;市人事局按照行政目标管理将人人技能工程纳入对县区和部门考核;市监察局要加强人人技能工程”的过程监督和执法监察。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和完善人人技能工程工作档案和培训档案,做到任务清楚、数据准确、材料详实、上报及时。各县区政府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本县区人人技能工程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培养培训能力。今后四年,职业院校项目建设要重点支持承担人人技能工程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促进骨干学校、培训院校建成规模大、装备水平较高的专业实训基地。市、县设立的职教专款要重点用于职教中心建设,不断提高职教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5
为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中学校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育同学的劳动爱好、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制造力、促进同学身心健康和全面进展。努力把同学培育成喜爱劳动、勤于劳动、擅长劳动的高素养劳动者。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规范。
一、详细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内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洁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同学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学问,逐步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喜爱劳动和喜爱劳动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同学学习必要的劳动学问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关心同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内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同学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加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共享劳动喜悦,把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力量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4.坚持适当适度。依据同学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支配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同学,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平安。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浸入。依据上级要求,开好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浸入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育。
2.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浸入劳动教育,组织同学做好值日,仔细清扫校内,增加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同学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同学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爱好小组、社团活动,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乐观组织同学参与校内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内种柩。开拓特地区域种柩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同学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细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同学体验劳动的欢乐,培育同学敬重劳动、喜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培育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状况采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同学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使同学通过实践获得肯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学问,培育同学敬重劳动、喜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舞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同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依据同学年龄特点和共性差异,适量的支配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舞同学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同学的生活自理力量和劳动力量,增加劳动意识。
四、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教务处、德育处、团委、班主任及学科老师、家委会
五、活动内容
日常劳动教育活动旨在采用同学日常参与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供应劳动锻炼的机会,达成劳动教育多个维度的目标。
1.基础性劳动
(1)提升思想熟悉
组织人:教育处、班主任、学科老师
活动目标:营造敬重劳动、喜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氛围;采用课堂阵地提升同学对下劳动内涵的理解。
实施要求:教育处于每学期不定期通过校内公众号、校刊、展板等媒介向全体同学进行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劳动教育宣扬;班主任依据本班实际状况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各学科老师依据本学科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
(2)教室清洁与法律规范化评比组织人:班主任
活动目标:娴熟使用清洁用具高质量完成教室清洁维护,增加班级分散力和团结协作力量;制造性地完成教室法律规范化各项要求,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实施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做好教室日常清洁与保洁工作,由同学会每日进行两次检查工作,作为班级量化考评的基础数据之一;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室法律规范化评比活动,由德育处对各班完成状况进行考评。
(3)校内公益服务劳动
组织人:班主任
活动目标:娴熟使用清洁用具做好校内清洁维护,仔细完成各时段执勤任务,提升同学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加班级分散力和团结协作力量。
实施要求: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同学仔细完成早中晚各时段校内执勤工作,维护校内秩序,整理公共区域的图书。
(4)住校生寝室劳动
组织人:舍管老师
活动目标: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提高同学自理力量。
实施要求:依据《学校公寓管理规定》,住校生每日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由舍管老师每日进行检查,各寝室完成状况准时公布。
(5)节假日孝亲劳动
组织人:团委、班主任、同学家长活动目标:提升同学家务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培育感恩意识,引导同学传承孝敬的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要求:采用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同学在家参与家务劳动,家进步行指导与纪录。
(6)校外志愿服务劳动
组织人:团委
活动目标:组织同学走出校内参与志愿服务劳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奉献精神。
实施要求: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同学仔细参与社区、街道或小区的相应劳动体验活动,做好相关纪录,准时填写综合实践报告。
2.学科制造性劳动
组织人:生物老师
活动目标:提高同学动手实践力量,体会学科魅力,激发同学制造热忱。
活动设想:
①时间:劳动实践课
②主要参与对象:七班级同学
③筹备:XXX
劳动工具:锄头、铁锹、水桶等
种子:各种应季蔬菜种子、瓜类种子、向日葵种子等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6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班会课(劳技课)、少先队活动课、家长会、家访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如: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校会、班级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1)开展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浸入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对种植花草树木区域,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进行班务整理、书包整理、班级教室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2)组织校外劳动
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实习、道路两旁垃圾清理
等劳动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3)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各班应安排学生适量的家务劳动、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图片、简报、总结。
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监督岗制度),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组织周四下午为固定的校外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7
劳动工作历来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遵照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小组的力量
根据学校领干人员的调整,对学校劳动工作领导小组重新调整。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办公室主任,教科室主任,后勤主任,德育主任。领导小组在学期之初要研究学校的劳动工作,制定劳动工作计划。学期中要认真地对工作中的具体事项进行检查,进行落实。期末要对学校的已有工作进行总结,做出成绩的个人及处室学校要进行表彰。
二、强化劳动思想教育
小学生正处在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加强思想教育是促使其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此不可等闲视之。要加大力度加强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几方面的结合,培养其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家长、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
1.在平时的各科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有计划有意识地浸入劳动教育,向学生灌输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劳动观念。
2.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加强劳动纪律的重要性。号召学生热爱劳动,投入劳动,以此促进个人的`德智体三方面都得到发展。
3.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系本等方式,督促调查家庭对学生进行的劳动教育情况。
4.对具体劳动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教职工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校内外劳动
1.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安排各中队进行校园卫生的清理和打扫在规定时间打扫好班级及清洁区卫生。学工处及学生会负责检查和公布检查的结果。
2.每周全校大扫除。班级认真彻底打扫班级及清洁区卫生。值周班级派人协助学校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处工作人员打扫任务比较繁重的学校卫生区域。学校检查结果将作为班级卫生红旗评比和期末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依据。
3.组织好假期间的校园卫生打扫工作。并要有相应的制度做保证。
4.组织好校外劳动。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随时完成下达的校外劳动任务。每月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分年级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5.利用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 四、上好劳技课
劳动技术课是传授学生劳动知识并掌握劳动技能的重要环节,所以不能等闲视之。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学校后勤全力配合,保证物资供应到位。学校劳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劳技课各项工作事项。教科室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安排。
五、家庭劳动教育
小学生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劳动教育及家庭劳动也是学校学生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注意家校结合。并利用调查表、家长会、家长意见反馈表等机会检查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及家庭劳动情况。这些情况要和学生评先等结合起来,显现其重要价值让学生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六、保障措施
1.完善各种制度,科学管理
(1)逐步完善例会制度、研讨制度、评价管理制度等,加强过程管理。
(2)设立教师、教研组、班级的奖励机制,对不断进行反思总结完善提高。
(3)实行活动定期展示交流制度。
2.整体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保障教育成功开展。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师是教育思想的实践者,是的创造者,是创建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在融合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本着”以师为本”的原则,做到时间、精力、情感、财力四投入,采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模式,采用激励引导、目标驱动方法,实施发展性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3.建立立体教育,进行舆论宣传,面向社会,开放学校,开放课堂,建立与家长社会相联系的立体教育。利用家长会、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
七、注意事项
1.要加强领导与指导,教师之间要加强分工、协作与交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2.在实施过程中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整理和阶段性成果的总结,以体现研究的轨迹和师生在研究中的成长历程。
3.切忌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和教育,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基。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具体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统筹资源,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重点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学实验农场、10个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遴选10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遴选立项100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00所省级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以点带面,实现“校校有场地、县县有基地”,带动全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二、实施途径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幼儿园阶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要将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特色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普通高中应结合当地产业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在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工业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中加强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能力的培养。普通高校要结合学校自身培养定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大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服务社会,不断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劳动教育培养目标,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色,融专业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公益劳动和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探索实施劳动实践教育,可邀请农技人员、农业种植能手等到学校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引导学生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在校内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设立宿舍管理、食堂帮厨、快递收发、校园绿化等勤工助学岗,引导学生走进劳动一线。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把学校草地、花坛、食堂、餐厅、宿舍、文体设施等作为学生接受劳动实践的'场所,明确学生承担力所
能及的学校日常管理、清洁卫生事务,参与校园绿化管理、文体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餐具清洗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校园农场”,设立校本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或“田园课堂”,适当开展种养劳动实践。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与劳动实践有关的活动,或到“校农结合”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高校应当设置劳动实践月或实践周,在实训实践中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学分计算方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
在家庭生活中强化劳动教育。
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幼儿园要引导幼儿掌握自主穿衣、吃饭、如厕、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协助家长完成择菜、浇花、摆放碗筷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小学可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中小学1至2年级家庭劳动实践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劳动家庭作业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适当帮助父母或其他长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主。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务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以内务整理、洗菜、煮饭、炒菜、洗碗、洗衣、家庭卫生保洁、购
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中小学生每学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要按年度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劳动教育。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小学高年级以上校外劳动每学年不少于1次;高校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校外劳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千村万户”劳动实践月或劳动体验周,让学生利用寒暑假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充分利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团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实践,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职业体验活动等。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结合乡村振兴、中国制造20xx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方式;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以劳动互助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设立促进学生劳动情感养成、劳动能力提升的系列劳动教育品牌引领项目。
三、基本要求
统筹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阶段1至4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1个主题活动,5至9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至少完成2个主题活动。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教育,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开展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要尽可能兼顾多种活动方式,整合实施。普通高校应围绕或依托专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开展各种劳动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应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专题劳动教育。
统筹课时安排。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以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职业院校专题劳动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立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以专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课时,相关专题活动可以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可设劳动日,每月1次;也可设劳动周,每学年1次。
统筹专业融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中小学要加大对学生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围绕就业创业,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专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9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同学的劳动观念,全面推动素养教育,使同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制造力量,教育同学学会关爱他人,力所能及地关心他人,激发同学喜爱家乡,喜爱自己生活的家园的情感,培育同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目标及任务:
1、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2、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会服务水平。
3、提高基地的建设水平,使基地美观、有用。
4、加强专业老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专业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力量。
5、“以育人为主、创收为辅”,从小培育同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劳动技能。
三、领导机构:
为保证基地建设有序高效的运行。学校建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班子人员和专业老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详细如下:
西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机构
组长:丁丽娟
副组长:苏景娜
成员:苏杏先苏会然胡文娟
四、建设方案:
1、我校将建设两块劳动实践基地:操场东侧和西侧。共计3亩。
2、今年我校将教学楼东侧的空地改造成劳动实践基地。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南园内预备种植北方常见的蔬菜和粮食作物。北侧墙边建藤架一排,采纳竹竿穿插。种植爬山虎、丝瓜、南瓜、葫芦等攀爬植物,西边地带种植一些草花。
3、北楼后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土壤改良,施以农家肥。各种作物分畦种植,以苗木花卉为主,以北方常见农作物为辅。本年度将聘请有种植阅历的老师对同学进行种植、除草、除虫等方面的辅导。促使各种作物能够丰收,并让同学体会父母日常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建成后这将成为我校的一处亮点,集欣赏、休憩、教学、劳动实践、科研为一体教育休闲场所。
4、加强专业老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力量。学校将加大专业老师的培训工作力度,为专业老师制造学习进修和外出学习的机会,使其理论水平与实践力量更加适应学校专业课教学的进展需要。同时,不断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用已获得的理论学问和实践阅历,充实基地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5、将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纳入老师评优评先考核方案,班级评比优秀班集体的重要依据。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各种考核方案,老师分管的.劳动实践基地管理的好坏将作为评优评先的一个方面纳入考核细则;班级承包的地块,平常记录、管理、使用的结果将作为优秀班集体的评比拒绝条件;“三好同学”、“优秀班干部”必需是能带领同学共同实践、动手操作、擅长钻研的同学。以此来调动全校师生的乐观性。
学校将在新的一年里开拓创新,强化管理,力争在基地建设上,取得制造性的进展。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0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中心、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把培育人力资源新优势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业教育攻坚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为重点,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力为抓手,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复兴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97万人。其中,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退役士兵和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6.57万人;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储备培训0.85万人;失业人员转岗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创业技能培训0.5万人;开展企业在岗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55万人。
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5.8万人。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6.8万人,技工院校年招收新生0.8万人。
新培养高技能人才0.35万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到3.2万。
二、工作重点
坚持服务中心、就业为本、技能优先、注重实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加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三类项目建设,发挥培训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力推进校企合作,继续开展技工院校服务产业集聚区“百校千企”合作活动,组织引导技工院校加强与产业集聚区企业合作,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推动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发挥技工教育集团的龙头作用,实现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培养与就业有机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一人一技”培训计划,确保每个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转移就业。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4万人。发挥民政部门和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做好退役士兵、残疾人以及其他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年培训2万人。
(二)紧紧围绕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积极推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快职业教育综合性项目建设和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双师型”(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继续开展职业教育强县创建活动,职业教育强县要实现“90%以上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要参加连续3个月以上的职业培训”的目标。鼓励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成人继续教育,大力开展社区职业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三)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以提高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认真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坚持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重点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环节岗位操作规范和技术技能要求开展培训工作。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配合国家、省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适应农民创业的需求,重点开展种植业服务人员、畜牧渔业从业人员、兽医服务人员、农机服务人员、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涉农企业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等人员的培训。全年共培训1万人。
(四)紧紧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抓好“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就业工程。突出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开发式扶贫基本方针,突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村贫困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变,推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以贫困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增加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切实实施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助学工程、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贫困村劳动力扶贫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工程、贫困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培训项目管理,重点实施“雨露计划·金蓝领”项目,全面提升贫困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培训0.95万人。
(五)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提升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开展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加快提升企业职工的岗位技能水平,全年培训1.55万人。以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再就业为目标,积极开展失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全年培训1.5万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后备技能人才的需要,重点面向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开展定向劳动预备制培训,鼓励当年退役士兵以及有培训需求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全年培训0.85万人。
(六)紧紧围绕创业带动就业,广泛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依托各类创业培训基地,通过提供创业培训补贴等办法,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各类群体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参加创业培训,全年培训0.5万人,带动3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三、推进措施
(一)实施项目带动,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选择具有较强培训能力、达到一定培训规模的培训机构,实施重点项目支持,建设一批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项目。以现有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为基础,建设一批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现有职业技能教育集团为基础,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技能教育集团;以现有职业教育园区为基础,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园区;以现有民办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基础,建设一批民办短期培训示范基地;以现有公共就业训练中心为基础,建设一批示范性公共就业训练中心。对年培训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的示范基地,各级政府要重点扶持,给予适当的奖励引导资金和配套资金,用于购置实习教学设备。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多渠道增加投入,吸纳社会资金,支持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其带动作用,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能力。
(二)创新培训机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要改革单一的封闭式办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把培训和就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与承接产业转移紧密结合,紧紧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的用人需求培养实用技能人才,紧紧围绕转移产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设置专业培训课程。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生产需要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实行企业(行业)“冠名”培养,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培育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集团,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持。
(三)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市级财政要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以奖励资金和引导资金的形式,支持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各县、区财政要积极给予配套资金支持,企业和学校要相应增加资金投入,引导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多渠道的融资机制。统筹使用各类教育培训经费,保证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依法扩大就业专项资金支出范围,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不低于20%。确保职业院校收入的学费全额用于学校发展,逐步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培训。
(四)加快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民办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经批准举办的各类民办职业教育机构,在建设用地、项目安排、评先奖优以及学生资助、税收、银行贷款、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选择一批办学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民办职业院校给予重点扶持,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1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相关文件中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了贯彻上级部门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
1.成立劳动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顾问:XX、XX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和全体班主任2.宣传动员,热爱劳动的舆论和行为氛围。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3.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队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4.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等。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
(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
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我为美化校园添片绿”“我为净化校园出一份力”活动与志愿者服务同行,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浸入性。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人一个口袋,随时弯弯腰”、“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孩子。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2.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3.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学生会和志愿者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六到七年级同学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八到九年级同学开展“每天做一件家务活”为主;第二学期,以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第三阶段:资料收集整理。
注意过程管理,重视资料收集和整理,做好活动资料归档入库工作。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2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笔者认为,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回顾笔者过去3年的法律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思考、讨论、表演等机会多了;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了新的发展。
一、更新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基本理念
“没有学生,即没有学校。”如果法律第二课堂活动不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生活经验,及教师应是扮演引导及催化的角色,则法制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20xx年,笔者试点采用集中授课方式开展法律第二课堂活动,学法效果差强人意;20xx年,笔者组织班级学生参与团委法律知识竞赛,内容涉及社会治安、校园不良行为等,学生的学法兴趣大大提高;20xx年,教师选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真实案件进行法律第二课堂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经验背景。
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 J、)认为课程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成熟度,并“从做中学”符合学生兴趣、能力及需求,活动的内容、水平受制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劳动保障制度为例,笔者顺应二年级中技学生的就业需求举行警惕劳动合同陷阱讲座。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这意味着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经验背景。20xx年,笔者针对中技学生好探索的特点开展了社会治安、校园违纪、青少年犯罪等专题活动,使学生得到学法的乐趣。
(二)教师应扮演催化及引导的角色。
苏格拉底曾将教师比喻为“产婆”,认为教师在教导知识的过程中,应扮演如产婆的角色,顺势引导,而不应以灌输方式将知识教导给学生。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以中技学生为例,一年级由于学生刚进校门不久,教他们了解和分析“校园违纪”案件,并举办了“法律知识竞赛”;到了二年级,要求相对就高了些,比如学生开始分析简单劳动争议;升到三年级了,学生已不满足于学法、知法的角色,而是开始思考法律适用问题。
(三)教师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拓展法律文化范围。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专题讨论会。如劳动法专题的“竞业禁止”讨论。(2)演讲会。如教师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讲授劳动合同陷阱的种类;(3)案件会。教师为中技学生提供劳动法律真实个案,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教师在高职部推广的“劳动法是否万能”的法律辩论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法律思维。
二、完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
教师在开展法律第二课堂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从“我要学”到“我要用”,使教学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以劳动合同法专题为例,中职学生的能力目标是了解六种劳动合同陷阱;高职学生的能力目标是基本掌握劳动合同陷阱的法律应对措施。
三、重视课堂结构的设计
笔者认为趣味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动力。如劳动合同法专题活动,虽然主题相同,但不同年级内容选择却不一样。如组织高职学生分析不同的劳动合同陷阱的法律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思辨与适法能力。
四、反思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一)拓展法律视角。
笔者认为,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仅是在校园里的活动,师生应充分运用校外大量的教育资源。以劳动合同法专题活动为例,笔者组织学生听进行校园辩论、参与网络讨论等方式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问题与对策。学生的法律思维得到了锻炼,学法兴趣被激发。
(二)聚焦法律主题
笔者认为,活动往往需要整合,不要单打一,需要较周密的筹划,综合运用各种资源,获得尽量多的教育效益。实践证明学生的法律思维得到锻炼,学法用法热情得到提高。
总之,法律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那一次次的法律主题活动,将成为学生学法用法路上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3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4
20xx年以来,我校扎实开展办学规范大落实、突出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活动(以下简称“三大活动”),有效提升了教育群众满意度。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按照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经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将继续开展20xx年度“三大活动”,为使活动卓有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教师队伍作风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范办学。将20xx年定为办学行为规范提升年,将基本办学行为作为立校之本。依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办学行为规定,逐条逐项对照标准找差距、改问题、促提升。
2.坚持问题导向。多渠道听取民意,查实找准突出问题。自始至终着力解决问题,以整改行动开局起步,以问题整改完善提升注入动力,以整改成效交出答卷。
3.坚持精准发力。聚焦工作细节,精准提升,分类包保要精准、逐人施策要精准、家访备课要精准、问题整改要精准、家访成效要精准、学生信息要精准、家校沟通要精准。
4.坚持领导带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活动,亲力亲为,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线教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办学规范大落实
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管理规范,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落实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制度。
1.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严格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鲁教基函〔20xx〕9号),科学划分学校招生片区范围。对于招生片区范围有调整的,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提前进行研判分析,综合制定工作方案预案。严格按照公布的招生片区或范围进行登记入学,不得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招生,不得跨区域、跨范围招生,不得在开学前后采取考试方式分班。
2.严格落实办学条件标准。通过均衡师资配置,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全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消除大班额。严格按照规定班额招生,坚决杜绝新入学年级产生新的大班额现象。
3.落实五育并举。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过程,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筛查、识别和干预机制,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升智育水平,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实施教学,确保全部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加强因材施教。强化体育锻炼,保护学生视力健康,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学生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掌握1至3项运动技能。增强美育熏陶,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全员参与的校园艺术展演活动,培养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加强劳动教育,落实劳动教育课时,开展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建立学生值日制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4.严格规范日常考试。一律不得组织入学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普通班或快慢班,全面推行零择班、阳光分班。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全面实行等级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
5.加强作业布置管理。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年级统筹作业布置。平均不超过90分钟,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
6.加强学生手机管理。落实“济宁市学生手机管理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7.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初中一般不早于8:0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8.规范教材教辅和进校园读物管理。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强迫学生和家长购买课外读物,严禁问题读物进入校园。
9.严格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要保障开全开齐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等课程。
10.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机制,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完善学校安全责任清单,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及时整改各类问题隐患。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设安全教育课,落实“每日一提醒”“1530”安全警示教育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推进“法治进校园”,加强预防欺凌宣传教育,持续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并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微信群等形式,经常向家长宣传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的情况。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推动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配备、护学岗建设“4个100%”达标。
11.严格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将教师签署的《拒绝有偿补课责任书》在学校、班级醒目位置公示,在学校门口设置有偿补课举报电话公示牌。对所有在职教师进行全面排查,一经发现,立即制止,严肃处理。对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力、出现严重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
(二)、突出问题大整改
1.整改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落后,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整改教育精准扶贫方面的问题。对适龄儿童失学辍学的,要及时有效地组织劝返;严禁残疾儿童教育关爱工作不到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资助或未资助到位的现象发生。
3.整改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严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乱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指定订购教辅材料,收取赞助费或赞助物品、对转出学生收取管理费等现象发生。根治学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
4.整改家校沟通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教师未按规定进行家访,或以电话访、到校访代替登门访,沟通方式少、频次低、态度差、实效性差,家校沟通机制不畅通,家长的意见、建议得不到及时反馈、教育政策和学校工作未能及时充分地传达给家长,家长对学校和教育工作存在误解等现象。
5.整改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整治学校存在的安全“一岗双责”责任制不完善,安全制度及安全档案还不标准、不健全、保安配备不足,物防、技防配备不达标,防火、用电、校车隐患整治不彻底。
6.整改教师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对学生尊爱关爱程度不够、敬业心不强、备课不充分、上课不认真、课后辅导不及时、作业批改不全面、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有待提升。
7.整改教师纪律约束的问题。学校对教职工纪律约束不严,教师通过课堂或网络等公开发表不当言论。
(三)、教师全员大家访
1.健全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校长带头、中层示范、育人导师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家访工作机制。落实家访工作方案,开展家访培训。结合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推动非班主任教师对所联系学生和所任教学科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家访。明确家访工作的周期和次数,实现每名学生每学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
2.做好访前准备。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明确家访目的,精心设计家访内容。要通过任课教师及班级同学,广泛收集学生在校情况,包括课堂表现、完成作业、参与活动、学业成绩、同学相处等日常表现。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家访策略。根据家长的工作和居住状况,提前与家长商定家访时间。
3.科学设计内容。家访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家庭情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给予学生发展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勤俭节约、体育锻炼、劳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形成家校共育合力。要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向家长介绍学生取得的成长与进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家长一起商讨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4.落实普遍家访。家访方式应根据实际,尊重家长意愿灵活确定,注重集中家访与日常家访、全面家访与重点家访相结合,加强家校沟通。在此基础上,灵活选择家校沟通方式,班主任每年入户家访一次。
5.突出重点家访。在对全体学生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筛选重点家访对象,“一生一案”制定重点家访工作方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学辍学学生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对学校有个性化诉求的家庭等,要列入重点家访对象,每学期至少入户家访1次。必要时,应邀请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联合家访。
6.客观做好记录。家访记录是学生成长档案的组成部分,反映教师育人的`痕迹,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家访人员要及时整理家访记录,通过多种形式对家访效果进行持续追踪,评估家访效果是否明显、改进措施是否落实,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家访管理、创新家访形式、做好家访记录,努力实现家访高效化、实效化、科学化。
7.保护家庭隐私。家访是对学生和家庭的深入了解,对于学生身心疾病、家庭收入、父母婚恋等相关隐私必须严格进行保护,不得在任何场合随意议论学生家庭隐私。在作为家访案例介绍或典型经验交流时要隐去学生家庭隐私信息。
8.守好廉政底线。家访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家访工作人员要带着真心、爱心和耐心走进家庭,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家访教师要廉洁自律,不得向家长推荐、推销教辅材料或其他收费服务,不得收受或索要财物,不接受家长的吃请,时刻保持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9.落实全员育人责任。各校要认真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以育人导师为主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组,明确家访注意事项、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和家访内容,提高家访质量,覆盖学校所有学生。
四、实施步骤
活动共分四个阶段。
(一)启动实施阶段(6月16日-7月6日)
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三大活动”方案,召开全校“三大活动”动员会,对“三大活动”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全员育人导师制,指导家访培训;开展自查自纠,制定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时限等。
(二)整改落实阶段(7月7日-8月31日)
“三大活动”推进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合力;加快学校建设,均衡配置学位资源,确保招生入学工作有序进行,不产生新的大班额,做好家访工作。
(三)集中冲刺阶段(9月1日-10月31日)
以育人导师为主体,以学科老师为补充,分类别进行重点家访,进一步细化措施,家访前充分备课,确保家访对象信息精准。
(四)巩固提升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进行查缺补漏、完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一系列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的制度性成果。同时,制定下一年度家访方案,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助推家访工作常态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对本单位“三大活动”的领导责任。
(二)精准制定方案。结合校情、生情,细化落实措施,明确办学规范,精准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个学生都有老师包保、每个问题都能跟踪到底。
(三)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网络、微信等载体,积极宣传推广学校在落实办学行为、整改突出问题、开展家校共育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扩大活动的社会效果。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15
从20xx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对于国家这项惠及1000多万名教师的“民心工程”,广大教师衷心拥护,欢欣鼓舞。然而,很多学校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奖励性部分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诸如教师感到不公平,学校感到难以操作,实施过程不能体现国家发放绩效工资的最终目的等。
笔者所处的乡镇教学点多而散,校际间发展不平衡,最远的学校距中心校20公里,还有两个学校须从蜿蜒陡峭的山路步行到达,被调到条件艰苦的学校工作的教师十分抵触。另有少数教师在价值观、纪律观、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教学质量不高,给整个教师队伍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针对存在问题,我校抓住实施绩效工资的契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一、准备充分
对绩效工资政策的理解是制订方案、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实施伊始,为了让每一位教师深刻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地理解、支持、参与和实施改革,我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央、自治区及教育局关于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和文件。让教师们了解,绩效工资是根据教师的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教师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紧密结合的工资分配方式。绩效工资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倾斜,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二、程序规范
1、制度出台规范。为落实好这项政策,我校按上级文件精神,从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奖勤罚懒、促进工作等方面考虑,确定了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分配三原则,即:一要坚持“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二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三要坚持“科学、规范、简约”原则。本着上述原则,学校领导班子经反复讨论、酝酿,制定《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然后集中各完小校长进行讨论,结合校长们的意见对该方案进行再度修改,接着将其印发到各校征求教师们的意见。待各校校长收集本校教师的意见后,再次召集校长们进行讨论,当各方意见趋于统一时,我们才将经反复讨论修改的方案交由教职工大会讨论。由于前期工作细致、科学,我校的考核分配方案赞成率达79%。
2、期末考评规范。在每学期末的绩效考评中,我校都先让各位教师对照考核项目进行自评,再由各校考核组进行考核评定,确定各教师的考核得分,最后再进行一周校内公示。如有异议则交由乡中心校考核领导小组进行复核,对复核有异议的,再向县教育局提出申诉,保证了考核评定环节的客观公正。
三、分配合理
我校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从“思想作风、地域差异”等8个大项,共30个小项对教师进行全方位考评。在“地域差异”方面,教师常住地距学校越远,工作学校的环境越艰苦、发展越滞后的加分越高,减少了离家远的教师和薄弱学校的教师的怨气。在“职务工作量”方面,据各岗位的`责任大小、劳动强度、技术含量、管理绩效确定了不同的加分标准,并规定每位教师只加最多分的两项职务分。在“教学工作量”方面,不仅规定了超课时、不足课时的加、减分量,还根据所教班级人数规模给予人数加分。在“工作纪律”方面,对迟到、早退、旷课、病假、事假以及监考、评卷、履行值日等各方面均有明确的扣分规定。在“工作态度”方面,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单元检测等教学常规及相关工作也有明确的加减分标准。在“学期考核”方面,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和绩效考核分是重要的参考指标,确定了教师学期考核的加减分。在“教学教研成果’’方面,在考试、竞赛辅导、业务技能比赛、论文评比、担负教研课等方面也都有明确的加减分规定,成绩突出的教师将受到重奖。
这些考核细则,真正体现了“不劳不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教师旷课现象基本绝迹;嫌条件艰苦、嫌课多、不愿做班主任、不愿承担教研课和迟到、早退、随意请假等不良现象明显减少;取得成绩得不到应有回报的抱怨声也再难听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促进了学校的稳定、和谐发展。
四、逐步完善
绩效工资实施已满三年,但它的奖励性部分如何考核分配仍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如何平衡方方面面的矛盾,如何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学校不断地总结经验,对分配方案加以修订,不断完善。我校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经数次修改后,评价、分配更为公正合理,激励性明显增强,人性化、满意度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彰显了地方特色,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学校引入绩效工资毕竟还属新兴事物,无更细的指导性方案,难免使学校领导、教师在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完全接受仍需要时间缓冲。而校际间做法上的差异也给我校制度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仍有差距。笔者认为,以下三个问题值得重视并加以解决:
1、政策理解有待提高。极少数教师仍认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30%属自己的工资,教师们只要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就应该各自领回“自己的”30%,如要进行激励,国家应另外下拨用于奖励的专项经费。另外,不少教师片面理解“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人员倾斜”这句话,认为一线教师、班主任或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按政策应该领最高绩效工资。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6-2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08-17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模板05-06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华】03-28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02-2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15篇)04-16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13篇)04-17
2021学校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范文08-25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优秀(15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