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2-07-06 09:03:15 实施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实施方案模板集合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方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实施方案模板集合6篇

实施方案 篇1

  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质监局《20xx年特种设备隐患排除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深入落实20xx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要求,推动我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去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复查、排查在用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深化重点行业、重点设备、重大隐患的专项整治,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隐患、重点设备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检全部达标,为有效控制和预防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创建安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依据

  依据《20xx全省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哈尔滨市20xx年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黑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三、重大隐患界定

  特种设备重大隐患是指《黑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和《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用)》第二十条的严重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是除重大隐患以外的不符合安全法规、技术规范和有关文件规定的设备隐患。

  四、排查治理范围

  全县在用的各类特种设备。

  五、排查治理的内容

  (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

  1、使用单位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聘用专(兼)职管理人员情况;

  2、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3、使用单位安全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情况;

  4、使用单位教育培训、操作规程等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5、使用单位设备档案、作业人员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情况;

  6、使用单位建立事故报告、处理、责任追究制度和执行情况;

  7、使用单位重点设备和隐患治理、监控情况;

  8、使用单位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二)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方面

  1、使用的特种设备是否经过制造监督检验和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并检验合格;

  2、特种设备的使用是否按行政许可要求进行使用登记,并在检验有效期内;

  3、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是否按规定持有有效证件;

  4、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按规定进行检验(校验),保持安全、灵敏、可靠;

  5、特种设备的运行是否按要求有真实的运行记录,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6、特种设备的维护是否经过正常的维护保养,是否有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否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具备应急救援能力,是否按预案要求进行演练,对应急救援装备和急救物品的配备、存放、检查维护是否符合要求;

  8、对雨雪冰冻、大风等自然灾害损坏的特种设备是否已进行必要的维修及检验;

  9、是否存在下列违规行为:

  (1)常压锅炉是否承压使(本免费公文来自 ,转载请注明)用。

  (2)氢氧等气体充装单位是否设置防止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错装和防止不相容气体错装的装置。

  (3)气瓶充装单位是否存在对超期未检、报废气瓶及钢印标记不清的气瓶进行充装的行为,是否按规定对报废气瓶进行处理。

  (4)电梯使用单位是否制定电梯管理办法和三角钥匙管理制度。

  (5)冶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是否将整治要求落实到位。

  六、排查治理方式

  全县各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由县局负责排查,排查主要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做好检查记录,经排查的设备无论有无隐患均要认真填写《20xx年哈尔滨市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登记表》,要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份隐患排查治理综合情况和《20xx年哈尔滨市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登记表》上报市局。

  七、排查治理的重点设备和不同时段的要求

  排查治理的重点是“奥运会” 、“哈洽会”、“大冬会”重大活动涉及的场所、宾馆等在用特种设备;盛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压力容器;涉及全县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或巨大影响的特种设备。

  第一时段(3月-7月):围绕确保“哈洽会”和“奥运会”准备工作,做好隐患排查治理。

  1、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工作,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2、加强对游乐设施的检查。

  3、对“哈洽会”涉及的宾馆、场所在用特种设备进行逐台排查,逐台检验,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确保“哈洽会”顺利召开。

  第二时段(8月-9月):围绕确保北京奥运会安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

  1、做好奥运会涉及的重要部门、重要场所、重要设备的安全检查。

  2、国庆节前,做好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设备的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第三时段(10月-12月):针对冬季取暖,做好隐患排查治理。

  1、在冬季供暖期前,对供暖锅炉进行检查。

  2、对液化气充装站进行检查。

  八、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成立20xx年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 长:李洪义 政府副县长

  副 组 长:于景秋 县质监局局长

  执行组长:荆志忠 县质监(本免费公文来自 ,转载请注明)局副局长

  成 员:李 扬 方海静

  九、工作要求

  (一)对企业的要求

  1、企业领导对特种设备隐患排查工作要高度重视,摆到日程,认真对待;

  2、确定重点设备,划分重点设备级别,建立重点设备台帐、监控措施和管理制度;

  3、确保设备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定期检验率达100%;

  4、对隐患设备未按规定整改的,使用单位要主动停止使用,不准带病运行;

  5、针对设备特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6、加强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政策水平。

  (二)对监察机构的要求

  1、开展重要活动、重要时段的安全大检查,强化现场监察,保证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各种资料规范齐全。

  2、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三)对检验单位的要求

  1、检验机构要充分重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要求、落实责任;

  2、检验员每检验、排查一台设备,无论有无隐患,都必须逐台填写《20xx年哈尔滨市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登记表》,每月汇总后上报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3、发现隐患和问题要及时书面通知使用单位并及时上报。

实施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青大附中体育节以“人人参加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二、体育节主题

  健康、文明、育人、向上。

  三、体育节时间: 20xx年3月—6月

  四、体育节地点:青大附中田径场

  五、体育节形式及内容

  青大附中本次体育节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认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青岛市颁布的增强青少年体质22条、“1+X”体育特色工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不断丰富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大力推动学校快乐体育园地的建设,促进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具体内容包括:

  1.进行青大附中“1+X”体育特色工程启动仪式。确立学校体育的特色项目,同时使阳光体育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开花结果.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确定为篮球运动,篮球只是我校学生运动的一个载体,不仅仅指打篮球,而是利用篮球这一体育器材,进行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篮球在学生的心目中是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2. 青大附中“1+X”体育特色工程中的“ X”,我校确立了,排球、田径、乒乓球、帆船、体育游戏等,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生理特点来设立这些运动项目,最终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举办青大附中第六届体育节即青大附中春季运动会。展现青大附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精神面貌.同时增设教职员工比赛项目,让阳光运动在教职员工中展开,作为学生的表率,同时关注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

  4.阳光体育阶段性评比即课间操日常评比比赛。

  5.充分利用好体质检测仪器,对学生进行体质检测,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6.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双休日,举办帆船知识专题报告,为青岛市打造帆船之都作出应有的贡献.

  7.进行体育选修课的普及,学校本学期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帆船选修课堂.

  8.举行初三体育模拟测试,展现阳光体育的另一面,完善青岛市增强学生体质的22条的精神要求。

  六、体育节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 王国利

  副组长:石敬祖宋毓瑾赵桂华 周茂杰 王珏 曲正岩

  组员: 苏盟 郭全义 张圣波 潘建荣 丁宁以及各班班主任

  七、体育节有关要求

  1.明确意义,加强领导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身心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学校举办体育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对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素养,扩大知识面,培养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学校领导充分认识举办体育节的意义,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要求我们体育组大胆创新,搞出特色,保证本届体育节活动的质量和顺利实施。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要认真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发动工作,通过各种宣传,使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师生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内容和要求,积极踊跃地参加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来,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要研究设计制定切实可行、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方案,也可邀请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和共建单位以及社会名人参加或参与组织联谊活动,给体育节增光添彩。

  3.精心组织各项活动

  体育组要在全面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好体育节期间的各项活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各项活动搞得既隆重热烈,又扎实有效,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在各项活动中要注意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艺术2+1项目” 实验和体育集体竞技项目活动的开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不发生伤害事故。

  4.以体育节为载体,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办好体育节,有利于振奋学生精神,增强师生凝聚力,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体育组在精心组织体育节的各项活动时,要注意发掘活动的德育功能,把丰富多彩的体育节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八、体育节总结与表彰

  根据各班的比赛成绩和各个体育项目的比赛结果,进行表彰班级和个人.设立体育节精神文明班级,体育节各单项比赛前六名,团体前六名.

  体育节结束后,体育组要做好工作总结和相关材料汇总工作.

实施方案 篇3

  根据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甘发[20xx]4号)和酒泉市委《关于开展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酒发[20xx]38号)精神,从20xx年开始,全面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取得切实成效,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意义

  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坚持科学发展、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陇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机关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一项重大探索;是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就玉门而言,我市老乡镇与移民乡、村与村、农户与农户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差别大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广大基层群众要求加快发展、增收致富的愿望非常迫切,部分党员干部不深入基层、不了解民情、不会做群众工作的现象不容忽视。特别是玉门已建成4个移民乡,累计安置定西、临夏、武都等全省中南部贫困地区移民7933户3576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疏勒河项目3个移民乡人均纯收入仅为1430元,移民人口多、贫困面大、脱贫致富任务艰巨,玉门成为承担国家“两西”农业建设和疏勒河项目移民任务比较重的县市,也是全省和酒泉市扶贫开发的重点,没有移民的小康,就没有玉门的全面小康。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强化干部宗旨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对于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对于坚定群众脱贫致富信心、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市各乡镇、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贫困群众中去,在推动农村发展中锤炼过硬作风,在化解矛盾纠纷中提高执政能力,在扶贫帮困中增进干群感情,真心诚意地访民情、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增感情、促和谐,真正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抓实抓好,为推动玉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六个一”特色产业发展和移民增收“三个一”目标,以加快脱贫致富、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组织为主线,以宣传强农惠农政策、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致富能力为重点,重心下移,一抓到底,使农村发展快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干群关系融起来、基层组织强起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突出移民乡、贫困村和特困户这个重点,坚持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全面参与,确保县级领导联系到乡村户、部门单位联系到村、干部职工联系到户,实现联村联户工作的全覆盖。

  2、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将此项工作同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相结合,同加强信访下访、维护农村稳定相结合,同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相结合,努力促进我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3、长期坚持、上下联动。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推进机制,持之以恒开展下去。将争取省市支持与落实自身任务并重、单位联村帮扶与干部联户帮扶并重,确保联村联户效应最优化、为民富民效果最大化。

  4、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深化对市情、乡情、村情和民情的认识,认真分析研究联系对象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科学制定“联村联户”举措和“为民富民”目标,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

  5、基层认可、群众满意。把为基层办实事、为群众解难题的要求贯穿始终,坚持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发展上水平、社会更和谐有机结合,努力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三)主要任务

  1、宣传政策。紧密结合农村和贫困群众的需要,采取集中宣讲、专家辅导、现场指导、观摩学习、赠送书刊等形式,在农户中开展“五宣传五带头”活动,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组织农户带头学习政策、用好政策;宣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农户带头弘扬文明新风和自觉抵制黄赌毒、封建迷信及邪教组织活动;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农村重点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带头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教育农户带头遵纪守法、维护稳定;宣传实用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户带头发展三产、创业兴业。每个单位每年组织宣讲队深入联系村和农户中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不少于2次,每名干部每年深入联系户中开展政策宣传不少于2次。通过广泛宣传方针政策、先进文化、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市场信息,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指导督促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2、反映民意。建立联村单位定期调研和联户干部“蹲点周”制度,深入开展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大走访”活动,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与村“两委”班子、“两代表一委员”沟通交流,经常性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思想状况、生产生活情况及对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建议,听取群众诉求,记写民情日记,掌握发展现状,找准发展难点,提出破解对策,为联系乡村、扶贫部门和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联村单位原则上每年进村不少于4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干部每年入户不少于2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每名干部每年记写一本民情日记,重点围绕畅通村情民意、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发展等方面提出1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撰写1-2篇具有一定参阅价值的调研报告。

  3、促进发展。将提高群众生产水平、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培育增收支柱产业作为工作的重点,在联村单位中持续开展以“指导制定一套发展规划、扶持培育一项增收产业、每年联系输转一批劳务、帮助引进一个公益性项目、帮建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支持破解一个民生难题”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充分发挥部门单位优势,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有计划、分批次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困难和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会管理、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础条件等方面为基层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乡村基层组织要主动加强与联系帮扶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充分地反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邀请联系单位现场办公,争取更多更大的支持。联户干部要做到“四个一”,即:为联系户制定一份增收计划、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项实用技术、解决一个生产难题,帮助联系户不断提高依靠科技致富、借助政策致富、自力更生致富的本领,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增收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每年要为联系村、联系户办好2件以上的实事。

  4、疏导情绪。主动与帮联群众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与农户交流思想和看法,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详细解答群众的疑惑,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尤其要注意发现和解决如邻里纠纷、长期上访、就学就业、看病就医、法律案件等难题,对存在的信访积案,联村单位要与有关乡镇和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协调各方力量集中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上报,积极协助有关方面妥善解决,做出积极回应,切实帮助基层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探索创新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新办法、新机制。联村单位确保联系村中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到100%,联户干部每年帮助村上和农户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难题或矛盾不少于1件,确保联系村无群体上访、无非法案件、无重大事故。

  5、强基固本。立足全市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指导贫困村党组织认真查摆贫困或后进的根源,制定改进提高计划,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推进措施,认真组织抓好落实,全面推动“五好”党组织建设。围绕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联村单位每年要向联系村提供不少于20xx元的阵地建设资金,支持不少于30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同时,采取捐款捐物、引进项目等方式,帮助联系村逐步配齐阵地设施、提高设施标准,开展经常性活动,确保联系村建成标准化党组织活动阵地。围绕深化“先锋富民”行动,年内,各联村单位要指导联系村培育1个党建示范点,创建一个党员创业示范园,培育5户先锋富民示范户,带动农民群众共同致富。

  6、推广典型。坚持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培育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活动取得实效。结合各村实际,通过联村单位合力帮扶、城乡联动扶持、提供组团服务等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培育和树立一批以温室蔬菜、中药材、特色林果、设施养殖等高效产业为主的产业富民村、示范合作社。结合贫困户实际,采取重点扶持、跟踪服务、观摩学习、外出培训等多种方式,有计划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人、科技明白人、“土专家”、“田秀才”,深入挖掘和总结他们的发展经验、创业经验,广泛开展传经送宝、结对帮带等活动,带领贫困农户创业致富。联村单位、联户干部要及时发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合作经济、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联系基层群众等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系统总结,认真提炼,努力形成和积极推荐一批富有成效、特色鲜明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每年每个单位必须组织1-2名致富带头人进行专业培训和考察学习,在联系村贫困户中培育2个以上的创业致富能人,总结上报2个典型事迹。

  三、“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参与范围和工作方式

  (一)参与范围。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和事业单位、驻玉各单位联系贫困村,上述单位中除教师、医务人员和企业职工之外的所有干部联系特困户或贫困户,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在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其中,非公经济组织由市工商局、新社会组织由市民政局协调组织。市直部门、驻玉单位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的,驻乡(镇)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由所在乡镇统一安排。

  (二)联系对象。以4个移民乡、19个移民村和插花移民为重点,将其他8个乡镇、40个村、贫困户和特困户全部纳入联系范围,确保联村联户全覆盖。

  (三)联系方法。1、县级领导联乡联村联户。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每人联系1个村,每人联系2户特困户或贫困户。2、部门单位联村。纳入参与范围的部门、单位联系村。3、干部联户。在所属单位联系的村中,每名干部联系1户特困户或贫困户。此外,各乡镇也要按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具体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并在所联系村中联系2户特困户或贫困户,每个乡属站所和驻乡单位联系1个村,干部在联系村中每人联系1户特困户或贫困户。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对象、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进行,保持全年联系不间断。联系特困户或贫困户的干部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职时,由联系单位确定新的接替人选,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从20xx年2月中旬开始启动,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是:

  (一)宣传动员阶段(2月底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召开动员大会,学习传达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成立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和办公地点及设施;拟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报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审定;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计划阶段(3月5日前)。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与有关乡镇、联系村和联系户沟通对接,在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帮办的实事、解决的难题、推进的措施和工作责任,认真制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年度工作计划,经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以正式文件印发实施。各部门、各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要形成统一的联系名册,联系名册与年度工作计划要在3月5日前报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全面实施阶段(3月上旬开始)。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包括会议活动记录、文件通知、简报信息、宣传资料、各类表格等),分期分批安排干部到所联系乡村、农户中开展活动,先期不能开展活动的干部要采取电话、书信、委托等方式加强与农户的联系,确保活动任务落实。3月上旬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在联系村开展一次集中活动,干部个人必须与帮扶对象联系一次。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组要组织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指导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既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全市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彻始终,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始终,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成立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并在市委组织部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地点及设施,具体负责这项行动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和统筹推进等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集中力量开展好此项工作。要定期听取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情况,查找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的措施办法,切实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

  (二)健全推进机制。建立部门单位“联系承诺公示”和干部“帮扶联系卡”制度,部门单位要与联系村签订“帮扶协议书”,确定帮扶承诺,定期与联系对象保持沟通。各乡镇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推进会,对接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联村联户工作台账,制作“联系帮扶进度公示栏”,定期公示联村联户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和被联系村深入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主动与联系单位进行对接沟通,确保有针对性地开展联系帮扶工作。

  (三)跟踪督查考核。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督查组要采取定期检查、入户抽查等形式,对各单位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建立月督查、季通报、年总结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措施、督促落实。对督查中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到位、联系帮扶不积极、基层群众意见较大的单位或干部要及时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要适时召开工作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组织各部门、各乡镇总结交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好的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市委组织部要将活动开展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干部适时进行表彰,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干部优先选拔使用。

  (四)严明纪律要求。干部下基层原则上住在村里,村里确有困难的由乡镇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派出单位要落实食宿、交通等补助政策,为干部下基层创造便利条件。干部下基层要严格遵守省委提出的“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纪律要求,即: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不准向基层群众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和土特产,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市纪委要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五)深入宣传报道。市委宣传部要分阶段拟定宣传报道重点,要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甘肃玉门网”、“玉门党建网”等各类媒体平台上开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宣传专题,跟踪报道、及时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努力形成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力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宣传声势。市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编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简报》,定期向省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开展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特别要在《甘肃日报》、《酒泉日报》和省市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积极宣传我市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提高对外宣传的层次和水平,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工作显示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在醒目位置开辟宣传阵地,采取设橱窗、办专栏、建园地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实施方案 篇4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高我区绿化水平,根据市园林局下发的20xx年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任务

  从即日起,在20xx年8月15日前全面启动7个沿街示范点拆墙透绿工作;20xx年10月31日前完成新植乔木5万株,垂直绿化3万株,屋顶绿化3000平方米的任务,新创建市级园林单位(小区)10个;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新建游园1个(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新建绿地50万平方米,新建社区公园游园3个,每个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整治提升区管道路5条(段);整治市区绿化死角、消除死株、病株、残株、缺株和垄断、黄土裸露、基础设施损毁等现象。

  二、实施办法

  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引进先进技术,改善养护设施,强化服务意识,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实施评优评差,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五级五星”和“月季花杯”管理竞赛活动,全面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一)新增绿地和新植乔木

  各街道办事处要对老旧社区的绿化进行摸底调查和升级改造,引导社区、单位庭院进行乔木补栽;对于新建设的小区要进行绿化上的工作指导。并在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新增绿地,新植乔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各项绿化栽植任务。

  (二)做好社区绿化建设和整治

  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社区绿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在全区大力开展生态社区和省、市级园林单位及园林小区创建活动。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园林绿化任务分工,在20xx年10月31日前分别完成创建市级园林单位(小区)、新建社区公园游园、沿街示范点拆墙透绿等工作任务。

  (三)做好公园、游园绿化和黄土裸露整治工作

  各相关单位要积极行动,及时协调可绿化用地,在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新建1个游园任务。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辖区内庭院绿化、自建花坛花带的管理,督促建设或管理单位做好日常维护,保持园林设施完好,园容园貌整洁美观,杜绝毁绿、侵绿现象,做到无缺株死株、无黄土裸露。

  (四)出入市口、出入市道路和铁路沿线绿化整治

  区城市管理局和相关街道办事处要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按照城市园林绿化标准,在20xx年11月30日前完成辖区出入市道路景观整治和铁路沿线绿化整治任务。

  (五)做好市树法桐和古树名木的复壮保护

  区城市管理局及各街道办事处要对辖区树龄50年以上的法桐和古树名木进行登记保护,对长势不好的进行复壮,对发生提前黄叶、落叶和病虫害的做好防治,同时加强对胸径30公分以上法桐等城市树木的保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六)做好重大节日花草摆放工作

  区城市管理局要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前夕,在辖区内公园、游园和重要路段摆放各种时令鲜花50万盆(株),并做好后期的浇水、更新等工作。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城市管理局及各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针对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履行职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冬春季节园林绿化整治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加强宣传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大力宣传城市园林绿化法律法规,宣传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活动的重大意义,提高人民群众的爱绿、护绿、建绿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三)加强任务落实。区城市管理局要加强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确保绿化工作任务目标的完成。各责任单位要建立任务完成情况台账,并在每周五上午,将绿化任务完成情况上报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绿化科。

实施方案 篇5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琼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精神,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加快实践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累经验。

  二、条件分析:

  1、我校系博鳌镇中心小学。我校积极实施“科研兴校”、“质量兴校”的战略,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培植与发展优质教育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近几年来,我校投资校园的软、硬件环境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信息技术设备。学校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学校重视了教师的培训工作,多年来学校每年均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各类教师,目前拥有省、市级骨干教师多名,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三、组织领导:

  组长:夏志云

  成员:学校全体教师

  四、实验目标及任务:

  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

  使学生具有爱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健康的身心。

  2、培养一支能够胜任新课程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引领着所有的教师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而且要通过这一场革命与洗礼,彻底更新教育观念,使所有的教师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3、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的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合理并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好新教材外,还应适应新的要求,开发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真正实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利用者、执行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的课改目标。

  五、实验措施及手段:

  (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以培训促新课程的实施。

  学校将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专家引路、教师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相结合,进行新课程的校本培训工作。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发生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至旧的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观念斗争的结果。我们首先要注重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力争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进行一次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把我们自身的教育思想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全体教师不仅要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还应注意改变我们每天正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育行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名师联动、专家引路、教师研讨的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力求通过自身行为的转变来使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再次,我们将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学校将从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强管理、评价制度改革,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与观念更新、行为转变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以课程开发促课改的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好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

  一、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教育纳入到校本课程的编制范围,使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脉相承。

  二、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开展“五大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常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三、是与团队活动相结合。结合学校特点,结合团队开展的“绿色承诺”、“体验教育”、“新世纪我能行”等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

  四、是与学校的兴趣小组的开展相结合。我们将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形成自己的校本特色。

  五、是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相结合。学校与师生的成长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与方向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能够突显学校的办学方向,使得学校课程更加鲜活、亮丽。

  (三)、改革评价制度,以机制建设促课改的实施。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与源动力,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大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一、是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将从制度层面改革评价体制、分配体制,以制度建设为导向,将全体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程的实施上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确保学校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激励性和正确的引导性。

  二、是重视评价的情感性。

  教师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实施新课程必须全心全意的依靠教师,实施新课程必然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学校领导能从情感层面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在理解信任、使用发展之中促进新课程的开展。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心向教师,广大教师会迸发出更大热情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顺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和谐、民主、充满人情味的氛围中,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三、是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人总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中获得前进的动力,我校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对所有的教师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谁在这场变革中及早启动,谁就能赢得主动。

  四、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课改的实施。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学校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软、硬件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们将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工作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落脚点与突破口,全面优化课程资源。我们将把握“自力更生、分步实施、软硬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信息化步伐。

  “自力更生”即依靠自身挖潜,一方面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压缩非教学性开资,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对校办产业及“三产”的管理力度,提高收益。同时,我们还将做好全面的统筹与规划,确保资金投放的重点。“分步实施”就是学校电教设备的投入和发展要遵循一定的思路,分步骤积极稳妥地实施。我们将在前已经初步实现班班通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将重点放到终端的建设上,不断提高使用效率。“软硬兼顾”指在注重硬件投入的同时注重软件的建设。一是利用好电教教材费,足额征订省教育厅规定的电教教材,将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音像资料配成系列,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求;三是加大校本素材的建设力度,制作出更多更好地适应学校校情的软件,充实学校的软件库。实践表明教师自制的软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能够提高一个学校的信息教育水平。

  六、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1、认真总结前一段时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分析我校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和制定全镇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2、成立课程改革实验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

  3、召开全镇课程改革动员大会,通过多种形式为全镇各类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培训工作。

  4、配齐课程改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

  5、做好宣传工作,向家长、向社会宣传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课改氛围。

  第二阶段:

  1、做好一年级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工作。

  2、做好课程改革的实验项目的申报与立项工作,进步规范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课改成果的形成。

  3、结合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争取取得一定的实验效果。

  4、组织校内、镇内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5、组织人员参加区级各类新课程的培训与教学竞赛活动。

  6、积极进行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第三阶段:

  1、进一步进行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实践与研究。

  2、准备与新课程相关课题结题工作,总结实验成果并上报。

  3、准备参加全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交流大会,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新课程的研究成果。

  4、制定下一阶段课程改革的工作计划。

实施方案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精神,推动我校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广泛开展,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开展击剑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能力为宗旨,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目的,以掌握运动方法和技能为根本,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体育课程改革,通过三~五年的努力,将我校打造成参与面广、水平较高、设施完备的体育特色学校,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目标:

  1、构建体育校本课程体系。

  结合我校现有体育特色,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

  2、选择击剑活动项目。

  (1)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适宜符合自身素质特点的体育活动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学生体育素养修炼,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陶冶学生体育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形成学校特色项目。传承击剑特色,全校学生参与练习击剑,在学校大课间进行整体推进、普及。

  3、建设优秀特色教师队伍。以学校击剑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建设一支有创造性的,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教师队伍。

  4、打造学校“击剑教育”品牌。

  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体育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开展好击剑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体育特色学生,以兴趣小组带动其他学生进步,努力打造“体育教育”品牌。

  三、实施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本校的现有资源和学生状况,开展创建活动。

  2、适应性原则。开展的击剑活动必须适应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有利于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体能和文化素养。

  3、普及性的原则。广泛开展课内外体育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

  4、全面性原则。摆正体育课堂教学与创建击剑特色学校的关系,坚持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防止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而造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单一化。

  5、以人为本原则。开展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坚持以育人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注意加强相关体育知识和击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四、项目选择:

  本着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素质特点和学校特色师资优势,通过课程设置、活动推广,兴趣小组提高等形式创建我校体育特色。

  五、组织机构:

  1、学校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王建华副组长:傅志强成员:各班班主任

  2。特色辅导教师:王丽萍

  六、实施步骤:

  特色学校创建时间20xx年9月――20xx年6月,实验研究程序和进度如下:

  1、准备阶段(9月)

  (1)开展前期调研,确定学校击剑特色项目。

  (2)建立学生体育特色档案,落实参与教师。

  (3)制定实施方案,进行人员分工,落实研究任务。

  (4)开展创建宣传,学习相关理论,奠定研究基础。

  2、实施阶段(10月――20xx年4月)

  (1)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落实特色创建各个环节。

  (2)构建体育校本课程体系。

  (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落实体育大课间,推广,形成学校特色项目。

  (5)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体育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

  (6)实验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总结。

  3、总结阶段(6月)

  (1)汇总整理各阶段的成果资料,进行体育教育成果总结汇报活动。

  (2)撰写特色学校创建的总结报告。

  (3)申报击剑特色学校,准备相关材料。

  七、工作措施:

  (一)、实施三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把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创建校园文化,全面建设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将创建活动纳入学校管理之中,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班级的参考内容。要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全面开创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竞赛有成绩、社会有影响的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新局面。学校教导处处负责牵头、组织、落实创建活动;将特色项目纳入常规教学计划和管理中;体育组、艺术组教师要各负其职,认真开展特色项目的训练与辅导;后勤处要尽力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

  2、强化教师培训。

  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创建实施方案以及有关教育理论,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提高,根据实验工作的需要,适时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参观、了解实验信息,掌握研究动态。积极为特色教师创设施展特长的平台;健全机构,形成艺术教育科研网络;外聘内兼,壮大体育教育队伍。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一支由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体育教育骨干、多名兼职体育教师组成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3、完善设施设备。

  完善的设施、充足的器材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物质基础,也是创办击剑特色学校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依托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投入资金,增购设备。学校要不断改善场地和设施,添置配备必要的器材,保证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制定好击剑活动场地、器材、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做到借还登记,精心使用,严格管理。

  (二)、夯实三种途径。

  1、开设校本课程,实施普及推广。

  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在完成教育部安排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学校特色项目纳入到课堂教学中。

  另外,注重把审美教育渗透于其它各学科教学之中,利用大课间普及、推广击剑活动。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引导学生开展互帮互学,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分层分类辅导,力求学生人人会做简单的运动项目动作,人人具备所选项目的简单技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活动中充满快乐。

  2、开展丰富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发展校园文化,活跃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施展体育才华的舞台,使体育苗子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坚持每学期举办两次击剑比赛,为学生施展其体育才华提供舞台;让学生全面参与,引领学生边学边练,以练促赛,以赛促练。发展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

  同时,将击剑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带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辟展室展示,向社会汇报体育教育成果,把学校击剑教育推向社会。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培训实施方案06-23

项目实施方案06-23

安全实施方案06-23

活动实施方案06-23

工会实施方案04-30

年会的实施方案11-16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实施方案_实施方案07-22

教育培训实施方案03-19

班会策划的实施方案04-26

实施方案5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