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精华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意识,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特举行钢笔字比赛。
二、活动对象
三至六年级学生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10月23日(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活动要求
1、每班各选3名同学参加比赛。
2、比赛项目:抄写一段文字。
3、书写内容: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抽取其中某一段抄写。
4、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抄完规定的内容。
5、比赛用纸由学校统一提供。学生只需要带比赛用笔和语文课本(不能用水笔)
五、钢笔字评分标准
1、书写
式标准、规范,必须用正楷书写,笔画清楚到位,无错别字、漏字、多字。
2、结构
结构合理,笔画流畅,明亮度高,力量感强,分布匀称。
3、字形
章法自然,整体感观舒适,字形大小适中;字迹清楚、优美。
4、效果
美观大方,卷面整洁,无涂改。
六、评委
组长:
组员:
设计方案 篇2
1.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在学前教育科研中,一般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是进行总体研究、抽样研究还是个案研究。
总体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个体进行的研究。总体就是指全部研究对象,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总和。例如,“上海市区6岁儿童识字量的调查”。这个课题的总体就是上海市区全体6岁儿童,不包括郊县的6岁儿童,也不包括市区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总体的数量和范围不大时,可以进行总体研究,但是,当总体的数量和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研究。
抽样研究是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研究。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称为“样本”。抽样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对所抽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论。抽样研究的前提是:样本必须要有代表性。所以,为了使推论准确,在抽样时要遵循随机原则,即抽样时要尽可能使在一定范同内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样本,或者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研究。尤其适用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个案研究虽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性,但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之中。
2.研究变量的界定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变量相对于常量而言,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条件,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就被试验者(以下简称被试)来说,学业成绩、智力、动机、兴趣、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都有差异,而且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把它们都拿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者必须事先决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并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通常情况下,研究要探讨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因素,是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因素,是变化的`结果。自变量的变化能引起或影响因变量的变化,而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例如,在“儿童的智力与语言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智商”,因变量是“语言发展水平测验的分数”;在“幼儿园男女儿童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性别——男、女”,因变量是“体能测量的成绩”。
在一项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可能有许多变量介入到研究过程中来,并且干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这些变量统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因为不排除这些无关因素的干扰,便难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控制无关变量就是要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纯化”。
3.研究方法的确定
在设计方案中要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随研究课题,特别是研究目的而确定。
一般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4.研究假设的提出
研究假设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
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一般一个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如果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把变量一一对应地组合成几组假设。例如,在《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中,涉及到性别、活动类型等变量。可把告状行为、性别、活动类型三者的关系分为两组假设分别进行验证:
①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有关。
②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活动类型呈正相关。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
因为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预先的答案,而不是把问题转向他人,即不要用问句形式。当没有办法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描述假设时,可用虚无假设,也可用条件肯定或条件否定的方式描述。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无关。另外,假设的表述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要直截了当,不要隐含在文字描述之中。一般一个假设用一句话来表述。假设中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义模糊的形容词。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无法被检验的假设只能算是猜测,一般不能作为研究假设。因为无法检验其有效性。假设可检验的条件是:假设中的主要变量以数量化的或以可操作的形式来重新表示。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其中的不同活动类型可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生活活动等。当假设中的变量具体化到这种程度,这个假设便具有了被检验的可能性。
好的假设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科学性。假设应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应合乎逻辑,理由充分;第二,预测性。假设应具有预测性,假设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事实的检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变量的关系非真则假,非此即彼,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不存在中间道路;第三,新颖性。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具有创新意义;第四,可行性。假设涉及的概念、变量可操纵可测量,具有被证实或被伪证的可能性;第五,简明性。假设在表示上应简要明晰,易于理解。
设计方案 篇3
【说教材】
《争论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将清代笑话集《笑林广集》中的一则笑话自然地结合于师生对话的场景中,同时把“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巧妙地蕴含其中,发人深省,寓教于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兄弟俩看到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怎么吃大雁,还找路过的老人评理,最后大雁飞走了,兄弟俩再也射不着了。这一部分在叙事中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失射雁的时机。第二部分,主要写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的感想。这部分借文中的学生之口说理,帮助学生感悟理解并产生共鸣,从而深入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能讲讲这个故事。
2、深入理解,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词卡片(特别指出:不要布置预习)
【说教法学法】
1、从读到讲要达成“讲讲这个故事”的目标,必须让学生将课文语言材料“内化”,才能“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因而。应符合学生从读到讲,由“外”而“内”再发乎“外”的语文学习规律。那么,引领学生实实在在地读通,“批文入情”地读好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2、从读到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伴随读书的全过程。在读这篇蕴含着深刻道理的文章时,更要促学生之情去感悟,引学生之理而共鸣。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实践从读到悟的经历,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揭题
1、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吗?师讲《争论的故事》(课文2-3自然段)。
2、故事讲到这儿,老师想请你们来讲下去。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呀?
3、那么,这个故事的原著中结局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到课文《25.争论的故事》中找答案吧!
揭题。
●(听故事?好啊!)
上课伊始,教师即投“生”所好,用故事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接着,故事戛然而止,留下了空白,激起学生放飞想象,任思维天马行空。(故事的原著有结局?就在课文中?快让我读吧!)留下悬疑,让学生自己到文中找答案,这种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手段虽已没有新意,但使用起来可真的有效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合作学习,读通课文
1.找身边的小伙伴,一起读课文,互相正音。
2.画出自己觉得读起来有困难的词句,互相帮一帮、考一考。
3.检查反馈:(1)哪些小朋友愿意合作读课文,开开小火车呢?其他小朋友注意听,这列小火车
开得怎么样。(2)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板书学生朗读中读错的词,指出读破的句,引导学生复读。
(二)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其余的.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2)交流
●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读书。要读懂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是第一步。为了达到激趣效果,课前没布置预习,因此,初读这一关一定要扎实,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但又要注意采用学生喜欢的新颖的形式,避免枯燥、机械重复。让学生乐于阅读,使先前激起的阅读兴趣得到保持。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既然是争论,就应该让故事中的兄弟俩争论起来。同桌分角色朗读,读出争论的语气与样子。指名同桌读。评一评,再分角色读读。读评结合,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几处地方,体会人物争论时的心情,从而更好地把握朗读时的语气、表情等:
(1)看插图,启发想象当时的情景;(2)理解“不以为然”的意思;(3)突出几个反问句。(“再好吃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鸭子不是可以靠了吃吗?——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2、两个人合作能读出争论时的不同语气,那么,谁有更大的本领,一个人也能把人物争论时的不同语气读出来?试一试。
3、兄弟俩的争论分出了胜负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争论不休”的含义。选择“休”的意思。(休:a.停止b.休息c.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第4、5自然段。指点学生理解“两全其美”的意思。
5、你能用上这些词,讲讲这个故事吗?(充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争论不休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当时心灵相通。”在精读这一段时,从分角色朗读,到一个人读出不同任务的不同语气,再到讲讲这故事,引导学生不断的深入体验,揣摩人物心理,从而忘我地投入,真情地表达,为理解第二部分课文打下了基础。
●若讲故事安排在第二课时,可以让学生听写括号种的词语。
(二)学习课文6-11自然段
1.听了这样一个“争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2、课文中的同学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出示句子,自由读一读。你欣赏哪一种想法呢?
3、难怪盛老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呢!你知道“赞许”是什么意思吗?盛老师赞赏的是什么?从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既是加深理解,又增强了感受,促使学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从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使学生感受到要像文中的同学一样,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实现“超越文本”。
四、总结
1.总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说说“争论”是什么意思吗?(兄弟俩、同学们都是在争论吗?从比较中领悟“争论”的意思:必须是各执己见,见解不一致才构成争论。)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是本册的教学目标之一,适时地利用训练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作业:
(1)在《名言警句录》上添写几个警句,可以用文中的,也可以自己总结概括。
(2)搜集几个蕴含着道理、让人得到启发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在于让学生“内化”课文,还在于引导学生拓展视野,进行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善读乐写,以利于语文素养日有寸进,不断提高。《争论的故事》说课设计意思是本册的教学目标之一,适时地利用训练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内容:防雷击知识
学习目标:
1、大致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2、了解雷电的危险性。
3、掌握简单常用的避雷知识。
学习重点:掌握简单常用的避雷知识。
学习过程:
一、师生围绕雷电现象自由谈话(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听过雷击伤人的事吗?)
二、教师讲解
1、雷电产生的原因: 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闪电和雷鸣。
2、雷电的危害①击死击伤人畜②击毁建筑、大树、用电设施。
三、师生讨论:怎样防止雷击?
教师小结:
(一)一般避雷方法①雷击时远离大树,高大建筑。②避免使用电器,看电视,打手机,打电话。③关闭门窗。④不拿金属物体在手
(二)房内避雷:①课桌椅离开墙壁。②不靠近避雷杆。
四、读儿歌。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在户外活动时
1、遇雷雨天气时,不要站着,应蹲下降低高度,同时两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2、不要站在大树下,不能用手摸扶大树,因为这时潮湿的树干已变成了一个引雷装置,再好离大树5m外。
3、不要在水边和洼地停留,切勿站在楼顶、山顶、或接近其他易导电的物体,应迅速到干燥的室内避雨,如找不到房子应就近到山间或山岩下避雨。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放在5m外的地方;在雷雨中不宜打伞,也不宜将羽毛球拍等扛在肩上。
5、雷暴天气出门要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作用,也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人在汽车内一般不会遭到雷电袭击,因为封闭的金属有很好的防雷功能,要注意不要将头和手伸出窗外。
在室内活动时
1、要及时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或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
2、尽量不要拨打或接听电话,也不要用电话上网,最好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如有条件在电源线和电话点上安装避雷器。
3、保持室内干燥,房屋漏水应尽快修理好。
4、不要将晒衣服、被褥用的铁丝接到窗外、门口、以防铁丝引雷。
5、不要在孤立的凉亭、草棚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在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
设计方案 篇5
一、方案设计原则与思想
节点方案设计需充分考虑工程场地特性以及交通建成后的功能需求,还要遵循区域交通的近期与远景规划,因此方案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立交总体方案应符合城市及其交通的总体规划,并以功能需求为主要参考指标;
(2)将需求与可能有效结合,在保证工程实施可能性前提下提高投资效益;
(3)秉持科学的严谨态度,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与新理念;
(4)兼顾道路的可达性与通过性;
(5)将立交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迎合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并做到安全与环保。
二、工程方案设计
1.设计指标
牛圈子沟快速路主要技术指标:桥梁设计载荷等级为城-A级,一条行车道宽为3.75m,计算行车速度60km/h,最大和最小纵坡分别为3.5%和0.30%,最小凹曲线半径和最小凸曲线半径分别为1,500m和1,800m,路拱横坡为1.5%,设超高推荐圆曲线半径300m。匝道主要技术指标:桥梁设计荷载等级城-A级,匝道最大和最小纵坡分别为4.0%和0.30%,一条行车道宽度3.5m,计算行车速度有40km/h和30km/h两种,其对应最小凸曲线和凹曲线半径600m、700m和400m、400m,不超高推荐圆曲线半径分别为80m和45m。
2.交通流需求分析
牛圈子沟快速路与大贵口快速路相接,是南区、偏桥子规划区与老城区联系的重要通道,快速路向东止于环城南路,形成丁字型节点。根据节点周边路网情况分析,本节点北、东、西三方向交通联系均比较重要,均可采取定向匝道解决各方向交通联系。然而,本节点为快速路终止节点,快速路交通需汇入地方路网系统中,如几点转向标准较高,容易造成快速路交通集中涌入环城南路内,对地方交通冲击较大。
3.方案设计
根据功能需求分析结果,对本节点提出立交及平交两种可行性方案:
(1)立交方案:本方案将牛圈子沟节点设置为全互通立交形式,方案示意如图2所示。牛圈子沟快速路上跨石垛子沟路后,通过新建定向匝道,实现与环城南路北和东方向的连续、快速转换。而由于节点东侧约300m处为平交路口,节点东向南方向交通需通过路口后进行交通转换,标准较低,本方案考虑将该方向交导入现况牛圈子沟地方路系统内,通过石垛子沟路与快速路相接,实现该方向转向需求。
(2)平交方案:本方案考虑到牛圈子沟快速路止于环城南路,过快的交通转换对地方路网冲击较大,尤其环城南路几点周边多为平交路口及隧道,交通组成比较复杂,快速路交通直接汇入环城南路将对道路产生较大压力。故本方案将牛圈子沟快速路与石垛子沟路及环城南路相交处,均设置为平交路口形式,
4.方案比选分析
(1)从功能需求上分析,两种节点方案均实现了牛圈子沟快速路与环城南路间的交通转换。立交方案虽设置了高标准转向条件,但由于环城南路本身并不是连续、快速交通载体,仅通过该节点的快速转换并不能提高路段的整体通行能力,反而容易对地方交通带来较大影响;平交方案与地方交通结合相对较好,在实现与环城南路的交通转换同时,将快速路交通逐级转入地方路系统中,地方交通影响较小。
(2)模糊综合评价。在初步去确定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评价之后,为综合考虑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需对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比选择优,以效益作为的`主要评价指标来分析各方案的优劣。综合评价需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模糊评价原理与方法可知,方案优劣评价计算公式采用方程A.R=B进行,计算得到评价结果矩阵W(w1,w2)=B(b1,b2)=(0.69,0.75),从综合评价优劣结果矩阵可知,平交方案优于立交方案。综合上述节点方案比选结果可知,本次设计中以平交路口方案作为牛圈子沟节点的推荐方案。
三、结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高速公路势必与城市交通与用地产生矛盾,为解放城市用地,适应远期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高速公路向新的城市空间外围推移,而原有高速公路环线则作为城市快速路环线系统使用,以便发挥城市快速路联系各组团的作用。为了使整个城市组团有机、高效的联系在一起,必须将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环线二者有效结合,因此,快速路节点设计是整体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选择合理的节点设计方案将对交通流通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11-11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12-01
设计方案11-03
设计方案(经典)08-14
(经典)设计方案08-30
设计方案【经典】09-19
设计方案(精选)07-27
(精选)设计方案08-06
[精选]设计方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