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童年的四季歌散文

时间:2022-08-30 12:37:16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快乐童年的四季歌散文

  在我儿时的年代里,玩具很有限。女孩子有自己缝制的口袋当毽子踢,搜集有弹性的橡胶绳头儿接在一起便是皮筋。男孩子常玩的就是扇帕叽或踢键子什么的,仅有的几样玩具,也都是自己动手制作。因此我们只能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一些玩儿的游戏。

快乐童年的四季歌散文

  春:挤香油

  我读小学时,每年的入冬前老师总会组织我们到黄豆地里去拔豆茬子,冬季取暖便在教室中间生个火炉子,烧这些豆茬子。由于每个班分到的取暖煤炭有限,只能在把炉子烧出来底火才添一些煤。等到寒假过后春季开学时,尽管春寒料峭,教室里很冷,可学校却不再让生炉子了。再就是那时候生活条件差,我们的穿着也不像如今的孩子有着齐全的防寒装备,同学中常常有手背上长满冻疮的。

  那时的课间活动很单调而乏味,女同学就是踢口袋或跳皮筋,男同学则是扇帕叽或踢毽子,一个个冻得直用嘴哈手。有的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玩儿的,就靠在窗台前晒太阳。然而窗台前并站不了那么多人,大家就会互相拥挤,挤着挤着就玩起了“挤香油”的游戏,并以此来取暖。

  “挤香油”,就是一排人靠墙站好,然后一起喊号子往中间挤,如果谁被挤出来,那他就是“香油”。

  大家一边用力挤还一边齐声喊:“挤香油,拌凉菜,吃一口,好凉快!”后来我去外地亲戚家串门,记得那里的孩子们也玩挤香油的游戏,而他们喊的号子则是“挤啊挤,挤香油,挤出香油换糖球!”

  此时,身高体胖的自然就会占一些便宜,瘦弱的就常常扛不住挤成为香油。我那时与现在刚好相反,身体比较瘦弱,常常被挤出来。于是我就琢磨如何以巧取胜的办法,用来调理那些能挤的。

  想好了办法之后,我就在将要被挤出来时,突然猛地往出一撤。于是,在我左右两侧的人就会冷不防撞在一起。虽然撞不坏,也足可以把他们的肩膀撞疼。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几个弱小的在一侧,这明显会被另一侧的挤败。但我们提前偷偷地约好,在对方用力挤过来时,一起撤离,这样就会叫那些能挤的扑个空,使他们接二连三地倒过来,弄得人仰马翻。

  这时我们便幸灾乐祸地拍手叫好,摔在地上的也觉得好玩,一边往起爬一边哈哈大笑。我们一个个却玩得十分开心,便完全忘记了寒冷。

  夏:摔泥泡

  每当雨过天晴的时候,到处都是泥巴。我们一边放猪,一边在大甸子水坑边的平地上玩儿。据说那里曾经是土地庙的旧址,不过只剩下几块大石头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在那里就着雨水浇湿的黄土泥,开始做泥泡。

  做泥炮一般得用黄土泥,黄土泥黏性大,而黑土泥发散,不容易粘合。做泥泡和泥时,水和土的比例是很讲究的,泥软了泥泡摔在地上或石头上抠不起来,泥硬了又不容易出泡,响声也不大。在泥泡的制作上也有技巧,要把泥做成碗一样的凹状,边儿要大,底要薄。边大可以多兜些空气,底薄才容易被空气冲破,响声大,形成较大的窟窿。

  泥泡做好后,我们就开始摔泡赌泥。把自己的泥泡举起来往地上使劲一摔,就听到“乓”一声,泥泡的底部炸开一个大窟窿,对方就要赶紧从自己的泥堆里抠一块和那窟窿大小相等的泥给人家堵上。窟窿大对方补给你的泥块儿就大,窟窿小赢的泥就少。

  有的时候因做泡技术不行就摔成了瞎泡,也有的时候把泥泡摔偏了,也成了瞎泡,瞎泡不响也没有窟窿,就赢不了别人的泥。

  我们就是用泥来堵对方的泡窟窿,从中获取输赢的取乐。有的时候泥泡一响,把自己崩得满脸都是泥点子。

  泥泡摔了多次泥就会慢慢变硬的,但这是熟泥了,再少加点水继续做泥泡。如果若去重新抠的泥就是生泥,生泥需要醒一会才能好使。

  我们常常是玩到日落西山,蚊子已经出来叮人了,才发现天已色已晚,也感觉到有些饿了。这时往甸子看,一头猪都没有了。原来自家的猪早就自己回去了,很可能吃饱后在圈里进入了梦乡。于是我们到泡子边洗洗手,一边往回走,一边“啪啪”地甩着鞭子向村子里走去……

  秋:扇帕叽

  从儿时上学到初中毕业后当村小教师,以至调入部队机关做宣传干事,转业后又搞起了文学创作,我一直与纸张打交道。如果再往前追溯,小时候我对扇帕叽这个游戏更是情有独钟。

  叠帕叽最初是姐姐教我的。使用的材料最好是硬实的纸,如果太薄就要将大块纸张折厚。然后把两张厚实的长条纸交叉放在一起,就可以折叠成四角菱的帕叽了。

  最漂亮的帕叽应该是用香烟盒叠的。那时的香烟几乎全是双层软包装,外边是有商标图案的花纸,里边是防潮的灰色厚纸或锡箔纸,里外两张纸大小正好相同。当然最结实的帕叽还要数用牛皮纸做的,又厚实又耐用。

  准备好若干个帕叽后,就约来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扇帕叽。先是每个人都在地上用鞋底抹平个地方,放上帕叽,使帕叽与地面没有缝隙,这样就不易被扇翻。接着就用“手心手背”的办法找出大家、二家……剩下的两个人再用“石头剪子布”决定顺序。这种游戏是在地上用自己的帕叽选择别人的帕叽去扇,扇翻为胜,帕叽就归你,再继续扇别人的,没有扇翻就由下一家接着扇。

  扇帕叽也有很多的讲究。太薄的容易被扇过去。所以一般的人都把帕叽做的大一些厚一些,扇起来有力度,同时借助风的力量把别人的帕叽扇翻过去。有的人在叠帕叽的时候,在里边塞进一层厚纸壳,增加帕叽的厚度和重量。还有的人在扇帕叽的时候玩懒,借助衣服的袖子扇起的风把别人的帕叽给扇过去。

  扇帕叽输赢就是叠帕叽用的几张废纸,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我感觉右侧的大腿疼,父亲让我脱裤子给我查看,发现大腿内侧已经有些红肿。父亲问我干什么去了,我说哪也没去,就在门前跟小伙伴们扇帕叽。父亲说你再扇一下我看看。我就把一个帕叽放在地上,用另一个帕叽去扇。扇出去的帕叽离开手后,我这只手就落在另一侧的腿上,我疼得直皱眉。父亲笑着说,知道腿那里为什么肿痛了吧?

  儿时贪玩的我,叠过多少个帕叽,已经数不清记不得,只是叠帕叽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动作。如今每当我在手里摆弄着废纸的时候,总是无意中就叠起了帕叽。

  冬:踢毽子

  寒冷的冬季,在外面做游戏总是冻手冻脚的,因此踢毽子便成了孩子们在冬季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相传,踢毽子也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之一。据考古发现,汉砖上就有踢毽子的画,由此可见踢毽子的历史有多悠久。

  最实用的毽子应该是狗毛做的。做狗毛毽子的方法是将狗尾巴上的长毛剪下一缕,捻得紧紧的串进三或四块铜钱里,将铜钱用力拉到狗毛的根部,再加里一小段用竹筷子削好的楔子,狗毛就结实地固定在铜钱上了,最后把底部削平,一个狗毛毽子就做成了。

  我们小时候条件有限,没有铜钱的就用差不多大小的螺丝疙瘩代替。自己家没有养狗,就在别人家的狗身上打主意。然而,别人家的狗不可能轻易就让你剪毛的,想接近都困难。四姥姥家的大黄狗就因为太老实,结果被剪成了光杆尾巴。

  实在弄不到狗毛的时候,只好弄一些麻皮子代替狗毛做毽子,再用红钢笔水染上颜色,踢起来上下的飞舞,也非常的好看。

  后来又听说马鬃做的毽子更结实,但那时候的马鬃更不好弄,生产队里的每一匹马的马鬃经常由车老板修剪,没有太长的,只是在最后边留一缕。而且车老板都喜欢自己负责的马,那一缕长马鬃是决不会让孩子们随便去剪的。

  还有的小伙伴用鸡毛做毽子,但鸡毛毽子虽然漂亮,踢起来与狗毛毽子差多了,有点儿中看不中用。

  无论是麻皮毽子、马鬃毽子,还是鸡毛毽子,都不如狗毛毽子,因为狗毛毽子踢到空中,下落的速度比较柔缓,不能不说是毽子里的上品。

  近年来,市场上又出现了用胶皮,塑料等材料制成的毽子,各种颜色的十分美观。

  踢毽子这种活动在民间很普及,特别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开展这种活动不受寒冷条件的限制,简单易学。通过踢毽子可以暖手暖脚,而且不论男女、大人或是小孩,都愿意玩这种游戏。毽子的踢法也很多,什么“踢”、“打”、“奔”、“掰”、“压”五花八门的样式,足以达到比赛的目的,

  现在,毽子活动也被很多中老年人所喜好,作为冬季健身的好项目,它已经成为冰雪文化里的一项内容,甚至有的杂技表演也把踢毽子融进去,技艺高超精湛,令人拍案叫绝。

  在那个生活枯燥乏味的年代里,不甘寂寞的孩子们,仍然可以在游戏中寻找到乐趣。不过现在很少再看到这些游戏了,写下此文,只为那一份难以割舍的怀恋!

【快乐童年的四季歌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 童年05-14

童年如春散文07-12

遥远的童年的散文06-24

童年趣事的经典散文05-09

童年趣事经典散文05-09

童年的记忆经典散文05-10

春天,童年散文05-13

童年的雪散文05-13

经典散文我的童年06-30

难忘童年散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