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优美散文

时间:2022-07-07 12:44:47 散文 我要投稿

小暑的优美散文(通用1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暑的优美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暑的优美散文(通用12篇)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1

  发小同学微信群一建立起来,就没冷过场。各自知道的大事小情,总能让群里热闹纷纷。不论多远,心距近了,情感深了。

  受屯中艳的邀请,群主江听取意见,斟酌再三,定于小暑这天再聚。

  八点多,泉拉着一车人赶到艳家。艳和杰已把养了几天的大江鲤和鲶鱼宰杀完毕,民和国把装着桌凳的四轮子也开到了门前,文老大一声招呼,伴随马达的轰鸣,一行向民的窝棚驶去。

  车到目的地,选一平滩稳好车,借助两车斗撑起一遮阳帆布。江支好了烧烤箱,女士们摆好桌凳。我提着江鱼来到民的窝棚里,备料、引火,开始炖江鱼。

  而此时江风徐徐,给这炎炎夏季添了丝丝清爽,燥热的心情也舒缓了些许。

  鱼锅翻开,鱼香之气散发开来。时间尚早,江邀大家顺山道而下,到江边觅寻当年的记忆。一路欢笑,把我们又带回童年、少年……

  天近中午,大家已带着满足返回。回到地,江就忙着生碳火,女士们抹桌的抹桌,切西瓜的切西瓜,取串的取串,我去窝棚把炖好的江鱼收汁、装盘。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方落座。艳举杯开言:“准备了好久,今天才得已实现。首先祝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其次感谢江为此付出的努力,再者也祝贺江这次复查一切如常。”

  大家唤回正在烤串的江,江激动着把饮料一饮而尽,答复:“我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也欣慰有这个微信平台把大家的情感又拉近。”

  江在七个多月前诊断出脑瘤,到北京的大医院成功手术。回到省城,又放疗了一个多月。返家后,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积极锻炼着身体,又建起这个微信平台。在半月前又到省城医院复查,并把“一切如常”的检查结果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而此时艳的倡导,又引起大家的共鸣。

  在火热的小暑这一天,江风送走了烦躁,野炊唤回了当年的情感,也让这份情愈加浓愈加深……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2

  进入小暑,热,便是天地间万事万物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代言。古老的农历头戴一顶草帽,一路汗流浃背地走来。近了,心急火燎的日子;近了,令每个记忆都气喘吁吁的时节。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注解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话虽这样说,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等地区,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热浪滚滚,为了避暑,饥饿的老鹰在流动着冷风的高空盘旋;为了避暑,飞不高的老家贼上气不接下气地寻找着水源……

  当然,小暑前后,肆虐的雷暴也格外抢眼。“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来势过猛就是另一番场面——滔滔的洪水,滑体的山坡,摧毁着房舍,吞噬着粮田……好在军民一心,好在城乡相连,好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灾害,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大灾小难形秽自惭。

  进入小暑,尽管热,尽管天地间开始一浪强过一浪的热,但勤劳的农人不敢消受太多的悠闲。进入小暑,江南的稻谷急需施肥管理,北国的棉田急需整枝打杈。伏旱的侵扰,涝灾的光顾,虫草的泛滥,令每个勤劳的日子如坐针毡。小小的午睡,仅仅是农人们盛夏时节暂时忘记炎热的一个装点……

  相对来说,城市人很会休闲。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因此养生学上有“春夏养阳”之说。所以工人也好,农人也罢,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才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举。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3

  如果说走近小暑是一种热情的话,那么,走进小暑就是一种幸福了。小暑的热浪拍打着逶迤的农历六月:六月里早稻即将收割,中稻已拔节进入孕期,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对于农人来说,还有什么时节能够把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水稻收入囊中而心潮荡漾的呢?一份伏天的激情、一颗热烈的心情、一片丰收的美景,虽然不是小暑的全部,但奇迹往往在平淡中产生,小暑热烈地呼唤着所有的名字,轻轻拂响大地黄金的歌唱。就着这份热烈,劳动的诗歌蘸着汗水在广袤沃野飘展。热情的小暑告诉我们:使我们成熟的也许不是日子,而是经历。

  小暑的暑膨胀着热。小暑小热,不是大热,膨胀着热,没有爆发成大热。“处处闻蝉响,须知六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说的正是这种镜像。对农人来说,早稻丰收在即,积蓄了一个仲夏的热情去收获。在这个时节,有一个短暂的休整期,然后,发起冲锋,犹如百里长跑冲刺时。常言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退后一步是“夏至”,向前一步是“大暑”,小暑站在耕耘的脊背上,眺望遍地即将的收获,给我们些许启示,汗水大于回报的事物或者人生,很快就会有回报大于汗水。“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揣着一肚子的热情,隐忍的小暑其实挑着夏季的大梁,躁动但不张狂,亢奋但不狂热,按部就班地做好眼前的田间管理,静静地等待挥镰的潇洒,收获的惬意,是啊,如果耐不住寂寞,就看不到繁华。小暑膨胀的热,让我们想到修为,不抱怨,不放弃,不松懈。

  小暑的暑吐露着情。这个暑是无私的:她表现的物候和吐露的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攸关。“小暑温暾大暑热。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无论凉热与否,厮守快乐,静待收获。小暑散发的热情面向所有人,小暑拥有的快乐则属于有心人。佛说,初级的快乐是肉体的快乐,中级的快乐是精神的快乐,高级的快乐是灵魂的快乐。快乐无声。这个暑是有义的:她承载的炎热让我们看到多姿的伏天,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并努力与灾难抗争。这个时节天变无常雨连绵,但有的年份雨水稀少,高温低湿呈现伏旱。农谚云:“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过去行雷雨,北虹就要干河底。”暑,使我们热;风,使我们凉;雨,使我们湿;阳光,使我们温暖。生命平静地流逝,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也看不见,无声无息。生命里没有闲笔,只要拼搏过,都是动人文章。

  走进小暑是一种幸福,但并不意味着成功。不要试探成功。去试探成功,成功在试探中可能根本不存在。但是,你坚信成功,成功也许就在你的心中。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4

  越过夏至,小暑把“热”传播得遍地都是,更能把汗水挥洒得淋漓尽致。天气逐步炎热起来,这是小暑的本能,我们就要经历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包括唾手可得的燥热、烦闷和汗水。要想淡定、安分和清凉,那我们就回家去。

  小暑的暑,让我们与炎热一起起步。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离开了田野,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小暑的显著标志是:出梅,入伏。在炎热中起步,即便是早晨,原野上的朝露、水面上的雾气很快便了无痕迹;强烈的阳光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身上,举手投足便能溢出汗水,不消说劳作了。此时,和风细雨成了珍贵的记忆。细想也是,生活不是诗歌,而是一块粗粝的顽石。人不可能都生活在自己的意愿之中,只能生活在对环境的适应之中。在炎热中起步,首先要清心寡欲,备足消暑之物,适应环境,生命之花才能绽放异彩。此谓:清心是禄,寡欲是寿,平安是幸,知足是福。

  小暑的暑,让我们的热情再次绽放。七月初的小暑,是庄稼与土地最深入的时节,也是阳光与作物最亲近的时节:早稻在灌浆、中稻在拔节、棉花在结铃……农人的目光里是沉甸甸的希望。然而,在这收获之前的季节里,人们的思想最容易松懈,往往忽视田间管理,坐等收获。客观上似乎有很好理解的理由:谁不想在翻滚的热浪中寻觅一处清凉呐!谁不想在连续的播种、耕耘之后休憩一番呐!殊不知,这个季节也是近乎残酷的:炎热的天气、肆虐的病虫害、猖獗的蚊蝇、泛滥的洪水抑或多年不遇的干旱不期而遇,向庄稼、向人类发起集团冲锋。此时,对人诉说苦难,抱怨灾难,不如自己用智慧和毅力去战胜它。那就是,用理智战胜第一个欲望——松懈、麻痹,因为根除第一个欲望,远比满足所有随后的欲望容易;用辛勤的汗水不断刷新拼搏的记录,让奉献的热情一次次绽放。踏着热浪,延续播种的梦想、耕耘的姿势,越过成功,向着幸福迈进。因为: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

  小暑毕竟不是最热的时节,它有意把收获留给大暑,唯有意志和热情趁着热浪的翅膀,与骄阳的光芒一起扩大写满梦想的天空和原野。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5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6

  中国的节气设置很有意思,天冷了,有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之分;天热了,有小暑大暑之分;非要将冷与热的温度,如同官阶一样分出等级来。但是,这只是在一冷一热的两极中,才有的细致划分。在春秋两季中,是没有这样的划分的。

  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讲,小暑节气的到来,就是说天热了。

  但在农村老一辈人看来,小暑大暑的划分,是和种庄稼相关的。对于农民,小暑是不怕热的。因为有农谚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在老天爷那里,炎热会有起有伏,但总会让温度大致平衡均等,所谓背着抱着一般沉,小暑热够了,热透了,大暑就会凉快些,否则,三伏天更难熬。再热的天,农民总要下田干活的,冷热是切肤的,关乎出汗和庄稼。

  对于城里人而言,有了闲钱和逸致,如今讲究旅游。但是,小暑不是旅游的好时候。这时候,天气猛地热了起来,不宜出门,而宜于坐在家中,独自一人,或邀请几位亲朋好友,来喝茶聊天,家长里短,天马行空。昆曲《牡丹亭》里唱的:有风有雅,宜室宜家。

  关于小暑饮茶,宋诗里有这样很出名的一联: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宋朝时,讲究分茶,放翁也有诗句:晴窗细乳戏分茶。那既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风俗,品的是恬静自如的心情,使得忙碌杂乱中如同牛嘴里咀嚼得皱巴巴的心舒展一下。所以,诗中提示,在如此炎热的小暑节气里,一碗茶分成几份,才能有春天凉爽温馨的感觉。

  不过,诗里说的茶,居然是论碗来盛的。这多少让人有些吃惊。也许,宋朝时说的碗,和我们现在用的碗不同。不过,提及碗来,总会想到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是在《水浒传》里才会有的粗犷镜头。小暑的节气里,宜茶却不宜大碗饮茶。自然,也不必纤秀得如功夫茶一般,非得用泥壶小盅浅斟低饮;或讲究得如英国的下午茶一样,非要有点心来红袖添香。但是,小暑饮茶,毕竟不是大暑喝绿豆汤解暑一般,或者像是喝冰镇啤酒一样,抱着大碗咕咚咚豪饮。小暑饮茶,不是真的为了解暑,而是寻求一份平静的心境。

  所以,越是天热,越是要饮热茶。当然,茶品,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我是饮绿茶的,觉得绿茶最宜小暑。泡在杯子里绿如春色的绿茶,在室外喷火的天气里,才越发对比得鲜明,衬托出小暑这个节气,是那样的别致有趣。仿佛它有一副火热的面容,又有一颗平静的心,动静自如,冷暖相知,能够让躁变静,让热降温,让跌宕起伏变平易。

  如果说,大雪的节气里,最宜于饮酒,尤其是饮那种烫过的老酒。白雪红炉,一尊绿酒,是那个节气里最奔放的插图。那么,小暑的节气里,最宜于品茶,白日红霞,一杯绿茶,是这个节气里最温情的封面。

  当然,如果这时候再能够有点儿音乐,就更加完美了。唐诗里说: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那里所说的徽音商管,是中国传统的丝竹古乐了。倒也不必那么古,只要是恬静一些的轻音乐就好。就像五花草地上,宜牧牛羊;水平如镜的湖泊中,宜荡轻舟;小暑,宜茶,宜音乐。小暑,便既属于节气,也属于自己的了。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7

  不知不觉,已进入盛夏了。北方该下的雨,居然像智力役夫和体力劳动者一样,被南方引进了。

  南方霪雨霏霏,涟绵接天,今个儿此河暴涨,明个儿江湖倒涌。不是洪水泛滥,就是河堤管涌。道路交通中断,屋舍田园汪洋。八百里洞庭,波涛涛,浪滚滚,五百里鄱阳,水汪汪,浩汤汤。水泽江南,茫茫渺渺,山体崩塌,泥石汹涌。大军集于堤坝,严防死守。民之殒命,时有所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安徽六安市一家养殖基地,遭遇洪水袭击,猪舍进水,生猪浸泡,浮在水中二十余小时。六千头生猪,命悬一线,无法转移。饲养员站在齐腹水中,仰面朝天,无助嗟叹。

  所经之处,圈养之猪,一个个爬在栅栏,哼哼唧唧,似乞怜于命。饲养人员,抚摸猪头,聊作安慰,然后是无奈之下的喟然长叹!他们不忍离去,又不得不离去。一幕含泪诀别的照片,感动了不少人。

  今天上午,一家公司看到这则消息后,派车派人,前往施救,帮忙转移生猪。患难时刻,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得以彰显,并瞬间光芒四射,辉映华夏九州。

  北方干热天气,已经持续了好一阵子。华清池广场,水泥板块,多处热胀后翘了起来。白天吸足热量的地面,总是在傍晚时分散发。在那里散步,热浪顺裤筒上窜,屁股有灼烧之感。下体虽蒸烤不熟,八成也离熟不远了。

  我总是昼伏夜出。白天卧在家里,打开空调,在舒适的小环境里,尽享自己的宁静。喝茶、上网、吃西瓜,吃水蜜桃。困了,抱个被子,往怀里一拉,半骑半抱着,午休一小时。又会在客厅里看电视,玩微信,偶尔也会构思文字,酌斟字句。

  南涝北旱,不是一年两年了。西部地区,民众乞雨敬神,毫无效果。不知是雨神吝啬,还是势利趋炎,从来没有把南方之雨匀降北方。

  北方干旱,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戈壁陈列。若甘霖降于此地,则会绿洲绵邈,农田纵横,草原无垠,羊肥马壮。

  我胖。我乞雨,冀天气凉爽些。持续高温,我的确耐受不住。稍不注意,不是腹痛腹泻,就是头昏脑胀。这几天,略有不适,就得飞奔,坐在便盆,正襟端庄。而便盆里面,似开了染坊舗,黑红出一个重彩的世界来。

  但愿老天怜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开恩施点小雨中雨,湿湿地,浇浇庄稼,降降温,让我舒坦几日,那怕再烈日当空,炽烤焦土。

  好想雨中漫步的。也想一个人在大雨倾盆中,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落汤鸡。或者成为一个衣衫湿漉漉的窘迫之徒。

  我讨厌红色预警,也讨厌黄色预警。乞雨,是心愿。盼雨,也是心愿。渴望雨漫皲裂之地,渴望高温骤降下来。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8

  小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酷热。

  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这世界有时候会带着一点小恶意。觉得天气已经热得不行的时候,后面还有一个大暑在等着我们。这和人生中某些没有盼头的时刻极为相像,真是让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难受关于小暑的精美散文散文,诗歌

  躲在商场里吹冷气,过街时咬一根含着会化的冰棍,一口冰汽水会舒服到不行,可有些书上说,女孩子最好不要吃太冰的东西,真是剥夺了人生许多的乐趣。

  树荫下会多出一群坐在藤椅上下象棋的老爷爷,他们穿着白背心摇着蒲扇含着茶壶嘴,总爱和老友瞪眼睛,把日子过得又拧巴又有乐趣。如果再有一两个调皮的小孩在一边捣蛋,那日子别提有多生动。

  而我总爱在傍晚的时候抬头看一看天,我总能看到天边一道火烧云,飞机划过的长长的白色轨迹,我期待着一场雨的降临,好让气温变得凉快一点儿。

  可是那雨,久盼未至,真是好扫兴。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9

  7月7号小暑至,暑假已开始,可我有点闷闷不乐,因为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妈妈见我整天郁郁寡欢的样子,就提议去奶奶家小住,我这才打起了精神,因为奶奶家门口不仅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而且村庄被群山环绕,目之所及到处一片绿荫,是个避暑好去处。

  难得去奶奶家,奶奶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准备给我们烧一桌子的佳肴,我便跟着爷爷来到院中乘凉。“妞啊,这学期考试考得咋样?”被问到伤心处,我不禁有点黯然,爷爷见此,就没多问,就在这安静之间,突然听到了“知了——知了”的叫声,起先是一两声,接着这片、那片陆续响起,紧接着几乎每棵树上的蝉儿都在引吭高歌,所谓“一蝉引吭万蝉齐鸣”,声音高亢嘹亮,仿佛被这炎炎夏日点燃了生命。

  我听得一时愣住了,爷爷接着说道:“妞妞,你听听,知了叫得多起劲,天越热它叫得越响亮,但你可知道这是它最后的生命之歌。”爷爷拍着我的头告诉我,过完夏天,蝉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爷爷,蝉就只能活一个夏天吗?”爷爷摇摇头,告诉我每年的金秋十月蝉宝宝在树上孵化出来,但它们的幼虫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四年,四年蛰伏生活结束蜕变成蝉才来到地面生活。我不由得怦然一震,四年黑暗中的煎熬却只有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小小的蝉用对生命的热爱给这单调的“知了”旋律赋予了新的内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是否短暂,而在于是否在短暂的生命里活得光彩有力。听着这穿透树林上空的声声蝉鸣,我内心一扫阴霾。

  在这个小暑节气,蝉使我懂得了生命是需要磨砺的,尽管生命是那么的短暂,但我们要像蝉一样用满腔的热情唱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快乐而幸福地过好每一个当下!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10

  小暑时节,天气变得炎热,人们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迎面扑过来的是一层又一层的热浪。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

  小暑时节冰块开始上市。

  食用西瓜、荔枝、菠萝蜜、莲子、藕、绿豆饼、绿豆粥、白扁豆、百合等清署去热的食物。

  弈棋,垂钓,游泳,斗画眉。

  妇女用茉莉扎成花球、花束,替佩赏玩。

  儿童养姻姻儿。雕刻西瓜为西瓜灯。把鸭蛋里面的蛋黄、蛋清清空,取空蛋壳粘上五色纸,将萤火虫放进蛋壳内,做成萤火虫灯,或者用彩纸糊制成方形、圆形、六角、八角、画舫、扇塔等各种彩灯。

  晚上坐在庭院或乘舟在柳荫深处纳凉。

  乘坐灯舫游河,演奏丝竹,品尝香茗。

  珠兰、茉莉、莲花、玉替、百合、白兰花、山丹、山矾、锦葵、鸡冠、凤仙、仙人掌等花上市。每一种习俗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因而,代代相传的小暑节气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11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方面,要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

  小暑的优美散文 篇12

  “黄昏乍凉还热,湖山梅雨初收。对饮花前云侧,坐待残月如钩。”大家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吗?没错,那就是小暑。

  小暑是一年中的第11个节气,夏季的第5个。民间自古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说法,意为小暑是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而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但实际上,小暑给人的体感温度比大暑还要热上几分,因为她是第一波热浪来袭的伊始,会跟之前的气温形成强烈的反差,就像吹响了“热战”的号角。

  小暑的天还真是不一般,走出空调房,阳光立刻将我包围,热浪扑面而来,我的汗珠被一颗一颗地“赶”了出来。但只要一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解暑特饮冰镇绿豆汤,心底立刻就升起了一丝凉意。怀念那软糯的绿豆沙伴着甜丝丝的汤水弥漫在口腔里,咽下去,那种清凉就像一条丝带顺着舌尖到喉中,到肚里,很快,整个身子“冷静”下来,空气仿佛不再那么闷热,就像一袭清风,将我吹入了秋天。

  身为炎夏时节的开端,同时走进回忆的小暑美食还有酱油炒绿豆芽,用酱油炒的绿豆芽看似重口味,其实十分清凉解暑,在毫无其他添加的绿豆芽外裹上一层酱油,既很好地保留了绿豆芽清热解毒的疗效,还增添了一丝咸意,解暑的同时还补充了一些人体必需的盐分,在炎热的夏天保证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小暑、大暑,虽然她们是盛夏的代言人,带给我的回忆却是清凉又美好的。

【小暑的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小暑的优美散文07-24

散文 小暑09-05

小暑的优美诗句07-06

形容小暑的优美诗句06-02

形容小暑的优美句子07-06

关于小暑的精美散文07-08

小暑话养生散文10-25

优美的小暑祝福短信06-11

小暑的优美句子(精选55句)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