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思的短文散文

时间:2021-06-11 18:09:03 散文 我要投稿

母校情思的短文散文

  母校---乜席小学,坐落于瑶乡八腊青山怀抱的大山之中。那是编织梦想的摇篮。

母校情思的短文散文

  上世纪60年代生人的我,70年代初步入学堂。每天迎着晨曦,踏着晨露,徒步崎岖蜿蜒的山路赶往约5公里开外的学校。从此,沐浴知识的滋养。

  那时,学校条件极其艰苦,一座两间低矮的木架茅草屋,左边是一间约40平方米的教室,右边是一间10余平方米的老师宿舍,屋檐下悬挂一块锈迹半圆形钢板吊钟,钟声清脆而悠远。教室没有窗户,靠右上半部毫无遮挡,光亮通透。夏天,微风佛面,凉爽惬意。冬天,寒风习习,吹得手脚冰凉全身哆嗦。桌椅高矮长短不一,桌面凹凸不平,泥土地板凹凸起伏。一间教室全校几个班级挤在一起,塞得满满当当。学校没有篮球,没有乒乓球,唯有空空荡荡约200平方米的泥土操场。这里,是同学们课间娱乐的唯一场所。有的跳“飞机”,有的下打炮棋,有的抛石子,有的踢毽子,有的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片欢声笑语,乐趣无穷。雨季,操场常常积水,一些调皮的学生用木板驾在操场中学着耙田,来回踢踏弄得满是淤泥,却开心十足。

  大约到四年级,学校新建一栋三间泥砖瓦屋,两边是教室,中间是老师宿舍。教室宽敞明亮,门窗齐备,地板仍是泥土,但较为平整。窗户虽然没有玻璃,但设置木门可开关,冬天可抵御寒冷。桌椅更换一新,高矮一致。操场安装了篮球架,购置了篮球,增设了乒乓球桌,添置了乒乓球。从此,打篮球、乒乓球成了我的最爱,一直保持至今。此后,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利用学校的学农基地种植川谷,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教学用品。秋天,组织学生拾木柴,解决冬天取暖所需燃料。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习惯。

  在物质十分匮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年代,不知老师需要多大毅力来支撑,而依然心甘情愿坚守岗位。老师的报酬极低,每天仅有两三毛钱,民办老师吃集体统筹,仍然任劳任怨。学校每学期收取的书学费虽然只有一两元,但有的家庭实在困难交不上,要求减免的,只要村里出具证明的方可减免,方能继续上学读书。

  虽然离开母校在外求学,到参加工作转眼几近40年,但母校的变化依然历历在目。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腿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许多年轻人走出大山外出务工,携儿带女到打工的城市生活,甚至有的农户全家搬离世代居住的大山。由于生源减少,学校改制成教学点,开设一至三年级三个班。21世纪初,通过爱心捐资新建一栋钢筋混凝土教学楼,虽然校舍修建一新,但还是由于生源实在太少,学校无奈关闭。从此,再也听不见书声琅琅天真无邪的声影。确实令人叹息。

  春来秋去,山花烂漫;寒来暑往,花落无声。自母校开办至今,不知有多少老师躬耕于三尺讲台。他们默默挥洒青春,辛勤播种希望,甘愿燃烧自己,无悔照亮他人,不知成就了多少学子未来美好的人生,千言万语说不完。是他们悉心的呵护,耐心的教诲,敲开一颗颗心灵之门;是他们无怨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启迪一个个智慧人生;是他们辛勤的浇灌,默默的耕耘,让朵朵鲜花美丽绽放。千恩万谢道不尽。在物质极为丰富,生活极其富足的今天,许多的老师已经慢慢老去,有的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虽然再也无法看到曾经脉动青春的足迹,挥斥方遒的英姿,但他们的声音永远在大山里回荡。每每回想这些,暖意融融心怀感念。虽然无以回报,但他们的芳名却深藏在记忆的时光里,化着座座高山。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桃李满园;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学子芊芊。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母校是否走远,也无论恩师是否健在,虽身处他乡,依然心怀感恩心存感激。是母校悉心培养,让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翱翔于天空;是恩师真诚挚爱,让我遨游于大海,驰骋于大地。

【母校情思的短文散文】相关文章:

老屋情思的散文04-26

电话情思的散文04-28

石门情思散文04-24

中秋情思的散文03-27

情思飘雪散文07-04

冰雪情思散文07-04

雪花情思散文07-04

月夜情思散文06-25

散文:情思大学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