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时间:2023-09-18 08:45:37 雪桃 评价 我要投稿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10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10篇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1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发展过程为评价对象的现代评价评价方式,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重要渠道。我校为进一步探索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管理模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我校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根据《南乐县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精神,遵照民主协商、平等对话的原则,通过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和有深度的反思,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帮助教师真正得到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反思、改进发展的功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提升和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过程性评价,它要求教师根据学校规划、教师发展计划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2、自主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挖掘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开拓发展时空,发挥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3、激励性原则:教师发展性评价改变以往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要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不同阶段,不同基础的情况都能不断获取成功的体验,以形成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评价方法:

  ㈠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方法。

  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

  2、学校可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

  3、也可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要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㈡学生和家长评价。

  采取每学年两次的阳光活动月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直接参与教师教师评价,让家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自己的评价,还将家长请进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项目进行勾画,并折算成分数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教学工作提高意见和建议。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还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㈢同事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用评价标准衡量评对象的课堂教学,肯定优点,明确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个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看法,并适时与评价对象交换意见,提高教研水平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㈣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教研课、学校优质课比赛,及时进时听课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体系,对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作出恰当的评价,作为期末评价量化的依据,并从这中不断发现人才,为优秀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促进其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建设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评价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家长、社会以及整个教师群体都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和接触。在教师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在通过互评,使主客体双方意见得以沟通,逐步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评价的过程就是教师思考判断、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让教师学会自省,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自信。而客观评价过程,又是教师深化认识,学会理解,学会认同,学会修正,学会恰当评价的学习过程、提高过程。

  2、常规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常规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我们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做法是每月由教研组、课题组评价一次,教导处、教研室不定时进行抽查,发现典型及时给予表扬,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此。

  阶段性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我校在每学期期末进行。对教师学期或学年的工作进性考核评价,注重绩效与自我发展评价,同时进行教师自身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和工作绩效的考核。

  3、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管理者在对教师实施评价时,不能简单化。我们在评价过程弄,能量化的则量化,不能量化的则加以描述性分析,为教师提供自我价值的机会和空间,满足教师的成就感。

  4、教学流程管理评价与教师自我发展评价相结合。

  教学流程评价是指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查等进行考核评价。而教师自我发展评价,主要指教育科研、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进修培训等情况,起到较好的评价导向作用。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2

  第一部分 工作纪律(10分)

  1、上课时仪表端正,不穿短裤、背心,不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等,举止文明,违者每次扣1分。

  2、上课不负责任,随便离开课堂,每次扣2分。由此导致学生出校者,每次扣上课教师5分,外出发生意外者,师德记0分。

  3、举止粗俗、辱骂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每次扣1分,由此导致家长来校或上访者,该项为0分。

  4、对学生无故缺勤不及时报告,发生意外者,除师德为0分、通报批评、当年不得评优树先外,责任由当课教师承担。

  5、向学生乱摊派复习资料,乱收费、乱罚款者,该项为0分。

  6、对各种器材、财物管理不善,缺乏责任心,造成丢失或损失的,除按规定由任课教师(兼管老师)照价赔偿外,视其情节轻重每次扣1~5分。

  7、违反工作纪律,工作时间内高谈阔论或睡觉、打扑克、下象棋、看电視、打球等,每次扣1分。

  8、鼓动学生抄袭,弄虚作假,骗取成绩与荣誉,有损学校形象的每次扣1分。

  第二部分 能力(30分)

  评分标准,具体要求参照市教育局下发的“新泰市小学教师教学常规检查评价细则”。

  一、备课(5分)

  提倡多样化备课,对科目不全、质量不高的,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扣分。

  二、上课(6分)

  由评委根据教师课堂教学实况打分。

  三、作业(6分)

  根据本人周查得分算出该项分。无作业的老师,该项分由其“能”其他环节得分,在全体教师中排名化档,吃相应档教师的平均分。

  四、测试(6分)

  同第三项。

  五、听、评课(3分)

  1、有听、评课的: 按“2×本人得分/全校最高分”计算。

  2、无听、评课的: 本项不得分。

  3、记录中有虚假成分的:本项不得分。

  六、理论笔记(2分)

  对于理论学习要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体的相结合的学习故事,记好笔记,字数适宜。

  七、课外活动(2分)

  积极组织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努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第三部分 勤 (25分)

  一、考勤规定。

  1、教师请假半天以内向教导主任请假,半天以上向校长请假,超过2天必须由学校代向教育办公室请假。教育干部须向学校和教育办公室双重请假。

  2、丧假:直系亲属6天,非直系亲属2天。

  3、婚假:10天(连续计算时间,包括星期天、节假日)

  4、产假:90天(包括产前休息15天),难产的再加15天(连续计算时间,包括星期天、节假日),逾期不上班的,一律按旷工处理。

  5、病假:一周以内向学校请假(学校必须向教育办公室汇报);一周以上向教育办公室请假;两者都必须交验医院诊断证明、处方、药费单据,都按每天0.1分扣减,否则不予承认,按事假处理。

  6、放假前两天、假日学习、开学头两天,监考、阅卷等一切集体活动,请假按平时的2倍处理。

  7、直系亲属大病住院须陪护的,一周以内向学校请假,一周以上向教育办公室请假,按每天0.1分扣减。

  二、考勤办法。

  1、教师每天4次考勤。

  2、由全体教职工监督,如在上班时间找不到其人(同室人员不知去向),既无请假,又无公差,一律按旷工处理。不足1节课的,按1节计算,超过1节的',按时间的2倍计算。

  3、工作时间不请假,私自出入校门的,按上述规定处理。

  4、一周一次汇总、公布,一月一次上报。

  三、计分方法。

  1、事假每节次分别减0.2分。

  2、迟到或早退每次减0.05分。

  四、说明:

  1、迟到、早退均限5分钟之内;超5分钟但在10分钟之内计0.5节;超10分钟计1节。

  2、除公差外,不在本校园内即为请假或旷课。

  第四部分 教学成绩 (35分)

  教学成绩量化分按照刘杜镇小学教师量化评分细则中的教学成效计算办法折算。

  第五部分:附加分

  说明:

  1、团体奖(指镇级以上)加分为上述相应分的1.5倍,多人指导的平均分配,既获团体又个人的取团体奖(10人以上为团体)。

  2、班主任加指导教师的一半,班主任即指导教师的,按指导教师加,不重复加分。

  3、1人指导单科的,按该科最高成绩加分;1人指导多科的,按每科最高成绩累计加分。

  4、教办安排的大区域统一辅导除外。

  第六部分 奖励

  一、论文、优质课奖

  1、评审费学校支付,以付代奖。

  2、只奖励在县市级以上获奖的论文、优质课。

  二、优秀教师

  1、年度优秀教师:依据本学年综合量化,全体教师的前三名为校级优秀教师;

  2、任何时间的优秀教师上报,均依据名次先后向上推荐。 说明:以上各项是建立教师成长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3

  为了深化学校教育管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优者优先”的激励机制,形成竞争向上的氛围,充分体现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根据泰顺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文件精神和本校实际,以每学年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为契机,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推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坚持“多劳多得分、不劳不得分、优者多得分”的原则,适当拉开档次,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突出贡献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办法科学、规范、简约,评价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3、坚持“评价结果与教职工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相结合”的原则。

  三、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xx

  组员:xx (教师代表)

  四、评价的对象

  本校正式在编教师(其他借调、停薪人员、长期请假老师、代课教师不参加评价)。

  五、评价方式

  每学年分德、勤、教学常规、科研能力、学科素养、教学质量六项进行量化评价。

  六、评价项目

  1、德(占10%)每学年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平时工作表现,学生、家长、教师、考核组等方面综合评价,对每个教师进行量化评价。

  如有违反以下规定之一者,视情节轻重,酌情处理。

  ①违规乱收费;

  ②违反计划生育;

  ③以盈利为目的,强迫、动员、暗示本校(班)学生进行有偿“家教”或“带教”;

  ④歧视差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⑤造成家长冲击学校,经查确系教师方错误;

  ⑥在校园内发生不团结现象,给学校造成影响;

  ⑦受上级通报批评;

  ⑧参与赌博等违法违纪活动;

  ⑨由于玩忽职守,造成安全事故;

  ⑩上班期间在办公室玩电脑游戏,上课期间随意离开课堂、接电话。(学校领导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他急电除外)

  2、勤(占10%)

  (1)主要包括每日出勤、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升旗仪式、非班主任自修跟班、学校大型活动(包括校会)等。

  标准:

  ①全勤得此项满分。

  ②事假每天扣0.3分,病假每天扣0.2分。

  ③丧假:指父母、配偶、子女、岳父母、公婆,假期4天内不扣分,超出4天部分按事假论。

  婚假:7天内不扣分,超出7天部分按事假论。

  长期病假、妊娠假、产假、哺乳假,此项不得分。

  ④旷课1节扣1分,旷工1天3分。

  ⑤迟到、早退每次扣0.1分。

  ⑥学校各类大型活动无故缺席的每次扣0.5分。

  ⑦各种会议、升旗缺席每次扣0.2分。

  ⑧专业职管人员上班期间无故不在岗,经发现每次扣1分。

  3、教学常规(占20%)

  (1)每学年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常规“五个三”进行量化评价,占10%。

  (2)教研活动:根据材料上交、活动参与进行分类,此项占10%。

  ①材料:根据规定上交,此项占5%,每少交1份扣0.5分。

  ②活动参与:根据规定参加,此项占5%,无故缺席每次扣1分。

  4、科研能力(占20%)

  (1)公开课: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执教省、市、县、学区、学校、年段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交流课,分别得5、4、3、2、1、0.5分。(要求提供公开课的教案、图片,县级及以上的还要提供文件或证书。同一教学内容多级展示的,取最高奖项。)

  (2)教育教学论文

  ①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案例、片段设计在直系教育主管部门评比中获奖。

  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8、0.5分。

  学区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5、1、0.6分

  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2、1分。

  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5、4、3分。

  国家、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7、6、5分。

  优秀奖、交流视为同级的三等奖给予奖金。

  ②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分别为3、2、1分。

  (国家级指:中国教育学会××学科专业委员会会刊之类、国家核心期刊,

  其余的为省、市级,但三号要齐全:邮发代号、国际统一刊号、中国标准刊号。

  温州市教育局、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内部定期发行刊物,视同级刊物发表。)

  ③在直系教育部门主办的研讨课、交流会上作经验介绍或被编入资料集的

  省、市、县、学区级,分别为3、2、1、0.5分。

  以上同一作品既获奖又发表或交流的多级获奖,不累计,取最高奖项。

  (3)教学基本功

  ①课堂教学评比:学校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课堂教学竞赛

  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8、0.5分。

  学区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5、1、0.6分

  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2、1分。

  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5、4、3分。

  国家、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7、6、5分。

  以上同一教学内容(或参赛内容)多级获奖,不累计,取最高奖项。

  ②教师参加直系教育部门举办的,非课堂教学的技能竞赛(如:素养比赛、三笔字、

  命题、乐器、视唱、写生、运动技能等)。

  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0.8、0.5、0.3分。

  学区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8、0.5分。

  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2、1.5、1分。

  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4、3、2分。

  国家、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6、5、4分。

  以上同一参赛内容多级获奖的,不累计,取最高奖项。如果是团体,每人按同

  级的2/3给分。

  经学校同意或推荐,教师参加其他部门举办的竞赛,获奖按上款同级奖励的1/2给分。

  (4)课题研究

  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8、0.5分,结题0.5分、立项0.5分。

  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2、1分,结题1分、立项1分。

  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5、4、3分,结题2分、立项2分。

  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7、6、5分,结题3分、立项3分。

  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9、8、7分,结题5分、立项5分。

  以上同一参赛内容多级获奖的,不累计,取最高奖项。

  (5)指导学生

  ①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门举行的各类学科竞赛获指导师奖的,得分如下:

  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8、0.5分;

  县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3、2、1分;

  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5、4、3分;

  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7、6、5分。

  ②学生作品发表,

  在《学生时代》等市级刊物上发表,指导师得分1分/篇。

  在《小学生世界报》等省、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指导师得分1.5分/篇。

  以上同一作品不累计,美术、摄影作品刊登的,指导师奖金按以上规定标准的1/2给奖。

  5、学科素养(占20%)

  学科素养,按教育局每学年组织的统一测试(或学校统一测试)为准。

  6、教学质量(占20%)

  教学成绩,按每学期期末县教师发展中心统一测试(或学校统一考试)为准:从其任教学科在全县B类(或本校)同年段平均分差距、提高分、任教统测科目等方面去考核

  (1)平均分

  ①全县统考学科以全县(B类)学校的总平均分为基准,高于基准分-1~2分,得2分;2.1~4分,得3分;4.0分以上(不包括4分),得4分。(相同年段多个班级同一学科的,按其任教若干个班级的总平均分计算。)

  ②校内统考学科以年段班级间的平均分相比,以最低平均分得1分为基准,高于基准分0.1~2分,得2分;2.1~4分,得3分;4.0分以上(不包括4分),得4分。(执教相同年段多个班级同一学科的,按其任教若干个班级的总平均分计算。)

  ③只有一人执教整年段英语、科学学科的,因无法比较,由学校考核组酌情考核,但得分不得超出4分。

  (2)提高

  ①全县统考学科按县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的增值分三档计算,分别得2、3.5、5分。

  ②全县统考没有提供增值分数据的和校内统考的以上学期所任班级的相应学科成绩前20%人数比例比较(一册语文数学、五册英语科学以当册年段标准比较),每提高0.1~3%,得1分;3.1~6.0%,得2分;6.0%分以上(不包括6.0%),得3分。

  ③以上学期所任班级的相应学科成绩后20%人数比例比(一册语文数学、五册英语科学以当册年段标准比较)较,每减少0.1~3%,得1分;3.1~6.0%,得2分;6.0%分以上(不包括6.0%),得3分。

  以上执教相同年段多个班级同一学科的,均按其任教若干个班级的总平均计算。

  (3)任教语、数、英、科学科的教师,每人每学期得1分。

  以上各小项积分总数不得超过该项总分。担任非测试学科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分由学校考核组考核给分,但不超过该项总平均分。

  7、本《方案》中的内容与原来学校制度规定有冲突的,则以本方案为准。

  8、本《方案》解释权归“阳雅镇中心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评价领导小组”。

  9、本《方案》经阳雅镇小第十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之日起实施。以学校盖章的版本为准。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建立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制度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关键。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我们岔河小学在全方位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同时,建立了一套与此相适应的校本评价体系,此项是关于对教师的评价。

  一、评价的目的

  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水平及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本评价方案将改变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定教师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建立起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标准。本评价方案强调帮助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帮助教师认真思考学生及有关人员的评议和对自己的评价,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提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激发教师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由传统的授业解惑的教师转向研究型的新型教师。

  二、评价内容及标准

  (一)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而且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应得到高度重视。因此,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总的来说,教师评价集中体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养的评价及教师的科研能力评价三个方面,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制定了以下评价内容。

  (二)教师同伴和学校管理者作为评价主体对教师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1、抓住课堂主阵地,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来实施对教师的评价。根据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作为评价教师的一把尺子。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在评价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彼此交换课堂教学的意见和感受,共同探求改革和完善的意见和策略,帮助教师理清观念和思路,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2、对教师日常行为、师德建设以及教育态度和教育观念的评价。根据“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三)以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为评价主体对教师进行评价。

  我们岔河小学的办校宗旨是要“办社会放心的学校、办家长满意的教育”。因此,学校办学水平高不高,教学质量好不好,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最有发言权。同样,教师的学识水平、专业素养高不高,教学成绩好不好,教学态度是否端正,也只有人民群众来评价。所以,家长和社会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方法,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开放日、推行家长参与的公开课方式来收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意见。

  (四)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定性分析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师德、个人素养、提高程度、教研能力等多方面,定期向评价主体(学生、同事、家长等)发放征求意见信或者联系卡,通过他们的意见反馈形成积累材料,根据其在整个教师评价中的比重,记录在教师档案中。定量评价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是素质教育,就是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这其中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多个方面,考试并不是“应试教育”所独有的形式,但素质教育也应该有考试这种形式。在当前条件下,考试仍然是教师评价体系中一种必要形式,仍然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关注的焦点。只要我们除去考试中的功利色彩,最大限度的降低考试的选拔和淘汰功能,还考试的本来面目,这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主要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考试的作用上,彻底摈弃其选拔和淘汰功能,充分发挥其评价、改善和导向功能。二是考试内容上,进一步拓宽考察范围,多方面考察学生(如:学生的知识技能、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等等)另外其它几种评价方法,也要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如: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同事的评价、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等。

  五、建立教师档案袋

  (1)教师自己收集有关在教学和素质发展方面的资料,包括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如:教师个人发展长远计划、教师业务档案、教师年度教学成绩、教师水平测试成绩、教师自评(思想总结)自查量表、教师的师德水平测试(家长、学生) 、教师综合考评成绩、教师各种荣誉成果 、教师各种参赛情况、教师教科研成果、教师专业技能材料、教师课堂教学测试成绩等,存入档案袋中。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校方的认可,并提供证据证实;

  (2)学校管理者,除收集整理教师档案袋中的资料,还要收集教师在教学和素质发展不足方面的有关资料,帮助教师确定发展基线,进而考查教师在下一段努力后是否取得进展。在收集各类资料的时候,可以采用观察、访谈、检查教师的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多种方法。

  六、综合评价

  在掌握了大量关于教师发展优势与不足的资料和证据后,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和素质发展进行分析,根据评价量表,给出终结性评价,并做出客观的描述。

  七、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提高,因此对评价结果的处理上,应把重点放在帮助教师以开放、坦荡的胸怀面对评价的结果,和教师一起讨论并确定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如:

  (1)学校管理者用清晰、间接、可测量的目标术语来描述教师改进的要点;

  (2)确定改进教师教学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指标;

  (3)描述评价教师向改进目标努力的具体办法。

  此外,在改进计划的制定中,还要发挥教师个人优势,尊重教师个性,帮助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并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以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促进教师个人素养的整体发展。因此,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重在信任教师的能力和激发教师追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倡导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所以力求让教师在民主、开放、上进和支持的评价氛围中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发展性评价,是我们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重要方法。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5

  依据《教育法》和《教师法》有关教师的义务,权利,培训等条文的规定,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精神,探索教师评价的新体系和新模式,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我校教师实际,特制定《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目的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的制定,是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应具备的整体素质提出新要求的需要;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有效的教师评价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将起着导向,监督、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多重功能,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原则

  (1)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相结合。要坚持“以评价促教师发展,为教师发展而评价”的观念来引领教师评价。评价既要对教师基本素质,工作态度,工作量和履职情况等教师基础性目标进行考核,要有利于建立教师基础性目标达成的监督、激励机制。更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教师个体工作差异及个性特长的形成与发挥,教师能动的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等教师发展性目标的评价。努力做到在考核的基础上评价,在评价的引导下考核。使教师的基础性目标考核与教师的发展性目标评价有机的联系起来。

  (2)评价科学性与评价实用性相结合。评价要依据现代教育教学前沿的教师评价理论,要根据当前我校教师队伍普遍现状。力求使评价内容与新形势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吻合,力图避免提出的评价标准过高或过低及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要对不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使教师处在同一可比的评价基础上。努力做到评价标准的公平和公正。

  (3)评价激励性和评价导向性相结合。教师评价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人本化管理的过程。评价既要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表现和绩效结果,更要注重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评价过程真正融合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过程。评价既要肯定教师工作最终取得的成绩,激励教师继续钻研教育教学工作,更要关注教师的工作、学习的发展导向,促进素质教育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评价主体多元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评价既要完全体现主体参与的自主性和民主性,突出教师的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群体的同伴互助、交流沟通、共同提高的集体评价。要发挥学生评教和家长评教的作用。使评价过程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使评价方案切实可行,评价过程具体可操作。

  三、发展性教师评价内容和要求

  评价的内容划分为三级指标:A级指标分为三块评价领域(A1. A2. A3.),三块评价领域又分解成五项B级指标的评价项目(B1. B2. B3. B4. B5.),最后细化为十九条C级指标(C1至C19)的评价标准上,详细内容见《发展性教师评价》量表。其三块评价领域要求:

  A1:教师素质,考勤和教育教学工作量的评价。是对教师必须承担各种基本工作和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要求的评价。是对教师承担教育教学工作量和具备了完成这些工作的.可能性的说明。此块评价主要从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表现,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和考勤三个方面内容来考核。体现了现阶段学校对教师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A2:教师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能力绩效的评价。是对教师能动的履职和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和工作过程做出的衡量与价值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部分。此块评价主要从教师能动开展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如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调查研究、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辅导和试卷编制等教学常规工作)和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等方面来考核。体现了现阶段学校对教师工作的研究型要求,是教师要努力争取做好的。

  A3:附加分(教师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突出绩效的评价)。是对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取得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突出成绩做出的价值评价。此块评价主要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科研工作的成绩(课题、论文与案例撰写、发表和获奖) 、教师专业培训、进修等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和荣誉等方面来考核。体现了现阶段学校对教师工作的发展性要求,是教师个性特长、自身素质发展提高的努力方向。

  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是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是学校领导,各级职能部门和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因些必须把教师评价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一并组织实施,具体要求:

  1.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评价的组织机构要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相结合,使评价过程与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统一。做到教师评价职权明确,分工具体。教师评价的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负责,各职能部门如教导处、办公室、教科室以及教研组、年级组和教师代表等有关人员参与。

  2.评价宣传动员与培训学习。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动员和评价方案的培训学习。通过宣传动员和培训学习,首先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开展教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实施评价不仅是学校一种教育教学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激励和发展的机制,是全面的公正公平的分析和肯定教师工作价值的重要措施,是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的需要。其次使教师全面了解评价的标准与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差距,明确自己工作应该努力的方向,用评价的标准来不断激励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最终实现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的功能。

  3.评价的实施和操作要求。教师评价的主体有教师本人,同行同事,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这四方面的人员。(即评价方案提出的自我评价、组(段)评价、学生评价和学校评价)

  ①自我评价。是教师建立以《发展性教师评价》记录册为基础,结合《发展性教师评价》量表相配套使用的自我评价体系。期初发给教师人手一册《发展性教师评价 》记录册附《发展性教师评价》量表,说明使用填写的要求。

  由教师根据平时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记录。期中、期末再由教师根据《发展性教师评价》量表中规定的等级标准,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它不仅有利于发扬评价的民主精神,激励教师能动的自主的参与评价意识,使教师成为评价主体一员。更重要的使教师通过自评找到自己的位置,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工作的长处与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工作要改进的方法和措施。自评是一个自我督促,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②组(段)评价。是学科教研组或年段对教师个人的评价。一般以年段或教研组为单位,由学校选聘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都较强,为人公正且具有一定威信的教师组成(人数一般以5至7人为宜)负责对组内或段内的其他教师的评价。

  一般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要求参与组(段)评的每位人员充分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 》记录册的各项内容,结合《发展性教师评价》量表对应的各条标准,根据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全面审核组(段)内教师自评的情况,对每位教师的自评作出恰当的,实事求是的组(段)评价。

  ③学生和家长评价。是由校评小组人员组织学生对教师个人进行的评价。由每位学生对任教自己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具体方式结合学生评教的调查表进行。学生评教调查表在统一时间下发、填写、上交,由校评人员做出数据统计。另外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可由校评小组人员组织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具体方式结合家长评教的调查表进行。

  ④学校评价。是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的评价小组,简称校评小组(人数一般以7至9人为宜),负责对全校教师的评价。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在学期结束前,由校评小组根据教师的自评情况和《发展性教师评价》记录册的内容及组(段)评价,结合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对每位教师进行评价。

  4.评价操作要求的几点说明

  ①C7、C9、C10、C11、C12和C14等评价内容评定标准说明

  由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教办基[2xxxx]101号和教育局温教直[2xxxx]3号等文件,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不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要求,设计评价细化量表进行评价。涉及的有关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提高率计算公式:x=,x为提高率,F本为本学期期中、期末班级A级率(或P级率、优良率、平均分),E本为本学期期中、期末年段A级率(或P级率、优良率、平均分),F上,E上分别为上学期期中、期末班级与年段的A级率(或P级率、优良率、平均分)。

  ②学生评教计算公式和评价说明

  计算公式Q=,W1、W2、W3、W4分别为学生评教各等级的权重值(一般为3.2.1 、-3),A为满意人数,B为较满意人数,C为一般人数,D为不满意人数。根据学生评教计算公式的Q值,以年段为单位,去掉学生评教的两端极值,对教师进行评价。

  ③组(段)评和校评的平均值确定说明。期中或期末由组(段)评小组的每位人员对组(段)内每位教师进行评价,取每位评价人员分数的平均值作为组(段)评结果,记入该教师组(段)评栏中。同样校评是由校评小组的每位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评价,取每位评价人员分数的平均值作为校评结果,记入该教师校评栏中。

  ④评价项目B5各条评价指标的附加分说明:B5相应的C16、C17、C18和C19四条评价指标属教师发展性和激励性突出工作绩效评价,主要对教师在某方面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或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评价,这项分数由组(段)评小组复核后,再由校评小组最后审核确定,合并计入总分。

  ⑤教师学期综合评价分数的合成计算公式说明:学期结束时应在教师自评、组(段)评和校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由校评小组负责综合评价。建议采用计算公式:P=Z1,P为教师学期综合评价结果分值,为2项自评合计平均值,为2项组(段)评合计平均值,为校评合计分值,为学生评教分值。 Z1、Z2、Z3和Z4为相对应的自评、组(段)评,校评和学生评教的权重值(建议取值为0.2.0.3.0.4和0.1) 。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6

  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随之日益更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角色,以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就要对原有的教师评价方法进行改进,不断充实评价内容,不断完善教师的评价方式,以便更好、更快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

  一、评价原则

  1、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面向全体教师,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意识、善于共事、终身学习以及个人奋斗目标进行全面的评价。

  2、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不仅要求改善少数教师的工作表现,而且要求改善全体教师的工作表现。其目的是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的原则

  教师发展性评价要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要求教师对照《小学教学管理》,引导教师经常性地开展自我诊断、自我分析和自我总结,扬长避短,不断朝教学能手、名师发展。

  4、民主性原则

  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要认真听取周围教师的意见、家长的意见,多比较,多总结,取长补短,加速进步。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既要看教师工作量,如教学课时、课外活动等,又要看教师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对评价的数据、信息、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

  二、评价内容

  本评价内容,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差异的分层次评价。我校根据教师的年龄情况,把教师分为了三大类型:

  一是青年型,该类教师是刚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在十年以下的;

  二是中年型,该类教师是教学时间在10年到25年的教师;

  三是老年型,该类教师是教龄在25年以上的教师。根据分类的不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要求也不同。

  青年型:青年型的教师分为基础型的教师和成长型的教师。基础型的教师指的是刚分配的特岗教师以及分配三年内的特岗教师。这类教师要求尽快站稳讲台,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要有一年适应,三年成长,五年成才的目标。

  通过传、帮、带,让他们熟悉有关的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量缩短“适应期”,早点步入“成长期”。成长型的教师指的是工作10年内的教师。这类教师要求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材,能独立备好并上好一堂好课。学校尽量创造机会多让新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让他们尽快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中年型:中年型的教师分为发展型的教师和成熟型的教师。发展型的教师要求都要有当骨干教师、名教师的`思想。懂得备课、上课都是一门艺术,有了好的教案,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法、技巧,更需要教师临场的应变和发挥的能力。成熟型的教师要人人争当骨干教师和名教师。这些教师要多上示范课,多指导青年教师上课。执教示范课是事半功倍地提高青年教师能力的有效措施。如果青年教师要在区级或以上举行上课比赛或公开课,至少有一位成熟型教师共同下海备课、上课,同一内容不同处理教材方法,便于参赛者汲取精华,为取得好名次奠定基础。

  老年型:认真开展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做到“教学五认真”,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多指导年轻教师上课。同时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要多学习,多向同事们请教,做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学习方面:基础型教师和成长型教师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多听、多看、多思、多悟。发展型教师与成熟型教师应侧重专业知识,新的教育理念、理论的学习;老年型教师量力而为,侧重与实践,提倡“活到老,学到老”。

  对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实行激励制度,对年轻、职低、有为的教师进行激励,促使他们不断发展,并把做专家型教师当作奋斗的目标。

  三、评价措施

  教师的工作受到各方面的监督和评价,我校采取以下途径进行评价。

  1、建立评价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评价小组,负责制订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计划,确定评价范围,组织制订评价标准,开展评价的实施。

  2、确定评价周期。期初教师对照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期中作自我对照,记录反思、交流,修正意见;期末要以平时的自我反思为基础,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同事评价以相互听课、交流和平时观察为基础,期末互评一次;学生、家长评价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学校评价以学年度为单位,每学年度评价一次,在学年度末进行。

  3、教师自我评价。由教研组长对该教师在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结合平时的自我反思和期末的自我总结来进行教师的自我评价。

  4、学生评价。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学生试卷等教学资料,了解教师的工作表现。

  5、家长评价。家长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公开课的方式来收集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学校要引导家长以一种客观公正、严肃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此办法只能获取典型信息,不能对教师进行全员评价,但也是评价的参考素材之一。如我校在评优、奖励中就有一条:必须人民满意度高,评价声誉较高的可适度加分,社会评价低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6、学校评价:由评价小组对教师对照教研组的总评进行核定并平衡各教研组的工作,使教师感受到备课组是自己成长的沃土。

  7、同事评价:同一教研组的教师,以被评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听课、教研、培训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为基础,以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为依据,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8、与被评价对象交流。与评价对象进行面谈,听取被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肯定被评价对象的优点和成绩,探讨其进步与特长、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预设评价对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7

  为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全优工程的实施,加大“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力度,交流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领全优课堂健康有效地发展,长茂中心小学特拟定教师评价方案:

  一、教学状态

  1、教学理念5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全优课堂理念,有全新的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学过程师生关系平等,积极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开展全优课堂模式培训活动,利用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合作交流等形式,帮助教师实施课堂的全优。

  每月举行一次全优课堂理论知识考试,一学期汇总评出: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2、教学设计10分

  教学设计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培养,特别关注学生的“学情”,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实行提前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先由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负责课前审阅本组导学案,再由教务处对导学案二次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令其改正。

  每周举行一次导学案专项评比活动,一学期汇总评出: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3、教学方式10分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导学案设计合理,使学生自然而然的随着导学案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显得较活跃。让后进生也能感到“我学我会”,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运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与交流展示。逐步形成自己的“全优课堂”教学风格。

  课堂上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讨论的机会较多,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会一些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教师注重自学方法的指导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科学优化的评价,确保后面环节的当堂达标。

  课堂上老师语言点拨要精炼、明确、有针对性,并有效地控制教学时间。

  每月每人上一节公开课、品牌课、展示课,分教研组评比打分。一学期汇总评出: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校领导、教科研人员和学科带头人随机听课和评课,依靠四个方面(第一,是学生的参与,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教师对文本的挖掘,有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方法;第三,学生在表达时的精彩度,比如,语言、表情、动作,对知识的深化、拓展,包括自己个人的才艺展示;第四,生成。生成是每节课最精彩、最宝贵的地方,课堂上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经常性地对教师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和指导。

  4、教学手段5分

  课堂教学中能合理、有效运用多种课程资源。教学手段先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器材和自制教具,实现现代教学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积极参加全国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逐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提高获取学习资源的能力。

  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具制作、课件制作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评比活动。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二、学习状态

  1、自学研修10分

  教师每学期都有自我研修和发展的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建立学习型校园的行动。让读书成为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意识、提高意识或超越意识。

  学期初要求教师制定出自我研修和发展的行动计划,交教科室备案。定期进行教师读书笔记检查,督促教师按计划完成读书任务。

  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读书笔记评比活动。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2、学习心得10分

  教师积极参与以读书为载体的学习研讨活动,在职业道德、打造全优课堂、专业成长等方面有深刻的心得体会。要求教师经常撰写读书心得或读后感,定期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组织教师集体研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每学期进行一次学习心得或读书心得评比活动。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3、集中培训10分

  教师要积极参加全优课堂模式的培训,参与校本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杜郎口和新知学校的先进做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参加各类校本培训活动。出满勤得10分,每缺一次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三、研究状态

  1、反思行为10分

  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有相应的改进措施。善于开展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要求教师经常撰写案例分析或课例分析,坚持在每节课后在备课教案上写出简要的课堂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在检查备课时督促完成。

  每学期进行一次案例分析或课例分析征文活动。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2、研究行为10分

  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教学实践性研究和课题专题研究,积极参与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行动。教科研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要求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以及小高职称以上的教师要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求其他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每学期进行一次小课题研究工作评比活动,看课题材料评奖。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无材料不给分。

  3、研究成果10分

  在课题研究和践行全优课堂模式过程中,不断积累问题,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把研究成果上升为理论,并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要求教师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及教学案例,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校园网站投稿,积极参与各类论文评比活动。

  论文获奖或发表,国家级给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级2分,被校刊或校园网站录用1分,不同篇目可累加。

  四、创新状态

  1、教研创新实践5分

  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各种有益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每学期举行一次有关创新活动的评比,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2、评价观念5分

  教师能建立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评价方式多样、内容多元开放,贯穿学习全程,富有创造性,为学生喜闻乐见。

  组织各班任课教师要经常开展关于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座谈研讨活动,互相交换评价意见,更新评价观念。

  每学期举行一次评语评比活动。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与奖2分,未参加不给分。

  注:本方案为教师综合评估方案,每学期评价一次,由教师自评,教务处复核。评价积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奖”的发放依据。

  (1)按照积分给与校级奖励:85~100分以上为三星级教师,给与200元奖励;75~84分以上为二星级教师,给与100元奖励;70~74为一星级教师,给与50元奖励;60分以下为不合格教师,给与50元罚款,同时由三星级教师给与帮扶。

  (2)津贴浮动:每半学期300元参与浮动分配,津贴按三星、二星、一星、星外等级进行分配,比例为:170%、120%、100%、10%。

  (3)星级教师与各种评优、聘任、职称评定挂钩。星级教师优先评优;星外教师不得参与评优、评定职称。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8

  一、评价的性质

  学校教师评价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从自身素质和工作角度对教师个体的综合性评价,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

  二、评价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农村小学(公办)(民办)全体在职专任教师,学校辅导人员和学校其他人员。

  三、评价的组织实施

  在上一级督导机构的组织和领导下,按学校督导评估分工、分别组织学校教师的`评价工作。

  教师评价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学校成立评价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方面人员参加,负责教师评价工作。

  四、评价的主要内容

  教师评价包括一下5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素质。

  (二)师德修养。

  (三)教育教学能力。

  (四)履行职责情况。

  (五)工作效绩。

  五、评价的具体方法

  学校要依照上级督导机构的文件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学校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师评价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等。

  教师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每年度评价一次。在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评价结果汇入教师业务档案,要把评价情况和综合结果报送主管部门和相应的教育督导机构。

  教师评价要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定性分析。

  六、评价结果的处理

  (一)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办法。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种。评价结果按《省督导评估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二)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评为合格以上等级。

  1、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收受学生财务、赌博、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工作时间内兼职,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或其他行为的;

  2、因工作食物造成责任事故的;

  3、歧视学生,提法、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

  4、旷工、旷课或其他给学校造成损害的。

  (三)对评定为待合格等级的教师责令整改,一年后复查,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由学校做出处理。

  (四)除上级督导机构组织的教师评价以外,不得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更不能作为教师晋升、提级、评优等的依据。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9

  为确保我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教人xx]15号)和《咸安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的精神,结合我们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绩效为导向,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广大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全面考核教职员工的德、能、勤、绩。

  二、基本原则

  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

  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是、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统筹兼顾,适当倾斜。统筹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待遇,兼顾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后勤人员的利益、适当向教学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要突出体现班主任在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三、成立领导小组

  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双溪中心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行政人员和年级长

  四、考核对象

  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包括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和工勤人员。

  五、考核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包括师德考核和履职考核两个方面。

  (一)师德考核。考核内容以教职工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敬业精神,教师的职业操守和以身作则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和责任心,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在考核中要明确,教职工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妨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不得歧视学力弱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并将以上规定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称职的必备基本要求。

  (二)、履职考核。主要考核教职工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各学校要根据教师、管理、工勤技能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分类考核,承担多个工作岗位的教职工按照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分别进行考核。

  1、教师履职考核主要包括教育教学工作量、教育教学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效果、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教学贡献等方面。

  2、其他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履职考核参照其他职责确定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考核工作量、工作态度、工作实绩等方面,重点考核其履行岗位职责、提高自身素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情况。

  六、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工作按规定的程序与年度考核结合进行,根据被考核对象平时工作表现及年度考核述职情况由学校负责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考“德”占考核总量的`20%;考“能”占考核总量的30%;考“勤”占考核总量的20%;考“绩”占考核总量的30%。具体考评标准由各乡镇教育组会同学校参考该方案制定

  (一)教师绩效考核由学校组织的考核小组和年级组、学科组负责考评。主要考核教师的职业操守、育人成效、专业水平、教学常规、教学效果、教研成效等。

  (二)学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绩效考核由学校考核小组和教师考评。主要考核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工作效果等方面。

  (三)班主任绩效主要由学校考核小组考核。主要考核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关爱学生度、学生教育、学生转化、学生评价、沟通家长、教学科研、日常管理、协调利用教育资源等方面。

  七、考核等次的确定和结果的使用

  (一)学校行政绩效考核等次由总支和本校校长根据该校的行政绩效考评小组的考核得分确定;其他教职工的绩效考核等次由学校根据绩效考核得分确定。绩效考核分优秀(综合考核分为90—100分)、合格(综合考核分为75—89分)、基本合格(综合考核分为60—74分)和不合格(综合考核分为59分及以下)四个等次,优秀率不超过20%左右。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评为不合格: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私自办班或进行有偿家教的;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的;旷课或请假超过国家规定的天数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的;采取罢教等方式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有其他严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

  (二)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任务的教职工,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对不能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因病事假等离岗超过相关文件规定的,适当扣减基础性绩效工资报教育局批准后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视考核等次发放,要适当拉开分配差距。绩效考核的结果同时作为教职工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依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象不参加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

  1、离岗退养人员;

  2、一学期累计旷工达5个工作日或病事假超过2个月以上;

  3、因工作失职及其他严重违纪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因个人原因不参加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

  八、奖励性绩效具体项目和各学科工作量系数比例

  (一)奖励性绩效具体项目比例

  班主任和行政津贴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15%左右,超课时津贴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5%左右,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5%左右,其他综合考核奖励占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的75%左右。

  (二)、各学科工作量校正系数指导比例

  1、教师教学基本工作量标准暂按《湖北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鄂政办发[XX]112号)执行,即初中教师周课时14—16节,小学教师周课时20—22节。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两课时,多出节次按超课时发给津贴。

  2、学科工作量校正系数

  小学语文、数学为1.2,其他学科为1。

  九、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教师绩效考核工作是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职工正确对待考核,以考核促进学校发展。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召开绩效考核办法的行政会和教师会,指导绩效工资方案的施行。

  (三)制定方案,认真实施。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制定本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学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须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报区教育局批准后实施。考核工作要抽调原则性强,办事公正,懂学校管理,熟悉教育教学业务的人员参加。并成立三个考评小组:考评组成员原则上由6-7人组成。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 10

  一、评价理念:

  为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以单纯的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科学公正的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展性的教育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思想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师执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二、评价原则:

  1、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面向全体教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意识、善于共事、终身学习、个人奋斗以及课堂内外的全部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二,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全自掌握评价信息。

  2、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不需要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划分成若干等级,互相进行攀比,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保密性原则

  每一位评价者认真履行保密职责,对教师的所有评价材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对外泄漏。

  4、民主化原则

  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要求原原本本地告诉所有参加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既要看教师工作量,如教学课时、课外活动等,又要看教师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对评价的数据、信息、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

  6、信息反馈原则

  通过评价者,向学校领导提供评价对象,是否需要在职进修,学校应该提供哪些帮助等有关信息,通过评价者,向评价对象提供有关其工作表现方面的信息,从而改善评价对象的工作表现。

  三、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含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两个方面)

  1、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

  (1)职业道德

  (2)学科知识

  (3)教学能力

  (4)文化素养

  (5)参与和共事能力

  (6)反省与计划性

  2、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养成推理谨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学习的学习者。

  (2)教学设计;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3)管理学习环境;教师要营造和管理好学习环境,为学生们学习科学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4)促进教学: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会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5)对学习的评价:教师要参与对他们的教学及学生们的学习进行的不断评价。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相关文章: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03-22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03-29

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通用10篇)07-07

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3篇03-29

发展性学生评价06-19

阳雅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07-19

发展性英文自我评价02-21

学生发展性素质评价04-30

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