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

时间:2022-05-18 09:27:09 培训方案 我要投稿

【推荐】培训方案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方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培训方案六篇

培训方案 篇1

  一、总体思路

  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果桑茶园艺工。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

  (三)农村经纪人

  (四)农民信息员

  (五)乡村旅游服务员

  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辅助开展以国家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科学常识、艾滋病防治、农

  业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营管理常识、道德素质、农村消防安全、农村党员党性培育、农村青年和妇女发展等农业农村公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培训计划和时间

  区阳光办给我校下达的培训任务为1000人,我校拟分两部分开展培训,即校本部500人,校外教学点(开拓)500人,共同完成本次培训任务。详细培训专业见“培训协议”。

  各专业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所有培训任务必须在 11月30日前完成。

  四、组织实施

  (一)按时完成任务。

  1.培训规范 按照农业部20xx年、20xx年发布的培训规范制定教学计划。

  2.工作开展 根据区阳光办给我校下达的培训任务,尽快编制教学计划。并于20xx年10月上旬开展招生宣传工作,10月中旬开班,切实开展培训和实践工作。根据长寿区现代农业园区的要求,今年的培训主要针对农业园区用工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根据市农委的要求,统一订购教材,严格聘请专业教师,严格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学时数、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3.学员管理 按照“阳光工程”培训的要求,各培训班指定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通过学员选举产生班长,加强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

  4.培训证书 学员培训完成后,发给全市统一印制的阳光工程培训结业证,并复印存档。

  5.培训档案 高度重视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严格按照“阳光工程”培训档案卷宗要求,做到培训各个环节的资料完整齐全,以备迎检。

  6.信息报送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培训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工作。在每个培训班结束后10天内将该班培训学员相关信息报区阳光办。

培训方案 篇2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我区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精神为指导,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体育艺术“2十1”项目和学生“实践课堂”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生体育、艺术、文化、科技、少先队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目标任务

  1.通过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培养我校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2.全面提升我校学生人文、艺术和科学素养,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通过素质拓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4.激发学生创造欲和想象力,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

  5.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互相了解,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多样性原则

  充分考虑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多种选择性课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坚持层次性原则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尊重个别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

  3.坚持综合性原则

  创设有意义的素质拓展项目,注重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能力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综合素质。

  4.坚持实践性原则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倡导学生自主性、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

  四、实施办法

  (一)活动安排

  我校的'素质拓展活动在一至六年级开课,每周两次,安排在周一、周五下午各一小时。

  (二)活动内容

  我校遵循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及兴趣爱好,开设知识拓展类、体育健康类、艺术类、科技类、技能类、实践活动类、主题活动类七大类20多种拓展活动项目或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适合并可选择的课程。

  1. 知识拓展类

  主要指与基础性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教育等,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这类课程应基于地方文化和学科核心素养,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阅读、趣味数学、国文诵读、语文、英语课本剧等。

  2. 体育健康类

  主要指与体育、健康教育等内容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基于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兴趣爱好,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身体的健康,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如体育活动与健康、体育拓展训练、田径等。

  3. 艺术类

  主要指与音乐、美术、表演艺术等内容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书法、摄影、围棋、绘画、中国画、影视、演唱、课本剧等。

  4. 科技类

  主要指与科学内容相关的课程。培养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如科技制作、科学等。

  5. 技能类

  主要指与技能相关的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如折纸、剪纸、剪报制作、手工制作、书签制作、十字绣、轻粘土制作等。

  6. 实践活动类

  主要指与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生活技艺、科技教育调查研究、等内容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应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探究自然、了解社会,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团结协作、服务社会的能力。如布艺、编织、掌上风筝等。

  7.主题活动类

  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等主题教育活动。整合设计学校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和德育实践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各类校外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实践体验。

  (三)师资队伍

  1.授课教师多数由本校有特长的教师兼任。

  2.聘用部分社会较专业的教师、人士。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素质拓展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刘爱民校长

  组员 :戚峻峰 谷昭霞 苗小芸 王爱玉 刘健美

  后勤保障:孙健壮

  (二)经费投入

  学校统筹安排,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合理使用今年调增的生均公用经费用于组织开展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合法合规使用资金,充分发挥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资金的激励作用。

  (三)强化安全保障

  1.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高度关注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安全预案,确保素质拓展课外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

  2.要严格审查校外教育机构的准入资格,严格校外教师聘用程序和法律责任,依法守法,对指导教师和活动设施严格把关,确保安全。

  3.有效利用校方责任险或拓展其他形式的保险,保障课外活动的顺利实施。开展必要的自护自救教育,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制订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规划,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增强课时安排的灵活性和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

  (2)加强师资培训

  组织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开展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增强深化素质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对音乐、体育、美术、科技、劳技等学科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着力提升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指导教师根据学校课程规划和学生学习需求,编制拓展性课程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4)列入课程安排表,在规定的周总课时内安排教学,保证教学时间。

  (5)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和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等,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拓展性课程或活动,合理配置拓展性课程的学习资源。

  (6)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网络学习资源,社区和社会教育资源等,发挥博物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劳技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多形式引进和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课程。

  (7)学校统一组织管理,科学合理指导,定时听课,检查教案,观察学生学习及活动的情况。

  (五)加强宣传引导

  积极配合宣传部门,学校采用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作品展示、制作相关的展牌、影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开展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效,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广大家长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做好文字和资料的整理和留存工作。

培训方案 篇3

  为进一步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传统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二级中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中医理论知识培训、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方案培训,每月1-2次。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基础操作八项: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

  (2)专科操作技能:各病区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专科考核项目。

  (二)科室

  1.每月组织1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知识。

  2.中医护理查房每月1次,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主查。

  3.护士长对本科护士中医操作技能进行科内培训并考核,每季度1次。

  三、分层培训计划

  (一)N0级护士:从事临床工作1年内的护士。

  1.培训目标:

  (1)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与技能;

  (2)加强中西医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培训;

  (3)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能操作规程;

  (4)完成新护士培训手册。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新护士培训手册内容。

  3.培训计划

  (1)巩固“三基”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的掌握。

  (2)进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

  (3)新护士入科3个月内完成新护士培训手册。

  (二)N1级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以上或3年以内的护师。

  1.培训目标: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培训,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护理部有计划安排中医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的专题业务讲座;

  (2)选送外出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专题交流等,加强中西医专科知识的培养;

  (3)学习危重技术操作技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

  (4)承担院内或科内中西医业务讲课1-2次/年,或中西医护理查房1次/年。

  (三)N2级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护师或主管护师。

  1.培训目标:

  (1)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

  (2)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

  (3)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2)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3)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4)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

  3.培训计划:

  (1)护理部有计划安排中医知识学习,组织急、危、重、疑难病知识等讲座,进行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培训。

  (2)在科内进行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专科业务讲座。

  (3)学习护理科研设计要求及实施方法,积极申报课题。

  (4)积极参加中医护理项目的继续教育学习,每年不少于6学分。

  四、学时管理

  1.主管护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2.新进入我院的护士,三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学时分配要求:中医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每年不少于5学时。

  五、考核方法:

  (一)护理理论知识

  1.护理部:组织全院性护理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及中医护理常规、中医业务学习的分层次考核1次/年及以上。

  2.科室:对科内护士进行基础理论/专科理论考核,每季度1次。

  (二)护理技能操作:

  1.护理部:中医技术操作每季度一次,一年全覆盖,集中考核与下科室进行随机抽考相结合。

  2.科室:

  (1)各病区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具体的专科考核项目。

  (2)护士长组织中医技术操作每季度一次。

  (3)护士长平时跟踪检查护士的中医护理操作质量。

培训方案 篇4

  一.目的

  为保证火灾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尽量减少火灾损失,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特制定此方案。

  二.处理原则

  (一)防范为主,及时处理。

  (二)各部门通力协作,保证我商场人员人身安全,减少商场损失。

  三.火灾处理

  (一)火灾的确认

  1.保安接到报警器或人员报警后,相关人员应立即携带对讲机赶到火灾现场,确认火情是否存在。

  2.确认火灾后,主管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扑火。

  3.赶赴火灾现场时,应携带近处可取的轻便灭火器,做好灭火准备。

  (二)人员的疏散与救助

  1.先疏散着火处人员。

  2.紧急疏散时,组织人员尽快撤离。

  3.疏散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清除疏散线路上的障碍,保证疏散线路畅通无阻。

  (2)从预定消防楼梯疏散时,应配合疏散组对顾客进行有序疏散,并使用水枪对火情进行喷射掩护。

  (3)对被困人员,应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被困人员增强自救信心,引导启发被困人员就地取材进行自救。

  (4)对从火情中抢救出的受伤人员,安排人员及时进行护理后,送医院救治。

  (三)灭火工作

  1.义务消防员携带灭火器材到达火灾现场对初发火情进行灭火工作。

  2.消防主管的职责

  (1)负责向相关救火人员简单介绍火情,分配灭火任务。

  (2)迅速组织救火人员按救火程序实施灭火,控制火势不向外蔓延,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予以扑灭。并将工作进展情况随时报告火灾总指挥。

  3.消防员的职责

  (1)根据消防主管的工作分配进行火灾扑救工作。

  (2)维护火灾现场秩序,引导顾客员工从消防楼梯疏散。

  (3)若火势较大,及时向消防机关报警,应协助和配合专业消防队扑救火灾。

  4.灭火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1)灭火时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3点。

  ①启动消防水泵,满足灭火消防用水量,铺设水带进行灭火。

  ②救火人员应携带轻便型灭火工具到着火房间的相邻房间,查明是否有火势蔓延的可能,并及时扑灭蔓延的火焰。

  ③使用水流灭火时,要正确操纵水枪射水,一般应先外后内,先上后下,采用之字形摆动喷射,向后移动到角落处,把房顶和开口部位的火势扑灭后,再射向起火部位。

  (1)灭火时,注意防烟,排烟,具体措施包括以下3点。

  ①开启疏散楼梯的自然通风。

  ②使用湿毛巾捂住鼻口,匍匐地面行进。

  (三)火灾事故的善后处理

  1.救火人员负责保护现场,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查明火灾发生原因,并形成火灾调查报告。

  2.根据火灾发生原因,完善和健全校的防火制度。

  3.重新配置火灾现场的消防设施,设备。

培训方案 篇5

  一、招募工作

  各志愿服务组织及时发布招募信息,明确志愿服务所需的条件和要求,要组织开展经常性招募和应急性招募,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

  二、注册登记的原则和方法

  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1、各基层志愿服务处(协会、志愿者服务站等)分别设立志愿者登记处(点)。

  2、按照“以块为主,条块配合”的原则开展注册登记工作,采取“一处登记综合汇总”的方法。

  3、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按类别进行登记汇总后,报社区志愿者工作办公室录入注册管理系统,建立全区性志愿服务数据管理系统。

  三、注册登记工作流程及时间

  1、社区各基层志愿服务组织:设立志愿者登记站(点)→志愿者申请→填写注册登记表(一式三份)→审核批准→录入系统→按类别填写统计汇总表(一式两份)→注册登记表、统计汇总表和表格的电子版一并报社区工作人员办公室。

  2、注册证号(全国统一)由18位数字组成。即:志愿者的身份证号码。

  四、有关要求

  1、加大志愿者招募工作力度。各志愿服务组织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制定招募方案、发布招募信息、建立健全招募登记注册系统,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2、加大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力度。要通过报刊、广播、黑板报、标语、传单、市民学校、演讲、座谈等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要对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志愿者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真正使参加志愿服务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时代风尚。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社区文化宣传设施,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知识、技巧和志愿服务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使参与志愿服务的愿望得到尊重,行动得到支持,劳动得到肯定,价值得到认可,典型得到推广,精神得到弘扬。

  3、大力培育和发展志愿者组织。建立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志愿者组织,是提高志愿者组织化程度、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动员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反映志愿者诉求等方面的作用。在社区层面,要简化志愿者组织登记手续,实行备案制度,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类、文体活动类、服务类组织,提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化水平,力争使每个志愿者都能有自己的组织。

  4、大力引导、支持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单位要组织、动员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要探索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引导志愿者承担相应的义务,为他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人身安全、人格名誉等保护措施。要积极培育志愿服务品牌,推广“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 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使志愿者在自身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

培训方案 篇6

  随着构建理想课堂的全面实施,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已经成为理想课堂的基本模式。为了使小组成员在互相讨论、学习和评价中,其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评价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发挥和提高,那么小组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小组长的评选和培养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因素:

  一、小组长的评选要讲究科学。小组长的人选最好由组员自己推选,教师不要直接指定,因为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小组长在小组中有威信,得到组员信服,才能协调好工作,如果教师指定的学生,组员不拥护,那么工作就不能顺利的开展。或者小组长由组员实行轮换制,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管理和组织才能。

  二、教师要对小组长加强培养和指导。

  1、教育他们树立一种谦虚和公正的态度,不能凌驾于组员之上。

  2、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小组内、小组之间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3、教给他们一些组织工作的方法,如怎样组织小组自学、讨论、激励、反馈和评价等。

  4、要求小组长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各任课教师要协调好,选拔出得力的小组长,使小组合作学习逐渐走上正轨。

【【推荐】培训方案六篇】相关文章:

【推荐】培训方案9篇05-10

【推荐】培训方案4篇05-09

【推荐】培训方案三篇05-04

【推荐】培训方案3篇05-02

【推荐】培训方案四篇05-02

【推荐】公司培训方案3篇05-17

【推荐】年度培训方案三篇05-16

【推荐】公司培训方案4篇05-10

【推荐】培训方案汇总五篇05-10

【推荐】公司培训方案三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