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复习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7-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根据课文,在横线上给拼音写汉字,在括号内给汉字注拼音,并解释底下加横线的字词:

萧 瑟 (sè)    和 煦 (xù)    干 煦 (hé)     吞 噬 (shì)      张 骞 (qiān)

荡 漾 (yàng)   裸 (luǒ)露    无 垠 (yín)    边 缘 (yuán)     崩 塌 (ta)

绵(mián)延不绝     浑 (hǔn)然一体 沧海桑田:原来的大海变成了农田,形容自然发生巨变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本文是报告文学,详细 报道了罗布泊消失的过程、后果和原因 。

1、看课文回答:罗布泊位于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它原本有 仙湖 的美誉。

2、报告文学有其新闻性,就是其报道真实、具体、详尽。另外,本文又有其科普性,它普及了有关罗布泊自然变迁方面的科学知识。

(1)填写下表,了解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与后果:

罗布泊的环境恶化的过程和后果

变化项目 从四世纪至上世纪80年代(叙说顺序:时间顺序)

原本 后来

气温变化 阳光和煦 夏季气温高达70℃

河流长度流量变化 1321公里 不足1000公里

牲畜种类数量变化 牛羊成群

禽鸟种类数量变化 野鸭 鱼鸥 小鸟 天空不见一只飞鸟

植物种类数量变化 万顷绿地  遍地麦浪 没有一棵小草

胡杨长势的变化 780万亩 420万亩

人类居住状况、劳作方式变化 310户村民  农耕,游牧 逃离家园     

水域面积变化 两万平方公里水域 干涸

耕地面积的变化 5万亩耕地 受到威胁

沙漠化的进程 以每年3米至5米地速度向湖中推进

(2)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采用了下列说明方法的语句:

摹状貌: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列数据:以每年3米至5米地速度向湖中推进

作比较: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

举例子: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世界著名的内陆湖……

3、 报告文学有其文学性。课文在描述和说明罗布泊的今昔变化时采用了各种修辞方法:

(1)判断下边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且说说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

(过去的罗布泊)“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修辞:拟人。  作用:生动描写野鸭、鱼鸥和小鸟的活动,写出它们的欢快心情,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现在的罗布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修辞:比喻和拟人。 作用:前者描写胡杨枯死时的情状,推测胡杨临死时精神状态;后者描写罗布泊干涸裸露时的形态,两者都表达作者痛惜和愤慨。

4、课文分析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作出归纳。

(1)盲目增加耕地用水(2)盲目修建水库截水(3)盲目掘堤引水(4)盲目建泵站抽水

5、请简单归纳塔里木河两岸动物、植物减少、死亡的情况,并说说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牛马、水鸟、飞禽在减少,万顷林木、遍地麦浪、防风林、胡杨林在减少甚至死亡,林木由780万亩减少到430万亩。用了列数据、作比较、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6、作者在报道了罗布泊干涸的过程和原因后为什么还专程去考察和报道当地防风林、胡杨林的退化死亡现象?

作者在报道了罗布泊干涸的过程、后果和原因后,还专程去考察和报道塔里木河两岸防风林、胡杨林的退化死亡现象,是为了进一步反映塔里木河的萎缩不仅造成罗布泊的干涸,还导致两岸林木的减少和死亡,并由此而迅速加剧了当地沙漠化的速度。

7、读课文的最后三段,思考、回答问题:

(1)为什么在说完罗布泊的消逝之后,还要提及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的悲剧?

这是为了揭露类似罗布泊干涸的悲剧在中国境内不仅不是个别现象,而且还在扩散恶化,以便引起读者的关注和警醒。

(2)这是什么写法?

    这是由点到面的写法,由个别到一般的写法。

 

梁永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复习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4.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

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滑轮》教案

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教案

7.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教案

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9.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10.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社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