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16-1-13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严祖光

    引导学生学习《荆轲刺秦王》后,在品读人物时,我向学生提了个问题:“课文中的秦武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老实说,这个问题提得有点笼统。学生小组内开始了讨论,但我觉得讨论总有点不着边际。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分析?”我在走廊上问道。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些要看人物语言、要看人物行为的话。

“秦武阳说话了吗?”

“没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么行动呢?”

有的学生说:“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迕视。”有的学生说:“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很好。”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问道:“这两处写同一个人,前者是客观叙述,后者是直接描写,可为什么这个人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没想到有个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我认为第二处是秦武阳假装的。”

“假装的?”我心中一愣,“为什么假装呢?”我追问道。

“他假装是为了迷惑秦王,以配合荆轲斩杀秦王。”他很自信地说道。

“不对,”另一位同学马上站起来反驳道,“他是真的害怕。作者写他的害怕正是为了表现荆轲的勇敢。”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我示意他们俩坐下,然后说道:“好吧,下面大家对这个问题组内开展讨论,看看秦武阳是不是假装的,有什么依据能够证明。注意,依据只能从文本中找。时间只有三分钟。”

教室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我在走廊上边走边倾听着同学们的讨论。有的同学开始从书本上找,并指给同伴看;有的同学开始争论,争得面红耳赤。看到同学们争论的样子,我打心眼里很高兴。三分钟时间一晃就过了。

“好,下面开始发言。”

我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举起了四五支手。我示意一个不爱发言男同学起来回答。

“我们认为,”他显得有点腼腆,“秦武阳是假装的。理由嘛,跟先前那位同学说的一样。”

他刚说完,又有一们女同学马上举起手来。

我示意男生坐下,让女生回答。

女生的声音很响亮。“我们认为,秦武阳不是假装的,而是真的害怕。依据有如下两点:一是他至陛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特别是荆轲追杀秦王的时候,连影子都没看见;二是这样写正好能表现出荆轲的机智和勇敢。”

女生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另一女同学举起了手,大概是要表达不同意见吧。前面的女生刚坐下,她就站起来说道:“秦武阳是假装的,我们的依据是荆轲‘顾笑’秦武阳并说秦武阳是‘北蛮夷之鄙人’。‘笑’是一种会心的笑,而‘蛮’就是野蛮的意思。这就说明秦武阳和荆轲的配合还是很默契的。”

另一组的一位男同学没等我发话就站了起来,而且面色凝重。“我们认为这是错误的理解。至于依据,文章里说得很清楚,大家自己看吧”说罢就坐下了。他的话引来了一阵哄笑,同时还引来了更多的同学举手。

我心里明白,同学们的理解大概与对字句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把字句理解到位,就等于失去了理解的根基。“大家都很认真。但我们不能脱离文本,比如说有些字句……”我刚说到这里,下面就有个同学站了起来。

我只好打住话头,让这位同学说他的意见。“老师说得很对。”教室里发出一阵窃笑。“笑什么笑。就是嘛,老师说要理解字句,我们对有的字句还真没理解到位。比如‘顾笑’,就应该是回头安慰秦武阳而发出的笑,意思就是‘你秦武阳镇定些吧,别怕,还有我呢。’再看‘蛮夷’,就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意思,而不能理解为野蛮。”说完,他径自坐下了。

下面的同学听了,大都在点头。我问道:“他说得有道理吗?”

“有道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还补充一点。”又一位同学举手说道,“‘鄙’原来就学过,是粗鄙的意思,而且后面又有荆轲的话,他说秦武阳‘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这就说明,秦武阳虽在十二岁就杀过人,并且‘人不敢与迕视’,但他从未见过世面,第一次见到秦王这样的人物,所以内心就感到十分害怕。”

他刚说完,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很不错,问题总可以解决得更好,只要我们认真读懂并分析课文。”我感觉到学生们真的很投入,“大家想想,我们在家乡可能很厉害,但初到大城市,见到那样高的房屋,见到那样多的车流和人流,一样会觉得害怕。不就跟秦武阳一样吗?再说,荆轲追杀秦王的时候,他秦武阳跑哪去了?说不定早跑到某个旮旯里躲起来了,当然也有可能被秦王的士兵杀死了,大家觉得呢?” 

同学们都点头称是。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思考作者这样写秦武阳的作用是什么呢?”接着我在黑板上写上了秦武阳的名字。

有同学已经举起了手。他站起来说道:“这样写秦武阳就是为了表现荆轲的勇敢。”

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道:“我觉得,这样写也有表现秦王威武的作用。”

我把荆轲和秦王的名字也写在了黑板上。

“大家的意思?”

“同意。”

为了让大家把词用得更准确些,我说道:“让我和姚明站在一起,大家看姚明的话会觉得怎样?看我的话又会觉得怎样?”

一个同学说:“姚明会显得更高,您会显得更矮。”大家听了,又是一阵窃笑。

“这应该叫什么?”

“衬托。”

“对,衬托,”我点头说道,“衬托有正面衬托,还有反面衬托。这里应该叫反面衬托,也就是反衬。”停一停我又问道,“那么请大家再想想,这样写秦武阳还有别的作用没有?”

“还有。”又一个同学回答道,“用秦武阳的害怕反衬秦王的威武,而秦王的威武恰好又能反衬出荆轲的无畏。”

“对。说得很好。”我于是用箭头将三个人物的名字串起来。

[课后感悟]这节课同样不是预设的(我根本没想到学生会提出“秦武阳的害怕是假装的”这一结论),但效果却很好。因为问题出现后的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的讨论是有效的。同时,学生还通过这节课明白了理解字句在阅读中的作用。

 

严祖光

[《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设计

4.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5.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6.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7.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

8.高一数学必修2教案

9.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课件

10.高一英语必修1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