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者,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 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重点】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一、前置作业: 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2、名之曰褒禅。
3、而莫能名者。
4、火尚足以明也。
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6、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7、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二、鉴赏本文写作方法:
1.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2.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观点。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
3. 文笔简洁,语言凝练。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
三、知识拓展:
1、下面所列各句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2、下面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之乎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3、选出加横线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项( )
A.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 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
E.左右欲刃相如 F.莫若以吾所长,攻敌所短
四、作业
回忆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韩军
[游褒禅山3 学案设计(语文版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10.游褒禅山记课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