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备什么 这样集中是否有用

发布时间:2016-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中国教育报     2001-08-22     记者 李建平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记者在一些学校调查发现,中小学集体备课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集体备课应突出研究风气 

  集体备课要研教研学,尤其要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一些学校集体备课“重教轻学”,只重视教师如何去教,忽视对学生学的研究与探索。要实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就要在备课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要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教法、学生如何运用学法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一些学校在集体备课中恰恰忽略了这些内容的研究。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研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研究教材如何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相应教法。 

  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不完整,大多数只有知识目标,缺乏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不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教学目标应当由“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组成,教师应当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应体现以学生为主。 

  教研组作用不可低估 

  集体备课应当强调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大纲的基础上集体交流。有的学校为了便于研究,确定中心发言人,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为的是提高备课质量,而不是一人备课,集体模仿,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当“听客”和“看客”,更不能照搬别人的教案。学习别人的教案不能代替个人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不吃透教材、深钻大纲,不广泛查阅资料,不细心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而机械地套用他人编写的教案,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学习他人的经验,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鼓励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许多抓教学的领导认为,集体备课的最佳境界就是整齐划一。不少学校对集体备课作出严格规定,课时统一、授课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统一,乃至教案的格式也要求统一。对此,一些教学管理干部认为,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我们不否认要有共同的目标,但如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无疑会扼制教师的个性,抑制教师的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就无从谈起。 

  还有些学校只重视同学科的集体备课,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沟通。实际上,由于一些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安排办公室,同学科教师交流的时间较多,而不同学科的教师却很少有机会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为此,教师们建议,集体备课形式应灵活多样,既有集中,又有分散,除了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还可以不同年级同学科大组备课,或同年级不同学科集体备课,特别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 

 

[集体备课备什么 这样集中是否有用]相关文章:

1.生物集体备课总结

2.集体备课教案

3.集体备课话动总结

4.数学组集体备课总结

5.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6.赤壁赋教案集体备课

7.语文集体备课组总结

8.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9.高三生物集体备课总结

10.集体备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