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

发布时间:2016-7-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

                      --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王富东 751900

一、语文教与学中的两种现象

     现象一:

     学校教务部门经常为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水准及负责程度而对学生作一些问卷调查。调查中有多名学生提到一种现象--我的语文老师基本功扎实,语言流畅,课有目标、有重点、有训练。讲课井井有条,但我总是收获甚微。有时,老师那流畅的教学于我,就像时钟的钟摆,按每秒钟一次“滴答”的速率在教室回荡,初听声声悦耳,再听迷迷糊糊,后听便昏昏欲睡了。

现象二:

笔者多次在一些所谓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公开课中,听到这样的话:昨天刚刚教过你们,上课要打开思维的马达,要把思维的闸门打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游走……看,因为你们不愿意积极主动思考,所以我只好把精心备好的课全盘交给你们了(老师一脸无奈,学生一脸无辜。)

思考一:

在学生心目中基本功扎实的老师的课,为何变成了“钟摆”的摆动?语文课的动力何在?语文教师的激情何在?语文课的效率何在?……

思考二:

苦口婆心的教师为啥对学生启而不发呢?辛苦执着的教师为啥收效甚微呢?孩子们问啥不愿意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呢?……

反思:

现象一反映了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在,忽略了学生对象,忽略了与时俱进,忽略了更新知识体系,依然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白开水般的感情来教导已经变换的学生,学生自然只能迷糊昏睡了。究其根本原因,乃是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缺乏应有的教学激情,也就无法开创性地备课授课了。其实质就是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化。

现象二表面上是现在的学生出了问题,但究其原因,却是辛苦的语文老师强行霸占了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从而培养出一批思维懒惰的学生来。根本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上。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条佳径

基于上述现象及思考,我在阅读教学中,边学习,边研究,提炼(开辟)了阅读教学减负增效的一条路径,那就是勇敢地给学生留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

“域”:字典意义是指某种范围或一定疆界内的地方。我的理解是一个人能力所达到的地方。如果把学生索要面对的读物当成是一个大海,那么,该学生在当前阅读背景下,阅读能力所达到的区域,就是“海域”。

要让学生自由地在自己独立的“海域”中自由徜徉,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时间保证

教师霸占学生的自我阅读时机,多半是因为他(她)舍不得给学生留出大段的时间,总是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讲,这样无意中就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与思考权。事实上,只要我们愿意匀出时间,如每堂课10分钟,由学生尽情展开素读、精读、比读、品读;学着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一定要在这10分钟内保持专注,尝试把“心”投进文本之中,培养自己的控制能力,争取把这10分钟的资源用到极致:收获大量的信息、捕捉行文脉络、提炼文本思想、归纳行文艺术等。这样,在10分钟的阅读中,学生一直做着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相结合的训练,周而复始,以每周5语文课来算,一学期中,学生所获得的自我阅读时间为:5×10×20=1000分钟。这样的时间段,也保证了学生每天在课堂上的自由阅读空间(主要是心灵空间),在这一时间段中,学生的心灵空间是空阔的、全纳性的,也是自由的、放松的。这种心灵状态使学生有了足够的自我研读的实践机会。

(二)实践保证

1、教师层面:问题设计有整体性、研究性

当然,任何一堂高效的阅读课,都不是简单地放时间给学生。教师应该事先对学生“自我研读”的这10分钟作最为经济与科学的引领,最好的方法是问题设计。此处的问题是从广义层面讲的,它是指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而交由学生研读的文本就是靠这一问题的牵引而有方向地解读。这种问题应该具有整体性、研究性。以《三颗枸杞豆》第一课时的“自我研读”为例,老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抓切点理读课文情节”,以下是学生自我研读的成果。

(1)淘气鬼:捉金巴牛-捣鬼-逃学-遇三叔-观野豆角花-再遇三叔-  被赠枸杞-获得启示-不再淘气。

(2)植物学家:小山村-小树林-乐园-春光四溢-大花蝴蝶- 在林中遇见三叔-跟三叔观野豆角花-捉太阳-三颗枸杞豆-成为植物学家。

   (3)秘密(迷):可惜太迟了-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三幅画的秘密-三个O的秘密-捉太阳的秘密-三颗枸杞豆的秘密

(4)乐园    (5)树林     (6)太阳  (7)时间  (8)……

“抓切点理读课文情节”,使学生自我研读有了方向,阅读收效甚大。

2、学生层面:自我研读有目的性、针对性

(1)读思结合:用语文的头脑去思考

粗浅的读者很难将读与思同时开展得很好,但如果我们老师能在一开始就对学生做自我阅读的心理指导,也许阅读收获将会更多更丰富。

还以《三颗枸杞豆》的研读为例,在第二课时,老师可以告知学生研读的方向:用语文的头脑去挖掘文本的构思特点,去感悟文本营造的意境(基调)等。

这样,学生有了如下的研读成果:

生1:用一组巧设的悬念串联一篇动人的小说 

一个出名的“淘气鬼”怎样成为植物学家?--三叔问什么声声唉叹:“时间不多了,太迟了,太迟了--”  三幅画“塔”、“书”、“树”是怎么回事?--三幅画下三个圆圆的“0”又是一个怎样的谜语?--是三叔捉太阳, “太阳”怎能捉住?--三叔留给“我”三颗红色的枸杞豆,谁又能猜出这三颗拘杞豆的秘密呢?六个悬念像一个个圆环,环环相扣,悬念叠起,勾连成一篇动人的文章。 

生2:用一个凄美的故事铺写一曲人生的赞歌 

作者写三叔的一生,无处不染上“凄美”的基调。

看,他从那春光四溢的树林走来,却是“柱着桦木削成的棍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嘴唇发紫,像紫红的桑葚”。如此瘦弱、有病的身子与烂漫的春光是这样不协调。可就是这样一个瘦弱的老人,却对大自然充满着热爱之情!乃至于对一朵花,一枝叶也观察得那么仔细!“时间不多了,时间不够了;太迟了,太迟了……”的声声叹息,流露出他对时光的流逝的慨叹,对一生无成的懊悔,对年青生命的关爱。后来我终于知道,这样一个瘦弱的老人他正患着癌症。……捉太阳的情景,再一次感染了我。一个行将就木之人对生之留恋是那样强烈而又无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生无成的老人,却在生命终了之时,幡然醒悟过去的怠惰给自己带来的损失、造成的失败!可是谁又能反对,三叔的失败何尝不是他的成功?……最具“凄美”之笔的是结尾处三叔留给我的“三颗红色的枸杞豆”。红色仿佛是三叔的一是颗闪耀的红心,枸杞豆则象征着他的生命的结束,也寓含了对三叔的赞美之情:过去的三叔是失败的三叔,而在生命终结前一刻,他却完成了生命传承的伟大使命。三叔的一生是悲凄的一生,可因为他最后的一举,使他的一生都笼上了理想的光环,闪现出美丽的光泽,演绎出一则凄美的故事! 

(2)读写融合:用“第三只眼睛”去批注

 我时常会在学生开始自我研读前提醒学生打开他的“第三只眼睛”--一支水笔,借助于这支笔,提醒自己走进文本,控制自己思维在场,协助自己开展“批”(做记号)与“注”(写鉴赏、批评、感悟等)的笔头工作,从而把读、思、写三个看似割裂的动作,融合为三位一体的自动化的行动,这样学生就会慢慢成长为成熟的读者。

下面是一位学生在自我研读中对《三颗枸杞豆》做的随文批注。

《三颗枸杞豆》简直是一座语言的宝库。在此,多种修辞手法的装饰,使本就诗化的语言别具丰姿,如用比喻摹写金巴牛的黄色硬壳,像“一个金质的盾牌”;描绘三叔的眼晴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三个理想的失败像“三个圆圆的0”……比喻,使文章文采斐然,又使描写对象形象可感,别具感染力。另外,对大自然美景的描摹,调用了丰富的词汇,长短交错的句式,使人有如临宝藏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之感!“太迟了,太迟了”;“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但“0”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等富于哲思的语句,如钻石般发出熠熠的光辉,让人读后如余味在口、余香在手。……

(三)追求简约

当然,每一次大胆留给学生“自我研读”的时间段,我们都要争取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给学生规定很多任务。任务越多、头绪越杂,学生越是不能有序开展“研读”,更不会有“自我”。因此,开辟“自我研读”的空间,应该注意精简头绪,以少胜多,追求简约。务必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该做的事必完成:这是研读的基础,打佳词、集妙句、理情节、结主题等。应把这项工作当作常规来做,来坚持。

2、能做的事可选做:一个优秀的文本总是潜藏着太多的亮点:选材的精妙、构思的奇巧、意境的和谐、手法的神妙、语言的灵动、思想的深邃等。在“自我研读”时切忌面面俱到,老师应该适时提醒学生,有舍弃、有选择,能做的事多做,能做的事做精。 

3、想做的事勇于做:如对某一作家创作风格的进行系列研究、对一册语文书上的同类文章作构思归类、从对同类文章学习的经验中提取写作的规律等。

三、学生阅读品质的三种境界

    当然,光是靠几节课的机械训练是达不到真正减负增效的效果的,其实,任何一种或多种有效或高效的阅读指导方法,都要建立在对学生阅读心理、阅读品质的了解的基础上,并经过一年、两年时间的历练,方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学生阅读品质有以下三种境界。

(一)漂浮

    依然把所有的读物看成是一片海域,那么,粗浅的读者(专指学生)只是坐在小船上,远观蓝天大海,得到的是漂浮的感觉。对于阅读而言,充其量也就是学得了一些字词,了解了一些情节而已。但它是走向后两种境界的基础。

(二)触摸 

较成熟的读者,已经敢于抛开小船,赤脚走到海边,用脚、用手、用脸去触摸海水,尽管初次触摸时一边打着激灵,一边胆战心惊,但他真正靠近了海水,用全身心去碰触这片海域的语言文字,去触摸文本作者的思想脉络,去体验文本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进而对词汇的占有、情节的概括、思想的提炼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并在后续阅读中行之有效。

(三)沉潜

成熟的读者,则以百倍的勇气,猛跳进深海区,把全身心完全沉潜于海水中,与文字共融、与作者低语、与主人公对话、与文本思想展开交锋,身、脑、心完全合一,入得文本(深海),出得文本,多有自己独特的体悟与收效。

读者水平从“漂浮”到“触摸”到“沉潜”,并不是严格的线性上升关系,真实的阅读锤炼应该是螺旋上升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自然达到“沉潜”的理想状态,走向它,并获得更多的阅读成果,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阅读关也必须经历三重境界。 

1、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阅读是一种孤独。但正是这种孤独的状态,为心灵存留一片静地,使它能在宇宙的表、端间游走,在花园的隐秘处猎奇。深入寒江垂钓,独上高楼揽月。 

处于漂浮状态的读者,必须匀出大量的时间(因为时间的利用是区分平庸与精彩的分界),去读自然、读人生、读社会;读影视、读网络、读报刊;读心灵、读气质、读灵魂。在阅读中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语言的积累,因为积累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阅读中掌握点面到立体的知识体系,因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能力。“孤舟蓑笠”是第一境界的必经之旅,“独钓寒江”则是锤炼心智的绝佳途径了。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山之美,来自那一抹淡淡的幽香。幽香何处来?激情背后的冲动,冲动背后的积淀。大面积的阅读无非是为了积淀素养。首先是我们作为学生的导师,需在阅读中读出学生之需。学生需要什么,渴盼什么,我们就应当读什么。其次是学生从阅读的“漂浮”状态过渡到“触摸”状态,必须懂得舍弃网络文学、快餐文学及电子产品的阅读,下功夫锤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才能渐入佳境。不久前读到《汉语PK英语》一文,深为作者的深刻与锐利而震动。今朝读《怎样学古文》,明确了较成熟的读者应该对文本做到“点线的懂”与“平面的懂”而 “立体的懂”则完全是学生文言语感敏化的必经之路了。  

所以,教师读什么,想什么,直接影响着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情趣及志趣,同时也影响着他的阅读品质。关注学生内心的需要,选读大家急需的东西,师生共同去“触摸”文本的文字、脉络、情思,我们才能撷一束秋菊,真正走入“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3、星河尽涵泳,俯仰迷下上

读书之法即是读出自己,成熟的读者总是把自己的读法传递给学生,引领学生向“沉潜”的境界发展。我常常带领学生设想:自己就是一只翔鸥,面前的沧海(可能是一部书籍、可能是一份考卷)辽阔无边。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它首先用俯瞰的姿态,来发现并猎取它理想的猎物。然后蒙扎进这片海域的深处,“涵泳恩泽”。

借用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的说法:“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他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我想说,“沉潜涵泳”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这样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因而,“自我研读”,增加的是语文老师事前的阅读量、备课量,减少的是学生“自我研读”的负重感、疲累感;增加的是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情趣,减弱的是语文老师的话语霸权、思维霸权;敏化的是学生的阅读品质,提高的是老师的专业夕阳。勇敢地给学生留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既减负,有增效,何乐而不为呢?

 

望月

[给学生一方自我研读的海域--兼论语文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相关文章:

1.语文主题阅读教学计划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件

3.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4.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

5.小论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6.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教案设计

7.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心声》教案设计

8.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设计

9.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10.教师给学生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