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书时有种莫名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在校门口等人时就即兴翻阅了起来。
书的第一节就直抵我内心深处,我被“震撼”了,也许这词有些夸张,可是它真的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做事都会忽略自我内心的声音,教学也无例外。实习时的经历告诉我,每堂课我都感觉自己像在演戏,因为有人(指导老师)在看,所以我不能照着自己最想要的方式进行,因为很多时候我内心的课堂设计是开放而不受很多现今的规章所提倡的。我要演给老师看,机械地进行着每一个教学环节,我甚至不敢往课外延伸,生怕自己的拓展会让老师觉得无用,空、虚,我实在还没勇气能够很好地掌控课堂,来预测学生的课堂生成,于是委屈了我的那班学生,他们只能跟我有板有眼地机械运作。这样的课堂是让人感到失败的,是尴尬的。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发现能深博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的确是那些能在课堂中显现教师自我人格和个性的老师,但是这样的老师屈指可数,因为很多在职者都缺乏这样的勇气。而《教学勇气》却恰能给人这样的勇气。
作者在开篇第一章节里就开门见山地向教师乃至所有读者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的话,而作者却写了整整一本书的文字来告诉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认识自我”并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帕尔默教授认为“最优秀的教师是能将心灵献给学生的老师”,而“真正的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无论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怎样的尴尬与境地,我们都要能够有保持自身完整的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教学事件中让自己不愉快或尴尬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某个老师说的教学经验,她说假如自己在课堂上犯了知识型错误,但学生没有发现,这时你还是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别在学生面前说自己错了。我当时就觉得奇怪,为什么知道错了也不能自己承认?教师不是神,有知识盲点或是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躲避这些呢?承认自己的不知总比不懂装懂来得好些。而我们很多老师正恰恰缺少了这样的勇气。
帕尔默教授说:“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灵是封闭的,至少也只是选择性开放的,我们只对那些迎合我们预设观点的答案开放,而往往对异己者紧闭大门。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是我们很难把握好课堂中的教学契机,也很难让学生进行真正地“学习”,也就无所谓的教学了。真正地学习应该是在对话中产生,在恰当的沉默中生成,而不是教师源源不断地灌输,学生用心地笔记、识记。
帕尔默还分析了教学恐惧的根源所在--教学与生活地分离,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分离。他还在书中提出了六条教学设计悖论,尽管是多余我也想在这里在写一下,因为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太精妙啦,它胜过那些叫嚷多年的所谓的新课改所提倡的设计:
1. 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限又是开放的。
2. 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气氛的。
3. 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4. 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5. 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地支撑。
6. 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与争论并存的。
这样的空间是丰满而生动的,是让人感到兴奋和愉快的。在这样的空间里,主体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师或学生,而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是一切在课堂甚或延伸至课外而生成的一切对自我有价值的东西。
由此,我明白了,在今后地教学中,不必再为学生在课堂的偶尔沉默而感到焦虑,我们要敞开心扉地欢迎这样地沉默,该相信“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表达。”因为,他们“有权利表面上不参与讨论和交流--只要能让我感觉到或偶尔向我口头保证,他们在内心参与了。”
帕尔默也带我们重新认识了教学的主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但它又可以由这两者的对话争论而生成。课堂是一个共同体,而教学则是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产生“当我们把他者看成主体时,我们就不会疏远他。”要想能够真正的走进文本,走进某个知识领域,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那么,这一切就是我们的主体,正如一位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所言:“如果你要真正地了解肿瘤,你必须成为肿瘤。”微言大义,旨意深远啊。
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太多了,它给人一种认识自我,保持自我完整的勇气。让我们不再恐惧教学中自我的暴露,相反,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们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更好的将教学与自我相融合,让教学成为发自内心的认同,让课堂成为每个参与者展现“真我”的地方。
朋友,如果你还在犹豫,还在害怕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实践,那么去读读《教学勇气》吧,他可以给你这样的勇气!
刘梓馨
[让教学更真--追求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完整--来自于帕尔默《教学勇气》的勇气(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2.花的勇气教学课件
4.大班教师教学随笔
6.教师教学经验随笔
7.语文教师教学随笔
10.中学教师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