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6-2-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1、中国哲学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学习“先秦诸子”之后有哪些体会?

中国哲学的特质:

第一条就是重用。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第二条就是重德。

    经世治用,润泽斯民,这是一个外王问题。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外王必须以内圣为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内心。这样一来,如何成就一个人,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哲学不管哪个学派,都非常重视如何成人的问题,在道家表现为如何成仙,在佛家表现为如何成佛,在儒家表现为如何成圣。虽然具体表现不一样,但重视如何成人的主旨却是一样的。 

    文章最忌随人后,道德无多只本心。 

精神家园:

    中国哲学就是你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既是你整个人生的动力,始终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又是你的精神驿站,当你身心疲惫时可以在其中小息片刻。在先秦诸子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2、孔子思想中礼和仁的关系是怎样的?

    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走向,在公元前五世纪(轴心时代)时期就已经确定下来了,以后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根)

殷周之际(小邦周克大国殷)的影响:

    “小邦周克大国殷”的历史壮举在思想上产生的动荡是空前的。如何解释“有命在天”的殷商政治的倒台呢?周代的统治者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这就叫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

    西周文化对中国哲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礼乐制度方面。

    礼乐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治国,一是教人。

    西周文化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同时表现在重德方面。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泰誓》中)

儒的由来:

    最早就是需字,即濡,特指沐浴斋戒之人,特指从事相礼,治丧一类工作的人员,最早多是殷的遗民,由于他们的政治地位低下,职业贫贱,逐渐养成了柔弱的作风。 

    孔子以其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儒者的内涵,将人格、道德、政治的内容加入其中。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孔子礼仁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仁是行礼的内在基础,礼是行仁的外在目的。人如果做到了仁,就会将行礼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即行仁是行礼的动力因。

    孔子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愈矩。” (《论语阳货》)知天命,相当于后来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意思。 

    孔子的主张:

    复周礼有损益、正名。行中庸(最初是政治性)、行仁。

    社会中任何时候都有两种人,一种是信奉现实主义,一种是信奉理想主义。信奉现实主义的人,可能会生活得不错,信奉理想主义的人则很可能在社会上处处碰壁,被人讥为迂。迂人坚持理想主义不放,所以生活得十分沉重。但历史就是在这种沉重中发展过来的,而对历史发展有大贡献的也往往就是这些迂人。

    孔子哪里仅仅是追求内心快乐的生活(批判于丹)呢?他要复周礼,为此颠簸劳顿,奔走呼号,那是多么的沉重啊。

    复周礼的过程中认识到,要实行周礼,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因为礼在那里明摆着,有人却偏偏不去执行。这说明他们不是不知礼,而是内心没有行礼的基础(仁)。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二章) 

中庸的方法论意义: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最合适的点。如果做事能够保持这个中间的点(即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人们做事就应该尽可能达到这个中间的点。“过犹不及”。庸即用,中庸即用中,并要时中。“君子而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中庸》)中庸(仅涉及量)并非折衷主义(涉及质)。

仁的特点: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一个特点,仁是内在的(内在性最重要)。由于是内在的,所以仁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

   第二个特点,仁不是知识。而是一种道德情感。

   第三个特点,仁易于流失。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

    行仁,要完全靠自己,而不靠别人。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这是一种内求的致思路线,是后来儒学心学(阳明心学)提倡反躬内求、心灵顿悟的直接源头。 

   “诸德之家”其实就是人心。根据我多年的研究,我把仁概括为“伦理心境”。

仁之四律:

    金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铜律:人施于己,反施于人。

    铁律:己所不欲,先施于人。

礼仁关系:仁是行礼的内在基础,礼是行仁的外在目的。人如果做到了仁,就会将行礼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墨子“天志”、“明鬼”的思想意义主要表现在哪里?

    天志、明鬼即墨子学说的动力

    “背周道而用夏政。” (直接与孔子相对)儒家和墨家都讲爱人,但有本质不同。儒家“爱有差等”,强调在亲疏尊卑之间,爱是有差别的,可分等级的;

墨子不满意儒家的学说,主张“兼以易别”(《兼爱下》),也就是要用“兼爱”来代替“别爱”,强调爱无差等。

兼相爱交相利: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兼爱下》) 

墨子十事: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政治);

    节用、节葬、非乐(经济);

    非命、天志、明鬼(思想)。 

    在墨子的时代,命的观念非常流行。“命富则富,命贫则贫......虽强劲何益哉?”(非命上) 墨子反对这种观念,提出了非命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墨子提倡力,“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 

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任何一种理论学说都必须解决一个动力的问题。(天志明鬼即墨子学说的动力)

    第二,动力的性质不同,学说的性质也完全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墨子主张非命,但他又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同时还承认鬼的存在。合而言之,即是天志明鬼。墨子提倡天志明鬼,是为了兼相爱交相利学说提供一个保证。

    一些学者发现,墨家思想与基督教教义有接近之处,都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性的爱。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宗教之路走不通。儒家别爱问题多多,是中国现代社会腐败现象的总根源。因为儒家过分关注家庭亲情,一旦社会正义和家庭亲情发生矛盾的时候,总是要以牺牲社会正义为代价。这种以牺牲社会正义为代价,在法律方面的一个表现,就是容隐。所谓容隐,就是家庭中有人犯了罪之后,允许亲人对于隐匿和保护。

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以西方法律为标准?我们对西方法理的理解是否准确?容隐制度有没有合理性?中国法系独为宗法伦理型。事实上,刑事责任上亲疏有别,尊卑有别,是中西法律的共同原则,是中西法律惊人的不谋而合之处。容隐有利于保护亲属;使人有安全感。

    过去,我们往往以西方(有时还是误解的西方)为标准,看不到这里面的价值,一见到有人讲传统,就讥之为腐朽落后。殊不知,这种随意的讥讽,恰恰表明了人们的浅薄和无知。儒家文化是很活的:既主张重孝,又主张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为国尽忠;既允许容隐,又提倡在特殊情况下大义灭亲;允许容隐必然带来复仇问题,但并没有因此而引发无节制的乱杀无辜。 

4、如何理解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老子哲学的起点:批判人文精神的危害性

        老子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陷入了空前的混乱,成为一个大的名利场,根本原因是人文精神的发展点醒了人们的知欲之心,背离了自然无为的原则。人们往往只看到人文精神的进步性,老子却尖锐地从看到了它的危害性,这种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仅成了老子哲学的起点,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批判社会上重视名与利的现象。老子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哲人,其伟大之处在于,他没有就事论事地解决当时的问题,而是从根本处思考这些问题。

自然

    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在不受外界强力干扰的情况下,通常都能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都能与周围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宇宙就在万物的最佳状态和良好关系中达到和谐与平衡。这种情况就叫自然。

道: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 “道” 字均指在路上行走,即相当于今天道路的 “道”。但老子的道字已进一步上升到事物的本源,规律或法则。

    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万物是一个不息的过程。 反者,道之动。

    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道生万物始于无为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这就告诉我们,道虽然重要,但道是由自然衍生出来的,所以比道更重要的是自然。如果离开了这个关系,老子的思想是无法理解的。 

    老子提出“道”有着明确的目的,这就是阐发自然无为的思想。老子提出道最终是为了说明自然无为的思想。老子道的思想所表现出的宇宙关怀和形上智慧,是在先秦其他学派中很难见到的

    总之,老子为了说明自然的重要性,提出了道的学说,认为道是比上帝更为原始,是万物之宗,这种作为万物之宗的道是无与有的统一,在自然无为的过程创生了万物,人也应该遵行道的原则,做到自然无为。

    德是由道而来的,有了道才能有德。德者,得也。我们能够得到道,也就有了德。这是“道德经” 或 “德道经” 最原初的意思。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

老子的治国之道:

    老子从道法自然的高度出发,认真研究了治国之道的问题。他认为,最好的治国之道是自然无为,绝伪弃智,万物自化。老子的治国之道饱含深邃的智慧,成为后来无为之治学说的直接源头。 

老子的做人之道:

    自然无为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治国问题,同样也适用于做人,将自然无为原则贯彻到做人方面,就是老子的为人之道。老子的为人之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见素抱朴,提倡恬淡寡欲、清静质朴、纯任自然的养生之道。二是守柔处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七十六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5、你对孟子的性善论是如何理解的?

王霸之争:

    王道主义以德以心为胜;

    霸道主义以力以法为强。

    王道主义的基础仍然是君本论。王道主义是理想化的君本论;理想化君本论的核心是提倡以德治国。(以德治国的基础是性善论,以法治国的基础是性恶论)。

    道德的力量是向上的,有了这种向上的力量,现实政治就会提到提升,就会有一种张力,使其受到无形力量的约束,一般不敢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性善理论:

    性善理论是孟子王道主义的坚实理论基础。性善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仁义内在,性由心显”八个字。

三种人性理论:

    一是“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即语出告子)

    二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 

    三是“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性善论的基础完全在于心善,性善是因为心善,心善所以性善。在性善论中,性与心的关系是这样的:心是性的基础,性是心的表现。与性善论相关的善良之心特指良心本心。

    孟子的心就是指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在孟子那里又叫做良心本心。良心本心是内在的,她的外在表现即仁义礼智,也即善性。

    孟子提出良心和本心之说,旨在说明成就道德的根据并不是从外面引入来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

   性善论的原则:

    先立其大:

    反求诸己:孔子“为仁由己”,孟子则提倡“反求诸己”,“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离娄上》4章 )只要反求,就可以得到自己的良心,在孟子这叫“自得”。

    知之必行: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

    无愧于心:君子......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王阳明:《传习录》中)

    良心本心,自在己身,犹如清泉,恰似明镜,是非对错,自然分明

    如果一件事情良心本心已告知不应该去做,你还是做了,良心本心就会不安,就会有愧,这叫有愧于心;如果一件事情良心本心告知应该去做,你照此做了,良心本心就会安稳,就会无愧,这叫无愧于心。做事情之前,先问一下自己:吾心安否?然后去行。

    我更喜欢这样的说法: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无愧于心,是性善论的大学问,万万轻视不得,马虎不得。只有在每个人都在为无愧于心而积极努力之中,中华民族才能挺立起她道德的脊梁。

6、你是如何看待庄子不谴是非思想所包含的方法论意义及其不足的? 

    庄子思想的背景是老子思想与隐者传统。隐者的三个明显特点:鄙夷政治,避世而居;全性保真,保全自已;有闲暇时间思考抽象的理论问题。 

    庄子严厉批判了当时的情况: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庄子思想的核心:

    一是崇尚自然,全性保真:崇尚自然是道家思想的主旨,庄子强调万事必须顺应自然,这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基础。

    名利、智巧、生死,这些都属于人为,庄子要求去名利、绝智巧、外生死,就是要去除人为,回归自然。

    庄子一方面庄子讲顺其自然,一方面又强调全性保真。这在表面上形成了一个矛盾。这个矛盾必须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才能理解。从本质上说,全性保真正是顺应自然的一个表现,二者并不构成根本的冲突。

    为了做到全性保真,庄子认为,凡事不可太有用。“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庄子同时又认为,人亦不可太无用“(庄)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强调,在乱世中要全性保真当学会安时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间世》)

    总之,庄子一方面强调崇尚自然,反对人为,要求去名利、绝智巧、外生死;但另一方面由于身处乱世之中,又不得不重视全性保真,由此形成了庄子思想的重要特点

    二是不谴是非,无待逍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

    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衍生万事万物,那么道与万物毕竟有所不同。由此庄子引出一个重要结论:道是全,物是偏。

    既然道是全,物是偏,任何事物,包括人在内,都只是道的一个部分,那么就没有办法以此物作为判别他物的标准,这样也可以引出一个结论:以此物去看彼物,一定没有是非。“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庄子主张以道观之,以道观物,则物无贵贱。由此庄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为了摆脱以物观物的局限,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的思想。所谓心斋坐忘,是把以前的一切(即所谓以物观物的思维方式)统统都排除掉,从而达到以道观物的高度,做到 “无所好”,“无所常” ,这样也就做到了“不谴是非”。 做到了不谴是非,人就可以不为外界所累,也就达到了无待逍遥的境界

    逍遥的四种境界:其一: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其二: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其三: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其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对庄子不遣是非思想的评价:

    不谴是非有其合理处:庄子不谴是非的哲学意义在于强调以道观物。这一思想改变了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跳出了人类的视野,上升到了道的高度,体现了高超的哲学智慧。 无待逍遥也有其合理之处:人生活在社会中,会受到很多毫无意义的诱惑,这些诱惑其实很多并不是人生必要的,只有摆脱这些诱惑,才能脱离“丧己于物,失性于俗”的局面,活出真我,达到逍遥。

思考:

第一,事物是不是绝对没有标准?

    在这里,庄子犯了相对主义的错误。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都有其标准,在这个范围内就有是非,虽然这个标准在更大一点的范围内可能没有意义,但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第二,无待逍遥可否达到?

    在这里,庄子犯了过于理想化的错误。世界上任何的自由都是有限度的,并不存在无限度的自由。无待逍遥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即使庄子理想的鲲鹏,也是有所依待的。

    如果说庄子还只是停留在不谴是非,无待逍遥的阶段,那么当代人们想得更开,盲目追求潇洒,追求个性,调侃一切,冷嘲一切。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陷在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很多人包装得很是光鲜,这种自以为有个性,其实也不过是一种大众化的或庸俗化的个性。有洞的牛仔裤,发光的脐(鼻)环,均属此类。这些人还不明白是什么的时候,先弄在自己身上再说。拆穿了,他们并没有自己的东西,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真正的个性。他们表面很潇洒,但内心很孤独,很空虚,渴望找到一个安顿的归所。

    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一定是对充分理性的自由。

老子与庄子的差异:

    一、老子基本还是入世的,庄子则完全是出世的;

    二、老子更关心社会,庄子则更关注个人;

    三、老子强调无为,目的是无不为,庄子更多的则是消极避世,全性保真

    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中国文化的两极,形成一个自恰的圆圈。人在有希望的时候,总是向往儒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确实没有希望的时候,又会在庄子身上找到慰藉,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性恶论是荀子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而要理解性恶论,首先应该分辨性和伪,性伪之分是性恶论的逻辑起点。

    性恶论最基本的概念有三,即:性(生之自然,表现为欲望)、恶(欲望无限发展)、伪(人为)这种受到礼义法度矫饰后的人性,在荀子就称为“伪”。“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论的起点是性,性自然发展的结果为恶,但同时人又有心知,通过这种知可以通晓礼义法度,通晓礼义法度之后,人按照这种礼义法度而行,也就可以达至善,成就伪了。

    这样,荀子的性恶论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

两个结论:

    首先,荀子并不以物质欲望本身为恶;

    其次,荀子只以物质欲望无限度发展的结果为恶。

化性起伪:   

    荀子区分性伪,主要是想说明人并非先天具有善性,善性是后天养成的。性恶论的起点是对性的特殊界定。性指人生而具有的各种物质欲望,物质欲望无限度发展必然使天下不宁,故而将其称为恶。为了防止这种恶,必须进行教化,从而使人得到礼义之文理,达到善,而这种后天形成的善就是伪。“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恶论有两极,一极是人生而具有的物质欲望,这种欲望发展的结果是恶,另一极是外在的礼义法度文理,这是使人性达至伪的保证。这就要求人们有认知能力。在荀子性恶论的体系中必须预先肯定人有认知的能力,可以知道这些礼义法度。

心有征知的环节:    

    一是人心有辨:荀子承认人天生有一种认知的能力: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非相)

    儒家人禽之辨:

    孟子:是以仁心善性来区分人与禽兽的不同的,即所谓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则以人心有辨,心有征知来作为人的特征。荀子思想有明显的智识

    二是知礼知义:荀子之知不以自然为对象,而是知礼法。用他的话说即是:“故学也者,礼法也。”(修身)

    三是虚壹而静: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解蔽)

    四是知道守道:心可以知道,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在荀子看来,如果人们通过心知而知道了礼法,就可以达成善,成就伪了

    荀子讲心有征知,其对象并不是自然界,而是社会,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由此也可以说明,中西哲学的路数完全不同。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性恶论与性善论:

    我们应该承认,性善论是可以成立的。尽管孟子在论证人性何为以善的过程中有不少逻辑上的不合理之处,但这些并不能否定人性为善,因为没有谁能够否认自己良心本心的存在。

    同样道理,性恶论的起点是人生而具有的欲望,中介是人的认知,终点是化性起伪,这些都很清楚,并没有问题,同样是可以成立的。

思考两个问题:

1、人性难道只有善或恶的一面吗?

    性善和性恶是人性两个不可缺少的层面,各有其作用,因此既要有性善论又要有性恶论。性善论的作用是诱导人成为一个好人,使其自觉成德,性恶论的作用是保证人不成为一个恶人,使社会在法律的基线上达到平治。

2、国家难道只能以德或以法来治理吗?

    由性善论必然导致以德治国,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千万不要丢掉了自己的这个好的传统。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光有以德治国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以法治国,由于我们在总体上是性善论的传统,相对而言,在当前强调以法治国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这就告诉我们,当前我们必须进行双线作战,既要保持性善的传统,又要重视性恶的作用。要保持性善的传统,因为以德治国即由此而来,要保持性恶的传统,因为以法治国即由此而来。那种认为在今天再来研究性善论和性恶论已经没有意义的看法,是十分幼稚的。

    总之,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有其合理之处,如何将它们有机统一起来,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使命。

荀子性恶论的困境:

    人虽然有认知的能力,可以知晓礼义,明白法度,但知晓礼义,明白法度之后,为什么必须按礼义法度去做呢? (不能使人自觉按礼义法度去做)

    问题在于,如果有人问,我的确有认知的能力,以此可以知道仁义之理,有做好人甚至圣人的潜力,但我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潜在或潜能如何转化为现实)

    依照荀子,他一定会劝人说,人们按礼义法度去做,这样会对社会有好处,否则社会就争夺不止。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荀子思想的内在的矛盾了,因为荀子持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既然如此,人们也就没有理由把礼义去做变成自己的自愿行动。

    对此,荀子自然也有办法,这就是重法。他告诉人们,在礼义之前,人们必须去行,行则好,不行则罚。如此说来,人依礼义而行的原因完全是外在的,并没有内在的根据。在内在的欲望和外在的礼义之上,并没有一个东西指引人们的方向,礼义法度无法成为人们的自愿行动。荀子无论如何解决不了人认识到了礼义法度之后,为什么必须自愿依此而行的问题。

    这就是荀子思想中隐含的内在矛盾,是荀子的致命伤。由于有这个致命伤,荀子必然走上礼法并重或隆礼重法的道路。

    总起来说,因为荀子理论中存在着重大缺陷,无法解决认识礼义法度之后何以必须自愿而行的问题,所以走上了礼法并重的道路。礼法并重是荀子思想的必然结论。

    总之,荀子认为,为了制止社会向恶的方向发展,圣人制定了礼法;为了防止人们不遵从礼法,必须援法入礼,礼法并用。由性恶论过渡到隆礼重法,有强烈的必然性,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出自荀子门下,不是没有道理可循的。

    怎样才能解决荀子思想中的困难呢?至少有这样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保持一个性善的层面,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有了这个性善的层面,才能保证人们将知自愿变为行。

    这个问题在孔子那里并不存在,因为孔子重视仁。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复礼的基础置于内在的仁之上,即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虽然还没有上升到性善的高度,但属于同一性质的东西。

    这个问题在孟子也不存在。因为孟子坚信性善论,重视良心,人只要有良心善性,凡是认为正确的,便应该自觉去行。 

    由于荀子不赞成性善论,去除了人性理论中性善的层面,无法提供一个动力之源,所以不能解决一个人认识到礼义法度之后,为什么必须自愿依此而行的问题。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大的问题。 

    其次,保持一个信仰的层面,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虽然不大讲天,但他的思想中仍然保持着一种对于天的敬畏之感。如他说“获罪如天,不可祷也”。孟子的情况更为明确,他将良心视为“天之所与我者”。这样一来,良心也就上升到了天的高度,有了近似于信仰的意味。

   荀子的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荀子将自己的理论完全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完全不承认“天之所与我者”的良心的存在,因而基本上也就否认了人的道德还需要有一个信仰的问题。荀子天不可畏说: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天论)    

    这里就有一个敬畏感的问题。人生活之中,不能完全是无所畏惧的,总要怕点什么。如怕上帝惩罚,怕打入地狱,怕因果报应。但荀子这些都没有。他认为,天是自然之天,没有什么可怕的。

    总之,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我们原本有一个很好的传统,但近代以来,随着打倒孔家店的一声叫喊,这种传统一夜之间就被打翻在地了。与此同时,我们真诚接受西方思想,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这些思想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支撑人们的心灵,也是一个问题。

    传统没有了,引进的又不怎么管用,我们能够拥有的便只有一个虚无,正所谓“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如何重建人们的信仰,是我们现在必须认真思索的大问题。 (海德格尔:信仰的真正含义等于灵魂的再生) 

余红云

[先秦诸子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人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备课组总结

2.高二语文备课组总结

3.高二历史备课组总结

4.高二下英语备课组总结

5.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

6.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7.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

8.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

9.社会实践报告整理资料

10.高二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