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福
夏去秋至,细雨霏霏,转而雨过晴明,使人顿觉自然界的秋天是那么天朗气清,日色晶明,人生也时交深秋,几多感触,几多回味,再回首展读曾经教学过的秋的华美诗章──《故都的秋》,最是那回眸的一瞥,自然又品读出一些与前不同的“滋味”来。
(一)《故都的秋》之“情”
捧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由人不深深陶醉在文章情景交融、形神契合的诗情画意之中。这篇文章的情与景,正如别林斯基所论述道:“一切内在因素深刻地渗入外在因素,以致这两方面──内在的和外在的──彼此不分,在直接的融合中呈现为一种确定的、自成一体的现实──事件。这儿看不见诗人(按指叙事类文学的作者);一个造型明确的世界自己发展着,诗人仿佛只单纯地讲述那自动完成的一切。”别林斯基在这里透辟地指出了包括散文在内的叙事文学作品“再现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创作主体和生活客体在作品中的呈现。关于散文中的情,我们用郁达夫自己的话来说即是“悲怀伤感,绝不是一个人的固有私情,照托尔斯泰的艺术论看来,则感情的渲染传流,却是艺术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达夫选集序文》)纵观郁达夫的散文,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诚如斯言,郁达夫《故都的秋》从始至终从胸腔流溢而出贯注在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对故都灼热、真挚、充沛而又不乏感伤、悲凉的热爱之情,这种感情有别于作者前期作品“心肝吐尽无余事,无事不可对人言”的直露、热情、坦率,自始自终带着他自诩为“零余者”的伤感、彷徨的情感,带着他避祸“中央帝党”实行文化围剿通缉他而隐遁家乡的一腔落寞、苦闷、忧郁、愤懑之情,甚或不离他“凄清的孤单”中那浓重的感伤情绪,大而言之在于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我们从他《还乡记》、《还乡后记》回国后在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叙中可以看到,一个久别祖国的爱国者,回国后看到久久思念的祖国仍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其希望之破灭后凄凉的心情,而离开故都十年后的郁达夫,故地重游,人世沧桑,纵有故都之秋秀美的自然风光,到底掩不住日寇入侵、民族蒙难、社会黑暗、政局险恶、官僚污秽这种种交汇、投射于郁达夫心中那挥之不去的悒郁和悲凉。小而言之,他幼年丧父,留学饱受屈辱、歧视,回国从事文化活动又遭通缉,举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如此个人、家庭的不幸,个人性格的忧郁气质,个人所受传统“隐逸”,“伤秋”情结的影响,个人形成的“静的文学”的审美倾向,以如此之心境,如此之思想情感去观察、感受北国之秋,“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再形之于文,郁达夫笔下的美好故都自然会蒙上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几许冷色。分析郁达夫写作本文思想感情的产生,表达的“三部曲”,这即一是我国诗歌传统理论的(先情后景)“缘情于景”;二是创作主体附情(思想感情)于景物之上,观照景物继而又激发出情(主观感受),这即是我们常说的(先景后情)“触景生情”、“即景生情”;三是如此创作主体和生活客体相互对接、激荡、整合一番,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合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文同源,诗文同理,藉如此,瑧至中国诗歌最高境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的诗意散文产生。我们说《故都的秋》是诗,道理也正在于此。我们常说的“情”,具体言指情感,情操,情致,情绪,情味,情趣,情怀,情调,情韵,品味好的文章无不显露出作者的情感,表现出作者的情操,激荡着作者的情绪,体现出作者的情味,表露出作者的情趣,坦现出作者的情怀,隐显出作者的情调,凸现出作者的情韵,但往往就一般而言,把“情”总括为“情感”,即思想感情。文章中这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常常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直接抒情,文章以议论的方式直抒胸臆;一是间接抒情,笔端常带感情,寄寓于写人记事绘景之中,以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出现。如果说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把思想感情隐藏得很深,寓情于景间接抒情的话,那么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开篇结尾处就是直接表露作者的思想感情,中间部分即景而间接抒情了。
(二)《故都的秋》之“神”
散文的“形和神”的定义和关系一直是散文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形与神”,范昌灼在他的《散文创作论》中界说道:散文所指的“神”即客观事体的气质、性状、内在精神,亦即内质。“形”即客观事物的外表、外部形态。后来高一(下)语文教材专篇“散文的形和神”的散文基础知识中,书上的界说是:“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形”指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怎样。前者的“神”指客体而言,后者的“神”指主体而言,但这二者常常交互有之,紧密不可分。好的散文一非现象罗列,二非只写表象,三非只求其肖,而重在妙在传神写照,即艺术地再现了客观自然美,又侧重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独到的感受,《故都的秋》亦即这样传神写照,形神契合的诗意散文。郁达夫在文章中挥写出饱蘸主观色彩情愫的“神韵”道───“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神来之笔,真称得上“形散神聚”四个字。一道电光,使通篇文字带电,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这即是郁达夫的文中所指品出的“秋味”、“深味”、“回味”、“有味”,也即文章中的“神韵”,或通常我们称为的“韵致”、“风神”、“神采”。“清、静”二字高度凝炼,我理解的“清”即为“清丽”、“清幽”、“冷清”、“凄清”,“静”为“宁静”、“静寂”、“幽静”,这既是客体事物内质的反映,也是主体感情的写照。“悲凉”则专指主观感受,“清、静、悲凉”通贯全篇,不唯只言片语,也不仅指一物一景。我们看郁达夫在本文前所写的《青烟》一文,整个意境凄清、幽深,弥漫着绿水似的青烟,色泽和谐,统一。通过烘托这种悲凉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作为“零余者”的空虚、悲凉的心境。《立秋之夜》则写两个失业知识分子于风卷黄沙的立秋之夜徘徊于三岔路口的凄凉情景,通过这一意境的烘托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失业苦闷。再看一九三一年作者避居家乡所作《钓台的春昼》,作者写道:“双桨的摇响,到此似乎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我们于作者渲染钓台幽静的氛围和意境中,不分明感受到作者寂寞、感伤而又愤懑的情绪。至于写于《故都的秋》同一时年的《半日的游程》、《方岩纪静》两文,作者富于神韵的“静”的描写于我们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外,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故都的秋》与前文一样的心境。细读《故都的秋》,可以说郁达夫独得的“清、静、悲凉”的神韵无处不在,我们不妨择出“清晨静观”和“都市闲人”两则图景来品味品味吧。“清晨静观”作者写“破屋”,立显皇城的破旧,写“牵牛花”,说配以冷色调的兰色、白色,予人感觉宁静,清新,清静,再说“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衬”。描摹出景物的衰败,在这样一种破旧、衰败、冷清的环境中,作者于皇城人海中,百无聊赖地“细数一丝一丝漏下的阳光”,或“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一个落寞孤独的“我”内心隐藏着何等的“悲凉”。再看作者写“秋风秋雨”和“都市闲人”,风是“凉风”,雨“息利索落下”,雨后踱出的“都市闲人”的话,一声叹息“唉”,深深的感喟“天可真凉了──”,进而回应“一层秋雨一层凉了!”且只谈天气,一语双关,不分明透过天气说出自然人生社会的感受。唯有这种“悲凉”是何等的力透纸背而撞击我们的心灵。如此,《故都的秋》形与神方才做到契合而不分离,交融而不反差。神通过形来具体表现,形通过神来高度统摄,神充溢、流注、贯穿于形的记叙描写之中。说到这里,我们再看看散文“形与神”的关系。如果说“形散神不散”和“形不散神不散”为散文形式的两大类型,那么我们不难看到《故都的秋》为我们提供了“形散神不散”的最好范式。据此,我们再从散文“形神”观的理论出发,又可以界定出本文的文眼来。何谓文眼?散文理论阐述“文眼”道:“文眼”也可以说是文章中最精辟、最传神的语句,是内容的“聚光点”,具有画龙点睛的效用和“牵一藤而半山动”的功能,它在文中以议论的形式出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故都的秋》文中“特别清,特别静,特别的悲凉”就算是文眼最好的明证,抓住这个文眼,我们才算是打开这篇文章解读的锁钥。
(三)《故都的秋》之画面
要弄清本文的画面,就先要弄清本文的结构。本文的结构构成了画面与画面的组织方式。周冠群在《散文探美》“散文结构形态举隅”一文中,罗列了散文结构的5种形态,即1、板块式结构(纵式板块和横式板块)。2、包含式结构。3、轮辐式结构。4、物我式结构。5、双线交叉式结构。其文把《故都的秋》界定为包含式结构,作者首先介绍“北国的秋”的总体印象──“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接着细描北国的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其实让学生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不妨把本文的结构解读为总分结构,文章总起写“北国的秋”的总体印象,接着具体分写“北国的秋”的5种景物、景象,展示故都的秋,最后回应前文总括性地抒发对故都之秋的眷恋,这样有总有分,层次清晰,首尾园合,予学生写作提供了实际的范例。“结构”弄清了,我们再来看画面,画面是许多散文形象的基本的、有机的组成单位,举凡好的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总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从主宾、虚实、详略、浓淡、疏密等方面苦心经营组构一幅幅具有美学价值的画面,也正因了这有着丰富内涵而又具有自然美、风格美、独特美的画面才深深镌刻人们心中。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如此,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也是如此,值得区别的是,《荷塘月色》好比一帧精妙的幽丽静谧的工笔画,而《故都的秋》则好比一幅幅清新、淡雅、洋溢着浓郁的地域特色、生活味的一组风景写意画,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画面描写是地域性的,“故都的秋”不同于“江南的秋”,那么“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是生活化的。作者不骋笔挥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形,西山的虫鸣,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钟声”这些人文景观,而是着笔于自然景观,写平常都市人家,写平常都市闲人,写平常街头户内所见所闻,写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从画面的组构形态看,《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春》有异曲同工之妙,《春》以春草图、春雨图、春风图、春花图予人以春意盎然的画面感,《故都的秋》以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予人以富有地方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的组画感,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必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郁达夫本文画面描写的特点。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画面描写体现了他所说的“细、清、真”的三个特点。他曾说:散文“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细、清、真的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他还说:“既细且清则又须看这描写的真切不真切了。……以景述情,分情叙景等诀窍也就在这些地方了。”郁达夫所阐发的所谓“清”,就是题旨醒豁,慎加选择。所谓“细”,就是观察细致,描写细密。所谓真,就是真切自然,没有虚饰。细细品味《故都的秋》画面的描写,是不难发现作者这些精妙之处的。
(四)《故都的秋》之语言
有专家评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道:全文文笔洒脱灵活而又结构严谨,语言清新秀美而又典雅。在我看来,不仅如此,作者的语言还显得蕴藉奇警,下面不妨摘引数句加以分析。
1、(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秋天,这北国的秋,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比读上引句子,人们不禁要问,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感受显得是那么凄清、悲凉,为什么还要以生命去换取它的存在?我们说,虽然作者因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自己家世不幸,个人心情感伤的原因使故都之秋的描述鲜明地打上了主观感情忧郁、感伤的印记,但故都有称誉于世的人文景观、名胜景观和自然景观,北国之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清丽、恬静、浓郁而又深沉动人,是值得人钟爱的,是使人向往、眷念而流连忘返的,越是清静、悲凉之景,越惹人怜爱。它是那样使人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所以作者笔酣墨饱地纵情写道“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以此抒发作者对故都真挚、炽热的热爱之情。文中有前面“清、静、悲凉”的主观感受,后又有滚荡的直抒胸臆的语言,于反差之间构成表达的张力,更具有激荡人心、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魅力。作者以寿命换秋的说法,如换成说“我爱你云云”那样的直白,就显得流于抽象呼喊,就不如现在这样表达更显得蕴藉,于耐人寻味之中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2、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有感觉的动物真的象有情趣的人类样对秋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吗?这句话是个复杂单句,主语为“动物、人类”或“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人可以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动物会吗?即使有感受,谁知道是深沉还是幽远,是严厉还是萧索呢,人能称为高级动物吗?从此句承接上面语句看,先是说各著名大诗人,大诗人能写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肯定会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应算有情趣的人类,怕不算有感觉的动物,“足见”何以见得?又使人想到作者是否有所特指,“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异禽兽之心乎?”这里指骂那些失掉人的正常感觉的侵略者,千夫所指的卖国贼,丧心病狂的站在人民对立面的民族败类和反动派,不知热爱自己故都,热爱故都一样大好美丽的河山,所以作者接着说“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阶级”二字是否回应为前文所述“有感觉的动物”和“有情趣的人类”。要不,此句是否也存在表意不明的毛病?
3、都市闲人……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这看似平常的对话,是否有丰富的内涵而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呢?这对话,难道就仅仅是都市闲人对自然气候、自然环境的感受,难道不是一语双关由自然环境、自然气候引发对政治气候、社会环境的感叹?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结尾处包含无穷伤感地写道:“秋风一天凉比一天,……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是分明在抨击吞噬孔乙己生命,那吃人的罪恶的等级制度、黑暗社会?郁达夫于1933年5月29日在《申报自由谈》发表的《暗夜》,作者借夜的烘托、渲染暗示着人生、社会予人的严酷和冷漠,文末写电灯灭后点蜡烛时的情景道:“喔,灭了!混蛋,不点了罢,横竖出去总要吹灭的。……噢噢,好大的风!冷!真冷……嗳!”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摹,分明透出一种浸人骨髓的严寒、冷酷,也映见出作者那沉郁乃至颓废至极的心境。这也正如有评论家说道的“并在这种‘凄清的孤单’中使那种一贯忧郁的独特性情愫发酵、充溢、喷吐出来化为感伤的文学,引起对现实不满者的共鸣,催促腐朽社会的溃败”。所以在我看都市闲人平常的话不平常,自有深意在,实则为一语双关的潜台词、影射语,只不过他要人们细细品味这深藏于在故都之秋的“深味”。
4、……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往事如烟,不见痕迹,树之凋零,尚存落叶,雪泥鸿爪,留有脚印。作者这里写落蕊,写扫地后的丝纹,所谓“遥想”,且不是指触景生情,怎不唤起人对自然、对人生的顾影自怜?
5、……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一组对比兼比喻组成的排比,黄酒之与白干喻故都之秋的浓烈,稀饭之与馍馍喻故都之秋的充实,鲈鱼之与大蟹喻故都之秋的醇美,黄犬凶恶使人厌恶,骆驼平和、质朴,招人喜爱,故以为作者是以黄犬之与骆驼喻秋之平和、质朴,表达喜爱之情。
(五)《故都之秋》之教与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要比较全面、准确、深入地解读这篇课文有一定的难度,而要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地教好这篇课文仍然具有相当的难度。从实际教学情况看来,横亘在一部分新教师教学面前的难题是:(一)目标定不准(二)重点突不出(三)难点攻不破。
我们首先来看教学目标问题。教学目标的定位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所谓“材”一是指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应该了如指掌般知道我们的学生需要和缺少什么,我们应该教予他们什么;二是教材,即这一课具有什么,从中可以选择什么,教给学生什么,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实现精神三变,即是文章细读→骆驼式接纳;超越别人→狮子般的唯我独尊,完成自我→复归于婴儿。在定教学目标时,要从教育培养目标出发,了然课程目标,把握单元目标,进而分解出课时目标。现在我们通常看到定的教学目标不是多而杂,就显高而泛,脱离教学实际,比如《故都的秋》一课,不少施教者都把教学目标锁定在散文的形、神关系上,“形散神不散”的理解上,要不就是“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就说“形神”关系吧,这是散文创作上很大一个范畴问题,“形散神不散”又是散文创作一个学术讨论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繁难的问题,学生很难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弄清掌握并应用于写作实践上的,既如此我觉得把目标订得实际一些为好,现初拟目标如下:
(1)学习本文总分结构的文章方法,进而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基本特点;
(2)通过艺术画面的具体分析,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明确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具体作用,学习叙议的结合形式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4)学习本文清新质朴、秀美典雅、蕴藉奇警的诗化语言,提高学生作文表情达意的语言能力。
其次我们看看教学重点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不少老师在教学本文时,花了不少功夫,搜集了不少古今中外写秋、颂秋的诗文,并穿插安排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适当有机的穿插未尝不可,但一是切忌代替、架空文本的具体分析,二是切忌喧宾夺主冲淡文本的分析学习。我想本课根据以上所拟教学目标重点最好放在文章第二部分具体展现“故都的秋”上面。
另外我们再来讨论下本文的教学难点问题。在课文教学上,有时重点包孕难点,有时重点、难点又可各自单列,还有些课文有次重点、重点之分。我总觉得现在教学目标要求显得繁难了些,又是知识目标、又是能力目标,又是情感目标,在我看来,本课的难点似应放在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加深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的艺术方法的理解运用上。虽然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写作中一时难以臻于情景交融的境界,但能学会如何鉴赏阅读诗意散文何尝不是很大的收获。再看语言学习,现在我们不少老师有些忽视这个问题,需知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基础,是写作的基本材料和工具,文以载道,谁离开了好的语言能写出好的文章,“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我们的学生可能一时难以达到郁达夫《故都的秋》充满诗情画意诗化语言的高度,但学习前人丰富的词藻,精确的表达,多样的句式,精彩的修辞,传神的写照,且不是能为他们的写作奠定下好的基础,树立可供写作的参照和路标,我想这是我们教学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
林安福
[最是那回眸的一瞥───一一位独立的编外语文工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相关文章:
4.那记忆中的落叶
5.故都的秋课件
6.《故都的秋》教案
10.故都的秋教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