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敕勒chìlè 穹qiónɡ庐 见xiàn牛羊 天似sì 笼盖lǒnɡ
鲍bào 前瞻zhān 簇cù立 接壤rǎnɡ 迥jiǒnɡ然不同
摩挲suō 咆哮páoxiào 鬃zōnɡ 颊jiá 翡fěi翠
2. 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
3. 词语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是古代一个游牧民族,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活动在今甘肃、内蒙一带。
阴山:就是大青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苍苍:青色。
茫茫:辽阔,深远。
见:同“现”,呈现。
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接壤隐退:①指为官者退职后隐居林下。②消褪。
穹庐:①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②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摩挲:①抚摩;抚弄:摩挲铜人|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它。②摸索: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挲数进,始抵后楼。
譬如:也作“比如”。连词。用于举例。
杳然:①渺远貌。②幽深;幽寂。③悠悠然。形容心情。④形容看不到,听不见,无影无踪。
4. 作者、作品简介
敕勒歌的作者斛律金,生于公元488年,他创作的作品,为后来的文学研究者所重视,元明以来编辑的古诗选中大都有收录。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它“语之奇壮如此,盖率道事实而已。”说明它源于生活,朴实自然。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赞美它:“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中国作协会员。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以前学过的篇目有《雪地贺卡》(注:鲍吉尔原野 成吉思汗后人,鲍吉尔为蒙古姓,在《元朝秘史》中译为孛儿只斤,原野为汉文名字,蒙古名为“茫莱巴特”)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感受少数民族的民歌的特点。
2. 学习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的写法。
(三)写作能力目标
运用细腻的描写方法刻画景物。
(四)思想教育
体会大草原的壮美,感受作者热爱草原的情怀。
三、教师建议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从结构上来说,这是双重的反衬:一是广阔无垠、大面积的空白,与微露的牛羊之间的对比;二是从苍凉的死寂,到生命的喜悦。整个画面没有人,只有微露的牛羊。但是,发现这些微露的牛羊,却有一双眼睛,一双牧人的眼睛,一个赞美自己家园的草原人。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发自内心,漫不经心。却又保持了千年的艺术青春。具体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这比喻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详见练习一解答。
(二)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详见练习二解答。
(三)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给读者怎样的感觉?后句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表现了大草原壮阔草海、牛羊成群的特点。 详见练习二解答,参见“词句品味积累”。
《静默草原》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草原的特点,而是通过写人的感受来写,而且是草原人特有的感受来写。写出了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像和感受。
具体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找出最有特点的、表达对草原感受的句子,感知内容。
如:“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等。详见练习一解答。
(二)举出有关语句说明文章表达的重点和独特感受。
1. 重点:大草原辽阔无边的突出特点,强烈的辽阔感以及这无比的辽远引起的苍茫感
等种种独特感受。
2. 侧重所写的单一感、不自由和局促感比较特别。例句如练习二中所引句子等。详见练习二解答。
(三)用草原人的眼光欣赏草原的明显语句有哪些?这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如词句品味积累第2句中的带点语句等。其效果是作者感受的特别之处、作品的特色
更为鲜明。详见练习三解答和词句品味积累说明。
四、课文讲解
《敕勒歌》
(一)文章主旨
这首敕勒歌风格奔放、雄健朴质,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大西北独特的壮丽景色。 敕勒歌把古原野敕勒川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二)重点语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解析 这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在诗中,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壮阔,而更重要的,是感受了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性格。那是未被农业社会文明所驯服、所软化的充满原始活力的人性。
(三)文章思路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四)写作特点
动静结合体现草原的美。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睛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包含了热爱自己家园,赞美辽阔大草原的情感)
首先,这样的比喻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即对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家的热爱之情。穹庐,即蒙古包是草原牧民的居所,蒙古包的方便搬迁成了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天空大地,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见出草原人对自己家园的热爱的情感。其次,草原特点的反映,表现了赞美草原、赞美家乡的自豪情感。草原的空旷使四向所见皆如此,而抬头所见的顶部天空又变得“隆起”,天空显得既特别高远又特别亲近,就像一个巨大的蒙古包笼盖着四野。也恐怕只有无比辽阔的草原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和想象。显然,这样的感觉和想象,充满了赞美自己的草原、自己的家乡的自豪之情。
第二题
(突出草原的瀚海苍茫。“见牛羊”句见人,给人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从课文的注释中可以知道,“天苍苍,野茫茫”可以理解为天地苍茫一片,旷远迷茫,这正是大草原辽阔无边、人烟稀少的特点。参见下课《静默草原》:草原的辽阔使人觉得“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诗中不写人,而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这是读者能自然产生的并且是富有生机的联想。而且这些牛羊原先藏在草丛中,可见草的丰茂,一片壮阔草海;一有风吹草动就随处呈现牛羊,又可见牛羊的众多,这真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就这一句不仅给了我们人类在此生息的信息,而且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生机、活力。更重要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对比下,是在强调、渲染广大草原的旷远辽阔,似乎只剩下苍茫自然的背景下出现的。在这样的背景对比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
1. 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
2. 犹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
3. 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第二问,能注意对比,说出上述三点感觉中的一点即可。
第三题
第1句的“见”通“现”,意为出现、显现。上古无“现”字,凡“出现”的意义都写做“见”。
第2、3句的“见”都是看见、看到、见到的意思。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之意。
《静默草原》
(一)重点语句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解析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也就是说,丰富是蕴涵在单一之中的。草原首先给人以单一感。“这颜色无疑是绿”,“无疑”也就是说,不用怀疑,草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大片大片的绿。“草就是海水,极单纯”这都表现了草原的单一,然而,这种单一,“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这就是草原的丰富。正如作者指出的“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二)文章思路
作者没有直接地正面去写草原,而是写草原给人的一种心理效果,和城市人,和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相对照。直截了当地宣告,要想观看丰富多彩的景观:“草原没有。”蒙古牧人,眯着眼睛要看的,不是有形的景观,而是“苍茫”,而“苍茫”是无形的,所以,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引出下文。文章以“静默草原”为题说明草原的美不可看,只可感受。它的美不在可视、可听之中,而在沉思,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久久地、默默地沉思。静默一词始终贯穿全文,从草原的特点“辽远而苍茫”“不可看,只可感受”等始终暗含着看草原应以用心去感受,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作者站在草原上“凝立冥想”最后以“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三)写作特点
这篇课文作者是以感悟为主,是在对草原的一种独特的情感基础上,抒发了对生命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作者的情感需求在文中用了层层推进的对比手法来抒发。如:都市,名山园林:紧随步移。牧人:眼里装填着苍茫。草原,辽远而苍茫。城市人:困惑。海:观者在岸边,景色受到限制。草原:可以是草原的中心。文中共用了四种景色和草原进行对比:都市、名山、园林、大海。其中大海与草原是很相似的,都很辽阔很苍茫。而说大海时,给我们的感觉大多是胸襟。而草原的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不管你站在哪儿,你都是中心。只要你已进入了草原。说明草原的内涵更富有直观性。牧人与城市人的比较,则要引入作者的感受。因为城市人是在“寻找”草原。如文中所讲的“城里的人大睁眼睛看草原”而牧人,却是在“享受”草原,如文中所讲的“总是眯着眼睛”。也正是这样,才出现了城里人“困惑”,而牧人装满了草原的“苍茫”。
(四)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草原没有。并非欲看清楚天地间哪一样东西,而是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
最关键的句子是第一句:“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第二题
(总特点辽阔无边;还有1句的自由感,1、2、3句的不自由局促感,2句的单一感)
总体而言,表现了草原的辽阔无边的特点。一方面,辽阔无边给人以自由感。第11段里只在开头提了一句,并未展开,但在其他段中有体现。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强大的辽阔,单一的辽阔,目之所及都是辽阔,人在此显得很渺小,也受到一种强大无比的无形力量的压迫,你丝毫不能撼动它,你无所作为,人的感觉反而是不自由、局促。 这在第11段中作了比较充分的展开,练习中所引的第1句的后半句、第2句、第3句都是。
如第2句,强大单一的辽阔,使人觉得唯有浩瀚自然的存在,所以,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自然,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只会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产生一种局促感、不自由感。第3句,向强大无比的对象咆哮,不自量力,只显得自己卑微可悲,这些都是局促不自由的表现。写出因辽阔无边而引起不自由感、局促感,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反过来更表现出了草原辽阔无边的特点。全文中写出这种辽阔感的还有:反复提到的苍茫;第7、9段写草延伸到天际,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第10段说草原没有边际,每一点都是中心;第11段说天如穹庐笼盖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第14段说衣襟被风扯得飘展生响,也是辽阔的体现。
第三题
(从我愿意像母牛句和我想如烈马句、装填苍茫句、天如穹庐句等可明显看出)
作者是蒙古族人,可以说通篇文章都带着草原人的眼光,如辽阔引起的自由和不自由感,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生经验通感。如:第5段认为蒙古牧人想在眼里装填一些苍茫;第6段认为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第11段说天如穹庐,笼罩大地;第13段说,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特别这最后一句,如主编导读说的,美在草原放牧者对于水草的自由的想象和感受。 外乡人有外乡人的视角,后面的《草原散章》就是一例。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 ) qiónɡ( )庐 见( )牛羊
天似( ) 笼( )盖
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
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
2. 青色。( )
3. 辽阔,深远。( )
4. 同“现”,呈现。( )
三、品味下列语句。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 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思考探究。
1. 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 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请举例分析。
五、阅读理解。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地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1. “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
2. 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3.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 作者的“静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他又为何说草原是静默的?
5. 以草原为题材的《敕勒歌》与《静默草原》在情感表达、结构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试题答案】
一、敕勒 穹xiàn sì lǒnɡ
二、穹庐 苍苍 茫茫 见
三、
1. 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这就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2.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诗没有写人,但读者不会不意识到那遍布草原的牛羊的主人--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服者。只有他们,才能给苍茫大地带来蓬勃生机,带来美的意蕴。
四、
1.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擞民仿――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2. “天苍苍,野茫茫”是静态的描写。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动态的,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这样诗看起来就会显得有生气。
五、
1.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也就是说,丰富是蕴涵在单一之中的。草原首先给人以单一感。“这颜色无疑是绿”,“无疑”也就是说,不用怀疑,草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大片大片的绿。“草就是海水,极单纯”这都表现了草原的单一,然而,这种单一,“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这就是草原的丰富。正如作者指出的“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2. 从观海者的不同角度(岸上、船上),比较出草原的另一特点:中心不定和可接触性,再进一步指出草原的辽远与苍茫,和给人的亲切感。
3. “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背负着种种世俗之事,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拐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为自己至高无上,骄傲、自大……然而面对草原的宽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阔大无边的胸襟时,人所拥有的一切就显得可悲、可笑了。
4. ⑴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是回头向后瞭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⑵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风也听不到萧声。⑶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⑷草原是很辽远的苍茫的。一个人,站在在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你以前根本没悟出的哲理。这时的草原是静的,也就是作者所说“静默”的。没有受到世俗的侵扰。所以,人,也必将是“静默”的。也是个“善忘者”。
5.《敕勒歌》气势雄浑奔放,表达凝练跳跃,富有节奏韵律感。《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文章时而描写时而抒情……运笔自如,其对生活的感受信手拈来,似散而不散,“形散而神不散”,文本始终贯穿“静默”这一题旨。
[《敕勒歌》《静默草原》教案及练习]相关文章:
2.《草原》优秀教案
3.草原散章教案
4.敕勒歌教学课件
6.草原公开课教案
10.《敕勒歌》原文赏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