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说课稿(原创)(粤教版高一必修说课)

发布时间:2016-6-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雨霖铃寒蝉凄切》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的柳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介绍、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效果评价等七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包括风格、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课文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1、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绝、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在深秋雨后的傍晚时分,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别离”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景中见情,以情带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2、重点讲读课

本单元是古典诗歌单元,即古典诗歌(2),包括唐宋诗词及元曲,其中宋词选取的是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李煜及姜夔等人的词作。六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而柳永、李清照、李煜、姜夔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为婉约派四旗帜之一,誉为“情长”;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为婉约派四旗帜之一,誉为“闺语”;姜夔虽不及以上五人有名,但也是词史上为数不多的能自度曲子的词人(柳永、李清照、姜夔)。六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六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六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课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个性化的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点染、白描、叠字、用典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ppt展示)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点染”的艺术特色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ppt展示)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我确定以上教学重难点的理论依据是:①高中新课标及本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包括风格、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兴趣。②根据高一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但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学情介绍

(熟习教材是成功授课的前提,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依据。)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但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根据单元目标、《新课标》要求以及班级学生学情,确立如下三维目标:(ppt展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了解词牌“雨霖铃”

2、以读带析,在诵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和凄清意境

3、把握典型意象的丰富意蕴;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4、深刻体会《雨霖铃》“点染”的艺术特色

5、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以读带析,体味《雨霖铃》的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和凄清意境,抓住主要意象,体味典型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及其象征意蕴。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主要采用诵读法、想象意境法、拓展法等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古代不同类型的离情别绪(时代局限性)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1、2、5;第二课时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3、4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教法学法(ppt展示)

(一)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本节课坚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以诵读--情境--鉴赏为主线,尝试运用多媒体演示法、诵读法、想象意境法 、名句鉴赏法 、此外还灵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拓展法。

我确定以上教法的依据是:①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因此,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思品学习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达成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地提高。②高一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二)学习方法

把握整体识背景  品味意象反复吟 

联想想象悟主旨  再现意境体诗醇

求同存异赏名句  质疑解疑见本真

扩展背诵常积累  灵活运用是高人

我确定以上学法的理论依据是:①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②高一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五、教学过程(ppt展示)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把两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八环节来进行:(一) 新课导入(二) 简介作者词牌的来历(三) 诵读感知(四) 质疑解惑(五)情境再现(六)意象分析(七) 意象拓展

(八)表现手法 (九)作业

(一)导入:(ppt展示)

1、师生共同回忆有关离别的古典诗词。(课件展示)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赠汪伦》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别董大》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2、老师说导语

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来欣赏一首别离词,感受别离词的千种风情,进一步体悟“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人间至理。它就是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雨霖铃》。

之所以设计这一导入环节,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面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为本课的教学提供比较的材料,让学生很自然的进行新旧的联系与比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二)、简介作者词牌的来历(ppt展示)

柳永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词呢?词牌“雨霖铃”如何理解?这样就进入了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简介作者以词牌。” (让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来回答此问题。)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有如下考虑。了解作者的身世及写作背景,对我们理解诗词内容会有很大帮助。这就是鉴赏诗词,常用的一种方法:知人论世。(板书)孟子曾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就是这个道理。

(三)、诵读感知: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2、3(ppt展示)

就这首词而言,它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我让学生听朗诵名家的范读,感知作者情感。这样进入教学过程的第三环节:“诵读感知”。(板书)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技能的好办法,即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的别样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读”不仅仅是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当然还包括老师的范读。著名特级教师白金声老师在《朗读教学须“五有”》 一文中明确指出 “好的范读能够真实地生动地表达出课文的思想内容,创造性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去,引起想象,激发情感,加深印象。”鉴于此,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就设计了这一重要的诵读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 

诵读

1、试读 (要求采用学生小声诵读的方式)

根据自己的预习理解,试读本词,考虑语调、语速、停顿及情感基调。将疑难之处标出。同位可讨论。

“试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使学生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使课堂学习更具目标性,而且也是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2、听读

(老师范读、名家诵读)

与自已刚设想的比较一下,与自己的读法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

词里的一些特殊句式的读法,本词中领字的停顿。

3、请学生代表试读。

4、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指导。如:

① 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课文断句不正确)

⑤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课文断句不正确)

⑥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这样做,不仅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主导性主用,而且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诵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体味课文的内涵,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齐读

此次让学生根据ppt课文字幕、意境图,一边诵读一边想象一边理解词意。

这样做,既是训练朗读,又是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在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意境。获得感性认识。

(四 )质疑解惑(ppt展示)

1  推断词义

1)“寒蝉”“初”“念”“堪”等词的意义。

2)“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处”应做何解?与“今霄酒醒何处”的“处”相同吗?

3)“此去经年”课本注为“经过一年或多年”,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可补充语例:

ⅰ处”作“时”解,诗、词、曲中例甚多,可各举一例。杨万里《儿啼索饭》诗:“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斜窗满寺钟。”辛弃疾《踏莎行》词:“最无聊处秋光到。”

ⅱ“多年、数年,“经”为“经常”义,引申为“多”强调“别后难相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对此如是解释,是正确的。

“处”字教材未注,学生易解为“地方、处所”;教材把“经年”解释为“经过一年或多年”是想当然地以今律古。

2)质疑解惑的必要性

高中生有必要培养这种质疑的态度与自已通过查找书籍解疑的能力与习惯,要养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非这样不可。

3)讨论: 

这首词写了什么景,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视学生讨论的具体情况,相机点拔。结合板书理解此词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感情和结构。

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内容和结构,相对而言,这还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并不是难点。但这一步必须到位,否则下面的鉴赏活动则易成为架空分析。

(五)情境再现:想象画面展现场景描述意境(ppt展示)

训练: 借助想象,将词中的画面想象出来,并揣摩作者的思绪。如果拍成MTV的话,可分为几个场景?应有哪些景物? 请你具体的诗意描述一下。

  这一环节是本课时的一个重点步骤,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真正走向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以上为第一课时的内容。

(六)、意象分析: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3(ppt展示)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人常把所抒之情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在这首词在,作者为了抒发离愁与相思的悲凉情怀---

1、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请同学指出)

2、哪处景物描写最能触动人的离愁与相思呢?请分析原因!

这样就进入了第五个教学环节:分析意象。“分析意象”是这一课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把意象涉及的内容设计成若干小问题,采用层层剥离法,渐渐拂去每个意象表面的迷雾,让学生自已发现作者的用意。如以千古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例,设计如下:

ⅰ有人甚至拿他来代表柳词,它好在何处? 

ⅱ杨柳:作者为什么要用“杨柳”,换成其他树木行吗?

ⅲ晓风:清秋时节的晓风有什么特点?

ⅳ残月:“残月”能引起你什么样的情思?

ⅴ三者同时出现构成了一同幅怎样的画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总结: 作者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与相思的意象集在一处,构成为一幅凄清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产生了慑人的力量,人见之,无不引起情感共鸣,难怪历来为人传诵,有人甚至拿他来代表柳词。

4、分析其他意象: 

(1)、作者除了用“杨柳,晓风,残月”来写伤离别的悲凉之情外,在词中还主要用了哪些意象?

(2)、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寒蝉---凄凉。

长亭---离别。

兰舟---依恋。

烟波,暮霭----压抑,沉重,愁绪无边。

5、小结:借助以上意象,作者把离别时的愁苦、依恋、凄凉、悲伤、沉重、压抑表达描绘得具体可感。在赏析的过程中,我就是引导学生寻找意象,然后分析意象作用,进而让学生自已去发现作者蕴藏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情怀。这就是我们常用的另一种鉴赏诗词的方法:分析意象。

(七)意象拓展(ppt展示)

在意象分析的基础之上,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我增加了“意象”拓展这一环节。

关于酒:

自从酒被发明以来,喝酒便成了人们表达各种情感的最好方式,如:(老师提示,ppt展示)展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曹操《短歌行》、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行路难》、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

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怒时--李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

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关于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关于风: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关于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年年柳色,灞陵送别”--李白《忆秦娥》

“伤心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柳枝》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王之涣《送别》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张九龄《折杨柳》

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又是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怎不惹起满怀离思?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

(八)表现手法:点染手法(ppt展示)

“点染手法”是这一课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1、讲授“点染”这一表现手法的含义

2、找出词中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词句

3、教师示范分析其中的一个句子

4、请学生代表分析剩下的两个句子,教师视情况补充。

点染手法是学生未曾接触到的,所以需要老师的讲授。在这一环节,我先讲授点染这一表现手法的含义,强调“点”与“染”的关系:先点后染,缺一不可。在掌握点染这一表现手法的前提下,让学生据此找出这首词中的三个运用点染手法的词句。在此基础之上,老师结合其中的一个词句分析这一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然后再让学生具体分析剩下的两个词句。这样做,即能体现 “两个主体”新课标理念,又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诗歌中的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如(ppt展示):

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ppt展示)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就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是超越了古今所有人的。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ppt展示)

--“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三样意象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来烘托在清秋节伤离别的感情,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作用: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使得情与景直接交融,即事言情,情由景生,抒情与叙事相结合,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

(九)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主动构建知识结构,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知识。

(十)作业(ppt展示)

描写“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场景,不少于100字。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将学生对情境用文字的形式个性化的固化下来,锻炼学生的情境再现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强化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

六、板书设计(ppt展示)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伤离别   

                    点染                               

这样板书,突出了情感、方法。提纲挈领,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思路,把握学习内容。

七、效果评价:

    这两节节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设计了若干小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渐进式思考,所设问题师生互动性强,很好的体现教师主导性,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充分参与,求知欲强,应该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完              

 

陈千里

[《雨霖铃》说课稿(原创)(粤教版高一必修说课)]相关文章:

1.人教版必修三《劝学》说课稿

2.鲁教版初中思品说课稿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圆的认识说课稿苏教版

5.人教版火烧云说课稿

6.小学英语人教版说课稿

7.人教版初中思品说课稿

8.小学英语冀教版说课稿

9.初中物理说课稿苏教版

10.圆的认识说课稿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