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是一个沉稳的人,他的诗也沉稳。早期的情诗很受新月派的影响,风格轻清。他的最好的作品是二十多首十四行。十四行诗,中国人写了不少,其中大多是新月派诗人写的。在当时,打倒了旧体诗后,新月派提出了新格律体,最方便的是直接拿来西方的格律。最早的十四行好象是闻一多写的。此体写得好的,除了新月派一干诗人外,就是梁宗岱,再就是冯至。冯至后出,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至的《十四行集》一出,登时把以前的十四行都比下去了。这二十多首十四行,或咏物,或咏人,几乎没有情诗,显得大气,非同一般。读过他的诗,才觉得新诗并不只是鸳鸯蝴蝶,哥哥妹妹,也可以象旧体诗那样,回味无穷。十四行正体分两种,分别是意体和英体。英体前三段都用交韵,后两段作“尾声”用随韵;意体则前两段用抱韵,后六行分两段,可用二至三个韵,但每两个韵间距离不得超过四行,韵脚安排可随意。一般每行的顿数一致,用汉语写字也最好一样多冯至的十四行对顿数很严,字数上时有增减,但还是十分严谨的。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1、 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 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 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 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十四行集》之十六
本诗一开始即言明我们的人生经验,我们所经历过的任何事物,终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份,这也是本诗一而再,再而三所强调的意涵,「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正是此描述。
而「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和「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种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在意义上遥相呼应,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解释,这在说路、水、风、云之所以有关连有呼应,正是由于那儿有着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充斥着人生经验,已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份,而之所以那儿充满那么多回忆,也是由于那些是我们人生经验的发生地,就好比在巷子口被狗咬了一下,从此经过那都会不经意地「停、看、听」方始离去。所以这正说明这些事物是有关连的,因为同样都是我们经验的投射。
而最末「我们隋着风吹、隋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与「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这两部份首尾呼应,而且皆应用了排比、类叠的修辞法,其意义也就是说,既然我们自小到大的人生经验及经历散布在大自然的每处,那么我们整个人的精神不也就等同于这世界的每处,四处皆然。
※ 读冯至的《十四行诗集》要抓住"生命的体验"这一环节。在本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高高的山巅,站在那里,于一呼一吸之间,体验着风吹水流式的生命感应。试还原诗的情境,想象自己也身处于高高的山巅,细细体验:自我生命怎样融化入大自然,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那流动着的生命(水,风,云,雾……)如何凝定在生命的静态(山,平原,路,树,蹊径……)之中……
※《十四行集》之二十六.这是另一种生命体验:如何看待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与自我世界?阅读此诗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诗的一开始就提出"熟路"这样一个意象,然后不断以"隐藏"、"生疏"、"迷途"这样的抽象词语加以颠覆,自然引出第三节的意念提升:对"身边"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新鲜的紧张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后一节更是引向"自己":连自己的发肤属于谁都是可以提出疑问的。
反复吟诵这两首诗,以体会"诗与思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冯至《十四行诗》导读]相关文章:
1.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2.名著导读论语的教案
3.西游记导读课件
4.杜甫传冯至读后感
5.领导读书心得体会
6.论语导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