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名师导学(语文版九年级必修)

发布时间:2016-8-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12、 科学与艺术 

基础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组词

潜意识qián     婵娟chán juān     

鉴赏 jiàn      奠定 diàn   

2、多音字

应和 hè      卷起来

和谐 hé      开卷有益  

暖和 huo       

3、辨形

共鸣       依赖           喷涌

呜咽       簌簌           咏诵

4、科学与艺术的比较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

5、解说标题

    “科学与艺术”是一组并列关系的词语,标题交待了二者的关系。这是李政道2001在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做的同题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本文出现的科技术语倒不必记忆。

6、课前背诵

[原作]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桥名,在江苏吴县阊门西。 2.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 3.江枫:江边的枫树。 4.姑苏:苏州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名。 5.寒山寺:在离枫桥西边一里的寺庙。据传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两个和尚住此,因而得名。  6.夜半钟声:唐代寺庙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赏析]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诗歌一、二句,虽然写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边各种秋物的色彩、形态,还有声音和情绪;而且前后词语之意因果相连,推论而出。三、四两句却是个大写笔,把一里以外寒山寺的钟声远距离传送了过来。这超然的钟声,又会引发满怀愁绪的夜泊之人什么样的感受呢?诗歌前后两联,所描写的内容一繁一简,体现出来的感觉一实一虚,对比非常清楚。而诗歌所创造的艺术意境,也寓于这繁简虚实对比的玄妙之中。

 

课文完全解读  

论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公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和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意境吗?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 

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重点难点剖析

 

1、文章结构梳理

  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论据:李白《把酒问月》 苏轼《水调歌头》,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论证:例证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体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的异同。

 

2、语言特色揣摩

作为一篇学术性质的演讲稿,李政道先生用准确精炼的语言,介绍了科学与艺术各自的特点。此外,引用古代诗词和贴切的比喻,形象的解说了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的关系。

3、突出写法分析

《科学与艺术》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阐述了科学与艺术各自的特点及密切关系。开门见山的提出论点,然后分艺术和科学两个方面论证,资料的引用充实了论据,大大增强了这篇论文的说服力。

典型例题分析

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 

2、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3、“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对这句话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

1、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2、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3、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表现在: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资料汇编

1、作家生平及文章观点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1943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后公费赴美,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就读。李政道教授先生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结论,并被实验证实,而与杨振宁教授分享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2、吴冠中、李政道笑论艺术与科学

  著名画家吴冠中和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在清华大学携手畅谈“艺术与科学”这一话题。 

一位是闻名海内外的八旬老画家,一位是成名于50年代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两人几度结缘,均缘自对“科学与艺术”理解上的投机与默契。 

李政道认为,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人们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映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则对自然界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应用就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其共同的追求,是真理的普遍性。”……

拓展阅读

无论是牛顿,还是贝多芬,在全球范围内都称得上是响当当的名字,提到时往往令人肃然起敬。如今,让这两位大师“决斗”,该从何说起? 

    追本溯源,都是爱因斯坦惹得祸。原来,他曾郑重其事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牛顿或莱布尼茨从来没有存在过,世界上也总会有微积分学;然而,如果贝多芬从来没有生存于世,我们就永远不会有那些C小调交响曲。”若牛顿闻听这话,不生气才怪! 

    传统认为,科学是用“理性方式”把握世界的,创造的是概念世界。用概念的逻辑体系来表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可以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由人们加以认证,具有普遍性、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规律性的反映。 

    而艺术则用“感性方式”把握世界,创造的是形象世界。它用艺术的形象,把历史与生活的真实同艺术家再现的历史与生活的内心情感统一起来,表达了特定个体的审美体验,激发人们的美感,弘扬更典型、更普遍、更理想的价值追求。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其每一个定律,每一个参数,都有明确而清晰的来龙去脉;无论是牛顿本人,还是已经掌握了该理论精髓的人,都可以将理论推导中的每一个步骤展示给其他人,使得其他人可以理解。可是对于贝多芬来说,他根本就不可能教会别人创作出类似《命运交响曲》或《英雄交响曲》这样的作品。 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欧文金戈里奇通过对一种替代解释的实证演示法,突出展示了牛顿的科学成果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同时也肯定了牛顿的研究成果的特异性。金戈里奇总结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一项个性化的成就,它使得牛顿置于像贝多芬、莎士比亚一样的创造者行列。” 

    前面说爱因斯坦话语偏颇,导致牛顿“挑战”贝多芬,不过是玩笑话,其实,爱因斯坦是非常公允的,不信你听他说:这个世界可以由乐谱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科学与艺术,求知与审美,原本是不可分割的,如同李政道教授所说:“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无论是科学成果的必然性,还是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只要是一件伟大的作品,它就反映了客观真理,就体现了结构与和谐,就饱含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都是美的。

 课后习题全解

一、这篇课文是作者为《科学与艺术》一书所作的序。阅读课文,简要说说科学和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上是一致的。

提示:这是一篇科学论文,同样具备一般议论文的论证特点--提出问题,分析论证,结论号召。要解答上面的问题,就要遵循这个论证规律来找,看开头结尾,寻结论性语句。

参考答案

1、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2、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

3、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二、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1、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2、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提示:本题答案比较灵活,可列举身边的例子论述,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1、“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 反映。断臂的维纳斯,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国的《红楼梦》等艺术作品能跨越时空和社会的范围,引起观赏者的震撼,因此,反响就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

2、自然定律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表明人们对它的本质特征认识得越清楚,研究得越深刻。

 

[《科学与艺术》名师导学(语文版九年级必修)]相关文章:

1.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2.《科学与艺术》的教案

3.科学与艺术教案

4.语文版九年级教学计划

5.九年级语文版教学计划

6.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7.《科学与艺术》教案教案

8.人教版必修三《劝学》教案

9.必修三《劝学》读后感

10.语文版小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