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三学段小说单元对比分析法教学尝试》
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 杨剑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世界名著与一般小说的差异;(2)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
2.能力目标:(1)领略世界名著的独特魅力,把握作者巧妙的构思,学习欣赏文章;(2)学习写作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
3.情感目标:(1)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2)人格的成熟和心理的健康;(3)习惯决定命运;(4)勇敢地面对生活和适应生活。
教学重、难点(或教学设想) 1.世界名著和一般小说的比较
2.世界名著中象征手法的体悟
3.意识流小说的解读
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步 骤 及 内 容
1.知识目标:
(1) 世界名著与一般小说的差异;
①《项链》与《荷花淀》比较
共同点:女性的性格发展
切入点:结构布局
漂亮--家贫
《项链》:一波三折 借项链--丢项链 促使性格的发展(虚荣--现实)
赔真项链--借假项链
《荷花淀》:一捞一丢 ----------- 与性格的发展关系不大(夫妻关爱)
②《差异》与《等待散场》比较
共同点:微型小说
切入点:故事情节简要鲜明
《差异》:故事情节简练,主题鲜明;对人生有指导意义。
《等待散场》:故事情节出现漏洞,让人无法理解;题材俗套,语言冗繁。
③《药》与《春之声》比较
共同点:题目为实物,一为药材,一为歌曲。但皆有双关性,显出独特引人。
切入点:象征手法的运用及表现的象征意义
《药》:结尾“乌鸦”的象征意义隐秘、高深莫测,引人思考,久久不得其解,成小说的一大探点和亮点。
《春之声》:结尾“崭新的火车头”及“破旧的车厢”,象征意义直白明了,探究意义不大。
(注:从小说修辞学的角度来说,结尾是大多数作者的弱项,所以为了凸现小说的意义,一般在小说的结尾予以象征化,既有助于强化小说象征的效果,又可以帮助作者摆脱“弱项”的尴尬。由此,可见《春之声》之乏力处。)
(2) 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见下表)
意识流小说 传统小说
人物 地位被降低 中心地位
情节 否定情节功能,
打破时空限制 具有戏剧性特点
(《药》:血被吃;《项链》:真变假)
环境 主要是人的心境 刻意描写物质环境,以塑造人物形象
主题 通过人的心理反映 通过人物形象的言行反映
2.能力目标:
(1)领略世界名著的独特魅力,把握作者巧妙的构思,学习欣赏下列文章,并思考问题。
①阅读《狂人日记》,思考《狂人日记》是意识流小说吗?为什么?
②阅读《坚硬的稀粥》,思考其象征意义是什么?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这种现象,试分析。
(2)写作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或改写《药》。
改写题目提供如下,予以参考:
《华小栓黄泉见夏瑜》
《夏瑜大闹阎王府》
《夏瑜夜见鲁迅先生》
3.情感目标:
(1)(《药》)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读书、学习,受教育的重要性。
(2 )(《项链》)如何对待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自由勇敢地面对,才能真正地走向人格的成熟和心理的健康。(“生活是多么奇怪,一件小事它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3)(《差别》)做一个重视细节的人。细节决定一切,习惯决定命运。
(4)(《荷花淀》)妇女男性化是战争年代的必需;在和平年代,应妇女女性化,表现出各自的性别特点。
(5)(《春之声》)觉醒的中国,觉醒的人民,祖国的希望在前头。
[高一语文第三学段小说单元对比分析法教学尝试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5.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10.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