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1、一起长大的玩具

【教学构想】

玩具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一起长大的玩具》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的文章。

    解读此文,理解作者为什么对儿时的玩具具有着如此情绪的原因是关键。

1.童真、童趣

    天真、无邪、单纯、热情、好奇、无忧无虑、快乐是人的一生最留恋的情感。在孩子们的眼里,过节是快乐的,玩耍是快乐的,有玩具是快乐的,而能够亲手做一样自己颇为自得的玩具更是乐在其中。猪蹄儿灯的乐趣在于制作。首先是制作的材料来之不易。只有过节才杀猪,杀猪才会有猪蹄儿壳和猪油,盼望、兴致勃勃、觊觎、死乞白赖获取的过程和心理表现出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其次是制作。要棉捻、找高粱秆,裹、劈、夹紧则表现出孩子们的专注、熟练和兴奋。最后是结果。提着自己亲手做的比别人都照得远的灯,那种不加掩饰的成就感,那种自得和骄傲确实感染人。抽陀螺的乐趣在于抽打中的征服性和进攻性。“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稍一怠慢,它就会停转歪倒”“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孩子的好胜性格,那种快感和满足在陀螺滴溜滴溜转中尽情地表现了出来。再看兔儿爷。兔儿爷给孩子们的是亲切、温顺、可爱,尤其是兔儿爷身上的童话色彩。“温顺的性格”触发了孩子们的温情,而其童话色彩则引发了孩子们的浪漫遐想,能够“刮打刮打嘴的”兔儿爷则以它的生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喜爱。猪蹄儿灯、陀螺、兔儿爷这类玩具所以能够留下深刻的记忆,与它所引发的童真、童趣的情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2.思考、感悟

    玩具总是伴随着游戏留在记忆里,这其中不仅仅是情感的体验,同时也有一种深深的感悟。你看,“最值得骄傲的事,我们的灯是自己做的”,自己动手创造的东西最有价值,不是在制作和结果中感悟到了么?“一说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把那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团转,很是解气。”强烈的民族感情不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油然而生么?兔儿爷的温情让孩子们知道了温情最美,兔儿爷的童话色彩不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多彩么?由此可见,有感悟才会有深深的记忆。

3.丰厚的文化背景

    对作者凝聚在玩具上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体会之后,不妨将视线透过玩具投向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你会有一种新的感悟。中国民族大年三十传统灯会,中秋节拜月的习俗,从小小的玩具上折射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反映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华。文章的语言朴实、生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具有孩子特点的语言感情色彩浓郁,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学生,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各种新的观念,新的事物让他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多读一点像《一起长大的玩具》这样的文章,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感受一下别人童年的经历,想一想自己的经历,就能够多一点热情,多一点冷静。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的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

3.将阅读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使阅读成为学生思想、情感的一种需要。

4.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文章语言的深意,进而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良好阅读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所起的作用。

[教学安排]

讲,讲讲自己喜爱的玩具并作出喜爱的原因。

说,说说三篇文章所记叙的内容及作者喜欢玩具的原因?

想,想想作者为什么到了成年还不能忘记儿时的这一段经历?使作者魂牵梦绕的到底是什么?

评,评评不同时代的玩具,评评不同时代的孩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如果你这时走入大商场,你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你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你能描述一下现在玩具的特点么?

2.学生回答。

    学情估计:①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②超出了玩具的范围,扩大成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唱碟等。③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但不能传达出自己的情感。④能够对玩具进行描述,体现出现在玩具的特点并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应对的办法:①要求说出为什么喜欢的原因,告诉学生表达应有理有据。②明确玩具的概念:专供儿童玩的东西。如唱碟、游戏软件就不是玩具。③提示学生:你是如何对待玩具的?玩具使你的心情如何?帮助学生传达出对玩具的感情。④提示学生:你的玩具有什么特点?你能描述出玩具的可爱么?你对玩具的样式、功能、特点、种类有怎样的看法?以帮助学生清楚的表达。

3.朗读课文,落实基础。

    自由朗读(要求用符号在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旁边做记号,然后查字典正音。)

    抽查朗读(检查落实。如:觊觎、慷慨、泥塑、拂、削、遐想、甲胄、拽、怠慢、死乞白赖)

    示范朗读(学生范读文章或段落。提示学生从读音、停顿、语气、快慢等方面来感受。)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提问:朗读了课文,你能告诉我作者都写了些什么?

    学情估计:《猪蹄儿灯》、《抽陀螺》有记叙的事情,又有标题提示,所以概括起来较容易。而《兔儿爷》没有相对集中的事件,所以把握内容难一些。

    应对的办法:提示学生扣住标题思考,文章的内容一定是写兔儿爷,再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第二自然段中“最引起我们孩子家兴趣的,就数泥塑兔儿爷了”领起了下文几个段落。而第五自然段“对兔儿爷的喜爱,除了源于对生活中真实的小白兔的温情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一句概括了这几段的内容。经整合由此推出《兔儿爷》一文的内容是写兔儿爷因其温情和外观造型的童话色彩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

    明确文章内容:①自己制作猪蹄儿灯。②抽陀螺。③兔儿爷因温情和外观造型的童话色彩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

④再读课文,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

    提问: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你觉得作者倾注情感最多,最值得我们去揣摩、思考的内容是什么?你能不能用三个词体现出这一重点内容?

自己制作猪蹄儿灯(过程)

抽陀螺(感觉)

    兔儿爷因其温情和外观造型的童话色彩引起了我们浓厚了兴趣(原因)

    根据重点提示仔细研读相关内容以这样的句子“我喜欢……是因为……”回答出作者喜欢这三样玩具的原因。

    明确:①我们喜欢猪蹄儿灯,是因为猪蹄儿灯是自己制作的,照得比别的灯远,它让我们很骄傲。②喜欢抽陀螺,是因为抽陀螺的感觉很刺激,很解气。③喜欢兔儿爷,是因为兔儿爷很温情,而且有着能引起我们遐想的外观造型。

第二课时

1.课堂活动:实话实说。话题:你喜欢猪蹄儿灯、陀螺、兔儿爷这一类过去的玩具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情估计:①认为这些玩具很土,不起眼。不喜欢。②没有现在玩具的益智功能,没意思。不喜欢。③抽陀螺还有点意思,人与陀螺较劲,比较喜欢。

2.课堂讨论

    问题:大家都觉得很土、不起眼的玩具,作者到了成年仍难以忘怀。想一想,使作者魂牵梦绕的到底是什么?

    提示:可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研读文本,在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探寻作者的思想轨迹,在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式:就感兴趣的文章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一小组要有探究的结论,并能够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在交流过程中你可以赞同,可以补充,也可以反对。

    可有以下结论:①制作猪蹄儿灯热情和执著让作者难忘,那是多么真挚的一种情感。②在制作中让作者体验到了只有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才能真正享受到快乐,感到骄傲。③猪蹄儿灯乃人们的创造,因地制宜的创造,多么让人佩服的聪明才智。④不仅是猪蹄儿灯,还有那年三十的灯会上的多姿多彩的灯,不也传达出我们民族璀璨的文化吗?你难道不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吗?⑤抽陀螺的刺激不体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吗?⑥抽陀螺,抽汉奸,多么鲜明的让人感动的民族感情。⑦在冰上抽打陀螺时的情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⑧对兔儿爷的喜爱缘自于兔儿爷的温情,善良的心境让人留恋。⑨兔儿爷的创造体现了人们的聪明才智。⑩大人们拜月,孩子们拜兔,多么吸引人的童真童趣。等等。

     师生共同小结:是什么让作者魂牵梦绕?是真挚鲜明的情感,是纯洁的内心,是水晶般的童真童趣,是成长的感悟,是中国灿烂的文化。

3.阅读后反思

    评一评不同时代的玩具,不同时代的孩子。

    学生课堂交流。(此交流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提示评议的角度:①不同时代的玩具有不同的特点,你如何评价?②玩具对孩子的教育和开发有没有作用?③过去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有什么不同?④如何评价过去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有没有让现代的孩子感到不如的?

    教师小结:阅读让我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交流又使我们思想得以升华。对那些土气,不起眼的玩具有了新的感悟,又促使自己对童年时光有关玩具的回忆、思考。玩具不仅是玩具,当它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就演变为一种经历,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所以作者说是一起长大的玩具。

4.作业

以“我和玩具”为题写一篇文章。

2、捅马蜂窝

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教材简析: 

本文是冯骥才的一篇散文,他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处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就象一种罪孽,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并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本文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主观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合作学习设计: 

    我任教的班级是一个人数较多、生源杂乱的大班,针对班里学生知识基础不等,思维反映快慢有别,自学能力高低不均但学习态度端正等实际情况,课前组织了四人学习小组,尽量使每一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对均衡。 

  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活动步骤: 

1、我为什么又后悔了呢?自渎课文第二大段,画出描写我思想变化的句子。 

2、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要求:组长安排组员交流各自画下来的句子。 

每个组员针对一句话说说理解。有不同意见时等同学发言完毕,再说自己的理由。 

各小组自行设计汇报的方式进行汇报。 

3、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围绕教学重点,使学生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这正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统一呢? 

活动步骤: 

1、课文学习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2、小组交流: 

1)、每位组员读自己所写的感受。 

2)、针对组员的内容进行修改、评价。 

3、小组集体汇报。 

本节课的几点体会: 

    课堂上是否应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一定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键是看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有效性”如何。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采取合作学习,不是包罗课文全部内容,不是一哄而上,更不是把问题推给学生,而是在新知的探求过程中,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把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各种思维判断和创新能力调动起来。因此,必须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内容。最后,把各小组的学习方法、阅读能力和疑难问题加以综合归纳,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施教。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还要随时了解各组的进行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便于控制时间,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在争论不休的讨论中做好指导,同时可以了解到学生问题的集中点。在交流各组学习情况时,教师对于大家争论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 

教学后记:

3、海鸥乔那坦

一、 教学构想

《海鸥乔那坦》是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海鸥乔那坦为实现梦想而孤军奋战的故事,反映了改变世界的艰苦性,启发人们思考,怎样才能提升生命的价值。

   本文篇幅较长,内涵丰富,主题深刻,对于七年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组织学生学习不求面面俱到,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重点剖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理解乔那坦这一形象。

   为了理解童话的主旨,我们可从乔那坦和其他成年海鸥的矛盾冲突入手,引导学生对童话的主旨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明白作者之写作意图,读懂文本本身。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懂得生活与生存的本质区别,追求理想,珍爱生活。

2.学习通过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方法。

3.了解衬托手法对塑造主人公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

文章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

教学安排:两课时

1.自由朗读,概括每部分大意,了解童话内容。

2.分析乔那坦的形象。

3.理解童话主题。

4.辩论活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第一教学板块:问一问。

有人对那些没有理想、不讲究人生价值的人往往这样说:“那不是生活,那是活着。”“活

着”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根本区别?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个发生在海鸥群落里发人深省的故事,一定会悟出点什么。

  (采用质疑法导入新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集中学生的阅读注意力,为阅读指明方向。)

  二、第二教学板块: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每部分大意。要求用“什么样的乔那坦”为句式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1.孤独的乔那坦;2.幸福的乔那坦;3.震惊的乔那坦;4.新一代的乔那坦。

(整体感知,是精读深思的基础。童话篇幅较长,设计概括四个部分大意,便于学生对故事

情节的整体把握。)

  三、第三教学板块:品一品

1.找出描写乔那坦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

  ①“为了食物而失去乐趣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乔那坦悲哀地想着,“看来我只有和海伦远走高飞了。”

②乔那坦又一次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落。

“为什么我总是显得如此的不合群?”

“为什么大家都会满足于现在这种以生存为唯一目的的生活呢?”

“为什么没有人和我一样,渴望飞上更高更远的蓝天呢?”

③乔那坦兴奋得无以复加,他终于发现了实现自己真正价值的所在:他不要做一个孤独的出世者、可耻的逃兵,而是要以自己的力量,从孩子们开始,彻底地改变这愚昧的海鸥世界!

④乔那坦一阵激动:岩石前面,那可是一块最神圣的地方!对,我就这么说!

2.品赏每一处心理描写,表现了乔那坦怎样的内心世界。

① 写出了乔那坦的难过,悲哀;   ② 写出了乔那坦的失落、迷惘;

③ 写出了乔那坦的兴奋;         ④ 写出了它内心的激动、善良。

3.品读

    作者笔下的乔那坦是一个诚实善良、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并能执著追求远大抱负的形象。对乔那坦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十分细腻、真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乔那坦的追求、迷惘和孤寂。朗读时要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十分丰富,这篇童话心理描写细腻真切,是一大特色。这一板块,要求学生从众多语言信息中筛选出描写乔那坦心理活动的语句,目的明确,又能形成对乔那坦思想性格的完整认识。)

四、第四教学板块:讲一讲。

  依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讲述乔那坦的故事。

1.孤独的乔那坦              2.快乐的乔那坦

3.勇敢的乔那坦              4.爱思考的乔那坦

5.执著的乔那坦              6.永远的乔那坦

   (这一板块,采取从不同角度讲述乔那坦的故事,与简要复述童话故事有所不同,这种方法更能检验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二课时

第一教学板块--想一想

在第一节课学习的基本上,来理解童话的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

1.这篇童话,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双方是谁?

乔那坦和成年海鸥。

2.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理想不同或生活目标不同。

3.乔那坦和成年海鸥各自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又怎样评价对方的生活理想?

出示表格

       生活理想       评价对方

乔那坦           

成年海鸥              

学生在书上寻找答案,勾勾画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4.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理想,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读者,一个人要想实现超出常人的更高理想,变“生存”为“生活”,刚开始总是不被人们理解的,需要经过长期地、孤独地奋斗,不论环境多么险恶,阻力多么巨大,我们也不能悲观失望,更不能放弃努力,因为时代总是向前的,新一代总会跟上来的。

5.写海伦、乔那坦父母以及其他海鸥有什么作用?

衬托了乔那坦对梦想执著而孤独的追求,突出了主要形象。

   (这一板块,紧紧抓住乔那坦和成年海鸥矛盾冲突的焦点--对生活理想的不同追求,作为挖掘童话主题的一条线索,环环相扣,不蔓不枝。)

第二教学板块:演一演

乔那坦不服长老会的决议,假设他提出上诉,请你担任他的辩护律师为他辩护。

1.  准备活动

①推选法庭法官,原告乔那坦及辩护律师,被告长老院及辩护律师。

②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联想和想像拟定辩护词。

2.模拟辩论

借鉴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法庭开庭程序,展开辩论。

3.评议结果

其他同学评议辩论的结果。

   (这一板块,以辩论活动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训练,开式新颖,内容丰富。)

教学后记

一篇近六面纸的童话故事,如面面俱到地讲解、分析,所需时间之长,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

。“长文”如何“短教”?如何教出效果?我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作了如下尝试:

1.新课标指出:“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入手,感受主人公的美好心灵。通过找一找、品一品、读一读等方式,学生深入乔那坦内心深处,了解了这一主人公形象。

2.新课标又指出:“提倡全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本文学习我们又抓住矛盾冲突的焦点--各自的生活理想不同,来挖掘文章的主旨,目的性强,条理清晰。

3.本文的教学,我贯彻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思想。由于老师分析少,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读书、勾画、辩论等,活动时间充足,效果较好。

教学后记:

4、只要翻过那座山

教学目的:

1、 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像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探究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 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

2、 想像文章描写了怎样的一组画面?跟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想像这组画面时要注意少年当时所面临的情境:一是他走在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二是他已经非常疲惫了,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可他面临的依然是不见终点的长长的山道;三是海鸥的出现,给了少年以信心、勇气和希然,使得他继续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3、 与同桌讨论一下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的作用如何?

明确: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结构上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它表现了少年坚定执著的性格。从语言表达上看,它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学生自由讨论,不要求学生完整地答出每一点,只要能通过集体的智慧总结出以上几点即可。

学情预测:这句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恐怕难以想到,需要教师相机提示点拨。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海”、“山峦”、“海鸥”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②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

2、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大海” 、“山峦”、“海鸥”的象征意义。学生通过讨论应明确:涛声回荡的大海已不是自兢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连绵起伏的山峦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而“海鸥”也不是自然界的小鸟,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

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去思考文章的象征意义,使学生的思维由文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用从文本中获得的启示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会围绕“考上好学校”、“成为名人”、“将来有一份好职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来谈,教师不宜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应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只要有着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彷徨与动摇,坚持不懈地攀登通往理想世界的高峰。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训练朗读

1、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

2、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设计朗读方案。

3、 学生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三,自己设计朗读方案。

小组内可分工合作,一人设计几段,完成对全篇课文的朗读设计。

4、 根据各自设计的朗读方案,小组内朗读。

读的同时,互评互改,推选读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参加全班的朗读评比。

四.朗读课文,选评最佳。

1、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朗读。

2、 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朗读效果最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3、 全班朗读,要求准确流畅、有感情。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进行拓展与比较阅读。

教学后记:

5.望天树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运用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3、联系自然与生活,初步获得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望天树精神的感悟。

难点:品味课文洗练的语言。

[学习内容]

导入

   现在的中学生,一定也曾有过美好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也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一定会有苦闷和彷徨,那该是如何面对的呢?是积极进取还是消极退避?是乐观向上还是萎靡不振?在形成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我们有必要确立美好的人生理想,树立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予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相信读完了本课以后,我们一定会从望天树身上感受到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对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从中受到教益。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梳理字词

自由朗读课文或听配乐朗诵。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散文。作者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诉说了望天树的成长历程,热情讴歌了它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这是一首成长的颂歌,更是一曲生命的礼赞。

   树经历了坎坷而又曲折的成长历程。在“多少次践踏之后”却能奇迹般“冒出生命的嫩芽”,初涉人生的望天树还只有松毛尖大小的时候就遭到了其他植物的嘲笑和蔑视。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它。面对这一切,望天树“毫不在意”,而是端详着比花还好看的阳光,牢记大地母亲的嘱咐,是“按阳光的挺直”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可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的后脚,竟把它“踢下了断崖”。这里没有阳光,是连“蜘蛛也不愿结网”,“苔鲜和青草”早就“出逃”,“山岩也会痛苦得流泪”的暗角。这里“整日笼罩”着毒雾般的阴霾。面对多舛的命运,望天树没有屈服,它“哆哆嗦嗦”将根须紧紧地抓住“几星泥土”,凭着对蓝天和太阳的向往,战胜了“贬损肌骨的冷雾”与“磐石一般沉重的山崖的阴影”,抽出了新枝,绽开了绿芽,挺直了身子,冲出了山涧,长成了地球上最高的树。

问题探究

⑴你心目中的望天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⑵望天树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⑶有表情地再读课文,感受课文的美。

⑷思考:本文语言优美洗练,找出文章中你喜欢的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把文中的“你”换成“他”读一读,看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爱护玩具》活动教案

2.中班玩玩具的教案

3.大班玩玩具安全教案

4.小班收拾玩具教案

5.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

6.我最喜爱的玩具教案反思

7.安安全全玩玩具安全教案

8.《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9.我们的玩具和游戏教案

10.《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