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10-26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深潭

在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文章的写作来说,创新则是文章的生命;对于文章的阅读来说,创新则是思维的火花;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创新则是探究学习的根基,故此创新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创新”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靠后天的开发和培养的。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义不容辞责任且必须为之的任务,由于普通中学学生(高中),阅读少视野不广阔,思维狭窄,制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又由于近几年中考的压力,教师的着眼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学生不能深入地探究问题,致使学生认识肤浅,,缺乏创新精神,面对当前的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形式。创新思维具有以下特点:敏锐性、独特性、发散性。

那么,针对农村中学,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新编的高中课本和读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也为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很好的训练场地。

一、选择课本和读本的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训练,培养学生的再现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及多项联想思维,训练思维的敏锐性、灵活性、独特性、开放性、流畅性、深刻性、批判性。

1、发挥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或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设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的思维过程。因此说想象是新形象产生的桥梁,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再现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形象进行的思维。再现形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而再现想象是阅读中再现形象思维的核心。我们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的示意进行想象,再现作品中的形象与景象,达到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具体做法是:1、让学生复述故事梗概。(略)2、合理想象补充和丰富想象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课文中美丽的景象。如:我们曾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诗句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句中美丽的画面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

创造形象思维的培养:创造形象思维是以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方式为主,它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态,它主要是通过作品的语言文字的示意进行想象,在融入读者的思想和情感,进行再创造。如学习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他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下刻的命,他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我这样设计问题:1、诗中的“老马” 是怎样一个形象?2、你是否赞成这个形象的做法?3、请根据你的想象改写此诗为记叙文,要有创新。学生抓住“横竖不说”、“沉重地垂下”、“往心里咽”、“望望前面”这几个短语,惟妙惟肖的刻画出了老马的性格,有的学生抓住“望望前面”这一短语,进行心理刻画,表现老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性格。

2、运用联想,启迪创新思维

联想:是由某人某事而想到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概念而引出若干其他相关的概念的思维过程。具体训练学生由此及彼、由己及人、由人及社会的思维模式。联想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因素和重要的思维途径,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联想的方式很多,现总结如下:

同一联想:由同一事物、同一概念进行的联想。如我们学过的《过万重山漫想》作者第一次穿越三峡而联想到第一个-第一次穿越三峡是在什么时候?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联想┄┄由此我让学生联想到所有的“第一个”的思维训练,然后让学生以“第一”为话题作文,学生写出了丰富的“第一个”,如:第一次包饺子,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吃汉堡包,第一次离家求学等等;由学习苏轼的《石中山记》、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作《走进苏轼》、《改革家王安石》、《我读欧阳修》等练习,使学生由联想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从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学生为了写得好一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广阔了。

相似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相似的人、事、物的联想。如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由刘兰芝的爱情故事联想到《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通过两个人的爱情故事进行再现思维,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抽象思维的再创造,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达到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也就是发散思维的训练的目的。

相关联想:以原来的人、事、物为起点,向外延伸联想到与原来的人、事、物相关的人、事、物的联想。如我们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由刘和珍君的惨死,联想到白莽、柔石等革命志士的故事,由刘和珍君的惨死,联想到反动统治者的残暴,进行形象思维的再认识,学生在相关联想中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象征联想:是用所写的具体事物代替某种人或某种精神的联想。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那“一望无边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作者由“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联想到人民所铸成的反日的“铜墙铁壁”,由“粉色荷花箭”联想到“白洋淀的哨兵”,我们让学生由粉笔、橡皮、蜡烛、石子等等,进行联想,联想与之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然后让学生写作。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由感知上升到理性,学生思维有了深度,就有了自己的独特性和批判性。

类比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同类的人、事、物的联想。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作者由尼采联想到拿来主义;我们可以由“拿来主义”联想到当今的改革开放怎样“拿来”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文明,联想到当今社会考试的作弊现象,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我们还进行了写作练习,题目为《我谈拿来主义》、《我的拿来主义》、《拿来随想》,通过课文材料,让学生思维想开去--想的远,想的深,使学生思维灵活、流畅、深刻。

对比联想:由所写的人、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反的人、事、物的联想。如《拿来主义》的作者鲁迅先生,由送去主义联想到拿来主义。我们可以由祥林嫂联想到水生嫂,通过对比联想,两个人物的性格、命运,跃然纸上。学生在一正一反的两个人物分析中,是非曲直辨明了,思维也在分析中得到了训练,这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奠定了基础。

事理联想:由事到理的联想。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由邹忌的妻妾及客人对他的态度联想到齐王的治国之理。我们由水滴石穿、金石可镂等联想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种由形象到抽象的联想,拓展了思维的深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

二、选择课本和读本的内容进行逆向思维、同向思维、多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1、同向思维的培养:

同向思维:即循着问题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同向思维是创新思维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最低级的思维方式,其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延展性。这种思维的训练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主题,因为进行同向思维训练是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并能领会教师设置问题的关键内容,使学生沿着教师设想的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

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和读本时,可以这样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是怎样写的?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如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药》一文,可以这样设计: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文章情节是怎么展开的?为什么要采用明线和暗线交织的写法?明线暗线又是怎样交织的?又如学习杰克﹒伦敦的《警察与赞美诗》一文,可以这样设计:为什么苏比想尽办法极想入狱的时候却不能入狱,当他听到赞美诗的时候,不想入狱反而入狱了呢?他是怎样入狱的?作者到底要揭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重点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从而训练创新思维发散性之流畅性的特点,使学生形成不论做什么都

2、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指从某个已知意义的相对位置去认识、研究和提出一个相反意义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其重点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针对这种思维训练,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如果不这样,那会是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事情的反方面。如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可以这样设计:如果祥林嫂的阿毛没有被狼吃掉,或者贺老六没有病死,祥林嫂的命运会是怎样?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否有原来那么深刻?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重点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和发散性的特点,改变学生习惯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形成不论做什么都应该有独立、灵活的思维模式。

3、多向思维的培养:

多向思维:即从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发散性的具体体现。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思考问题,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的定势,敏捷而灵活的思考问题,在问题面前,人们往往习惯于凭借自己的经验模式看问题,要想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就必须锻炼他们思维的敏锐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看问题。针对这种思维训练,我们可以这样提出 “假如既这样,又那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如我们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可以这样设计:假如你是杨志,你应该怎样做?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他考虑的是吸收杨志的优点改正他的缺点,其次是根据当前的形势怎样做的问题。又如在《祝福》一文中,对祥林嫂捐门槛一事的再认识:祥林嫂捐门槛一事是反映了她的封建迷信思想,但是她捐门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思维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的思维模式。

实践证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创新潜质,关键看我们的教师如何在教材和读本有效的阅读范围内开掘学生思维,燃起学生的创新的思维火花,从而创造出智慧的火焰。经过几年的努力,自己的以新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了深度和广度,而且很具有批判性、深刻性,已表现出较高创新的能力,这使我十分欣慰。但是由于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卫灿金 《语文思维培育学 1999.9

何名申《创新思维修炼》 2000.5

作者邮箱: lingzhi63@sohu.com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1.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2.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毕业论文

3.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

4.探究初中数学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优秀论文

5.造句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

6.创新思维的化学教案模板范文

7.超级演说家演讲稿:打破思维的墙

8.基于跨界思维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论文

9.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名言

10.议一题多解与发散思维的培养的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