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近体诗的格律,学习《山居秋暝》,鉴赏诗歌如画的意境,了解作者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比较《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方面的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点:①都运用了比喻;②都写了听众的反映,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了曲调的艺术效果。
不同点:①《明湖居听书》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而《琵琶行》则是以声喻声;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而《琵琶行》则妙语点睛,既揭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又写出了诗人听出的“情”。作者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
2.分四人小组交流写对《青藏高原》这首歌的描摹。
二、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两首唐诗。
三、解题
1.名称: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即我们所说的格律诗,绝句中也有近体诗。
2.以《山居秋暝》为例介绍格律:
投影: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仗)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仗)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押OU的韵)
①句式整齐:律诗每首八句,可分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分五言和七言。
②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须对仗,如《山居秋暝》。对仗的兩句,句型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③音韵铿锵:
A.平仄规定: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见P31体式)每联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上联的出句与下联的对句相粘。
关于平仄:古音为“平、上、去、入” 四声,其中“上、去、入”为仄声;今音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四声。古音中的“平”变成今音中的“阴平、阳平”“入”声变成了今音中的“阳平、上声、去声”三种声调。这叫“入派三声”。
B.押韵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如《山居秋暝》。
④节奏感强:“五字句”有三个停顿,可切分为三拍,即:“221”式与“212”式;七字句有四个停顿,可切分为四拍,即:“2221”式和“2212”式。如《山居秋暝》、《登高》。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课文中的《山居秋暝》是五言律诗,《登高》《蜀相》《锦瑟》《书愤》是七言律诗,《石头城》是绝句。
3.与古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 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都有
①句式 参差不齐;句数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诗 只有五言、七言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古体诗 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允许换韵;
②用韵 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只能用一个韵,一韵到底;
近体诗 首句可押可不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一般押平声韵。
③平仄 古体诗:不讲究平仄
近体诗:讲究平仄
四、自主合作探究
(一)鉴赏《山居秋冥》
【活动设计1】介绍作者。可先让学生讲,老师补充。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王维的思想和诗歌,一般四十岁左右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游侠、边塞诗为主,诗风豪迈、气势雄浑,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在其后期,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等原因,对政治感到厌倦,开始过起了亦官亦隐、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后期的诗歌主要反映这一淡泊闲适生活的山川田园诗。由于王维晚年信奉佛禅,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显出一种幽深清远、静谧空灵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为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田园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不仅擅长音乐、书法,还是著名的大画家,是中国绘画史上南宗的开山鼻祖,文人画的创始人。他将音乐、绘画的义理与手法,融汇贯通与诗歌创作中,以自然凝炼而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立体感强而又意境高远的自然风光图。在天宝、开元二十余年间,他是公认的文苑盟主。当时有“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之誉。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活动设计2】研习课文《山居秋冥》
1.学生按照P31练习一“诵读提示”朗读课文。
2.鉴赏诗中的美点:
板书:鉴赏诗中的美点:
我 意象之美:空山 新雨 松林 明月 清泉
最 林 浣女 莲 渔舟
喜 意境之美:空明清新 宁静而有生气 和平安乐
爱 境界之美:高洁情怀
声律之美:音韵和谐
首联点题“山居”“秋暝”,紧扣题意描绘出秋天雨后山村傍晚的大背景,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之感,为全诗笼上一层清新洁净的基色。平和恬静的景象也是诗人闲淡心境的写照。
颔联出句紧承“晚来秋”,点明时间是从黄昏过渡到夜晚,可见诗人陶醉于空山幽静清明的景色之中。对句直承“新雨后”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与“清泉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相比,多了几分空明,少了几分冷寂。这是一幅无人的山水画。
颈联在“空山”的背景上,描绘了人物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说,颔联先写所见,再写所闻,那么,颈联则先写所闻,再写所见,听到“竹喧”声,知道是“浣女”归来;看到“莲动”,知道是渔舟出去。这种写法不是简单地颠倒语序,以增加句式的变化,而是利用诗歌句式的灵活性,更真实地表达诗人追寻感觉的过程。再明亮的月光也不能使人将夜色中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何况还有山林、荷花的遮挡,再说从“竹喧”到“归浣女”,从“莲动”到“下渔舟”又有一个时间的游移和判断的问题,因而先闻其声,先见其动,再见其人,正是诗人当时追寻感觉过程的真实表现。如此描写,也使空山宁静的秋夜增添了几分生气,使整个画面更有动感,更有诗情。
画面美,画面中的人更美。诗人选择少女们洗衣归途上欢声笑语不断,渔夫利用夜晚月光捕鱼这些细节,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的风尚。
一个“喧”字,生动地表现了少女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
尾联:是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诗人宕开一笔,由写景转到抒情,反扣“秋暝”的诗题,收束全文。
【活动设计3】讨论问题:
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么下笔说是“空山”呢?
【点拨】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②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孙”意,见P28文下注释④,学生可据此回答。)
【点拨】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秋天万木凋零,寒风瑟瑟,但诗人笔下的秋天,并没有呈现出“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贺《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的肃杀气;没有流露出“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禹锡《长沙过贾谊宅》)的感伤色彩。诗人笔下的秋天,青松如盖,清泉淙淙,翠竹密布成林,碧莲亭亭玉立。月下青松,石上清泉,山里翠竹,水中碧莲,既是表现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也是诗人恬淡闲适情怀的写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淳朴、勤劳,生活无忧无虑,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诗人反用“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留”(《楚词招隐士》)的诗意,巧妙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小结: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空明而清新、幽静而有生气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主旨)
艺术特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课堂练习:讨论P28练习二1
【答案要点】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勒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姑娘们洗衣归来;(村口波光荡漾的小河中,)亭亭的荷叶纷纷向两旁分开,荷花摇动,满载月色的渔舟,顺流而下,划破了荷塘的宁静。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在这幅画里,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淳厚、朴实的风尚美,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2.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将诗歌改写为散文。
改写要求:
①不要直译;
②可适当想像,要能体现意境特征;
③文笔要流畅优美。
附改写短文:
山居秋冥
王维
初秋的傍晚,在这树木繁茂、人迹罕至的山里,一场雨刚过。夜幕下的山林,皓月当空,显得格外皎洁,它映照着苍翠的青松;山泉清冽,在山石上淙淙奔流,如水的月华洒落其间,泉水犹如一条洁白的银练。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那是姑娘们洗衣归来;(村口波光荡漾的小河中,)亭亭的荷叶纷纷向两旁分开,荷花摇动,满载月色的渔舟,顺流而下,划破了荷塘的宁静。春天的芳华虽已消歇,但秋景宜人,王孙自可在山中归隐长留。
3.完成《三尺讲台》P “随文检测”4、7~8,“延伸阅读”2~3,8、9题。
4.背诵《山居秋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登高》、《蜀相》,鉴赏诗歌的意境,初步感知杜甫的诗风。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对《山居秋暝》的背诵。
二、导入对课文《登高》的学习,介绍写作背景。
(投影: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
--[明]胡应麟《诗薮》
这是明代学者胡应麟对杜甫《登高》一诗的高度评价,他认为“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奇”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鉴赏这首诗。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朗读指导】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思考〗请你设想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时间、地点、境况下写的这首诗。
【点拨】从“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可以看出是在长年漂泊,居无定所,抱病在身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见P28注释⑤)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活动设计2】研习课文《登高》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啸哀婉;江中的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回旋。(让学生口述首联大意。)
〖问题〗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急 高 哀 清 白 飞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追问〗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三峡秋景图。时当深秋,晴空如海,登高仰视,愈觉其迢迢无极,所以说“高”; 长江三峡多猿猴凄厉叫声。《水经注 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夔州一带,山高林密,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不绝,所以说“哀”;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所以说“清”;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所以说“白”。因为台高,故愈觉其风大,所以说“急”;风大则水鸟低飞盘旋,所以说“回”。用字遣词都极其贴切。“天高”“沙白”“猿啸” “鸟飞”,这些又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意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起笔便有悲凉的气氛。画面的惨淡,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心理写照。
首联对仗起笔。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板书:首联:描写秋江的景物和各自特点。)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远望无边的落叶萧萧地坠下,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滚滚而来。(让学生口述首联大意。)
〖问题〗颔联写了什么景物?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边讲析边板书:
落木 长江
感伤 悲怆
旷远 悲怆 雄浑 宏伟
写远眺之景,从大处落笔,上句写山景,承首句;下句写江景,承次句。山上江中,往复交织,构成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深秋风大,所以闻落叶之“萧萧”,峡深流急,所以见波涛之“滚滚”,“落木”以“无边”来形容,则见其境界之阔大;“长江”以“不尽”来形容,则见大江之无穷。在极其萧杀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雄浑奔放的气势。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两句这还能看出诗人那激荡不已的心情: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韶光易逝,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是了(板书:感伤)?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也许诗人超越时空,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共痛(板书:悲怆)。两句诗又多用双声迭字,读来音调铿锵,充满着声韵之美,所展示的境界,也极雄浑高远,饱含着诗人无穷的情思。(板书:颔联:绘出一幅更辽阔的秋景,气象宏伟。--借落叶、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鉴赏颈联:“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经常飘泊万里,作客他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让学生口述首联大意。)
〖问题1〗“秋”在诗人的眼中为什么是含“悲”的?
一悲:离家万里;二悲:秋风萧瑟;三悲:长年漂泊;四悲:年岁已高;
五悲 :百病缠身;六悲:孤独登台。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高远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由上文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就空间方面说的,即所谓“横说”。 “常作客”,生动地再现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就时间方面说的,即所谓“纵说”。“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作客登台,已有游子思乡之意,加上万里漂泊,百年多病,则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进一层的描写。秋风萧瑟,已令人触景生哀,更何况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登台”前着一“独”字,已见其孤零;“秋”前加一悲字,足见其悲苦。由于采用了这种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便更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了。(板书:颈联:写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抒情)
鉴赏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国难家忧,命运艰难,可恨两鬓又白发增多,穷途潦倒志不得伸,因病戒酒不举杯,悲愁更难排遣。(让学生口述首联大意。)
〖问题2〗“艰难”指什么艰难?为什么会让他愁白了头?诗人为什么戒酒?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艰难”指国家多难、自身潦倒。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正是时势的艰
[近体诗六首(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诗六首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