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三首古诗词。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作者简介
(1)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作品有《樊川文集》。 2、写作背景
(1)王湾是洛阳人,于公元712年,即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这首《次北固山下》。 (2)《赤壁》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导学提纲】
1.熟读诗歌《次北固山下》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熟读诗歌《赤壁》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2.【展示交流】
活动一:
朗读诗歌《次北固山下》、《赤壁》,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活动顺序:小组采用齐读或个别读的方式朗读,标出停顿--组内讨论批注--小组展示)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活动二:
1、通过诵读,你认为《次北固山下》写景的诗句是哪几句呢?那么抒情的诗句又是什么呢?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抒发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之情。
2、古人写诗都非常注重锤炼字句,有人认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就是一个典范,你以为呢?
分析:江中日早,残冬立春,虽是寻常意思,但诗人锤炼字句,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活动三:
《赤壁》中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最后二句,这两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建功立业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个案补充】
活动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参考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2、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3、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是?
参考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颔联完全是写景。其中“正”“悬”点示出什么样的情景?
参考答案: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⑴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⑵透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⑷“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谈出上述四点中的一点即可。)
6、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什么? 参考答案:青山、绿水。
活动二:阅读《赤壁》,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学习过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迁移创新】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你知道哪些描写思乡之情的句子?请你写下来。
参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二课时
1.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嘉佑进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2.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三月,苏轼游览清泉寺时,见溪水西流,有感而作。当时他贬居黄州,政治上不得意,而且疾病初愈,身体不太好。这次短途旅游使他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写下了这首呼唤青春的《浣溪沙》。
【导学提纲】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浣溪沙(huàn) 蕲水(qí) 萧萧(xiāo) 啼(tí)
2.熟读《浣溪沙》三遍,借助文下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展示交流】
活动一:
朗读《浣溪沙》这首词,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活动顺序:小组
采用齐读或个别读的方式朗读,标出停顿--组内讨论批注--小组展示)
活动二:
1、《浣溪沙》上阙写景,描绘了哪三幅画面?画面有何特点?
明确: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2、词的下阕作者转而抒情,联系作者的经历,你认为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
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个案补充】
活动:读《浣溪沙》回答下列问题:
1、“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
参考答案: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
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阕抒情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
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
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
青春的情怀。
【迁移创新】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一代文学巨匠,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脍炙
人口的佳句,你能搜集整理一些吗?
参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徐栋
[《古代诗词三首》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2.杜甫诗三首教案
3.《诗经》三首语文教案
4.冰心诗三首的教案
6.古代诗词名句
10.苏教版6的乘法口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