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时间:2022-10-18 16:04:57 随笔 我要投稿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精选10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精选10篇)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1

  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弃官归隐,人生的转折却成就了一代田园诗人。从四十一岁到六十三岁,他皈依大自然,回归心灵的淡泊宁静。过着与世无争、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田园生活。

  春天里,陶渊明在燕子的呢喃声中,心儿随渔翁一起顺流而上,乘一叶小舟,飘然来到一片桃花林。溪流的两岸,桃花被温暖的春风一吹,绽开了粉嫩的笑脸,阵阵清香,醉人心脾。小草嫩绿,花朵妩媚,偶尔有桃花轻轻飘落身上和水中。小舟穿过幽美的桃花林,越过一个山洞,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人间仙境。这里树木成荫,阡陌纵横,土地肥沃,人人耕种劳作,自得其乐。村里人热情招待了渔翁,和他聊聊外面的事情,然后渔翁告辞了。

  陶渊明依然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不觉间夏天已经来临,凉爽的清晨,陶渊明扛着锄头,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道上茂盛的野草结满了露水,打湿了他的衣和鞋,他来到南山下的一块田地,这里有他种下的豆苗。抬眼望去,草儿一片葱茏,豆苗却很稀疏。齐腰深的草打湿了衣服,但是这有什么可惜的呢?他心里想到,好在我逃离了污浊的官场,迷途知返,在田园劳作中找回了自我。直到月亮升起,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和明月相伴回家。

  虽然是几间陋室,陶渊明却不受俗世的烦扰。因为他的心已远离闹市,心中怡然平静。秋天里,东边的篱笆下菊花怒放,艳丽多姿。有雪白的、金黄的、深紫的、粉红的,一团团、一簇簇五彩缤纷,散发出淡雅的芬芳。陶渊明悠然徜徉其间,弯腰准备采一朵,无意间看见了南山,山气氤氲的黄昏时分,成群的飞鸟返回山林。面对此情此景,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寒冷的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陶渊明闲居家中,冬天的夜晚也越来越长,偶尔得到一瓶好酒,他定会独酌大醉,然后写写诗。感叹着人生就如一粒尘土,随着命运漂泊无依,历尽艰难,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高兴的时候,他会邀上邻里一起痛饮,如同兄弟一般,及时行乐。人生如流水,过去的不会再来。年轻时要多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公元427年,陶渊明去世,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一百二十多首诗,十来篇散文。主要包括《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作为田园诗派创始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写饮酒和田园的乐趣。

  陶渊明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清丽自然、纯真质朴而又意蕴深刻,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去探索欣赏其中的艺术境界。他刚正不阿的人格和不追求名利的操守,也成为后来文人的精神表率和前行的力量。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2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3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陶公陶渊明。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生活在顶端的社会名流,向往陶渊明那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我相信这是肺腑之言。正如只有饮遍了世间美酒的酒徒一样,所谓平淡是真,背景必须得是无数的斑斓锦绣。如此,风吹烟云散才能让人看到万里苍穹。这是阅历的力量,也是底蕴的力量,只有经过这些力量洗涤之后,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其实,身在官场中的陶公,是一只留恋山林的笼中鸟,是一尾思念昔日宁静水潭的池中鱼;一旦回到匡庐山脚下的小村,他便如童心在怀的赤子,见大地也可爱,观鸟兽也亲切。葱葱郁郁的榆树、柳树遮蔽着房屋后檐,成行成排的桃树、李树生机勃勃地排列在堂屋门前;夕阳西下,黄昏中远处的小山村依稀可见,近处的农舍上正升起袅袅的炊烟;守屋之犬在深深的小巷中汪汪轻吠,归窝之鸡在桑树巅上喔喔啼唤。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得了耕种之乐,觅得了垂钓之闲,找得了灌园之趣。

  可以想像,陶公提上一壶酒,坐在向阳的坡上,沐浴着融融的秋日,在金风吹拂中开怀畅饮,直到微醉;不经意中抬眼远眺,只见悠然的南山时隐时现。他把盏自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寄情山水之乐,陶渊明如今才真切而深深地领略。晚上,在油灯微弱的光亮之下他写下自己那份独特的感受,一首首淡雅清新真率朴实不假雕饰而又生趣盎然的诗篇便泻出于他的笔端;一不小心,他便登上了五言古诗的高峰。李重华赞陶诗“五言古以陶靖节为极诣”,鲁迅称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与李白一样,都是头等人物。

  不过,重新解读陶公留传下来的124首诗歌和11篇文、赋,我们还可以看到,陶渊明不仅仅是潇洒旷达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虽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辛苦,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还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的酒趣;但更多的是“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的穷愁,“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悲苦,还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的凄凉;就连喝一口酒的嗜好有时也不能满足,不得不让好心的农父接济:“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饮?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甚至于儒道斯文也不复存在了:“饥来驱我去,不知近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一个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一个才情并茂的大诗人,竟至于不得饱腹,不得不乞食于野,这就是封建时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但是,无论环境如何险恶,陶公都始终“不坠青云之志”,我们从他的一些诗篇中可以直接、间接地看到这一点。如:“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生当晋、宋易代之际,黑暗的政治,犹如宏罗密网,使正直之士遭到压迫,而当时的社会门阀等级森严,官场“交通请托,贿赂公行”,趋炎附势、尔虞我诈者众。不少人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人格丧失殆尽。陶渊明与此格格不入。他抱着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只得抱定“穷则独善其身”的想法,借写古人以咏志,对刘宋王朝持不合作态度,宁肯辞官归隐乡间,也决不肯向腐朽的士风低头。朱熹在评陶诗时曾颇有见地地说:“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晚清爱国诗人龚自珍在《读陶诗三首》中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鲁迅先生也曾经指出,陶诗不仅仅是些浑身静穆的诗作,还有一些“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这些诗作,表现了他对当时政治激烈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因此,他用满含深情的笔墨,塑造了男耕女织、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他与田夫野老、蚕妇村氓聚在一起,闲谈春耕夏耘、秋获冬藏的苦与乐,他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以这种自戕的方式使自己暂时忘却人生的苦痛;他也在宋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看望、赠以梁肉时挥而拒之,表现出一介书生的铮铮铁骨。

  陶公生前抑郁以终,身后却极受后代诗人们的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从陶诗中汲取了极为丰厚的文化养料;陶渊明那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达观精神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鲠之气,对后世正直的读书人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中国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初,又恰逢乱世。这时的中国,出现了两位文化大师:鲁迅与胡适。当代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近代中国的两个价值坐标,两者风格截然不同,却共同构筑起那个时代知识界的脊梁。而在我看来,陶渊明之于魏晋正如鲁迅,胡适之于近代中国,他的学术成就为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文化思想成为统摄一个时代精神领域的核心力量,他的高洁傲岸的人格魅力则更是当代人所难以个个企及的。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微雨绵绵,穿过花样五月,于风的轻抚下,独坐西亭,泡一壶香茗,闭目养神,似入梦中,回到东晋。品玄学,于茫茫人海中,邂逅一段缘分,拾取一份诗意,春日的风拂过,花木芬香,柴门开而不闭,小园静而幽深,恬适而坐,安然一生。

  “一个人是诗,两个人是画。"为了梦中的那一幅画卷,那片洁净的天空。他走向微雨五月,枕着一轮明月,栖息南山之下,携着一阵清风,忙于山间田野。 他是谁?翻来史册,他是一个隐士, 名潜,自号元亮 ,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有大济苍生之志,救民于水火。但奸人当道,社会腐坏。理想被岁月打磨,直至消失。空有志而无处抒发,不得不沉于深山,藏于桃园,于清风为伴,飞鸟谱曲,准备度过一段完美人生。他于庭院种满菊花,在茫茫原野,与村民为友。坐看花开,夜饮甘露,笑谈过往烟云,谬视黑暗权势,不谈人间富贵。

  人生草木,数载而已。他多次入世,满怀信心,本想力挽狂澜,不料做了一些小官,屡屡不得志,鸿鹄有志,而天涯遥远。东晋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人民生活疾苦,赋税繁重,大权被权贵所把持。如果平民出身,要有一番作为,却是难于上青天,徒添烦恼而已。官场黑暗,自己却无能为力,阳光明媚,却不能温暖失落的心灵。举世皆浊而他独清,众人皆醉而他独醒。做官则官运不顺,回归则心有不甘。不巧取逢迎,不慕名利,却又恋恋不忘理想的驱使。

  陶渊明自幼爱学,饱读诗书,最喜道家思想,少有远名。他刚开始以教书为生,认识不少浔阳县的官员。他文采出众,一篇《闲情赋》,广为传抄,一时浔阳纸贵,传到江州刺史王凝之手里,大为赞赏。欣赏他的文笔,就让他来作别驾祭酒。事务繁忙,官位不见上升,只因不喜欢与别人相处,不喜欢送礼,洁身自好,却被大多数人所疏远,被地方官员瞧不起。后来他也觉得,这个污浊肮脏的刺史,让自己犹如笼中的鸟一般,看不到希望的曙光,寻不到曾经的梦想,自由的向往,有归隐的想法,但却没有机会脱身。

  他关心民间疾苦,为官一地,造福一方。播种插秧的季节,他一路风尘,到农村考察,亲自站在田埂上,观农民耕种。见一个黝黑的老农正在插秧,于是与农民亲自交谈,问家里情况,去年收成如何,老农说出苦衷,生活艰辛,赋税沉重,遇上水旱兵灾,只得逃慌天涯。渊明同情农民,回去后,遂作一篇《劝农诗》,流传后世,提醒统治者关心老百姓,了解人间疾苦。老百姓如水一般,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皎洁明月,清澈如水。淡淡的微风,携来微微细雨,他独躺塌上,喝一口酒,轻嗅墙外菊花的芬香,尘埃落定,鸟已归巢,为一个官职,仅仅五斗米,岂能像乡间小儿折腰。离开自然很久很久,开始向往宁静的生活。远处的山影,枕着残暮褪去的青烟,所有的不快,郁郁不得志,遗落在山间,所有的故事都温柔明净,让他不得不开始沉思,何去何从。

  从小渴望为过效力,像祖父一般光宗耀祖,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彭泽县为县令,八十三天,弃官而归,似鱼归故乡,鸟回丛林。离家数里,童子欢迎,赤子侯门。误落尘网三十年的无奈,终于回归本心。贴近自然,于南山开荒,在园田张望,几块薄田,八间草屋,于榆柳下乘凉。轻摇小扇,望平平淡淡的乡村生活,村落村寨,飘逸炊烟。听狗叫,鸡打鸣,安然自得,从世俗中得解脱,于清风中寻诗意而居,笑谈流年。

  面对现实,他如此洒脱。晨起于东篱采菊,静静而望,感山间清新,笑观夕阳西下。暮归于庭院,调琴赋诗,浊酒一杯,酒尽而酣,与书共枕。当有时,打开窗户,路上行人少,杯中酒已干,几度饥寒,地里草木生,亲自除草,种植桑麻,豆荚,亦可丰衣足食。

  看淡生死,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修。 他知道,世俗发展和理想相违,停于山间,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那是梦想已久的生活。坐看木欣欣以向荣,细听泉涓涓而始流。再吟几首诗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岂不更美。

  时过几千年,沧浪已老,南山还在,菊花飘香,而渊明不存,撑着雨伞,穿过微微雨季,他的诗歌,他的精神,他的洒脱,他的悠闲,流传春秋,飘过冬夏,歌咏万世而不衰。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5

  一位从哈佛学习归来的人说:“哈佛的真谛就是,不是要象淘渊明那样去消极逃避。”

  若真是这样,我只好说,这是哈佛不懂陶渊明了。

  陶渊明固然不懂哈佛,但哈佛能懂“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情怀,“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芸耔”,热爱田园与自己家庭的和谐人生吗?

  又有人说:“陶渊明是因为仕途不得志,才放弃,归隐山河,去做一个隐士的。如果他仕途得志了,那结果又会怎样?”仿佛陶渊明是因为摘不到葡萄,才说葡萄是酸的。

  看来,不懂陶渊明的不光是哈佛。总有人实在无法想象,即使葡萄摆在面前,又是甜的,还会有人吃了两口,并不满意,便再也不动它,只仍然喝清茶。

  而陶渊明,便是这样只喜喝清茶者。

  他做官的.机会多多,且做过官,那辞官的原因,只是在他做彭泽县令时,郡里的督邮将到,说他应该束带相见,陶渊明当即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不仅官不愿做了,还写了《归去来辞》这首名赋。

  此后,他就过着农夫的生活,好几次有人请他做官,他一概拒绝。

  他当年所居的庐山附近有一个闻名的禅宗,叫做白莲社,是由一位大学者所主持。这位

  学者想邀他入社,他提出的条件是:在席上可以喝酒。本来这种行为是违犯佛门的戒条的,可是主人却答应他。当他正要签名入社时,突然又“攒眉而去”。另外一个大诗人谢灵运很想加入这个白莲杜,可是不得其门而入。可见陶渊明对名利之淡泊。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辞》)。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像这样的人远不只陶渊明一个,更为甚者,当数庄子。他干脆指着在烂泥塘打滚的乌龟对朝廷派来请他进朝做官的差使说:你看我是像这乌龟在烂泥塘里打滚舒服,还是让人剥了壳,拿到祭台上去做贡品好?

  视仕途为粪土者,实不止庄子与陶渊明二人。他们以高尚的情操辉耀着中国文化,实非仕途所能及。

  还有一件趣事:陶渊明极为自负,交友尤慎。判史王弘很钦仰他,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无从谋面,只好和一个朋友用计骗他,由这个朋友去邀他喝酒,走到半路停下来,在一个凉亭里歇脚,那朋友便把酒拿出来。陶渊明真的欣欣然就坐下来喝酒,那时王弘早已隐身在附近的地方,这时候便走出来和他相见。他非常高兴,于是欢宴终日,连朋友的地方也忘记去了。

  用现在的话来讲,陶渊明是个“性情中人”。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可见陶渊明对生命又是何等地热爱,何等积极。

  他要逃避的仅是名利权的利益纷争,而不是生活的本身。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6

  我向来是敬慕隐士的,说是敬慕,其实不如说是一种羡慕。什么是隐士?曾经的印象中:那是一袭纤尘不染的白衣,竹屋素琴,隐于山林飘渺之处,青林翠竹之间,与鱼、鸟、花、石为伴,幽雅闲静,似也不亚于传说中的仙境了。总之我印象中的隐士是超脱世俗、这万丈红尘中的,他们不必学繁琐的礼节,不必做身不由己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然陶渊明是与这些完全不符的,我不得不承认他是隐士,只不过是隐于田园。我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太过片面。与其说我喜欢放荡不羁的性格,不如说是喜欢那种自由,那种不受任何束缚的完全的自由,仿佛是鸟儿翔与广阔无垠的天空。这样说来,隐于田园似乎是比隐于深山更高的境界吧。田园之苦,又有多少诗人才子愿去尝试呢?何况这一去就是安置了自己的余生,要知生命的余年是人最敏感脆弱的时段,只因为有着更重要意义上的终结。要怎样的心灰意冷才会永远地淡漠了繁华?又是怎样的悲苦神伤才能让一个有壮志热血的人彻底地冷静、清醒?

  纵观陶渊明的一生,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有志报国,却因种种矛盾,宏愿无法实现,眼睁睁看着奸臣当道而无能为力。也许文人都是不适合这个尔虞我诈的官场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他们太耿直,耿直的甚至可以算是倔强;一身傲骨可以说是高风亮节,但它并不适于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它是——官场,这个注定成为不见硝烟的战场的地方,太诡秘,太可怕,这里没有人去注意这种“高风亮节”的。也许从他入这个官场,他的性情、这个朝局、这个时代就注定了他的结果,能够隐居田园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很好的解脱,一种客观意义上的新生。

  隐于田园,他不在乎粗茶淡饭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苦,在乎的是精神上的感受。就连酒这一嗜好,也是“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他不能总做自己想做的事,却自娱自乐,自我满足;他不隐居于青林翠竹之间,却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田园也是身在红尘,然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的心已超脱了红尘。他喜欢真,是真性情,为此,他总做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事。人们常言“痴傻”,我不喜欢“傻”字,却喜欢“痴”字,个人认为二者是绝然不同的,“痴”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现在我却要用“痴”字来评价陶渊明,这个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却又不得不称“奇迹”的人。

  他是个隐士,在结尾我也只能重复这句话,尽管他“短褐穿结”,始终不是一尘不染的白衣,尽管他虽有素琴,却“性不解音”,这一切已不重要了。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7

  人们都知道陶渊明生平有两大雅好,喝酒、读书,而且都有其个性鲜明的特点,喝酒则每喝必醉,读书则不求甚解。这在其自传体名文《五柳先生传》中,有着诗意盎然的描摹。其实,陶渊明还有一好,而且好得特痴迷、特怪异,那就是弹琴。这在其诗文中也多有记述,只不过人们没大注意罢了。

  一生最爱琴,弹的却是无弦琴

  早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已有一种说法,说他的诗“篇篇有酒”。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极言陶渊明人诗如一,人既好酒,诗也多写酒而已。套用这说法,说陶渊明的诗文篇篇有琴,当也不为太过。陶渊明在诗文中自述,他是“少学琴书”,学琴学得很早,学得忘情,“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从此与琴不弃不离,读书、弹琴、饮酒,三位一体,构成陶渊明生命独特的存在方式。为能一心一意“卧起弄琴书”,竟不惜绝交息游,不惜辞官归隐,困穷终生。陋室之中,只要“有琴有书”,有“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能够边读边弹边饮,在陶渊明的感觉里,“斯晨斯夕”便是“黄唐莫逮”,这个清晨,这个黄昏,就是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即便世俗无比艳羡的古帝黄帝、唐尧之时,也无法比拟。

  这样投入,这样执著,若按常理,陶渊明所用之琴,定然名贵无比了。却又不然。据南朝和唐初几部史书,以及时人有关记述,陶渊明用的只是一架没有任何装饰,很简陋的“素琴”,而且“弦徽不具”,没有弦,没有指示音阶的标识,说白了就是一个略具琴型的木板或木箱。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对这样一个木板木箱,陶渊明却珍爱有加,视为宝琴,琴不离身,身不离琴,凡饮酒,必“抚弄以寄其意”,弹着弹着,就完全沉醉在酒香琴韵中了。

  一人在家中如此这般自弹自饮也还罢了,偏偏陶渊明又重友情,己有所好,定要与朋友共享。每当朋友相聚,他就携琴赴会,别人弹琴,他也抚弄着那张怪异的无弦琴相和。问他无弦无声,弹的是啥?他就真诚地回答:“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只要在琴中表达出自己的意趣就行了,一定要弹着弦弄出些响声干什么。

  陶渊明饮酒好醉。与友人相酌,如果他先醉了,就直率地告诉友人:我醉了,想睡了,您走罢。话没说完,就抱着他所谓的琴,枕着书,挨着酒杯,呼呼入梦了。真诚率意,潇洒旷达。陶渊明饮酒,弹琴,待友,都展现出极高的境界,令后世叹羡不已。李白写《山中与幽人对酌》,就活用了这个典故,为该诗增色多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人称诗仙,诗中颇多“仙意”。这首诗里的“仙意”全在后两句,特别是最后一句。陶渊明醉眼朦胧又无比留恋地叮嘱友人,如果您觉得今天这酒喝得还算尽兴,我这琴弹得也还有点意思,那么明天就请您也把琴带上,咱俩一起边弹边饮吧。真个是率意自得,风流倜傥,意蕴无尽啊。此情此景,怕是仙人也难模拟。

  陶渊明好以琴寄意,友人们理解他,欣赏他,也常常用琴曲与他交流对理想和操守的感悟。听说东方有一位高士,爱好、追求各方面都和自己相似,是否可以引为知音呢?陶渊明一天起个大早,渡河过关,赶到山中去拜见这位同道。高士一见陶渊明,就知道了他的来意,话没顾得说,就取琴为他演奏,先弹一曲《别鹤操》,再弹一曲《孤鸾操》。还需要说什么呢?琴声已传达了一切:久别的鹤期盼再聚首和鸣九皋,离散的鸾渴望重相逢共栖仙山。我们是知音,对您仰慕久。陶渊明感动不已,当即直吐心曲:“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诚愿和您并肩携手,相勉以道,孤高芳洁,共历岁寒而不凋。琴声,让两位初次谋面的志士,一下子就结为知音。

  非是不解音,真音常在无音中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常人看来,琴终归是琴,无论怎样的“宝琴”,一般琴该有的也得有,和琴体一样,弦是琴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之不可。陶渊明整天抱着一个无弦无徽的木板木箱,抚弄来抚弄去,开始人们只是觉得新鲜怪异好玩儿,久而久之就难免形成一种近乎共识的猜疑:这老先生怕是压根儿不懂音乐,不过拿块木头扎扎架子过把弹琴之瘾而已。众口相传成信史。到后来史家著史,居然就采纳了这种看法,说陶渊明之所以专弹无弦琴,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性不解音”。《晋书》《宋书》《南史》和萧统《陶渊明传》都这样说,遂成定论。

  本来对琴艺一窍不通,偏偏又要扎出一副古琴高手的架式,这陶渊明岂非故作高雅,刻意搞笑吗?

  当然不是。陶渊明自幼至老,所好在琴书,对琴理琴艺感悟独到,对儒、道、释的审美标准和体验途径钻研尤深。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真义无言。陶渊明所向往的,在他的诗文创作和音乐表现中,乃至为人处世中所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无形之大象,无声之大音,无言之真义。明乎此,当他在书卷简册和菊芳酒香之中,那样忘情地抚弄着他那架无弦宝琴,你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感到有一种雅洁的意味和意境,向你弥漫过来,将你淹没,将你浸润,将你融化,让你通体空明莹澈,只觉得美妙无比,舒泰无比,却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不想言传。

  待他一曲弹罢,你才猛然回过味来:这就是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啊!

  就是孔子感慨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就是庄子赞叹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成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就是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三昧真传。

  就是采菊东篱,悠然南山,此中真意,欲辩忘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真音弥漫无音中。莲花开后真无色,合在诸天最上层。

  看来,说陶渊明弹无弦琴是因为“性不解音”,完全是一种浅薄的推理,纯系俗人之见,是真正“性不解音”之谈。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8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乡邻中有一少年,对陶渊明写的诗文钦佩不已,于是便向陶渊明请教读书妙法,希望自己也成为像陶渊明一样家喻户晓的大诗人。

  陶渊明什么也没说,只是拉着少年的手来到自家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秧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秧苗有没有在长高?”少年按陶渊明的要求,静静地站在秧苗旁仔细观看,好半天过去了,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这棵秧苗没见长高啊!”

  陶渊明问:“真的没见长高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少年低头不语,陶渊明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不容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什么会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刀子在上面磨成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有所得,日知其所亡。”

  少年恍然大悟,明白了所谓的读书妙法,其实就是“勤奋”二字。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9

  人的精神世界是极其神秘的,且深不可测,历史上的文人]们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其情其境早已灰飞烟灭了,那有关精神世界的博大精深我们不能妄自忖度。人是复杂的。有一位著名的文人说,个人(他指的是八大山人)的精神世界是个孤独的小天地。我不愿意附和这种说法。我能举例子证明,个人的精神世界的豪气可以冲击浩大的宇宙和整个人类世界固有的且固守着的文明。

  东晋那个不愿意在樊笼里的诗人,他归田园隐居,原因仅仅是性本爱丘山,当然也是猛志溢四海的壮志没有能够得以伸张,理想不能实现的逃避。但是他能够告别历史文人的进亦忧退亦忧的入世思想,真正的舍弃了居庙堂之高和退江湖之远的一切烦恼,把自己真正的放到自然里,以动物的纯洁的生活方式,追求幸福平等的没有等级门第观念的生活,他的超然已经达到共产主义的境界了。寄情于天地之逆旅,我不知道他的精神世界是大了还是小了,我不去冥思苦想旁征博引,他的乐趣我不知道我不懂,我也不因此烦恼。陶先生在南山种豆时的欢乐,是没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郁闷情怀的,是他炒了皇帝老儿的鱿鱼。我从心理佩服他的勇气钦佩他孤傲的骨气的。他的精神世界与治国救世无关,却也热热闹闹的红火了上千年。如果说这种精神天地是小的,那么怀才不遇忧思无边志向不的伸张的有志之士的精神世界也大不了哪里去。先是想赢得身前身后名,接着就可怜白发生,不管是为国为民还是留名青史,这个名,就像千斤磐石压在心头,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轻松快乐起来!这种忧伤

  实在不如天子呼来不上船只愿散发弄扁舟的自在和潇洒。那匹白鹿驮着的不应该是个梦境。

  前几天和四年级的孩子一起欣赏陶先生的《归田园居》、《饮酒》、《咏荆轲》和《桃花源记》,没想到孩子们是那么的贴近他,似乎是旧相识。那诗他们很快就会背诵了,我给他们介绍的诗人中他们最喜欢陶先生。陶先生也不可能想到几千年后的孩子会喜欢他超过别的诗人啊。有一个孩子对他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境况深表同情。我当然不敢这样猜测今后学生们会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误入学网中,一去几十年。来应和陶老先生的淡定的情怀。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著,所以我想陶先生的精神世界是下小了。他的世界是古代文人在疲惫的时候,走入心灵驿站小憩的梦,长路漫漫,他们需要这种慰藉。我影影绰绰的觉得现代的人们开始追求一些纯真的东西了,是饥渴的追求着真实的一切的时候了。人性中本来该有的东西,让我们饥渴的等待,这是悲哀的。物化的追求梦想的光辉,在生之苦旅中苦苦的奔波挣扎,需要我们的精神世界小一点,真一点,纯一点。如果你累了,就歇一程吧。

  有许多个人的东西,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无法和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相抗横。布鲁诺的学术冒天下之大不违,所以要受火刑 ,他的精神世界不受世人所接受,可是其精神世界是不小的。还有达尔文、王安石、柳宗元。但真理(也就是他们首先发现的精神世界的东西)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神圣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多少个人的精神的精髓,灼灼其华,让渺小如蚂蚁的我不敢仰视。

  今天的世界与陶老先生是大不相同。以手工来个果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可是生活贫困的人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费用也令他们摧眉折腰了。心中暗暗的对陶先生的恋情就粘染上了许多的红尘。应了那句歌词,想说爱你不容易。以便奔波在物欲横留的世俗,以便暗恋但使愿无违的诗人,不知道我在这里真的纯的东西能有几许?

  我只能是怀念陶渊明,仅仅怀而已。灵魂里的东西在字里行间酝酿的浓酽如酒,酣畅淋漓的表现自己的想法,我不学隐逸的高士,在繁华的市廛,灯红酒绿的住所里,我的生活很便捷。能时时读到一个又一个意境不同的精神世界,逼仄我惶惑的精神空间。斑斑驳驳的精神的身影总是撞响我的沉重。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 篇10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三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传》只有一百二十多字的本文和四十多字的赞语,却为自己留下一篇神情毕现的传记。《晋书·陶潜传》曰: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在陶渊明之前,司马迁写过《自序》,王充写过《自纪》,但那分别是《史记》和《论衡》的自序,带有自传性质而已。阮籍写过《大人先生传》,虽然借着大人先生表现了自己的志趣,但并不是自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此后,王绩的《五斗先生传》、白居易的《醉吟先生传》都是深受其影响的。《五柳先生传》在一百多字的篇幅中,以极其简洁的笔墨表达了不同流俗的性格,清楚地划出一条与世俗的界限,从而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遂成为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都是想象之辞,于逼真的想象中更可看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跌荡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欲狂的情状呈现于读者面前。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因此它也就有了永恒的生命力。欧阳修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虽未必是严谨的评论,但此文之高妙实在是难以伦比的。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是十分可贵的。

【描写陶渊明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描写陶渊明的作文10-17

描写陶渊明壮志的散文03-31

陶渊明描写菊花的诗句10-18

描写菊花的诗句陶渊明08-02

描写陶渊明的高中作文素材11-22

陶渊明写饮酒南山描写11-12

陶渊明11-28

描写知己的散文随笔03-29

描写校园的散文随笔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