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和孩子相处最没用的三件事
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最没用的三件事就是“发脾气、说教、刻意感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和孩子相处最没用的三件事
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最没用的三件事就是“发脾气、说教、刻意感动”。作为父母,你可以制怒,也可以不虚伪地感化孩子,但你可以不唠叨吗?
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意识到自己的哕嗦:当你忽然意识到自己正滔滔不绝地讲一番大道理,苦口婆心地现身说法,反复宣讲达两次以上……你可以歇了,孩子肯定听腻了。
回想你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多半来源于父母、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加上后天的观察学习。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人师表”,正是从为师之道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作为父母,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怎样说话行事,就会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深刻地影响孩子。
不言之教,指不通过言语而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国哲学家老子在表达其“无为”的思想时谈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言为何仍然能够有教?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圣人”提供了顺其自然的正面榜样,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在心理学上,榜样作用被称作观察学习或者说是示范观察学习。不言之教和观察学习说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不言之教讲的是示范,没有言语的示范;而观察学习讲的是模仿,有样学样的模仿。
中国匠人间流行“偷艺”(偷着学手艺)说,讲的就是一种高水平的观察学习,善于“偷艺”的人就是观察学习能力强的人。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ning)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途径。人的学习分为几大类,—是通过个人自身的体验去获得知识,比如孩子通过摔跤学会走路,通过与小伙伴的交往学会合作分享或者自私自利;第二类学习是父母和教师的直接教导,是由专人讲授而获得知识与行为准则;第三类就是个人的观察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的人而获得知识和行为准则,孩子通过观察父母老师以及同伴而学习做人做事,看到他人做某事受到批评或制裁,孩子就会抑制自己不去做那件事,看到他人做某事受到称赞或奖励,孩子就会去模仿并做出同样的行为。
1962年至1972年,在长达10年的时间中,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和同事以及其后继者韩瑞悌,曾做过一系列实验(被称之为“芭比娃娃实验”),证实儿童在观看成人的侵犯行为后会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其中以真人为榜样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电影榜样,第三是卡通片中的榜样。其实这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每个人都既是示范者也是观察学习者,与此同时,每个人在做示范者和做观察学习者时都可以做出自己自由的选择。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知道还是不知道,大人每天都在向孩子呈现不言之教,因此,你今天的行为举止是你父母昨日行为的翻版,而你孩子明天的行为举止则将是你今天行为举止的翻版。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知道还是不知道,每个人每天都在做观察学习,因此,你选取的观察对象是谁,你被什么样的行为所吸引,你以什么样的行为为榜样,既是判断你品位的标准,又是评估你未来发展的依据。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和孩子相处最没用的三件事】相关文章:
和孩子相处最没用的三件事教育随笔06-28
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6-28
家长教育孩子的随笔01-09
孩子的爱教育随笔12-17
教育孩子要用心教育随笔07-31
小班教育随笔神游的孩子01-19
教育随笔小班孩子的哭12-15
小班教育随笔敏感的孩子12-15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感言01-07
小班教育随笔做勇敢的孩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