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教案

时间:2022-11-02 18:58:06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美术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美术教案(集合15篇)

四年级美术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此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

  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

  教师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图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我们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方法。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墓俑?人们为什么要造它?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书上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介绍。

  3.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以及了解这些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围所起到的作用。

  执教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第二节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上,鼓励学生正确上网自学习。

  一、上网学习:

  利用电脑进入人民画报网网址:xxx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选择“秦始皇兵马俑”,电脑上就会出现秦兵马俑的多幅图片,当鼠标指向某一幅图时,就会出现与此图有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欣赏。

  二、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每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介绍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

  总结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以及主要发展过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有多少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否主动地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能否了解欣赏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不同之处。

  执教时间:6月26日——6月27日

  札记:利用网上资源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优秀雕塑是个不错的办法。由于网站上的图片不可放大,我就采用了分成五组,轮流上来观看,其它组讨论书上的作品的组织方式,效果较好。

四年级美术教案2

  教学目的:

  1、认知领域: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2、操作领域:学会除了用颜色绘制,还能够用剪纸、实物拼贴等方法来制作,不拘于格式。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3、情感领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法像力、创造力。能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

  1、图案的设计制作、色彩的配合。

  2、图案的外形与图案的内容的适用性。

  3、纹样设计时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统一性、均衡性与整体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前画的“花头花叶纹样”真美,它们都是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儿变来的,今天你们能用这些更多的花儿、树叶拼出更美的图形吗?利用投影仪,让学生用花头花叶实物进行摆拼,大家一起欣赏。

  二、讨论,你们觉得它美在何处?若有不足你认为怎样调整会更好吗?

  三、利用收集的各种材料进行“拼摆”:如火柴、豆子…… 苏少版美术教案——适合纹样

  四、大家摆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纹样,纹样的组织方式各种各样,你们看它们是用了哪些方式?放射、直立,……大家真了不起,无意中竟摆出了这么多的方式。再看看它们的外框又是什么模样?讨论总结。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适合纹样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外框形状和内部的构成。提出适合纹样的概念。

  六、打开书看一看它们是绘制出来的适合纹样,内部构成有自然形,几何形,外部框架形。

  七、讨论:说说你的感受。这些纹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应用,除了书中展现的,你们平时还在哪儿见过。

  八、课后作业:继续发现、收集、记录平时生活中见到的适合纹样的应用。

四年级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塑成型、综合成型等陶艺造型技法设计制作一个有人脸的器物。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习陶艺技法,并将其运用到美化生活的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人脸器物的陶艺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人脸表情的夸张变化及其与器物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有一支笔(出示一支普通的圆珠笔),看到这样一支笔,你们会争先恐后地去买吗?

  (老师把美羊羊造型插在笔端)

  现在呢?

  师介绍导入:这就是造型设计的独特之处。

  是的,优秀的造型设计给人以美感,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

  二、作品欣赏。

  1、欣赏有人脸的器物。

  (课件出示)

  师:瞧,这件有人脸的大鼎,是商代大和人面青铜鼎,而另一件瓶口上塑有人脸的陶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优秀的造型设计作品,是中华古老艺术的不朽瑰宝。

  2、提出要求,教给方法。

  谁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大家可以从作品的外形、装饰、用途等几方面来欣赏。

  3、学生欣赏,集体交流。

  4、师小结:

  三、讲授新知,学习陶艺。

  过渡:从古代到现代,人脸就一直是艺术家创作时所热衷的素材,

  请看:(课件出示有人脸的器物的现代作品)慈祥的老公公、老婆婆,惹人喜爱的小丑……看到这儿,你是不是很想亲手设计一个有人脸的器物呢?

  1、学习造型方法。

  (课件出示各种造型的器物)

  盘条成型

  泥板成型

  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

  手捏成型

  (1)学生观察,这些器物是怎样做成的?集体交流。

  (2)老师讲解学生不知道的造型方法。

  2、学习装饰方法。

  教师讲解:团、搓、压、叠、刻、捏等方法。

  3、学习制作人脸的方法。

  (1)观察:大鼎上的人脸与真实的人脸完全一样吗?

  (2)讲解人脸表情:眼睛、眉毛、嘴巴的变化,画一画,变一变。

  (3)教师示范做一张人脸。

  四、学生动手制作。

  (1)认真读作业要求。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学生动手制作。

  (3)教师个别指导。

  五、作业展评。

  (1)各组推荐一名。

  (2)介绍自己的作品。

  (3)大家进行评价。

  (4)再推荐一些。

  (5)为优秀的作品留影。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充满激情的创作给我带来震撼,我相信,给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课后反思:

  在前面的陶艺课中,学生已经零零散散的掌握了捏、压、搓、挖、粘等陶艺造型基本方法,了解了泥条、泥球、泥板等陶艺造型的基本语言,所以在方法探究这一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主动探究出人脸装饰造型的适当方法,以及夸张变形、美观实用的设计理念。

  另外,选取的这些人脸装饰的器物作品,除了人脸装饰方法各异外,器物的造型方法也各不相同,涉及泥条盘筑、泥板拼接、捏塑造型、泥板卷曲以及综合成型等多种,这对学生后面的创作思路也有着必要的提醒和暗示的作用,不同成型方式的器物与脸部的装饰方式也有一定的关联。

  最后给学生提供一个创作构思的空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必要的简充满激情的创作,或独立进行,或同桌合作,教师穿行其间,巡回辅导。

  整个教室都被浓浓的创作氛围笼罩着,没有一丝一毫的杂音。

  短短的二十分钟之后,一件件各具特色的人脸装饰器物便跃然于每张课桌之上,成功的喜悦充斥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四年级美术教案4

  年级: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彩纸、双响筒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统一的音色来表现对未来的憧憬,感受小纸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进一步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并能准确唱出八分休止符,感受到小船随波飘荡的韵律感受和声的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通过演唱理解歌词的情感内涵。初步感受合唱曲中的和声效果,通过二声部合唱表达出主人公向往成长的梦想。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体会小纸船带给我们的乐观、奔放地情绪。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能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达到背唱效果。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走向,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唱好曲子的副歌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小纸船和彩纸。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老师桌上多了什么东西呢?

  生:小纸船和彩纸

  师:对,是小纸船和彩纸。这只小纸船有自己的梦想,小纸船的梦想就是有个美丽的家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和小纸船一样有自己的梦想,老师想知道我们同学心中的梦想是什么?谁能说一下?举手告诉老师。

  生:略。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棒!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纸船是怎样带着我们的实现梦想的。打开课本《小纸船的梦》。

  (二)新课教学,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小纸船的梦》,学生认真聆听。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三拍子的、带有二声部的歌曲,初听歌曲,你们觉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都向往着什么呢?

  生A:他想快点长大。

  生B:他想当船长。

  ……

  课件出示关于船的图片。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好,非常正确。主人公有自己的理想因为他想当船长,所以他折了一只小纸船,想象着有一天小纸船变成了大船,这样,就可以载着他的梦想飘向远方了。我们也带着自己的梦想随小纸船飘向远方吧。

  2、朗读歌词

  课件出示歌词,教师敲击双响筒,带领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课件出示正歌部分,用u来跟琴模唱主旋律,达到练声效。

  (2)师生合作,进行旋律对唱。

  (3)在旋律线上出示歌词,学生初步尝试唱词。

  (4)学唱副歌部分。

  a、学唱高声部

  b、引导学生自学低音声部

  c、学生分组练习并配合演唱两声部,充分感受合唱的感觉,感受它的和谐统一。

  4、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导、纠正

  师:真好听。我们把这首歌曲唱完了,也充分感受全曲中的合唱部分的音响效果。那么这首歌曲的旋律线条走向是怎样的?

  生:是向上的

  师:对,它的旋律走向是向上的,体现出来我们对梦想的向往,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三)创编旋律,动手实践

  1、请同学们也用向上的旋律线条创编一条简短的4小节的旋律来表现你的梦想。

  2、学生创编旋律,并把自己创编的旋律唱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3、用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折小纸船,看谁折的又快又好。

  4、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鼓励学生。

  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师:今天咱们一起愉快的学习了《小纸船的梦》,在学习中大家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梦想归是梦想,只有梦想醒后挥汗如雨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实际行动,通过努力,达成自己心中的梦想,最后,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小纸条写上自己的梦想,折好纸条放进船里,让我们驾着满载理想的船,扬起希望的帆,乘风破浪,继续前进吧!

  播放放音乐,学生唱着歌曲,晃荡着小纸船走出教室,去寻找自己的理想。

四年级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

  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引导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

  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二、发展:

  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中圆是如何运用的。

  2、欣赏教材上的图。

  (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

  (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

  (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

  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

  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

  5、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1、要求学生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

  2、允许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

  四、展示评价

  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

  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

四年级美术教案6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的要点是让学生了解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光有自然光,如太阳光等;也有人造光,如烛光、灯光等。在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其实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品也要依靠光,只有在光的映衬下,艺术作品才会显得更加生动迷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产生对光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欣赏、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用纸或其他材料制作作品。

  3、用不同颜色的人造光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请学生事先准备了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图片等。各种灯光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感受光的魅力:

  请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玩偶拿出来。让一个学生用一些卡通形象编故事,几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摆放玩偶、图片,或者简单构出画面,另一些学生用光源对已构好的画面或场景进行照射。引导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认真地听故事,然后对构图不够合理的大胆提出建议。教师引导:象不像舞台上表演卡通片?比单纯的画面效果好多了是吧?请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把光用蓝色的皱纸包住变成蓝色的光,更符合故事情节的气氛。”“光从卡通形象的下面往上照,才能有恐怖的效果。”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光的魅力,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了解光的魅力:

  教师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进一步分析总结光影与美术的关系。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光照射下,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白天太阳光下的建筑,晚上在灯光照射下的建筑;雕塑作品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效果。甚至也可以利用画室里的石膏像,在不同光线照射下的不同效果,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光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电影、幻灯、投影片、皮影等艺术,来说明艺术与光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的兴趣。

  三、探究光的魅力:

  在制作作品前,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表面光滑的物体与粗糙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四、布置下一次需要的材料。

  布置学生寻找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作品,下次利用光的照射,进行展示。

  执教时间:6月15日——6月16日

  第二节

  (一)、启发思路:

  教师归纳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同学讨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完成作品。

  (二)、展示光的魅力:

  作品完成后,可举办一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提醒同学在展示作品时,要注意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三)、教学评价

  1、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

  2、能否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3、作品是否有创意。

  执教时间:6月19日——6月21日

  札记:作品完成后,我们举办了一次小型的展览,展示学生各自的作品,用电筒来制造光的魅力。互相评价、欣赏。并提醒学生用电与用火的安全。

四年级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

  教具:实物自行车、图片、图画纸、学生作品、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交流,引导出主题——自行车。

  同学们,谁会骑自行车啊?谁骑过自行车啊?看来大家对自行车都非常熟悉

  了,今天我们的美术课就跟自行车有关,板书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二、新授。

  1、了解自行车的历史。

  自行车是最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别看它简单,它也经历了将近年的变化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最先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件展示图片)仔细观察,思考,提问:和现在的自行车相比,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已经有了

  哪些相同的结构部件,又缺少哪些部件呢?

  2、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1)拼图游戏(课件展示),初步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部件。

  (2)每个部分还有一些小部件,比如:车身,车把,前后轮。课件展示举例部分,引导学生说说有哪些小部件。

  (3)欣赏不同类型的、新颖的自行车。

  3、观察引导: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1)我们平常画画用到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交叉线等等)

  (2)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各部分有哪些线条?)

  车把、车轮、车身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较明显的比如,车身和轮胎钢丝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条和刹车线是曲线、减震是螺旋线、齿轮是折线……

  三、教师示范画

  (1)师展台示范画车身、轮胎、链条等。

  (2)对比、讲解:车身零件之间的衔接,轮胎要画几个圈、钢丝的画法,链条的精细描写等

  四、让学生讨论:

  你认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哪些地方不足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小朋友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五、临摹自行车局部。

  (要求只画一个局部,构图饱满,线条丰富、流畅。)

  教师巡视辅导。

  六、与交流:

  (1)学生优秀学生作业,师(2)师最后,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同学们大部分都见过自行车,并能较完整的说行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各部分采用的不同线条意识模糊,对于这一点,我采取两种办法解决。首先,我现场板画并分析各部分线条的不同,然后又让学生分组观察教材中优秀的学生作业是怎样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细节的。这也是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不足的是,从学生作品来看,我输忽了自行车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各部分过于松散、紧凑、大小关系不能把握等情况,教学中我应该在现场板画得时候就注意引导学生多注意相互之间的比较,并加强在学生作画中的指导。另外,由于平时类似的课程教学较少,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正反应出线造型是学生的弱点,今后应加强练习。

四年级美术教案8

  教学内容:了解有关鱼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学习用中国画画鱼的基本方法,感受、体验中国画(转载于:www.hNNsCy.coM:用彩墨画鱼美术教案)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尝试用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鱼。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回忆中国写意画的用笔和用墨方法,自学自创画鱼的方法。掌握鱼基本结构的表现方法,能灵活运用。表现不同鱼类的特点。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激发他们学习国画的热情。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感爱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同时在创作时又不受表现方法、技法的限制,大胆地将自己对鱼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至少两种鱼的画法,国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正确方法。

  难点创造多种方法画鱼,国画中用笔和用墨的正确方法,尽量避免描、涂、抹。教法:导入法、讨论法、展示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交流法、总结法教具:国画工具(毛笔、宣纸、国画颜料、调色盘、洗笔筒、毡子或报纸),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你看到了什么?(看看它们长的是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

  2、如果让你用国画方法表现,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现?

  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方法最多。(小组讨论,并尝试绘画)

  3、发表、展示本组的方法。

  4、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你看到了几种表现方法?有哪些是新方法?

  1)观察,分析。

  2)尝试表现。

  3)发表本组的方法并演示。其他组补充。

  4)观察分析。

  三、实践与指导

  按照课件上的方法步骤临摹一幅鱼。

  四、展评、评价、继续修改。

  第二节

  一、问题导入:

  你喜欢什么鱼?

  它有什么特点?

  它喜欢生活的地方生长着什么植物?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一幅鱼的画。

  三、实践与指导

  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最后给它加上简单的背景。表现出一幅奇特的海底世界。

  如何添加背景。同桌讨论交流。学生操作。

  指导重点:应:笔断意连下笔有力

  忌:来回涂抹反复勾描引导实用美观的构图。

  四、小结展示用笔和用墨好的作品。

  整理物品。分析优点。整理物品。

  板书设计头用彩墨画鱼

  身体几种方法:鳍顿笔湿笔颜色的搭配尾巴中锋渴笔侧锋

  札记:有了上节课的铺垫,本节课学生画的好多了。但难点是鱼的身体与尾部的连接要自然,但又不能没有变化。

四年级美术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教材“车”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与“车”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其中图片资料尤为丰富,主要分为实物照片和绘画作品——实物照片包含了不同时代、用途各异的车,绘画作品也罗列了水彩、水粉、白描等各种综合表现技法的学生作业,因而本课的教学主旨显而易见。即:通过图片的呈现,使学生获得有关车的各种丰富信息,如车的名称、结构、用途、历史等,再通过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描绘自己感兴趣的车,同时为下一课时“我设计的车”所属“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作好准备。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接触古今中外的不同车辆,了解其主要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喜欢或擅长的方式描绘车的外形,培养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的造车历程,探究车辆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与车辆制造相关的典型事例。

  2.学习内容

  学生初步接触有关“车”的艺术性话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车这种重要的机械有所了解,其中包括车的各个种类、车的多样材质、车的基本结构、车的不同功用以及车的发展历史等,知道人类的这项重要发明对自身有多么重要,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了怎样巨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尝试以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车的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自己学过的绘画表现方法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车的造型。

  教学难点:车辆的外形特点及其规律;以绘画的形式对车进行造型的方法。

  3.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上网浏览并下载一些表现“车”主题的资料,如文字、图片、音乐、影片,大师的画作,学生绘画用纸等。

  学生准备:美术创作的工具及材料,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情况。教学过程:

  (1)感知与体验:

  ①观看有关“车”的音像资料,认识各种车辆,再说说自己知道的车辆及其特点,了解古今中外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车。

  ②教师对以上问题做简单总结,介绍车的发展。

  ③同学分4—6人小组展开讨论,围绕“人类与车”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说说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车,车辆的发明和制造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什么帮助。④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单归纳和规律总结。从车的造型、材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并明确板书。⑤教师和同学对车的造型展开进一步探究,就其主要构成部分——车身、车轮的外形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再对其中的细节做深入了解。如门、窗、顶、灯等。教师将大家的发言归纳整理后,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2)创作与表现:

  同学以线描绘画的形式对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车辆进行表现。在表现车的整体结构

  的基础上注意细节的刻画。

  (3)评价与反思:’

  ①同座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车,并将作品展示在教师事先布臵好的展示栏中。

  ②欣赏名画当中画家笔下的车。说说自己对画作的看法,谈谈画面中的车在整幅作品中的作用。

  ③想像未来车辆发展的趋势,同学互相交流各人对未来车辆的看法。教学反思:

四年级美术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我们把对亲人、亲友和家园、故乡的思念热爱称之为“乡情”,一个人热爱家乡,首先是因为有亲情与友情,在艺术活动中,作者、作品与生活、欣赏者之间,生活既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源泉。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如美好的景色、欢乐的节日、可爱的人、有趣的事,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观察、表现、创作、欣赏,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古典诗词以深情和精练著称,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句具有强烈的启迪感染力。又如家乡民歌的节奏旋律,在激发人的情思上更为直接快速。

  (二)教学目标

  ①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并为可爱家乡的未来发展作规划,鼓励学生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美术创作,发展美术构思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③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二、教学过程 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如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生活照片、民间传说、民歌、古诗词、童谣等。

  ●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二)教学过程 :

  ●请学生将收集的家乡资料带到课堂上来,并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进行小组学习,课堂会变得更有生气。●学生分享资料,交流:你对家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体会:你怎样在绘画中表现对家乡浓浓的感情?●师生一起体会《静夜思》,感受思乡之情。●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画出自己印象中的“可爱的家乡”吗?●学生画小草图。注意发现身边平凡的美丽。●展示“小草图”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画后的感受等。●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学生开始创作: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师提示:理解画家对空间关系的使用,如:重叠、前景、中景和背景。●评析作品:同伴相互评论是很好的方法,鼓励资源的共享。

四年级美术教案1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趋形成,绘画水平处于半抽象半具象的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相差比较大。

  2、学生观察力也日趋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有感性的认识了,所以在绘画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情感。但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还必须进一步提高。

  3、学生对于绘画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写实期的学生往往回认为画的越来越好,这种意识往往束缚他们大胆的创作欲望,变得越来越小,束手束脚,唯恐别人说画的不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本册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

  本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了相关学科的要求组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所包括的课题,涵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四个领域,并保持他们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同时,每课的教学目标上都努力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三、教学总目标

  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丰富的教学学习形式使学生获得持久兴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发现美的欲望。初步学习立体物体的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和制作。

  五、教学措施:

  1、 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 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 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xx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 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突出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 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 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努力开发当地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六、教学进度

四年级美术教案12

  教材分析:

  “染纸”起源于民间印染,就是用吸水性强的纸,如宣纸、毛边纸等,进行折叠。并通过染色的方法形成美丽的图案纹样。它技法、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纹样千变万化,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于儿童好奇,喜欢变化的心理相适应,因此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折”与“染”决定了染纸的效果。在学生展开思维想象时,折叠纸的各种方法及色彩的搭配十分重要。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掌握折染纸的原理及方法

  3、体验美的不同形式,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折染纸的方法,并能按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染时应染透,并能注意色块的布局搭配以及理解单色染纸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小水滴赛跑。我手上拿着两张纸,普通白纸和宣纸,请两位同学做小助手,在两张纸上分别滴上彩色墨水,比比哪张纸上的墨水跑得快?(白纸)为什么?

  小结:宣纸的吸水性比较强。

  宣纸适合用来画国画,今天老师还用它画了一张特殊的画(展示染纸作品),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染纸。板书

  (介绍染纸有关知识)课件2

  介绍用具课件3

  (二)、掌握染纸的过程和方法

  1、组织学生欣赏感知,并发表自己对染纸的印象和看法。

  (1)欣赏染纸作品(课件4展示美丽的染纸)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染纸作品,想看看吗?

  (2)师:欣赏了这么多的染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这些染纸作品实在是太漂亮了!)

  (生:染纸作品的图案非常的`丰富、漂亮。)……

  师: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生:这么漂亮的染纸,我们能学会吗?)

  (生:染纸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2、了解染纸的过程

  (1)猜测染纸过程

  师:如此精美的染纸作品,究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谁愿意来猜一猜?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注意它的名称——“染纸”,首先可以推测它应该是“染”出来的。再结合欣赏到的图片,观察这些图案有没有规律?这些规律让你想到什么?有没有捷径很快形成这么有规律的图案?(回忆学习剪纸方法时学过的对折)。

  (生:要先折起来再染)

  (2)师生共同操作,验证猜测

  师:到底是不是先折起来再进行染色呢?让我们大家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吧!

  过程一:教师请学生跟自己一样,将纸横竖对折四次,不要打开。

  过程二:请学生将折好的纸随便哪一个角浸入彩色墨水中,并观察有何现象发生?(墨水迅速沿纸角往上跑)

  过程三:小心将纸打开,观察是否染出了 有规律的图案(在纸上是出现了有规律的小点图案)

  总结染纸的方法:通过实验的验证,我们得出的染纸方法是先折后染!

  教师出示板书:折、染。!

  3、学习染纸的折纸方法

  我们手工课上经常用到折纸,学会很多折纸方法。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折纸的方法吧(课件5展示染纸的折法示意图)刚才我们将纸反复对折的方法,我们叫它“田字折”,还有米字折、辐射折、折扇折……还有很多折纸的方法(课件6)我们来看看老师们是怎么折的 插视频课件

  不同的折纸方法会得到不同的染纸效果。

  4、学习染纸的方法(课件7展示)

  (1)、浸染法

  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这种方法叫做——浸染法

  (2)、滴染法

  教师示范作滴染法: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为了将颜色尽快的染进去我们将纸进行挤和捏。

  ⑶、点染法

  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给纸染色的方法?课件8

  我们来看看染好的作品课件9

  (三)、学生尝试练习染色

  1、复习染纸的制作过程(插视频课件)

  2、制作要点:折法丰富多变 课件10

  色彩搭配要鲜明

  色块大小对比、适当留白 染色要透

  你们想不想动手试一试呢课件11

  3、请同学们用单色或彩色,尝试不同的折法和染法做染纸练习 看谁染得又快又好

  (音乐欣赏)

  (四)、作品展示

  请同学将作品贴在展览板上,老师做染纸店老板,学生买染纸,在喜欢的染纸下贴上五角星。

  讨论:你为什么喜欢,说说好在哪儿。

  (五)、拓展(课件12

  那么那么知道这些漂亮的染纸作品可以用来干什么?请看

  1. 染纸可做成染纸书签(课件13

  2、欣赏染纸服饰、窗花、等设计(课件14 15 16)

  3、小组讨论:你准备用染纸来进行什么样的设计,各组交流,看看谁的设计最有创意的。

  (六)小结 课件17

  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了如此美丽的作品,美就在我们手中,相信同学们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的。

  板书: 染纸

  制作过程: 折 田字折 米字折 等

四年级美术教案13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

  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

  板书设计

  色彩的冷暖

  颜色:1.暖:黄、红、橙

  2.冷:绿、蓝、紫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

  2. 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

  3. 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简单调色;

  2. 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

  3. 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

  课前准备:

  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

  ① 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② 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

  ③ 小结:综合第一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欣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师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尽到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

  板书设计

  画家的调色盘

  三原色

  混合

  展示

  第3课蔬果的剖面

  教学目标:

  1.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纹样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线纹,并进行简化与组合构成图案,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设计色彩图案。

  3.通过观察切开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状、线条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结构特点,在多媒体演示与绘画实践中初步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结构,用写生与变化的方法表现图案的美。 难点: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和技能表现剖面图案。

  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范画若干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等。

  学具:水果蔬菜、水彩笔、小刀、正方形画纸。

  教学建议: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苹果大家都吃过,它是圆圆的,红红的,那

  切开后苹果里面会是怎样的?(学生说)(老师拿出小刀一切为二)原来水果里面是这样的。那我们把物体切开后呈现的这个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开的剖面》。揭示课题。

  新授:

  (活动一)

  1、(拿出一半的苹果)原来苹果里也有纹样,那我们又如何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呢?(先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

  2、师反馈并示范:

  (1)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

  (3)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如果是比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线条表现)

  3、(出示大白菜)苹果的纹路还是比较好画,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们又如何来

  画呢?(师简单板画)

  3、下面请你们也来试试。请同学们取出蔬果,(两人一个,请一个同学把蔬果一切为

  4、表扬画得好的同学,指出画得不够好的同学。再一次强调示范。

  (活动二)

  1、下面我们将用色彩来表现蔬果。请大家看媒体(出示图片或范例)看看草莓

  和西红柿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红)再加上和红色相近的颜色,如粉红、玫红或紫红色;再出示橙子、卷心菜等,让学生讨论它们的主色和相近色。

  2、观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3、出示作业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现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观和和谐。

  4、学生作画。师巡视。

  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纸粘贴好框子,做成类似相框】两人贴在一块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学生相互评价,互相交流,谈谈喜欢哪一幅画。

  3、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蔬果的剖面,还用点、线、色彩进行了装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蔬果作为装饰的方法很多,(出示媒体:装饰画,用橡皮泥做的),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余时间做做或者画画。(时间多得话,可以尝试自己的水果,也可以请听课老师尝)

  板书设计

  蔬果的剖面

  剖面:1.形状 2.颜色 3.联系

  第4课 生活中的线条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教学目的: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现在有一种材料叫做“毛根”,性质柔软,色彩艳丽。利用它在课堂上讲解示范线条的曲与直,特别直观。一个好的教具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线条

  特点:节奏韵律 颜色 情绪

  第5课节

  奏的美感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节奏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

四年级美术教案14

  本课的要点是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学习要求

  用笔刷工具进行电脑绘画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

  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象包装纸、象桌布、象花布、象地毯、象窗帘……

  二、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三、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三、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四、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

  (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与应用)

  马夹

  裙子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

  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五、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

  执教时间:6月8日——6月9日

  札记:电脑美术课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呢?通过实践我总接触的评价方式为:1.能否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能否掌握笔刷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否改变笔刷工具的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结合学过的其他方法,创作有趣的造型和场景,并进行画面的艺术处理。

四年级美术教案15

  教材分析:

  本课以美术课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为特色,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增长学生有关民族服饰、装束设计和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

  激发对民族服饰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设计一套服饰;

  教学难点:

  学习民族服饰的特点,并应用。

  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汇集成绚彩、风格多样的中华服饰。他们或斑斓厚重,或丰富华丽,或简洁朴美,最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理想。

  二、授课

  1、欣赏、分析民族服饰

  出示图1傣族姑娘的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师:傣族的服饰有许多纹样。

  出示图2藏族妇女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的色彩上有什么特色?

  学生讨论。

  “藏族的服饰色彩鲜艳,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搭配。”

  出示图3汉族妇女绣花衣

  提问:汉族的服饰衣服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出示图4布依族服饰图5维吾尔族服饰图6苗族服饰

  提问:你能找出这些服饰的不同之处吗?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布依族按民族习俗,头上所缠绕勒条的数量,代表了少女的年龄。苗族服饰的标志是银饰,装饰图案以龙凤花卉和象征吉祥的植物为主,寓意高贵、华美。”

  2、出示范例,讨论制作方法

  师:多变的款式、鲜艳的色彩、丰富的装饰纹样、精巧的戴饰,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织锦、刺绣、挑花、蜡染等民间工艺,在服饰上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美丽的民族服饰蕴含了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分别从:款式、颜色、花纹、材质几方面讨论。

  3、老师示范制作

  1)剪出衣服的款式;

  2)上色、添加花纹;

  3)制作服装的配饰;

  4、学生小组制作。

  要求: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设计一套服装。要美观、实用、有民族特色。

  老师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讲评作业。

  服装表演,学生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表演。

  集体评议。

  “你认为谁的服装设计得好?好在哪儿?”

  三、小结

  “服饰还有一定的含义,有一定的环境意识,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课后同学们多去了解学习一下更多有关民族服饰的知识。”

  板书设计:

  民族服饰

  作业要求: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设计一套服装。要美观、实用、有民族特色

【四年级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美术教案04-07

四年级的美术教案04-08

四年级美术 教案04-08

四年级美术教案08-2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电脑美术》教案06-13

美术教案10-27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02-28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07-23

四年级美术湘教版教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