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独立学院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了教育心理学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对教育心理学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即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学习动机;归因理论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公办高校一样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因自身特点与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开展更为专业的教育,已成为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探索教育心理学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独立学院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学习动机不足,存在归因偏差独立学院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文化基础总体表现偏差,大多数学生缺失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学院学生的录取分数大多低于公办本科院校,学生在高中阶段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扎实,自主学习的动力不强。独立学院学生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归因偏差,学生习惯将高考失利归因为学习能力不足这一稳定的、内部的、不可控的原因,此种归因方式将会弱化进一步自主学习的动机,学生会预期自己在日后的考试中还会失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逐渐变得厌学、不自觉、不自律,学习热情日益淡漠。(二)自我概念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矛盾性的特点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见多识广,交际能力较强。独立学院学生中来自城镇的学生超过65%,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相对较好,且大部分学生为’90后,个性比较突出,自我概念发展已趋于成熟。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我概念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自我概念要经历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主要体现在“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异,“理想我”和“现实我”差距太大,学生就难以确立自我形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三)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焦虑情绪调节不当独立学院学生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时,因为是降分录取到独立学院,更使他们“底气不足”,对自己毕业后就业问题都比较焦虑,对自身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独立学院学生的自卑心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往往让他们感到不被认同,有些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学生有歧视,在就业上独立学院学生比一本、二本学生要困难些,因而产生自卑心理,焦虑情绪严重[1]。
二、教育心理学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它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心理学基本围绕两个问题研究:一是研究学生学的基本规律;二是研究教师如何有效地教的基本规律[2]。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对于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助于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出一套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规律;另一方面有助于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工作质量[3]。三、教育心理学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探索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科教学原理及方法之外,还需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适度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当然,学生学习不仅受到动机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个体认知发展、智力水平及其他人格特征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多的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工作,这对于独立学院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4]。(一)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内部与外部的学习动机首先,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如何让学生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的教学应在教师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渴望探究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其次,帮助学生设置合理目标,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与学生探讨目标的设定,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切实可行,并在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如此循环,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后,成功的体验感增强,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内部学习动机有效激发最后,适当给予学生肯定性评价,提供有建设意见的反馈性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恰到好处地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外辅导时,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出现的错误得到及时反馈,进而避免类似错误的延续。及时有效的评价在让教学收到预期效果的同时,学生的外部动机也得以激发。(二)运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归因理论启示我们,教师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消除消极归因。引导学生把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和可控的因素,减少他们对失败的稳定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如学习能力差),使后进生不至于太自卑,让他们有改变现状的希望,从而增强实现学业成功的信心。(三)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概念的和谐统一独立学院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已趋于成熟,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自我概念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自我概念要经历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主要体现在“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我”,适度地调整“理想我”,实现自我概念的和谐统一。学生对“现实我”的认识客观,同时“理想我”较为合理时,“理想我”就指引学生进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与学生的成绩互为因果关系,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进而实现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的良性循环。(四)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调节学生的焦虑情绪独立学院学生因社会评价等因素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就业时部分用人单位有歧视现象,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过高过低的焦虑都对学习不利。教师应调整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期望,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探索出一套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授课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消化知识,消除厌学情绪;同时,积极开展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总之,教育心理学在独立学院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探索已经展开,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分析、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服务学生,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荣华.独立学院学生自卑成因?影响和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5):167-169.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11.
[3]张菡.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新校园,2015(4):167.
[4]史丹萍.浅析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