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心理机制的论文

时间:2021-06-10 19:55:08 论文 我要投稿

论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心理机制的论文

  摘要:交互教学是当今备受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推崇的教学模式。它有三个基本特征:强调阅读策略的运用;小组的讨论体现一种有结构的对话;“教师”角色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轮流担任“教学领导者”的角色。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心理机制为:首先,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和阅读观是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学习与应用的前提;其次,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中心环节;再者,理解监控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核心要素。最后,有结构的对话是联系认知策略、理解监控及阅读态度的纽带。

论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心理机制的论文

  关键词:交互教学;基本特征;心理机制

  交互教学是A.S.Palincsar和A.L.Brown在1984年的阅读教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1]交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是通过师生有结构的对话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在交互教学中,师生互换“教学领导者”角色,轮流承担教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提问、澄清和小结等阅读策略进行教学对话,共同实现对课文意义的建构。

  交互教学是当今备受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推崇的教学模式。对其思想渊源、基本特征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探讨,有助于深入认识交互教学的实质,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交互教学思想的渊源

  任何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的产生,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逻辑。交互教学也不例外,它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在阅读策略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879年,自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意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举起了反对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旗帜,否定意识和心理活动,把行为简单地归结为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主张心理学应当使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直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在行为主义盛极一时、对内部心理机制大加否定的时候,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却对内部的心理活动,尤其是认知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行为主义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以托尔曼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修正了华生的S—R行为公式,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增加了机体变量O,即S—O—R。格式塔心理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对于认知的大量研究,为认知心理学的产生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丰富的养分。20世纪40年代,产生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由此,心理学家们将生命系统与机器系统加以类比,在心理学中形成信息编码、译码、反馈调节等重要概念,采用黑箱或灰箱的方法探索人脑的活动规律,将人脑视为信息加工器和决策装置。至此,信息加工观点开始大量地渗透到心理学的研究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家又将人脑与计算机作类比,从而产生了新型的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现代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和研究的范式兴起之后,刷新了整个心理科学的面貌。它以认知为对象,改变以往十分重视生理机制或神经机制的做法,立足于心理本身的机制和规律,将心理过程视为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探索心理的内部机制。

  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上。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教”是影响学习的间接因素,认知加工才是决定学习的直接因素。“教”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影响教学效果。因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十分强调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许多心理学家、教学理论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成果,表明学习策略的训练对优秀生和学习困难学生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在这种研究基础下,Palincsar和Brown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优差生阅读策略的对比研究,发现优生在预测、提问、总结和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和使用上显著优于学习困难学生。由此,发展一种应用理解策略的阅读教学模式的设想自然就产生了。

  此外,Palincsar和Brown也深受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影响。维果茨基认为,一个儿童如果从事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由于这一任务在他的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内,因而不能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只有让儿童从事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完成的任务,也即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成人或其他水平更高的同学帮助儿童执行较困难的任务时,该理论强调使用“支架式教学”。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初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支持,一旦学生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时,教师的支持渐渐撤出,由学生独立学习。维果茨基强调教师的支架作用,重视学习的社会互动,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源头思想。

  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影响下,Palincsar和Brown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阅读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以七年级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为被试开展交互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交互教学改善了学生提问、小结及理解测验上的表现,并在理解测验上有持续和迁移的效果[2]。1987年,Palincsar又以阅读补习班的129名学生为被试,实验组63人接受交互教学法,控制组66人接受传统的阅读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回忆测验和元认知测验上的表现均优于控制组。①在阅读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一种新型的交互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便诞生了。交互教学以培养和应用阅读理解策略为目标,倡导通过对话的方式形成师生间教学的互动,学生轮流担任“教师”的角色引导课堂教学。

  二、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

  为了对交互教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教学实录的片断,然后再来具体分析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

  表1 交互教学对话实录[1]

  S1(学生1):我提一个问题:海底观察员在潜水时需要带什么?

  S2:表。

  S3:橡皮脚掌。

  S4:腰带。

  S1:这当然都是正确的。

  T(教师):好,我也有个问题。为什么潜水员需要系腰带?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S3:这是增加重量的腰带,可防止上浮。

  T:说得很好。

  S1:现在让我来总结一下,这一段文章是谈论海底观察员潜入水底时需要什么的。

  S5:我补充一点,还讲了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

  S3:我认为,现在我们需要将gear这个词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

  S6:我想那肯定是潜水员所需要的一种特殊的东西。

  T:我猜故事中gear的另一个词可能是equipment──这是一种使海底观察员便于工作的机器。

  S1:我好像没有这种预见。

  T:好,文章告诉我们海底观察员在工作时看到了许多奇妙的生物。我预测,他们将描述这些生物。你知道生活在海洋中的奇妙的生物有哪些吗?

  S6:章鱼。

  S7:鲸鱼。

  S8:鲨鱼。

  T:讨论得很好。接下来谁来当老师呢?请主动出来。

  根据对交互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并结合对交互教学对话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它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交互教学十分强调阅读策略的运用。从上述交互教学对话材料中可见,小组成员都是在运用提问、总结、澄清和预测等四个阅读策略进行讨论的。总结是指阅读过程中对一段材料的重要思想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这给学生提供了整合课文各段信息的机会,并鉴别和讨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优秀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常总结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种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澄清指在阅读过程中试图澄清不理解或理解模糊的内容。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确定的字词含义或理解不明确时,往往会通过慢读、重读、逻辑推论、求助、讨论、对照上下文等认知策略来澄清含义。在交互教学中,澄清通常是通过小组共同讨论来解决理解问题的。提问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向自己提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研究表明,优秀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向自己提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在交互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就文章的主要观点或重要内容进行提问,而避免对一些不重要的、琐碎的细节进行提问。教师往往通过一些提示词的运用,如“6W”,即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如何(how),来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提问被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阅读理解监控技巧。预测指在阅读中预测作者整篇课文或课文的下一段将会谈些什么。这涉及课文的背景知识。阅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大纲以及上一段的内容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优秀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第二,交互教学的讨论体现为一种有结构的对话。交互教学是一种小组学习,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可以设想,当教师的支架作用撤出以后,如果仅凭学生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将不会有预期的学习效果。相反,在交互教学中,小组的`对话和讨论始终由一位“教师”引领着。开初,教师领导着交互教学小组的阅读活动,后来逐渐将教的角色转移到学生身上,由学生承担教学领导者的角色。由于交互教学始终由一位“教师”来引领,因而整个讨论就与一般的闲谈不同,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当然,如果仅凭学生来充当教师的角色,他可能会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而使讨论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交互教学运用阅读理解策略来规范整个对话过程。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清晰地描述每一个策略并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对每一个策略进行练习,并接受正确与否的反馈。一般要求学生对这些策略的运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然后,要求小组成员根据阅读理解策略来开展讨论。这样,提问、总结、澄清和预测既是一种学习策略,同时又是小组成员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是一种极妙的教学设计。通过这样一种精心的安排,交互教学对话和讨论便能根据阅读策略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每个学生都明白包含在交互教学中的四个基本的元认知目标。学生即使不能完成某一目标时,如第一位学生虽然未能做出预测(“S1:我好像没有这种预见”)时,仍明白需要思考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从而使对话和讨论联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第三,“教师”角色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轮流担任“教学领导者”的角色。在上述交互教学对话材料中可见,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交互教学情境中的学生表现为更主动积极的学习者角色。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即必须将四个阅读策略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因此,在交互教学中,首先要教学生预测、提问、总结和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当一个交互教学小组刚刚组建时,教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通过示范阅读课文的有效策略来教学生阅读理解策略。在随后的教学中,当学生逐渐变得有能力以同样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和其他同学学习时,这种“教”的责任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最终,学生完全独立于教师进行课文的阅读和讨论,一起建构课文的意义,核对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交互教学是“支架式教学”的一个范例:开始教师提供大量的支持,当学生的技能和能力通过实践得到较大的提高时,教师的支持逐渐撤出。下面是我们课题组对一位学生的提问策略发展的记录。

  表2 提问策略发展的个案记录[3]

  第一次:看菊展(第四段)

  T:请你负责当老师,组织提问好吗?

  S1:(沉默)

  T:这段描写的是白珍珠似的菊花,用“为什么”提问好吗?

  S1:呃……

  T:这样,模仿上面的“为什么把这种菊花称为铁甲将军”?

  S1:呃……为什么,呃……为什么把菊花比做白珍珠?

  T:很好。为什么把菊花称为白珍珠?

  第四次:天石(第一段)

  T:请大家预测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S1:天石的由来。

  T:你可以用“怎么”提问吗?

  S1:在阿拉伯的传说中,铁是怎么来的?

  第六次:美丽的达莱诺尔(第四段)

  S1:达莱诺尔湖为什么是贡格尔草原上的珍珠?

  T:很好。下面请你当教师,主持课文的学习和讨论。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一学生从不能独立提问到逐渐能胜任主持课文提问的过程。此时,教师“教”的角色便开始转移到学生身上了。

  三、交互教学的学习心理机制

  交互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阅读理解策略并促进阅读理解,那么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是通过有结构的对话来提高阅读元认知水平并促进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与运用,从而达到有效建构材料意义的目的。

  首先,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和积极的阅读态度是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学习与应用的前提。我们对交互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教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和积极的阅读态度。正确的阅读观和积极的阅读态度的形成缘于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的运用。正如Brady(1990)所认为的,[4]交互教学中策略的应用已经超越了具体策略本身,而使学生阅读的习惯和方式发生改变。阅读不是正确的发音,不是认识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而是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建构意义的过程。但有的学生并不这样认识,甚至还持词汇论的观点,以为只要认识字,就能看懂文章。而交互教学中策略的学习和运用,能使学生对所读的文章内容作更深的加工并赋予意义,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阅读中产生的困难,并想办法去解决它。这使得学生认识到策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意识到阅读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而逐渐端正阅读态度。正确的阅读态度一旦形成便有动机作用,它能激发和维持阅读过程中认知策略的进一步学习与积极运用。

  其次,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中心环节。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专门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及有结构的对话,学生的预测、提问、总结、澄清等理解策略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我们承担了全国“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学习困难学生高级认知加工研究,采用实验法探测交互教学对阅读理解成绩及提问策略和小结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都有显著的效果。当学生习得了预测、提问、总结、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后,就可按交互教学的组织进行阅读理解的对话。

  交互教学对话过程的实质是预测、提问、总结、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过程。这四个阅读理解策略建立在综合—分析—综合的认识方式基础上,反映了学生阅读活动的一般步骤,可以有效地促进对阅读材料的深加工。根据题目对课文进行预测,可以激活大脑中相应的图式,迅速调动有关的背景知识;通过交互提问和辨析,可以引发思考,促进对文章内容的具体分析和精细加工;总结既是一个自我解释的过程,又是一个意义的社会建构过程。可见,交互教学既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又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积极的交互作用过程,这种交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对文章意义的建构。

  再者,理解监控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交互教学秉承支架式教学的思想,十分重视阅读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交互教学之初,教师的示范起着关键作用。随后,教师支持学生轮流作为领导者引导小组的阅读活动。当学生能够独立地引导小组的阅读活动时,教师的支持便渐渐引退,主要提供帮助、指导和反馈等服务,鼓励学生自我调节。这为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在主流班级中很少有发言机会,不易引起教师的注意,更不可能得到同伴的鼓励和肯定。在交互教学中,教师引导每位学生都参加讨论,帮助学会独立提问,并及时给予鼓励。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学困生逐渐能胜任独立学习活动,承担主持课堂讨论者角色,在不断的成功中树立了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实践表明,学生角色的变换和教师作用的变化是交互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上面的交互教学对话材料中可见,师生之间主要是通过对话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对话包含了大量的元认知理解。因为四个阅读理解策略其实都是元认知策略。比如,提问其实是对理解的自我检测;预测会促进阅读者进一步有目的地阅读,去证实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也是一种理解监控的策略;总结是一种自我回顾(self-review)的过程。

  从本质上看,这种对话本身是一种外化的元认知,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组每一个成员的阅读理解监控。国外的研究表明,交互教学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自我监控是有效的。我们的实验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交互教学组学生的理解监控水平显著优于常规教学组学生。

  最后,有结构的对话是联系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理解监控及阅读态度的纽带。交互教学以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和阅读态度为基础,经过精心设计将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作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理解监控在阅读认知加工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实现对材料意义的有效建构。在这一过程中,起联系作用的纽带是有结构的对话。对话的实质是社会交互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我调节学习理论都强调社会交互作用在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们认为,在协作性的问题解决中,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会促进关于认知加工的深入讨论和元认知理解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与理解监控是在有意义的结构性对话中习得和发挥作用的。可以认为,交互教学是通过有结构的对话促进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学习与运用而达到有效建构材料意义的目的。

  综上所述,交互教学模式同时具有认知、元认知和动机的过程,是提高阅读元认知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因而受到了当代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推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它必将成为一个极具生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而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① 转引自李新乡,黄秀文,黄琼仪.相互教学法对国小六年级学童阅读理解能力、后设认知能力与阅读态度之影响[J].嘉义师范学院学报,1997,(11):89118.

【论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和心理机制的论文】相关文章:

论科技用户检索的基本特征论文06-25

心理教育论论文06-21

论演讲的心理功效论文04-11

论公司激励约束机制体系的构建论文04-25

论心理健康及心理素质论文06-16

论青少年心理训练的论文06-13

人机交互中的心理学应用论文06-20

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思考的论文06-20

论桂西北白裤瑶铜鼓舞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因果论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