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4篇研究论文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1.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未能在工作之前,深入分析自身的特征及所学专业,存在明显的随大流情况。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由于对社会现状缺乏清晰的认识,择业时到处投简历,参与所有的招聘会,认为只要多多参与,就业成功率就会很高,但最后的结果常常是由于专业不符或能力欠缺而适得其反,如此一来,在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还大大磨灭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疲惫感。有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因没有主见、从众心理明显,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判断自己的专业范围、学历层次及素质时缺乏合理性,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大学生会不假思索地朝着热门地方、热门职业方向前进,未以专业发展为核心将自己的前途与社会需求有机综合。此外,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多数大学生都将重心放在了国企、事业单位等认为是铁饭碗的岗位上,觉得这些单位有保障,蜂拥参加公务员考试,“使出全身力气”挤进国企、事业单位。
2.依赖心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全消除了以往针对大学生实施的毕业分配制。然而,目前仍有部分大学生难以紧跟这一重大变革,想要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又不愿意跑腿。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在填报中考与高考志愿时常常会按照家人的意思填写,更有甚者完全听教师的,独立性、自主性严重缺乏。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身边常常会有家人的陪伴,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用人单位对其能力的质疑。5.逃避心理。有不少大学生对自己毕业进入社会存在强烈的畏惧感,不敢直面将自己推向就业市场,有的在择业时遭受几次碰壁后出现了畏惧心理,一味逃避现实,产生退缩的逃避情绪,毕业后一事无成,在家待业。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1.社会因素。当前国内的就业市场还缺乏一定的完善性,现行的就业机制、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社会因素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致使大学生对现代就业市场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自己创业并不能获取较大的成功。当前,公务员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热门话题,不仅使得学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单一化,而且直接造成一些中小企业人才紧缺。以长远发展角度分析,对就业市场的健康稳定前行有较大的阻碍。其次,缺乏科学的社会风气,封建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由此引发了诸多钱权交易的黑幕,缺乏科学完善的社会导向机制,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积极性的形成。另外,缺乏健全的就业市场,尽管人才市场在我国已经形成,但人才市场还不具备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作用。就业市场人才供给渠道过于单一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2.学校因素。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高校专业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良好就业心理人格的产生;其次,未根据现代社会实际所需进行人才培养,有不少高校未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设置专业,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两种结构无法紧密连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后,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当前虽然各高校均构建了就业指导中心,但依旧缺乏具有实质性作用的机构,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考虑得少之又少,致使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单一,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3.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不少家庭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讲究功名利禄,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因家庭背景不错,通过“关系”就业,这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有着不良的影响。
4.大学生自身因素。由于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十分单一的社会群体中,与社会没有太多的接触,所以,对社会没有理性的认识,在就业观念、职业认识以及择业导向等环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就业观念,有不少大学生依旧存在过去“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就业市场做不到充分细致的分析;对于职业认识,不知道行行都可以出状元;对于择业导向,一味追求自由轻松的职位,从不考虑从事基层工作。
三、解决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1.引导大学生科学评价自己,树立新的就业观。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是大学生毕业后踏入社会的前提。当前,有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特别注重自己的薪酬、前途等,这是不正确的。大学生应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努力创业的精神,勇于面对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充分获悉国家颁布实施的就业政策,清楚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一方面,不要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对工作地点有特别高的要求,从来不会选择在一些偏远、不发达的地区就业,要知道只有基层与发展中地区才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高校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大学生应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予以适当调整,积极深入国家需要的地区一展宏图,时刻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国家的需求密切结合,消除大学生的攀比之心,紧跟现代就业形势发展;另一方面,要对自己合理评价,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还必须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科学合理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才能获取较高的成功率。
2.高校应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技能培训。当前,高校必须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培养大学生的集体精神与爱国精神,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现代就业形势正确分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另外,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对就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考虑得不够充分、全面,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与社会实践经历,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阅历。
3.健全市场机制,推动市场建设。要想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有条不紊地持续发展,国家必须加强健全现代市场机制,制定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政策与措施,将大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颁布实施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将就业工作归列到法制化范畴中,科学配置大学生资源,规范就业秩序,提高就业工作的透明度,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要始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营造氛围好的就业环境。
4.家长应时刻注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情况。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面对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会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这个时候,家长要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对其择业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降低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
5.提高大学生自信心,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有部分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一旦被用人单位否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自卑心理严重,不敢参加应试,极度缺乏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引导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对于他人的议论和看法不要太过在乎,择业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应聘之前多了解与择业有关的方式方法,增强自信心。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紧跟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编制相匹配的就业指导计划,尤其要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新的就业观,鼓励他们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制度、体系及理念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在实现大众化目标的同时,必须有效处理大学生和现代就业市场间的供需问题,不断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心理。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都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创设出乐观向上、氛围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方伟 钟恒 单位: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开发处处长 时代英杰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一)就业心理期望值降低,但挫折与失败感仍然困扰着当下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相应的降低了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从原来的“找一份好工作”渐渐地转变为“先找到一份工作”。应该说大学毕业生的这样一种“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对于当前大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从而确保能够尽早地获得工作机会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就业环境的影响,各用人单位进行招聘时仍然是优中选优,许多岗位的比例达到了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在此情况下,仍有大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饱受打击,挫折与失败感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对于自我产生了严重怀疑。
(二)就业过程中,强势群体的优越感与弱势群体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并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女大学生、农村学生、文科类学生或是冷门专业学生、一般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状况主要集中在理论性较强而实用性较弱的相关行业以及办学没有明显特色的高等院校,而理工科毕业生或名校毕业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难度较小。就业市场上供需的巨大矛盾反映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就突出表现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无法忍受打击,往往把自身的就业失败总体归结为社会或者学校的原因,对于用人单位或者是所谓强势群体的优越行为一律抱持一种抗拒的态度,这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比普通学生更为敏感,也更容易产生焦躁情绪。
二、“就业难”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一)多年扩招引起的就业困难与就业形势紧张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明显的根源所在高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扩招后,一些学校由于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更是使得大批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1年,我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又增加28万人,达到了727万人,继2013年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大学生就业显然是“难上加难”。应该说,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高校对就业心理辅导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及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的代表,被社会寄予重大期望,社会在关注他们的行为的同时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尚未十分重视。屡见不鲜的大学生自杀或者抑郁成症的事实表明,大学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而在毕业前夕因就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更是其中极具普遍性的一种。当前,各高校虽然多数设有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较少有针对性地对于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症下药,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自身出现的问题往往未能以有效手段进行处理。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的高校专业,又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应用、专业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带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受家庭、自身投入回报压力的影响,不能对自身正确认识是引起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内因一方面,大学生经历了数年的寒窗苦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迫切需要找一份工作特别是一份好工作以作为多年努力的回报,这种期望本身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与这种期望不相适应的是,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都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识,更谈不上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是个人条件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个人挫折感随着失败的增多而日益加剧。同时,大学生往往对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面对就业压力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陷入“准备不足―就业受挫―信心减退―害怕再次就业”的恶性循环,就业心理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三、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大学生就业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应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积极采取措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同时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干预与调适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毕业学生及其家庭的个人问题,就业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可能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于目前出现的大学生难以就业而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总的原则是必须给予充分的谅解与足够的关注。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六大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带动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得以改观值得期待。此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难的现实面前,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政策关怀,还需要更体贴的心理关怀[4],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教育,也应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
(二)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生竞争能力及加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观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不难发现,真正就业难的学生多数就读的是文科类、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而那些理科尤其是工科毕业的应用性强的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度相对较小。这一现象表明,并非是社会不需要或者接纳不了扩招后的大量高层次人才,而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工科学生比例偏低,尤其是专科院校中工科专业比例较低;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5]。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停办和社会严重脱节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途径来加以克服。此外,高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视就业形势,帮助高校毕业生建立起健康的排解心理压力的渠道,达到学生在压力面前能够化压力为动力、产生问题以后能妥善解决的目的。
(三)面对现实,树立良好的求职就业观念,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必须予以重视,但是也要认识到大学毕业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找到一份工作还是可能的。现有形势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应该成为新的社会时尚。在就业过程中,不妨适当降低起点,到基层单位或第一线积累适当的工作经验以增强个人就业的主动性。同时,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客观地评价自己,避免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的心理,克服急躁、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正确对待自己与社会,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前提下,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个人中长期职业发展的目标也不失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进行调适的良策。
作者:吴娟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对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相关的11个心理因素,和毕业生存在的20个心理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分别对应的有4个因子和9个因子,其方差累计百分比达到63.514%与71.254%,基本反映了整体问题,为了对因子进行命名,本文采取了“极大正交旋转法”。根据因素分析理论,进行了归类,如下表1和表2所示:如上表1所示,功利因素皮尔逊相关系数r=0.171,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02,可以认为功利因素和因变量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从众因素皮尔逊相关系数r=0.109,显著性水平(Sig.)达到了0.008(P<0.01),也可认为从众因素和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呈很显著性相关;求问因素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r=0.092,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之间呈相关。
综上所述,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择业心理的主要因素为功利、从众、求稳。为了分辨出哪些因素起主导性或者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对以上3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得出功利和从众是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的主要心理影响因素。如上表2所示,文化知识欠缺因素皮尔逊相关系数r=0.101,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017(P<0.05),可以认为文化知识欠缺因素和因变量呈非常显著性相关;用人单位经验主义的r=0.066,其显著习性水平为0.048,可以认为用人单位的经验主义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呈显著性相关。
同理,上述9个因子中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呈显著相关的有:用人单位经验主义、文化知识的欠缺、专业技能的'欠缺、期望过高。本研究对以上4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得出用人单位经验主义和文化知识的欠缺、专业技术的欠缺是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的主要心理影响因素。
用人单位经验主义因素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简章,出现不敢去面试的情况。这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文化知识的欠缺和运动技能的欠缺,这两种心理分别会出现在运动技能较高的高体(运动训练、职业队挂靠)和普体两类学生中。第一类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特别担心的是自己的文化知识的笔试成绩太差,或者对于体育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太差,而不能通过招聘。
同样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最担心的是自己的运动技能方面存在差距,而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其他方面,例如,社会风气,工作地域等,没有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主要担心的因素,也不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
作者:杜金蕊 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
一、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1.角色定位导致的心理障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准确的角色定位、自我的合理评估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完成就业的前提条件。如果自身角色定位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就业。在客观方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一般都是非重点院校,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社会影响力都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居于劣势。有的招聘单位甚至会直接打出985、211、男生等条件,使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望而生畏,止步于招聘门槛之外。此外,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教师招聘实行统一的入编考试,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起步较低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在主观方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影响自身的角色定位。作为象牙塔里的天之娇女,她们一方面觉得自己拥有一定的竞争资本,应该是社会的宠儿;另一方面又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试挫,受到来自毕业院校、专业背景、实践能力、性别差异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境地,造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产生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形成就业心理障碍。
2.传统观念导致的思维定势中国封建社会对男女两性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和道德要求,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的影响依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这种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自身同样有影响。在就业态度上,女大学生容易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心理,希望依靠父母、师长、亲友谋取职位,缺乏主动出击、积极突围的勇气,表现出消极等待的一面。近年来,每逢就业季都有媒体报道,有些女生不忙应聘忙相亲,把个人的幸福与前途寄托在感情的归宿上,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希望找到一张长期饭票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使婚姻带有功利性,也将个人前途视为儿戏。在就业选择上,女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会从性别特点出发,对工作条件有诸多挑剔,希望凭借女性角色获得社会的谅解和照顾。调查显示,大多数女生不愿意选择基层就业,不愿意从事繁重劳动,不愿意承担较大工作压力,这使得女大学生本就有限的择业面进一步收窄,加剧了就业矛盾。在对待创业上,很多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创业打拼是男性的事情,这种激烈的竞争和较高的风险不适合由女性去承担。从性别特征来说,男性喜欢冒险和刺激,女性则更多地追求安稳与平静,这也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创业的时候更多地表现出胆怯和懦弱,尤其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创业不仅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还受到师范专业的制约,更是举步维艰。事实上,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并给予了配套的政策支持,将其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淡薄无疑使其白白错失了很多良机。
3.强求公平导致的情绪焦虑应该承认,在如今的就业市场上,“重男轻女”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同等条件下,男生拥有比女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择业机会,这使得很多女生本能地对就业市场的竞争产生恐惧,还未真正上战场,士气上就先短了三分。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要面临来自毕业院校和性别差异的双重压力,其境遇可想而知。事实上,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就业中必然会有所体现。如果忽视差异的客观性,一味地从男女平等的角度强求社会公平,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实际,也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其结果只能造成自身更大的困扰。部分女大学生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把就业中遭遇的挫折简单归因于性别歧视,使自己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女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原因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文化中积淀的男尊女卑思想渗透在方方面面,根深蒂固,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宪法形式明确提出男女平等,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然而,想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使女性彻底摆脱依附的地位和顺从的潜意识,尚需要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新社会赋予了女性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是女性在家庭中相夫教子的功能并没有改变,这使得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潜意识中认可“女性应以家庭为重”的传统观念,在事业和家庭相冲突的时候大多数女生会考虑家庭优先,甚至有些女性在生育以后会选择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这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对女性职业观的束缚。
2.个人原因排除观念带来的差异,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也使其在选择职业时面临比男生更多的阻碍。首先,女性在体格和力量上弱于男性,有些工作做起来效率低下或根本无法进行。比如考虑到女性自身安全问题,流动性强、危险性高、工作强度大的职业女性不宜从事;其次,女性特有的生育功能会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不得不经历的婚假和产假,以及生育后抚养子女的重任,使很多单位认为聘用女性员工支出的额外成本太高,导致其或明或暗地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因此,男女生在就业起点上就是不平等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容易遭遇挫折,形成心理问题。
3.社会原因从就业环境上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毕业分配政策的改变将大学生就业全面推向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结构,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对师范生而言,目前城市教师需要基本饱和,基层教师缺乏,但是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又不愿意去基层就业,这使得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从人才培养来看,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环节比较薄弱。有的高校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起步较晚,课程不够合理,课时不够充足,师资不够专业,效果不够理想。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情绪更加敏感,心理更加脆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爱,否则一旦受挫,就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对于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内外两种渠道加以解决,外部渠道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指导等;内部渠道可以通过培养认知能力、提升个人情商、强化综合素质等途径来实现。这里,我们着重谈一谈如何通过心理调试解决心理问题。
1.开拓视野,调整期望女大学生应该懂得放开眼光看世界,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积极培养自己的宏观视野。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早做准备,为自己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社会是瞬息万变的,经济的走向、政策的变动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调整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值。在对职业的选择上,不要紧盯着眼前的利益不放,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今天的冷门职业有可能变成明天的热门职业,今天的热门职业也可能在明天坐冷板凳。比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各地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是当之无愧的香饽饽,多少人挤破了头往里进,如今却早已在时代洪流中走向没落,难觅踪影。
2.扬长避短,合理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矛盾的,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劣势,同样也会存在优势。比如,女性虽然在体力上存在不足,不适合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但是女性具有男性欠缺的心思细腻,适合从事高精度的工作。女大学生要充分发掘自己的性别优势,积极培养想象力的丰富性、注意力的持久性、记忆力的精确性、表达力的清晰性、观察力的敏锐性。在校期间就应该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把握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查缺补漏,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为迎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打破传统,超越自我尽管社会中确实存在对于女性的偏见,但是女大学生自己不应该陷入传统认知的泥淖,要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和实力。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就业而言,综合素质就是核心竞争力,也是用人单位聘用员工的重要考核标准。因此,女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赛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磨砺自己,为未来储备资本。要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等方面入手,使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卓越的动手能力,优秀的组织才能,以全才的面貌面对激烈的竞争。
4.尊重差异,力求公平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正视自己;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应该承认自己与男大学生的差异;作为一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应该明确意识到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无视事实情况,一味苛求公平,苛责社会,抱怨环境是弱者的行径。女大学生应该尊重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公平,以自己的实力赢得公正的对待。男女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尊卑之别,只有把认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除女大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积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克服歧视与偏见,为女大学生创设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帮助她们顺利完成从学习生涯向职业生涯的转变。充分关注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快乐成长,对彰显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娟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团委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论文4篇责任编辑:田老师阅读:人次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论文06-16
流动子女心理问题研究论文06-20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讨论文06-13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论文06-13
职校心理教育问题研究论文06-21
大学体育游泳心理问题研究论文06-20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论文06-17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研究的论文06-21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论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