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08-07 12:30:08 科学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拱形能承受较大的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半个鸡蛋壳、铅笔、粗气管(长短相同)、一次性杯子一个、针筒一个(注满有颜色的水)、小量杯(蛋壳)、长条卡纸、小积木若干、记录表、自绘图片“小鸡出壳”、故事录音《小鸡出壳》、有关拱形的建筑物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疑激趣:

  出示图片“小鸡出壳”,讲述故事。

  ——“到底是谁琢破了蛋壳?”

  幼儿动手实践操作:把铅笔当做小鸡的嘴巴,分别戳在凹面和凸面上,感受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凹、凸面是出现的不同现象。

  2、演示解惑,初知原理:

  教师设疑——“为什么凸的一面不容易破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

  教师提升幼儿经验:这个蛋壳是拱形的,当力落到蛋壳上就像水一样散开了,所以薄薄的蛋壳是不容易破。拱形的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力。

  3、引导迁移:

  教师讲述——“想不到吧,小小蛋壳里藏了这么多秘密,人们根据蛋壳的原理建造了许多建筑物,你们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吗?”

  幼儿回忆《新房子和老房子》中看到的建筑,展开讨论。

  教师结合幻灯片,讲解拱形建筑物、隧道、桥梁、屋顶等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力。

  重点介绍拱形桥,引导幼儿理解拱形的桥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4、激励探索,变通思维:

  教师提供材料,幼儿两人一组,尝试建构桥。

  ——“我们也来当一回建筑师,搭建一座拱形桥,桥造好后,会有很多行人和车辆从桥上通过,所以,桥要造得牢固。”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大胆地建构。

  师生一起验证的承重情况:在幼儿搭建的桥上放上积木,比较哪一组的拱形桥最牢固。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是拱形桥,可是承受的力却不一样呢?

  活动结束:教师小结,结束教学活动。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自定标准将桥梁分类。

  2、知道拱桥、斜拉桥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3、能开展研究不同桥面承受力大小差异的实验。

  4、能用西瓜皮建成“瓜皮桥”。

  教学重点:

  研究三座桥的承受力大小差异。

  教学准备:课件、瓜皮、紫沙泥 、硬纸片、木筷、橡皮泥、纸巾、 木块、胶带、粗绳、胶水、小车、砝码。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桥的特点,给桥分类

  1、请学生说说都知道哪些桥梁。

  2、观看多媒体呈现的各种桥梁图片。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按自定的标准分类。

  4、小结

  桥分为1.梁桥(平板桥) 2.拱桥3.吊桥(斜拉桥)

  二、实验探究三种桥梁的承重能力比较:

  (1) 导入

  老师指着分好的三座桥问:同学们,你能不能猜一猜看,哪一种桥最坚固?

  让学生自由猜测

  师:同学们猜的.各不相同,要想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就需要做实验来验证一下,想不想?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欲望。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实验材料,下面我们分小组实验。

  (2)注意事项 师:在做实验前老师要说几点注意事项。1、做实验要有一个实验记录(师展示记录表),组长负责填写。2、实验要在这张实验纸上做。(师展示实验纸)3、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时,一人汇报其余三人演示。

  (3) 实验 师指导小组实验。

  (4) 汇报演示

  (5)小结

  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

  三、 搭建“瓜皮桥”

  (1)师:你能用提供的瓜皮和桥墩搭建一座“瓜皮桥”吗? 我们来比一比看那一小组搭建的桥最坚固?

  师: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了五小块切好的西瓜皮、两块紫沙泥的桥墩、四小片纸巾。

  图片出示这些实验材料和搭成的“瓜皮桥”。

  (2)注意事项

  把两块西瓜皮拼在一起的时候,要在它们之间放一片纸巾,这样西

  瓜皮之间就不滑。

  (3)搭建 师巡视。

  有的小组很快搭起“瓜皮桥”,个别小组没搭成功。

  (4)汇报

  师:刚才有的小组搭建成功了,有的没有。不过没关系,下面请搭建成功的说经验、不成功的说失败的原因。

  生:我们小组搭建成功了,我们先把五块瓜皮依次排好放在桌上,然后就是注意两块瓜皮之间一定要放一张纸巾,这样就不滑了。

  生:我们小组没有搭建成功,我们没有配合好。

  师:刚才有的小组搭建成功了,有的小组忙活了半天却没有搭成。不过没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桥工人建一座桥梁是不是很辛苦?

  生(齐):是。

  四、 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同学不仅认识了桥梁,还亲手搭建了桥,课后我们同学可以分小组出一份关于桥梁知识的手抄报,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到班级文化长廊内。

科学教案 篇3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在此基础上会给物体分类;

  ●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出来。

  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物体的常见特征;

  ●会借助简单工具进行观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工具使用的方便有效;

  ●共享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出示一杯水、一瓶油、一碗面粉和一块麦饼

  1、讲解:这些物体中有的是固体,有的是液体,请小朋友把他们分成两类。

  2、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理由是什么?

  3、提示:老师一共出示了几种物体?

  4、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回答。

  【评析】这里主要是想让学生发现装液体的碗和杯子也是固体。这样安排可以直接进行"和面"的活动,使整堂课的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渗透在活动中。

  5、提问:谁知道麦饼是怎么做出来的?谁来告诉大家?也可以相互补充。

  6、师生共同讨论以后动手和面,每组一份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做一个麦饼。

  7、提示:在和面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既像固体又像液体?和面时容器里的水不要太多,面粉要一点一点地放,面粉放入水中后,要用筷子不停地搅拌

  8、告诉学生麦饼做好后,要进行烘烤才会熟,才会像我们一开始看见的饼一样,属于固体。

  二、引导学生研究固体的性质

  1、这个饼是什么样的?你能用哪些方法进行观察呢?

  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2、可以看一看,可以闻一闻,可以尝一尝,还可以掰开看看里面是什么样的┅┅

  3、教师评价:你们真会动脑筋,确实要全面观察一样物体,要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教案《《认识固体》教学设计》。但是,不可以随便乱尝,要安全卫生的才能用舌头去尝。要观察硬的物体里面是怎样的,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

  4、固体在我们周围到处可见,请你们仔细找一找。

  5、每一小组也都带来了一些固体,请你们想办法找出它们的特点,并且填写活动记录表格,把你们观察到的特征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记录,一会儿大家交流,看谁用的方法多,观察的仔细、全面。

  6、学生活动开始。

  7、巡视指导,给需要帮助的小组提供建议。特别要鼓励学生善于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

  【评析】要全面认识一样物体,必须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他们使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借助工具,如放大镜、小榔头等。要提醒学生安全使用,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引导学生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这里有一杯绿豆、一杯黄豆、一杯面粉。

  提问:假如把它们混合在一起,你们会发现什么?仔细观察分析一下,先猜一猜。

  学生汇报:可能颜色看起来会变掉;可能会一个杯子里装不下了,可能会重一些了,还可能面粉看不见了。

  2、提问:怎么样来证明呢?

  3、学生回答:需要动手做一做,才能知道。

  4、小组讨论,你需要老师提供什么材料?

  5、按小组讨论方案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6、你们发现了什么?

  7、学生交流发现:固体混合前后轻重不会改变,体积发生了变化。

  8、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变化的?

  9、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究。

  【评析】这个过程学生十分乐意参与,教师只要组织好活动秩序,学生安全可以发现其中的秘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我们又如何把它们一一分开呢?小组讨论。

  11、还是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有问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请教别的小组的同学。

  12、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我们刚刚学会的方法,谁能举一些例子?

  做爆米花把黄豆和大米放在一起就好吃。

  为了节省地方,我们经常把很多固体堆放在一起。

  农村里面扬稻谷,要把两种谷子分开。

  工地上,沙子利用筛子要分出大小。

  13、下面我们看看这些画面,说说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这里可以用课件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例子)

  【评析】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且知道我们学习的知识技能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教学片段与评析

  师: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水是液体,麦饼是固体。谁知道麦饼是怎样做出来的?

  生:用面粉做出来的。

  师:光有面粉就行了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生:还要有水,盆子、筷子等。

  师:有了这些,怎么样做呢?

  生:把面粉放在盆子里,慢慢到水,用筷子搅拌。

  师:对。注意,一开始,水要少放一点,不够可以慢慢地加进去。一下子放很多就做不好麦饼了。

  师:每一个同学要把手洗干净才能做麦饼。一会儿,搅拌好了,每组请一个同学用手把搅拌的面粉团揉搓。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面粉和水的变化,等一下我们一起交流,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做的时候如果有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生:领取材料开始做麦饼。

  师:到各组巡视指导。并适时提醒同学们观察。

  生:(举手)我们把水倒进面粉时,面粉怎么打结了?

  师:你们多搅拌一会儿试试看有没有变化。

  生:兴趣盎然做麦饼。

  师:现在我们把手洗干净,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水放进面粉里就不见了。

  师:消失了吗?

  生:没有,水和面粉混在一起分不开了。

  师:怎么可以知道水在面粉里呢?

  生:面粉开始是干的,后来是潮的了。

  师:搅拌的时候有谁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一组发现面粉里放了水以后,有点像糨糊了。

  师:你们小组观察得很仔细。那么,这时的面粉团是固体还是液体呢?

  生:液体。

  生:是固体。

  师:能说说你们各自的理由吗?请小组讨论以后告诉大家好吗?

  生:它会流淌,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是液体。

  生:它可以做成饼,有形状的。所以我们小组认为是固体。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老师都不反对。确实在和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状态的物体,我们刷牙用的牙膏也是这种物体。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1.辨别不同的弯,用描述性的语言说明不同的弯。

  2.体验用圈圈创造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弯弯绕绕》幼儿用书每人一本,铜丝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 出示一样弯的实物,提问

  T: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你们在日常生活正看到过象这个一样,弯 弯的东西呢?那现在啊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弯弯乐园玩一玩,看看弯弯乐园里有哪些弯。

  2. 看书,交流

  T:请小朋友们跟老师把书本打开,仔细看看,你能在弯弯乐园里找到几个弯,你找到的弯是怎么样的?

  二:故事

  1.T:请小朋友门啊把书本合上弯弯乐园里到底有多少个弯呢?它们叫什么名字?我们还是一起来听听弯弯乐园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把书防在投影仪上,教师讲述,幼儿说到哪个弯就请全班幼儿用铜丝绕出来。

  3.提问:你觉得哪个弯最有趣?为什么?

  重点讲述螺旋弯,T:你为什么最喜欢螺旋弯?为什么叫螺旋弯?你觉得它象什么?

  4.最后一起看书,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

  三:设计弯弯乐园

  1.T: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弯,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弯弯乐园,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呢?

  2.出示范画:

  T:弯弯乐园真奇妙,让我也来弯一弯,小小笔儿是汽车,嘟……向前开,向右转半个弯,转出个C字弯。

  3.幼儿做画,在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弯。

  4.相互欣赏,介绍自己的弯弯乐园里有哪些弯。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陀螺的转动、风车的转动、乐园中的旋转木马……这些现象在成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因此,我选择了《快乐转转转》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学习掌握观察、操作、记录等科学方法,并获取有关转动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可转动的玩具用具,如不同样式的陀螺、伞、轮子、石磨、风车、竹蜻蜓等。

  (2)绳子、筷子、小碗、牙签、橡皮泥、雪花片、木片、盖子、纸板、牛奶罐等。

  (3)记录表、水彩笔、轻快的音乐。

  (4)录有各种转动物品的录象。

  2、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观察记录会转动的东西并展示在交流区。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可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时的有趣现象。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玩的东西, 玩时要注意观察,你玩什么东西,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2、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告诉小朋友。

  师:你玩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幼:我玩呼拉圈,我把呼拉圈套在腰上,扭扭腰,呼拉圈就转呀转,我还把它放在手上转呀转。

  我坐在转椅上,转椅转呀转,我也转呀转。

  我玩雨伞,我把雨伞打开,还让它转呀转,雨伞转起来很漂亮……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春天科学教案03-09

科学教案:蜗牛09-11

走进科学教案12-08

关于科学教案07-24

关于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赛车》04-07

科学教案范文04-06

身边的科学教案07-13

有关科学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