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模板汇编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一、 学习目标: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竹子有一定的了解。
二、 学习重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竹子的生长特征有所了解。
三、 学习难点:
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竹子通过图片和查找资料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学习准备:课件
六、学习过程:
(一)找一找:
师:同学们,中国古代人们所指的“梅兰竹菊”,其中“竹”指的就是竹子。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竹子”这一课。
师:下面我们进入“找一找”环节,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进行观察图比较。
(二)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对竹子都有哪些了解?
生: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师:通过观察图片和查找资料,竹子对我们生活有哪些用途?
生:小组交流进行回答。
(三)考一考:
师:下面到了考考你们的环节了,文竹和水竹是竹子吗?
生: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七:板书:
2.竹子
(1) 找一找
(2) 说一说
(3) 考一考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科学教案 篇3
标志大擂台
设计思路:
最近电视里一直在宣传上海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活动,作为新一代的孩子从小对他们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非常的必要.我园周围的交通比较方便,同时周边又有较多的汽车销售单位,有许多可利用的资源。所以我们选择了的主题.
马路是幼儿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深受幼儿喜爱,我班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标志很感兴趣,尤其是幼儿园附近的马路上也有几个标志,他们都热烈的讨论这是什么标志?但是对于三种不同意思的标志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是在主题背景下的一次活动,我是利用游戏形式导入,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标志的名称,再让幼儿通过PPT来懂得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最后请幼儿把三种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进一步巩固对标志的认识.
内容和要求:
1、通过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回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尝试将交通标志按一定的规律分类。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各种交通标志、幼儿人手一张标志
2、PPT课件
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交流互动操作实践活动延伸
观察与指导要点: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开汽车》
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开汽车,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牌,“指挥”交通,红灯停,绿灯行。
2、教师提出问题:老师没有说活,你们为什么一会儿停车,一会儿开车?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
二、交流互动
1、出示各种标志,引出课题。
2、引导幼儿交流各种标志所代表的意思。
3、引发幼儿回忆: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标志?
三、选择标志,区别认识标志。
1、教师逐一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并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标志。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种标志的不同。
3、让幼儿把自己手里的标志送到相应的黑板上。
4、教师指出个别幼儿错误的地方。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看看马路上还有哪些标志?
科学教案 篇4
一、教案目标:
1、初步掌握制作树叶书签、标本和保存树叶的基本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形形色色的树种,了解树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
3、进一步增进幼儿对树的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
4、通过对树的认识和探究,激发幼儿爱树、护树的情感,培养其环保意识。
二、教案准备:
1、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2、教师准备一些市区绿化的录像带、照片等资料。
三、教案安排:
1.绿化植物知多少: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查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周围有多少种绿化植物,并摄影,了解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
2.树叶探趣: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公园、植物园等实地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采集树叶标本,制作树叶贴画、树叶标签,……
3.树木护养:老师和家长一起教给孩子一些有关养护植物方面的常识。
4.绿化植物摄影作品展和树叶贴画作品展。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维恩图一张。
【教学过程】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教学后记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4、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
(1)教师讲解: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开始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
(2)提问: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会知道不少有关月球的科学知识,谁能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①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②月球的大小怎样?
③月球上有什么?没有什么?
④月球上温度如何?
⑤月球上有引力吗?大小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应组织学生首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再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学生的答案,很可能不太确切,教师应认真去听,并整理正确的答案,为下一步归纳小结做准备。)
二、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1)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2)组织学生做相关的试验:①把沙子倒进沙盘,均匀地晃动,使沙子的表面尽量平坦。把牙签垂直插进沙子的中心,牙签的一头要能碰到沙盘的底部。在牙签与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笔做个记号,这个牙签就相当于标尺。②从不同的高度将大小不一的石子丢入沙盘中。用一根尺垂直立在沙盘的旁边,用另一只手拿着石于到沙盘的上方,确定好高度后,松手丢开石子。③小心地拿走石子,尽量不要碰着沙子。石子在沙盘中砸下一个坑,把牙签按照刚才插入沙盘的方向再次插进沙坑的中心,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个记号。④用小尺测量两记号之间的距离,确定沙坑的深度。
(3)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
(4)模拟实验完成后,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
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登月工程。
(1)播放幻灯片,创设情境:美国人在1969年7月20日 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2)谈话:同学们,你们想上月球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内部消息,我们中国马上也能上月球了,而且以后我们国家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发展月球旅游业。月球旅游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的人作为导游,如果同学们能成为导游,就能免费上月球啦!
(3)学生介绍已有的月球知识,讨论自己最想了解什么内容。
教学反思:本课中有一个实验,内容是模拟环行山的产生。实验用细沙代替月球表面,用大小不等的石子代替流星与陨石,用石子撞击细沙模拟流星与陨石对月球的撞击,从而研究环行山的大小与陨石大小和撞击速度的关系。实验分两步,第一步是用大小不同的石子从相同的高度落下,第二步是用相同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落下。
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实验前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实验要求,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然而在实验中却暴露了不少问题,有的撞击点重合,有的撞击点过多,难以观察到实验现象,有的对两步的要求不明确,实验混乱,没有观察价值。
科学教案 篇7
执教: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美向阳
时间: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内容: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课前谈话:
中午我到你们教室里面,很多同学很热情,有学生问我贵姓。板书:姜,杭州。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题考考大家。一个啤酒瓶的盖和一个塑料球,请你比较一下,哪个重?哪个轻?
塑料球重,铁盖轻。
那我问:塑料和铁比较,哪个重?
铁。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铁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样大小的塑料和铁哪个重?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哪个重?
那谁来猜猜看,今天我们学什么?
黑板上写着。
140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你们会观察吗?
会。
怎么观察?
一生上台演示。
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他是将物体扔下去观察的。
你认为他这种观察好吗?
生:不好。
为什么?
扔下去可能会将水溅出来,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盖到底是沉还中浮?
教师演示:沉,浮。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观察?
生:竖的让它下去。
今天我们观察的是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所以我们将物体放下去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盖在水中是沉的。
刚才还有一个塑料块,那怎么来观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还是浮的?
浮的。
像铁盖那样,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块这样,不接触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学生:能。
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请大家抓紧时间。
你们都整理好了,请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
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生2:我用手去感觉。
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
1419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
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1425怎样的物体是沉的?怎样的物体是浮的?
生:比较大的,比较重的都是浮的;比较小的,比较轻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现在有很多同学又举起手来了?
生1:弹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头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来了。
生3:那铁的……
有人提出疑问了?
生1:如果木块是很小很小的,它也会浮起来的。
如果一块很大很大的铁,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师:跟轻重有没有关系?
现在我们又有新的说法了??
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
1430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入出示: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1433同学们,我们先静下来。
木块是大的,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
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他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
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来。
1437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1440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生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据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他们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掂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教师演示,两个沉下去了。
剩下的两个球会怎么样呢?哪个会浮起来一点,哪个会沉下去一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
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 ↑
重 轻
小 大
轻 重
科学教案 篇8
小班社会教案:我会搬椅子
活动由来:
宝贝们情绪稳定下来了,愿意参与班级活动。但是,还不会将小椅子一个一个的放好,经常乱放。搬椅子的方法也不对,拖着椅子走,推着椅子走,甚至有个别孩子还把椅子扛到了头上,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椅子的本领。
活动名称:生活游戏:我会搬椅子
活动目标:
1、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一个挨着一个摆。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人手一个、大灰狼的头饰一个。兔跳的音乐、大灰狼的音乐。
2、场景布置:散放在活动室中的小椅子。
3、教会幼儿说儿歌《搬椅子》
活动过程:
一、 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跳进活动室。
师:“兔宝宝们在外面玩累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师生共同学小兔子跳进活动室,发现散放在地上、桌边的小椅子。兔妈妈:“哎呀,我们的家怎么这么的乱,小椅子怎么到处乱跑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椅子摆好。
二、幼儿一边念儿歌《搬椅子》,教师根据儿歌内容,引导幼儿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儿在中间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
我们用椅子来摆个家,好吗?来,和兔妈妈一起搭我们的新家。
兔宝宝们摆得真整齐,一定很累了,我们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吧!请林老师来当大灰狼,待会大灰狼出来的时候,小兔子们要赶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戏两遍。
四、请幼儿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妈妈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
吧。记住怎么搬椅子了吗?
五、小结:
兔宝宝们都学会了搬摆小椅子,长了本领,妈妈真高兴。以后,记得要用我们学会的新本领来送小椅子回家,好吗?
附儿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会搬,两手抓住放胸前。
一个挨着一个放,整整齐齐真好看。
活动后反思:
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情景之中,兴趣很高,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摆椅子的方法。这个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搬椅子的方法。因为对他们来说不是学本领,而是玩游戏。以后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多思考,多找些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乐意参与,并愿意在游戏中学会的活动。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昆虫的共同外形特征。
2、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昆虫的关键特征,学会辨别昆虫和非昆虫,初步形成昆虫概念。
活动重点
根据昆虫的关键特征,学会辨别昆虫和非昆虫。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昆虫的共同外形特征,初步形成昆虫概念
活动准备
1、挂图30号;《小朋友的书·动物世界》;
2、本活动开展前可与家长配合,利用散步、远足等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积累一些相关经验。
活动流程
一、出示挂图
通过猜谜语,激发幼儿探索昆虫的兴趣,了解昆虫的名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个小昆虫的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是什么昆虫哦。
1、教师读谜面,幼儿猜谜,在幼儿猜出谜底时教师依次出示谜底昆虫对应的挂图。
2、蝴蝶、蚂蚁、蜻蜓、螳螂、蚊子、萤火虫、瓢虫等。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昆虫的共同的外形特征
1、观察每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2、引导幼儿用对比的方法,找出这些昆虫在外形、习性上的共同之处。
3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头上有触角,身上有翅膀等)
三、听故事《小蚂蚁的生日会》,学会区分昆虫和非昆虫
1、小蚂蚁要过生日了,它邀请了很多好朋友一起庆祝。请说一说小蚂蚁请了哪些客人。
2、说一说小蚂蚁请的客人哪些地方和小蚂蚁长的一样?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蜘蛛与蜈蚣回去?
3、蚕宝宝为什么能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
4、归纳昆虫的关键特征。
四、邀请小客人
利用《小朋友的书·动物世界》第7—8页“各种各样的昆虫”,对画面中的昆虫图片进行分辨,说出名称,进一步巩固对各种昆虫的认识。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在公园里,平时在小区里,小朋友们看到了很多小动物,那么在这里面有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呢?小朋友们都还不是很清楚。
昆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在生活中有着很深的探索欲望。教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图中的动物的了解,帮助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昆虫和非昆虫。活动再次通过故事《小蚂蚁的生日会》归总幼儿对于昆虫特征的认识。活动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认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参与性也比较高,能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于昆虫的认识,而且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幼儿为主,顺应幼儿的发现与认识。更加的让活动变的生动。
那么通过本次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征,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科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写出调查报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2、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狮身人面像图片;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学生准备:课前问一问自己爸爸妈妈的身高;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 学 预 设教学生成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能说说蚕宝宝的一生是怎样的吗?前两节课我们一起从出生看到了将要经历的青春期,这节课我们再看远一点,看看人的一生又是怎样的。(板书:人生之旅)
2.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斯芬克斯是常见于埃及和希腊的艺术作品和神话的狮身人面怪物,据说,它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谁猜不中就要被吃掉。“哪一种动物开始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奥狄浦斯终于猜中这个谜语,这是人,因为人在婴儿时期匍匐爬行,长大时两脚步行,年迈时拄杖行走。
(二)学习新课
1.划分人的一生
导入:同学们,这里老师带来了一个人不同时期的照片,我们来欣赏一下,请看大屏幕,认识这些照片中的人吗?
提问:(1)看看这几张照片,谁给它们排个顺序?
(2)这些照片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你能给这些照片取个名字吗?人的每个阶段又有哪些特点呢?(观看相关的录像同时教师板书)
婴儿:爬行、说话不清楚、很需要大人照顾……
幼儿:需要大人照顾、需要学习很多东西……
少年:需要大人照顾、有一定的自觉性、能照顾自己……
青年:能做自己的事、独立自主……
中年:独立自主、不需要大人照顾……
老年:行动不便、苍老、需要人照顾……)
(3)小结: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分成六个阶段: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2.预测未来的身高
导入:大部分学生都是13岁,想知道未来你能长多高吗?
(1)讲解每种算法的要点:明确预测方法,查表方法;进行预测活动,任选一种进行预测;预测并非绝对,身高受到后天生活的影响,如:环境、锻炼、营养等,鼓励预测不理想的孩子不气馁。先天不足,后天弥补。
(2)统计班级最矮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来,以及最高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来身高。
3、周围的婴儿和老人
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周围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
你周围有老年人吗?在你眼里,他们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注意尊老爱幼,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三)拓展
导入:同学们,下面请你们拿出你们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还有你们家人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来随意谈谈你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你们的。你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你的爷爷、奶奶的。
2.请你们想象一下,60年后自己的生活会是怎样?
3.同学们,我们的家人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该如何来报答他们呢?
4.每一年同一时期和父母合个影,留给未来一份美好的回忆。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学会正确对待身边的老年。
(四)小结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课,谈谈你的收获与感想吧。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关爱他人,就是关爱你自己。
教学评价及反思
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时数1
备课时间2.17授课时间2.28本课时数1
教学内容1-4踏上健康之路年级六学科科学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知识与技能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身高。
教 学 预 设教学生成
一、研究数据,制作身高统计图
(一)研究身高规律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讲述: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2.谈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图,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4.汇报:谁愿意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5.小结:是呀,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
(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
1.提问: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这样一张统计图?
(1)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统计了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把统计表拿出来,谁来汇报一下统计结果?
(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2.(教师出示一张空白统计图)谈话: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课前统计的结果,在这张空白统计图上分别制作我们班的男、女生身高统计图。
3.学生制作统计图,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级身高统计图。
4.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了解等级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1.谈话: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了,下面,我们再来根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身高等级评价表,来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2.教师指导学生看表。
3.学生活动: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级表中所处的位置,同时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4.学生汇报、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5.教师小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
三、讨论、交流,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1.谈话:那么,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2.学生交流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
5.小结: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着极大的作用。
【说明】虽然教材从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情况、电脑使用和科学用脑几方面介绍了“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正确做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活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应用拓展,养成良好的习惯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提问: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健康作息表吗?
3.布置作业:课后继续收集有关影响身体生长发育的其他资料,与同学交流。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10篇】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05-25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八篇05-24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5篇05-18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六篇05-07
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05-24
【热门】科学教案模板汇编5篇06-01
关于科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05-31
关于科学教案模板汇编6篇05-31
【必备】科学教案模板汇编九篇05-27
【精华】科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