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美文故事

时间:2022-11-25 09:15:00 经典美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政治美文故事(通用10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美文的身影吧?在网络时代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微小说等很多网络文章也被笼统的列入美文行列。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美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政治美文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政治美文故事(通用10篇)

  政治美文故事 篇1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着,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市,一个省的人,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到的。

  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勤奋、努力地学习,永远不要放弃!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是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美国老师的演讲。他在把讲稿让校方过目时,一位校领导不知为何竟很不喜欢,让他重写。后来教授还是坚持用了这篇讲演稿。我想他讲的这个故事不仅仅适合医学院的学生,更适合所有的人。)

  政治美文故事 篇2

  战国时,有一个叫惠施的人,他是当时一位有名的哲学家。惠施和庄子是好朋友,但在哲学上他们又是一对观点不同的对手。庄子与惠施经常在一起讨论切磋学问。他们在互相争论研讨中不断深化、提高各自的学识。特别是庄子,从惠施那里受到很多启发。后来惠施死了,庄子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才智过人、博古通今,能与自己交心、驳难、使自己受益匪浅的朋友了。因此,庄子感到十分痛惜。

  一天,庄子给一个朋友送葬,路过惠施的墓地,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为了缅怀这位曲高和寡不同凡响的朋友,他回过头去给同行的人讲了一个故事:

  在楚国的都城郢地,有这样一个泥水匠。有一次,他在自己的鼻尖上涂抹了一层像苍蝇翅膀一样又薄又小的白灰,然后请自己的朋友、一位姓石的木匠用斧子将鼻尖上的白灰砍下来。石木匠点头答应了。只见他毫不犹豫地飞快抡起斧头,一阵风似地向前挥去,一眨眼工夫就削掉了泥水匠鼻尖上的白灰。看起来,石木匠挥斧好像十分随意,但他却丝毫没有伤着泥水匠的鼻子;泥水匠呢,接受挥来的斧子也算是不要命的,可他却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心不跳,泰然自若。倒是旁边的人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后来,这件事被宋元君知道了。宋元君十分佩服这位木匠的高超技艺,便派人把他找了去。宋元君对姓石的木匠说:“你能不能再做一次给我看看?”

  木匠摇摇头说:“小人的确曾经为朋友用斧头砍削过鼻尖上的白灰。但是现在不行了,因为我的这位好朋友现在已不在人世了,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跟我配合默契的人了。”

  庄子讲完了故事,十分伤感地看着惠施的坟墓,长叹了一口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自从惠施先生去世以后,我也失去了与我配合的人,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能够找到一位与我进行辩论的人了!”

  政治美文故事 篇3

  作家北野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民族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年轻女人的较量。他是通过在不同国家所见到各类母亲对孩子的不同教育方式而得出的这个结论。

  有一次,北野在中国农村看到,几个小孩在一块玩,一个被另一个欺负了。那个被打孩子的妈妈听见哭声赶出来,厉声吼到:“你干嘛打他,再打他我就揍死你。”这使他想起在英国曾见到的同样一个场景。那位被欺负小孩的母亲却对另外几个小孩讲:“你为什么欺负他呢?难道你们不友好吗?”

  英国母亲在跟小孩讲道理,而那位中国妈妈对孩子没有什么理由好讲。这种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起码有两点不好的后果:一是使孩子养成依赖性,依赖强权;二是会养成一种非理性性格。

  还有一次,北野在一位英国朋友家玩,3岁的小男孩要与北野一起洗澡,北野答应了却没有这样做。结果孩子的妈妈急了:你怎么可以骗孩子呢?你不愿意去可以不答应嘛!北野很不好意思,同时也想起在我们国家的一个普通说法:哄孩子。被哄大的孩子会相信别人吗?

  北野讲完了他的故事,我又想起老家一位老师的故事。

  那位老师是村中的一位民办教员,他有三个女儿,都在读书。大女儿在读高中。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有人劝他:孩子学习成绩一般,估计考不上大学,回家种地算了。这位老师回答说:我知道她考不上大学,可她将来要做母亲呀,今天多读些书,对她将来教育孩子会有用的。

  政治美文故事 篇4

  有一个岗位需要招人,先后来了四位应聘者,在招聘条件一栏中,有一项条件是必须具备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前三位应聘者都称自己有类似的工作经验,但面对招聘者的考问,很快就显示出自己对这一行的无知。最后来了一位男学生,他坦率地对招聘者说,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并且有信心经过短暂的实践后,能够胜任它。招聘者毫不犹豫地录用了他。此后他和那个招聘者曾经有过一段对话,那个招聘者说,有很多求职的人在介绍自己的情况时并不诚实,而他为什么能够诚实相告呢?他说小时侯有一次他捡了钱,奶奶问他时,他撒了慌。奶奶朝他的屁股上重重打了一下,然后告诫他:“穷不可怕,只要你诚实,你就有救!”他说他永远记得奶奶说过的这句话。试想一个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只能依靠骗来取得众人信任的人,他能行得远吗?

  一个诚实的人,其实是最需要勇气。他必须敢于面对事实和真理,在别人含含糊糊、唯唯诺诺的时候,勇敢地指出真相。

  诚实比一切智谋都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必要条件。

  政治美文故事 篇5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当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合同。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席间,外商轻声问他,你受过什么教育?他说我家里很穷,父母不识字,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父亲去世后,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的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端起酒杯激动地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个人受过苦,便知道珍惜;一个在贫寒中长大的.人,不会不知道勤俭的重要;一个自小就知道努力做事的人,不会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贫穷中什么也学不到,并进而失去人的尊严。

  政治美文故事 篇6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齐若不征服楚,华夏就仍不能统一。

  那么,如何征服楚国呢?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担任相国的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够一阵拼杀的。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为尸骨。”

  一番话把大将军们说得哑口无言。

  管仲说完,带大将军们看炼铜去了。他们不知道管仲有何妙计征服楚国。

  一天,管仲派100 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二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楚成王和楚国大臣闻知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10年前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是蹈其覆辙。他们在宫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

  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与数千斤粮食相同,于是纷纷放下农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

  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政治美文故事 篇7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他外表憨厚,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是一个大智若愚型的人物。

  1944年,他担任欧洲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周旋在丘吉尔与罗斯福之间,巧妙地运用手腕把英军与美军糅合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勇猛军团,最终击败强敌,成为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英雄。

  艾森豪威尔领导的百万大军,纪律严明,士气旺盛,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以身作则”。

  有一次谈到领导统帅的问题,他找来一根绳子摆在桌上。他用手推绳子,绳子未动;他改用手拉,整条绳子都动了。艾森豪威尔说:“领导人就像这样,不能推,而要以身作则来拉动大家。”

  他处事公正严明,对人宽大仁厚,而且生性幽默,非常懂得运用自嘲来鼓舞别人。

  二次大战期间,他到前线视察,并对官兵们演说,以鼓舞士气。不巧下雨路滑,讲完话要离去时摔了一跤。引得官兵哄堂大笑。

  身旁的部队指挥官赶紧扶起他,并对官兵无礼的哄笑,郑重地向他致歉。艾森豪威尔对指挥官悄声说:“没关系,我相信这一跤比刚刚所讲的话更能鼓舞士气。”

  艾森豪威尔脾气暴烈,人人皆知。大战后期,美军因伤亡惨重,鼓励大家献血。艾森豪威尔以身作则,立刻以行动来响应这个号召。当他献完血要离开时,被一名士兵发现了,士兵立刻大声说:“将军,我希望将来能输进您的血。”艾森豪威尔说:“如果你输了我的血,希望你不要染上我的坏脾气。”

  有一次他参加某聚会,会中有6位贵宾受邀演说,艾森豪威尔排在最后。当轮到他上台时,已近午夜,全场听众在前5人的疲劳轰炸之下,都疲惫不堪,昏昏欲睡。

  艾森豪威尔知趣地说:“演说中总有句号,就让我当那个句号吧!”他最短的演说赢得了满堂彩。

  政治美文故事 篇8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

  凌晨两点钟,孙中山接到秘密报告,叛变的部队要攻打孙中山住的越秀楼了。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想:如果和孙中山同时撤离,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不会过早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孙中山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越秀楼上的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认为自己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才决定冲出包围圈。这时,叛军杀进了总统府,府内士兵向外冲,一片混乱。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

  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街道拐弯处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等敌兵走远后,他们连忙爬起来,藏到一户人家去,才躲过了这次危险。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政治美文故事 篇9

  俄罗斯总统普京小时候非常聪明,他品学兼优,常常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作文题:《我的理想》。同学们写出自己的理想: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当作家的、有想当工程师的、有想当农艺师的、有想当教师的、有想当军人的、有想当工人的――而小普京的脑海里,却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独特思考。

  课余时间,小普京非常喜欢读《盾与剑》杂志,对里面描写的“克格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杂志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克格勃”准确地截取了敌人的情报,使苏军取得了一次次巨大的胜利……他想:“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应该怎样去报效祖国和人民呢?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牺牲去换取祖国和人民的胜利,这不是非常有意义的吗?”

  于是,他在作文本上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会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在这篇作文中,普京还列举了一个苏联名间谍的英雄事迹,论述了在苏美对峙(zhì)的冷战时期间谍的重要作用。当教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时,不禁又惊又喜,连声赞叹他“年纪不大,志气不凡。”

  后来,在一次参观“克格勃”大楼之后,普京走进了“克格勃”列宁格勒局的接待室。一位工作人员听了他的要求后,对他说:“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不接受主动来求职的人,只接受服过兵役或者大学毕业的人。”

  1970年,18岁的普京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国际专业。1975年,他大学一毕业就从事对外情报和国外反间谍工作,实现了自己“做一名间谍”的理想。

  政治美文故事 篇10

  纣王无道时,在西歧渭水河边,有一个健壮美丽的女孩,正在耕作。她无父无母,因为她的父母在她十五岁时已去世,为了生存,她只好自耕自食,虽然辛苦,但也练成了一副健美的体魄。她姓姜名华,她的先祖世居西歧,是当地一个古老的氏族,名为华胥族。姜华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姑娘,别人只是每年清明节,才去拜祭祖墓,但她几乎每隔三天,便上爹娘的坟前祭拜,顺便倾诉自己凄苦孤寂的心曲。姜华家的祖坟在大象岗,为什么叫大象岗呢,是因为它的形状就象一头横卧的巨象,有眼有鼻子甚至还有两块很象象牙的巨大长条石块呢。一天,姜华前往大象岗时,天色已近黄昏,但是西面夕阳艳丽无比,斜挂在西山之上。姜华目送夕阳,不由叹了口气,喃喃地说道:“夕阳无限好,可惜时不长……哎,

  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总是不长久呢?……为什么?”虽然她心有感触,但凭她的阅历,要能释探这天地乾坤奥秘,简直比登天还难。她左思右想,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眼见爹娘下葬的坟墓就在眼前不远了,姜华叹了口气,感到心中有千言万语,但却无人可以倾诉,一时间只有加快步伐向爹娘的坟墓奔去。突然,她的右脚踏入一个山地中的陷坑,陷坑中立刻传上一股炽热的暖流,沿脚心直达到腰部,姜华根本不能动弹,因为这股暖流令她的脑袋一阵昏眩。

  姜华怔怔地僵立不动,好一会,她才如梦初醒的回过神来,她心中奇怪,连忙转头向右脚所踏的陷坑一看,不由一阵惊惶,几乎失声叫了起来。原来细看之下,这陷坑长近三尺,前面有五个一排的小坑,中间稍微隆起,后面是一个圆形的更深的陷坑,合起来看,便恰如一个活灵活现的脚印。这一判断不当紧,姜华不由地失声叫了起来。假如这真是一个脚印的话,那么这个脚印的主人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了,因为姜华的脚仅占这个巨形脚印的十分之一。惊愕之下她连这个脚印是新是旧也没注意,匆匆忙忙在爹娘坟前祭拜几下,叩了个头便回家了。

  姜华回到自己的茅草屋,草草地弄饭吃了便上床睡了。因为她忽然感到神思困倦,肚腹乱翻,闷闷欲吐。这等症状,犹如女人怀孕了似的,姜华年仅十八岁,父母早逝,自然不知这些。她睡了会儿,突然感到眼前一片雪亮,连忙睁眼一瞧,只见窗外有一团浑圆而又分八面的怪光,翻滚而进……她吓得张口失声高叫,不料她张口之际,怪光呼地钻入她的口中,骨碌碌地滑进他的肚子里了。姜华吓得做声不得,动弹不得。她还突然发觉,自己的腹部竟然比平日涨起了很多,更可怕的是此时仍在不断地缓缓涨大。正在此时,她的耳际忽然传入一个古老而苍劲的声音,只听这个声音说道:你今天所踏的脚印是伏羲当年留下的,你腹中的孩子。

  正是因你误踏脚印而孕。伏羲与你有通灵之缘,却无面晤之分。不过也不必失望,日后见婴孩,即如见伏羲一样。另外,八面怪光是隐含天地奥秘的八卦,其入你腹中,已与你所怀婴孩浑然一体,那么这个孩子,也就是八卦之子了。此子日后之成就,必成为万世之师表,姑娘亦可因此名留千古。此婴降世,一定要小心抚养,可从姜姓。

  七个月后,姜华忽感肚腹一阵涨痛,她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突然半空中一个八面圆盘状的光环灼灼大放光华,耀眼夺目,又听到一阵婴儿咯咯的笑声,把她从昏迷中惊醒了。姜华连忙睁眼一瞧,不由得又惊又喜,原来她身边,已经躺着一个白胖的儿子了。这时她又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肚腹已经变回原状,与怀孕前根本毫无异样如同她少女时的身体一模一样。姜华想,孩子既然是八卦之子,名字之中自然该有一个“子”字,而且,孩子是因自己在祖坟大象岗踏伏羲脚印受孕而生,大象以牙为贵,名字之中该有一个“牙”字,孩子又随我的姓,就叫姜子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