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与角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线与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与角教学设计1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感受方面也是比较薄弱的。对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操作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感受的力度,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同时,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概念。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
如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材安排了折纸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折纸,获得其中的折痕,应该说,这些折痕都是笔直的。然后对这些折痕作不同的处理。有两个端点的称为线段,只有一个端点的为射线,没有端点是直线。这些活动对学生建立上述三个概念,可能会起一定的作用。
又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移一移”、“折一折”等活动,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平行线。“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是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以及量角与画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以提供他们形象地认识抽象概念的平台。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题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学习概念,是学习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有效途径。
如学生在操作活动后逐步认识了直线、线段与射线,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汽车的灯光、到一条笔直的公路(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学习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P18)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像学生经常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这些图像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P21),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的身边的事例中进行学习,是学习本单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式。
3.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
虽然,本单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时有一些困难。但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材仍安排了较多的自主探索的题材,通过学生独立、或相互交流的方式,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的能力。
如学生在认识垂线的概念后,教材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的内容(教材P22),请学生自己在公路上设计确定一个车站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从一点到已知直线中,距离是最短的。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结论性语言教材并没有出示,而是通过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这一认识。所以,在开展这一活动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几个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从中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的“小鱼平移”活动(教材P17),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练习。图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需要学生在方格纸上自己摆一摆,通过摆的过程,来寻找互相平行的线段。当然,寻找的活动需要学生自主地探索,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说一说互相平行线段的特点。
第1课时: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活动一:阅读。
让学生通过读书,从现实中的铁轨、课本、射灯的光柱等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活动二:“认一认”
a通过活动,动手操作,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的
b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c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活动三:“说一说”
注意: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活动四:画一画,按要求完成。
活动五:练一练
a第一题注意提醒学生有规律,按顺序的数:AB-BC-CD-DA
b第2、3题,学生自己先估计,再测量,找出估计错误的原因:视觉的影响。从而认识到,用测量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估计的正确性。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第2课时:平移与平行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一看。
观察图中的有很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活动二:移一移。
1.用小棒,放在P17第一题的一条线段上平移,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2.观察P17的小鱼图,小鱼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了几格?那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线与角》教学设计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活动三: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1.自己折一折。
2.讨论:你折的是平行线吗?
3.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
活动四:画一画。
1.观察老师如何画一组平行线。
2.自己尝试着画一画。
3.相互交流画平行线的心得。
4.展示自己所画的一组平行线。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线与角教学设计2
通过观看国培计划有效教学设计讲座,深有感悟。所谓“有效教学”并非仅指教师的课上得好不好、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要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在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上有无进步。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能力得到发展。如果学生厌学或者学生学无所得,即使教师教得再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累,但各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效率低下的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必须摒弃一些错误的教学理念:
(1)“讲”得越多越有效
有些教师觉得:上课时老师多“讲”一些,就可以帮助其掌握好所学知识,就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尽心尽力,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的依赖性也就越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越差,从而造成他们不愿意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2)片面追求“时尚”的教学方式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有些老师脱离学生的实际,片面追求“时尚”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现有的职校学生实际状况下为:学生普遍存在着“读中职是接受下等教育”、“上中职没出息”的错误偏见,缺乏理想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无心向学,痴迷网络聊天、游戏,不做作业和抄袭作业;以初中阶段成绩中下者居多,内心的悲观情绪较重,有自暴自弃的心理缺陷。在还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等都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赵才欣老师说的好;要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对此我深有同感,也很赞成。
(1)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着重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养成学生的预习习惯,尽管老师会在上课时告诉学生今天课的.重点和学习任务是什么,但是学生很少有人会在其脑中形成印迹。因此我觉得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通过预习,才能知道在课堂上老师所要教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去学习,否则会造成老师在前面讲的天花乱坠,而学生却不知所云。那么如何预习呢?
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上课时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第二阶段: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第三阶段: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步,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2)记得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上课时并没有按照教案直接上课,而是询问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不是太清楚。然后老师着重讲解同学们共同存在的问题,讲完后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再看书,直到弄懂为止。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能力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
线与角教学设计3
近年来,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为了实践《音乐课程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结合儿童好奇、好动、好胜、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较强,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对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在音乐教学中,改变以往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点滴教学体会求教于大家。
"互动"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我们在运用"互动"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将教师的教融于学生的学之中,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整合,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与探索。我们体会到:"互动"教学方法,能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那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全面的"互动"?又从哪些方面进行"互动"呢?我们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实现:
一、激发互动
为了激发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例如:
1、多媒体电化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视听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眼动)、思维能力(脑动)以及反应等能力(行动)。通过绘画(眼动、手动)的形式表达出来。
2、音乐与美术整合法--让学生一边唱歌(口动)一边把自己的感受(脑动)通过绘画(眼动、手动)的形式表达出来。
3、自主表演法--在学生能有感情(心动)地歌唱(口动)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即兴(脑动)表演(行动)的形式,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用形体动作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歌唱与表演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此外,诸如:快乐游戏法、谜语竞猜法、写谱比赛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归纳法…等,也是激发"互动"的好方法。
总之,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乐于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讲授乐理知识或开门见山地教唱新歌,也不要在欣赏音乐时,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或见解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火车来了》这首歌时,课前先让坐过火车的学生谈谈坐火车时的所见所闻,交流坐火车时的亲身感受,然后教师作为火车乘客一员,参与学生们合作自编自演的开火车、坐火车游戏。这样结合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音乐活动,在没有教师事先安排、也没有一味教师"主宰"的情景下,学生们就乐于与教师互动起来。因此,"互动"教学方法,不光要求教师讲究教的艺术,还要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精心设置、创设适合每节音乐课内容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敢于互动,乐于互动。
三、全体互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同时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知识层次的小内容与小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活动指导。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激励学生主动开发自己学习音乐的潜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互动的目的。
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要事先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或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料;或组织学生举行不同形式的演唱会;或组织学生出版专题音乐墙报、手抄报;或组织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讨论人民音乐家洗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等。这样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和活动,突破了以往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需求。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注意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体验、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共同享受到音乐带给的快乐。而且也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为各种知识层面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多方位的音乐实践活动空间,从各个教学层面让学生全面接近音乐、理解音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全体互动、得到各自的发展,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四、全面互动
1、教与学的互动。重在发挥各具特征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发挥触媒催化作用,以及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产生积极主动的能动作用与反应。
2、情感交流的互动。重在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并开发音乐课程资源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激发学生对教师、教材、教学手段产生情感的"共鸣"与"谐振"。
3、信息流的互动。重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流畅通渠道的调控与疏导作用。同时更重在发展学生积极主动传输、获取、处理、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师与生间的互动。重在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师生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自己学习过程中可信赖的亲密伙伴。
5、生与生间的互动。重在培养发展学生的交往、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6、评价与被评价间的互动。重在民主协商、发展导向、共勉激励、反馈调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在运用"互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中体会到:较理想的音乐"互动"教学过程的模型可用如下图式所示:
要真正达到音乐"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这四个环节间,必须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如果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某一环节的缺失,都将会影响音乐"互动"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导致音乐"互动"教学的失败。
为使"互动"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我认为:除了要注意加强教师在音乐课堂活动中的应变调控能力外,还要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自控学习习惯与能力。总之,运用"互动"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做到活而不乱,动中有节,动中有序。
线与角教学设计4
主持人:同学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么,你对这次考试的结果满意了吗?你的目标实现了吗?你满意你在过去半学期的学习情况吗?下面我们进入主题班会的正式议程:
[投影]期中考成绩表
请看期中考成绩表,然后一起分析一下我们班的总体情况。
我们班这次考得不是很理想,在文科班里,除了艺术班,我们在语、数、政这几科都是平均分最后一名。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就问题发表看法)
总结出原因:
1.平时学习不踏实;
2.自觉性不够强;
3.基础较差的'同学还不够动力(特别是男同学)
4.有埋怨心理。
据不完全调查,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感到在学习数学和英语这两科上遇到的困难最大。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帮我们分析一下期中考试的失误和介绍学习方法。有请数学老师。(掌声)
(老师发言)
感谢数学老师的指导,下面有请英语老师。(掌声)
(老师发言)
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掌声)
[投影]前十五名同学成绩表。
这是我们班的前十五名的同学的成绩,他们是我们五班的领头羊。同样的学习环境,同在一个班,为什么有的同学就能取得好成绩呢?下面,请本次考试的第一名,钟焰勤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她是怎么学习的。
(学生发言)
说到我们班这一次的惨淡成绩,相信没有人比我们的班主任更加揪心,下面请班主任为我们分析和总结一下。(掌声)
(班主任发言)
我们要吸取经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谢谢。
线与角教学设计5
在前几两个月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盛立群老师的教学理论与设计的网络课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起初是抱着提高教学效果的心态来的。通过12个课时的认真学习和笔记后,我获得了超越提高教学效果的东西。现在总结如下:
首先从备课方面说起,备课对于上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备课备好才能上课,上课上好才能评课,评课评好才能说课,所有备课是作为一名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基础。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以前备课的目的是把教学的内容能更顺利更容易理解的讲出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学了这门课后提醒了我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明确目标、精心的设计、匹配一致、聚焦问题、统筹任务。在备课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也是比较重要的,很多学生没兴趣的一个关键点是根本不知道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还有在备课的时候如何使课堂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学生不想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在备课过程中还要注意的就是教学过程能推动学生心理过程的发生,要能促进学生思考、想象、记忆和心理体验等。
接着说一下上课,通过学习教学理论与设计后我才发现,其实作为教师你光能讲课,把该教的都教了,那是比较低的水平,是最差的教学方式。一个高水平的老师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综合;帮助学生评价,使学生能真正的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让学生学会该学的.,这才是最好的教学。
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
1、激活旧知识、凸显结构;
2、呈现新知,展示过程;
3、尝试练习,交流反思;
4、课后运用,融汇贯通。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意要善用媒体、环境友好、协同生成、持续激励,这就联系到盛立群老师讲到的掌握学习和合作学习,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合作学习。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才是比较好、比较高质量的课堂。所以根据这些原理我对我以后的上课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决定以后课堂中要尝试合作学习,以小组教学的方式,评分以小组来评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还设计了一个章节名为食谱编制的教学内容,具体如下:首先上课说明这个章节的重要性,然后说明教学目标,接着通过一些案例来引起同学的注意力。随后到了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怎么编制食谱,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手把手带着学生制作最简单的一餐的食谱,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天的食谱,有问题我进行一一指导,最后让学生完全自主的去制作一周的食谱,看学生能不能自己做。通过这个方式把同一类别的知识重复至少三遍让学生真正的内化并掌握食谱编制的内容。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理论与设计这门课真的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课程,他给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指明了上课的方向,明确了什么是上课,什么是课堂,怎么上课,真的是雪中送炭。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还会继续去买相关书籍,看相关资料,继续深入的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争取在教学中做的更好,不辜负学生,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
线与角教学设计6
一周实践过程中,周一和周二我主要是熟悉了下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和小朋友进行沟通对他们的英语总体水平,以往他们的教学模式,以及个别特别优秀幼儿进行了了解(即利用蒙式教学理念来带动其它幼儿的作用)。
周三第一次试教。也是我正式第一次给小朋友上英语课。教学内容是“myclothes”。
因为是之前面试小新星准备片断教学的内容。虽然面试没用到。但是由于曾向羽姐姐学校老师请教过。再加上剑桥新书发布会时所听取得一些别的优秀教师的一些经验。所以我对于这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有头绪的。
我真的发现一个老师要进步的快。实践加上与别人交流,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交流。进步得幅度远比纸上谈兵来的大。
第一上课我个人的感受首先是觉得喉咙有点累。对于幼儿的掌控虽然还不够,但是对于我第一次上,且她们班人本来就多,平时的常规也不是太好已经算是还可以的。中间竞赛游戏过程中自己对于下一步该做些什么还不是非常的顺,中途还会自己呆那想下一步该怎样。此外,原设定的目标未达到。本来准备教授的句型未教。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接受力不强底子不够扎实二是由于自己的在课程程序设计上的问题。
周四的第二次试教最大的个人感受是上课上着上着自己觉得乏味,内容的安排上又些混乱。
后进行反思发现乏味的原因是我过多的进行个别的操练。所以我读的比幼儿还多很多过多重复的东西让听课的老师也觉得无聊。但是对于这点我个人觉得个别操练是对于每个小朋友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上会很又帮助,同时又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我读的多,那么有利于他们对于语音的掌握.但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在公开课上.
周五我主要是听了其他根我一起来实践的几位同学的课和谢老师(荷花幼儿园在职教师)的点评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天.主要总结归纳在英语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要注意中英文对照或者是将实物与单词的对照来教授.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单词或句子的含义。
2.创造情景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幼儿注意力.情景要串起来,要和逻辑。例如在教授新单词时可以由前一个单词通过故事讲述或者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入到下一个单词教授。由前面的引后面的,又由后面的来复习前面的,融会贯通。
3.在教授过程中要注重个别发音(单词中个别音标的.发音)要及时纠正,但是不要否定幼儿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在跟个别幼儿进行交流时还是要注意全体,例如在个别幼儿在回答你的提问时可以要求大家作小老师看看他说对了没,这样不会让其他幼儿觉得没事可做而注意力分散.
5.要让幼儿大声的开口说英语但是不能喊叫。
6.要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幼儿的道德品质以及常规上的教育,例如我在跟幼儿进行拍卡片读单词的游戏中,幼儿使劲的拍打卡片。此时教师应该做出适当的引导。
7.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的去运用自身的和与幼儿生活相接近的事物来做教具。这样即便利又有利于将英语教学融入于日常生活中去。
8.开始上课前应该先让幼儿休息,把心静下来。然后有激情的进行greeting,greeting要让每一个幼儿的注意力都到课堂上来,才开始进入到下一步。这时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步骤之一。
9.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也要弄清楚其他方面的知识,不要误导幼儿,例如在教授t-shirt时就要让幼儿清楚t恤和衬衫是不同的。对于这些知识无需详细讲解,可带过。但不可误导。
10.教学语言要扣主题,简洁明了,要引导幼儿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有层次。此外语言还需儿童化。
11.学会用语气表情和眼神来控制幼儿的课堂纪律。对自己要有自信。
12.少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这会让听课的觉得老师啰嗦,对一些在课堂上无法直接回答或者不知道怎么回答幼儿的问题可采取迂回的方式答复。例如可叫幼儿自己去探索答案。
13.做的教学道具要既美观又好操作。
14.与幼儿要由互动,要尊重幼儿。
每次的实践总是伴随着辛劳和收获。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是我们现阶段接触社会的唯一途径。所以大家可要好好利用寒假时间到社会中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线与角教学设计7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四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线的认识 3
平移与平行
相交与垂直
旋转与角 4
角的度量
画角
练习二 1
线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课前准备: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导入。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 线的特征
(1) 直线的认识
(2) 认识线段
(3) 认识射线
(4) 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那大家看如果把老师的头发抻直,可以看作那种线呢?
师:同学们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如果老师是个老寿星,头发可以一直地长下去,那把它抻直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
师:如果这样呢?(揪断一根头发抻直)
师: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其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完整地画出来,可是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的,不能完整地画出来,所以我们只能用没有端点来表示它们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出示平时画的这三种线)
(5)猜谜语
师:听说大家学习了线的知识,机灵狗想出几个谜语考考大家。
有始有终是什么段。
有始无终是什么线。
无始无终是什么线。
师:今天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三种线,更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对大家的将来充满了期待,希望大家今后能够象直线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习射线那种,一经出发就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希望大家能成为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
2、线的读法
(1)线段读法,
出示线段(若干条摆放杂乱无章的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最短的线段。
学生说教师指。(故意指错)
一学生迫不及待上前面来指。
师:同学们,在杂乱无章的这么多线段中,按要求找到指定线段并不难,但怎样才能让别人明白,要表示的是哪一条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在数学上人们习惯用字母来表示线,下面老师要介绍的是两点表示法,也就是把线上的两个点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进而表示这条线。如这条线段我们把它的两个端点分别用两个大写字母a、b来表示。读作:线段ab(边读边指),也可以读作:线段ba(边读边指)
(2)直线、射线的读法
师:直线我们也可以用两点表示法把它表示出来,我们只要取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然后用英文字母表示出来就可以了。试着读一读……
师:那射线你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师:也就是说射线是有方向性的,我们只能从它的端点向另一端来读。
师:直线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师:这条直线也可以读作 直线 l
(3)基本练习:巩固三种线的读法,重点强化射线的读法。
(指导学生边指边说)
师:三种线的读法大家已经掌握了,那你能画出线来吗?
3、点与线的联系
(1) 过一点画直线。
师:现在纸上任意画一个点,1钟时间过这一点画直线。
生画后汇报结果。
师:看了大家画的,老师也想画一画,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吧……
师:过一点大家画了直线,也看了老师画直线,你想说些什么吗?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板书)
(2) 过两点画直线
师:过两点画直线,画好后把结论告诉大家。
学生操作体会,总结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板书)
(3) 两点之间的直线段最短。
师:放假了,机灵狗可没闲着一直在补习功课,可第一天补课,它就起来晚了。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请大家帮它选一选,走那条路能最快到达?
师:为什么?
师:好就听大家的,机灵狗选择了三条线路中最短的,一路狂奔跑到了学校,可它还是迟到了。机灵狗很伤心,大家帮他想一想,从家到学校还能不能画出更短的线路呢?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
师:既然机灵狗走的已经是最短的线路,可还是迟到了,那该怎么办呢?
机动练习:比眼力(比较下面四条水平线段的长度) 练一练的第2题
师:同学们请你先估一估,说一说。
师:大家刚才对观察到的,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板书),更让老师感到欣喜的是这名同学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声音,其实在科学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我们不应该迷信任何人,应该用学到的方法去验证知识。(板书)
师:观察到的与验证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我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干扰,
教学反思:
平移与平行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课前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的纸,水彩笔,小字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
1、移一移,画一画
让学生在纸上用铅笔移一移,用直线画出前后铅笔的位置。小组交流有多少种画法。
2、作品展示,引导分类
1 2 3 4 5 6
让学生分一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分?
引导学生根据相交与否分有两类:1、2、3、4、6和5,理解2和3延长后相交,体会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图5是怎么移的(平移),引导学生体会铅笔平移前后的两条线条是互相平行,平行线是一条线平移后得到的。
二、试一试
1、找平行线
有困难的学生可用直尺移一移,再判断是否平行。
2、全班交流。
三、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把互相平行的线用相同颜色画出来
四、找一找。
找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五、画一画平行线
1、小组讨论如何画出一组平行线
2、自学方法
3、指名说一说,并板演,思考为什么可以这么画?
4、自己画一画,再画给同桌看一看
六、实践活动
1、给小字典上的每个顶点标上字母
2、说说哪些线是平行的,并写下来(如ab与cd)
3、全班交流,进一步理解平行线。
课后反思:
线与角教学设计8
教材解读
本学习单元的主题是《线与角》,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与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接触,本单元主要认识平角与周角;线的认识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本单元教材编写的最大特点是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操作活动,将平移与平行、旋转与角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图形运动中认识图形。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学习的四年级学生,相对第一阶段而言,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能从不同方位洞察立体图形所发生的变化,对角的认识及直角、钝角、锐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渗透分类思想。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象、交流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理解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
线的认识与量角。
教法学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验操作法和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开放性,强调动手操作与合作学习。
教学资源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教具相结合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主要选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教案示例、媒体资源及拓展资料,因特网上的PPT演示文稿和flash动画,结合学生学习实际,进行修改与整合。实物教具主要使用活动角、三角尺、量角器、折纸卡片、长方体纸盒、教学挂图等。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情境资源和学生个体差异形成的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构想
根据本单元的的学习目标要求和教材编写特点,把本单元教学分为线的认识、角的认识和整理与复习三个部分,共安排7个课时。
第一部分:线的认识,共安排3个课时。其教学流程如下:
(一)整体感知,认识三种线。
借助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道理。利用实物教具(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旋转另一根)理解“通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通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分步教学,理解线的两种组合。
第一步:借助实际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小棒,比较平移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通过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出“平行”这个概念。在此基础上,借助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与平行有关的情境图,让学生探究“平行线的特征”。学生对平行线的特征基本掌握后,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平行线”,有效渗透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画平行线时,结合练习题采用合作学习探讨、集体交流、教师提炼、尝试练习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二步:借助实际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用尺子在纸上画相交的两条直线,小组交流有多少种画法?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便会发现,两条直线除了平行,还有相交,而且有的.时候两条直线相交时成的角是直角。此时,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了解垂直的一些基本特征。之后,安排折一折(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找一找(找教室里互相垂直的线段)、说一说(说长方体纸盒上的哪些边是互相垂直的)、玩一玩(分小组开展你说我摆的游戏)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去感受垂直,理解垂线段最短的道理。在教学垂线的画法时,采取学生自主探究、课件演示步骤、学生尝试练习的思路组织教学。
第二部分,角的认识,共安排4个课时,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因疑施教,认识平角与周角。
旋转是学生已经学习的动态图形,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借助因特网上下载的flash课件设计 “森林公园”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智慧宫殿”的提示下转动“活动角”:固定角的一边,旋转角的另一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中的各种角。玩中,学生便会产生疑问: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是什么角呢(大多数认为还是钝角)?两条边重合了,又是什么角呢?为了加深学生对平角和周角的印象,再设计 “猜一猜”“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展开辩论,理解平角和周角的特征;在比的过程中, “数学王国”帮助学生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联系。之后,播放课件“擂台城堡”,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角,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注重操作,学会量角与画角。
在教学量角时,采用 “比一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比较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借助课件演示和小组合作量一量的方法让学生认识量角器及量角的步骤,指导学生“先估后量”,帮助学生检查判断所量角的度数是否正确。为了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可安排学生量“一副三角尺”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熟练了量角的方法,还知道了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为学习“用三角尺画角”作铺垫。
在教学画角时,可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尝试用“一副三角尺”画60。30。45。等特殊度数的角,再“摸着石头过河”,探究如何用量角器画一个80。的角。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困难多多,收获也多多。教师再稍加点拨、提炼,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第三部分:整理与复习,共安排1课时。
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学来的知识是零散的,本课时旨在帮助学生强化重点,巩固难点知识,对所学知识梳理、归类,对线与角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框架。
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上主要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思维水平,结合学生的具体操作活动过程考查学生对数学技能的掌握。从评价形式上,以课堂教学评价为主、作业评价和单元练习评价为辅。
线与角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课前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
2、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3、角的度量及画法
(二)练一练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
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小组合作,可画一画。
(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交流怎样看准量角器上的度数。
板书设计:
练一练 画角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二(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通过参观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情境,巩固认识更大的数和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还记得两天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样子吗?
学生用小棒摆出互相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更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出示教材第31页的前两句话。
(1)我国最大青少年活动面积3735200㎡,其中水域面积133400㎡,国家投资近1000000000元。
(2)营地内有勇敢智慧区、科学探索区、生活实践区等八大园区,种植了十万棵大树和一百万株花木,铺设了十七万㎡的大草坪。
指名回答,读出画线的数据。全班动笔,写出数的具体方法。
2、出示教材第31页主题图。
(1)学生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图中的平行线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先说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再找互相垂直的线段,可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全。
教师及时加以评价和鼓励。
(2)学生动手绘图
学生独立设计房子的门和窗,教师巡视指导。班级展示,互相交流,欣赏作品。
(3)画垂线
从A 点到小房子设计最短的路。
提问:想想画什么线距离小房子才最近?(从A点画一条垂直于小房子的线,这条路最近)
学生画垂线,然后交流画图方法。
3、出示教材第32页的画面
学生独立思考
(1)有什么办法把镜框挂正呢?
(2)已经参观了2时,时针走了多少度?(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会看到,现在时针正好指向3时,这是参观了2小时后的时间,说明开始参观的时间为1时整,时针从1时走到3时时。正好走了60°)
(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有问题可以当堂解决。
(三)课堂作业
(1)量一量风筝各个角的度数。
(2)每块花砖每个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
能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板书设计:
练习
走进大自然
线与角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知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谈话激趣,引导自学。
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有关线与角的知识,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对本册书所学的“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线与角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讨论练习,深化理解。
教学中,结合典型习题,通过讨论、练习,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及区别、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角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构建知识网络
(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线与角的'内容。
(2)归纳、整理。
①在这一环节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③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线与角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分类复习
1.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的种类。
(课件出示)
(1)说一说下面各图的名称及特点。
(2)指名回答。
2.结合典型习题,复习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课件出示)
(1)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平行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先弄清画法,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
(2)复习直线间的相互垂直关系。
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完成画图。提醒学生注意写垂直符号)
3.结合典型习题,复习角的分类、度量和画法。
(课件出示)
师:图中有几个锐角、几个钝角、几个平角和几个周角?(锐角:2个,钝角:2个,平角:4个,周角:1个)
师:怎样测量∠1的度数?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测量方法)
师:如果∠1=60°,∠2、∠3和∠4各为多少度?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使学生对线与角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会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量指定角的度数,会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进一步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课堂练习
1.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2)按照角的大小,角可以分为( )、( )、( )、( )、( )。
(3)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 )。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小。( )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
(3)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
3.按要求画一画。
用一副三角尺画出75°的角。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4.完成教材103页3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3页4题。
板书设计
线与角
线与角教学设计11
《线与角》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内容有: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与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其中,有关线段、角的初步认识等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但当时的学习是初步的,属于直观认识。本单元则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和提高,加深对图形本质特征和图形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在课程实施中,需要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挖掘丰富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关问题作为学习素材,开展适当、有效地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和生活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一、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从整体着眼把握教学目标,明确每一阶段的具体要求,理顺学科教学总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因为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具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综合考量学生的基础和数学素材。
数学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如直线、射线,由学生初步认识的线段引出,说明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进一步指出直线没是端点,是无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且还借助手电筒、激光光束等体会射线,直观感受射线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特点。再如,在“相交与垂直”中,让学生从“剪刀”“红十字标志实物图中引出相交与垂直的概念;“梯形面”的大楼图,更是巧妙地帮助学生想象不平行的两条线段无限延长后一定能相交的特点,突破认识上的难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素材,不仅为学生认识抽象的线与角提供了主的生活背景,也密切了儿何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三、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学量角时,在引导学生明确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工具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通过交流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在量角器上找出指定度数的角,并正确读出角的度数,学生动手自主量角。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如何找角、读角、量角。在这些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四、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数的计算,形的研究,贯穿始终的恰恰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和验证的方法。
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从知识的形成角度,从学生学习角度思考教材中的数学活动、分析知识技能形成的空白处,丰富数学活动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堂教学效率。
线与角教学设计12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渗透分类思想。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及直角、锐角、钝角
—————————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
●平行线和垂线的认识
●平角、周角的认识
●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à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等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对于这些内容,教材在编写上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加强了操作活动。例如,对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教材突破原来仅依靠直接观察得出概念的做法,将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平行线的认识上,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过程,引出互相平行的概念。这样安排不仅使运动的物体与静止的图形结合在一起,也为认识图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样,垂线的认识也是在学生摆铅笔的过程中,首先认识相交,然后再对相交中的特殊现象进行重点的分析,从而引出垂线的概念。角的认识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本单元认识的角主要是平角与周角,为此,教材中呈现了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旋转另一根的活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学习都是通过学生自己活动,概括出量角与画角的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机会较多,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
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因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
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教材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图形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折一折”等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量角器量角与画角中,教材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认识抽象图形提供直观支撑。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图形,是学习理解图形、应用图形的有效途径。
如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时,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笔直的铁轨到城市的灯光(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例子)都是学生认识图形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第17页)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学生已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第20页)等内容,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发现素材。
3、鼓励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探索图形的一些特征
教材安排了大量操作的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的一些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例如,教材第20页安排的“我说你摆”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设法验证自己摆的小棒是否符合条件,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线的认识
3
平移与平行
相交与垂直
旋转与角
4
角的度量
画角
练习二
1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8课时。
〖评价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区别直线、线段与射线;辨析图形中线段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会画平行线与垂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与周角;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对于上述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应以具体图形为背景,评价中不要单纯地考查概念记忆的内容。当然,除了关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情况外,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此,在做好平时的观察记录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学进行交流,以便为全面评价学生创造条件。对于本单元的数学应用能力的评价,重点可以放在具体图形的设计与发现上,如安排一幅生活的情境图,找一找图中互相平行与垂直的线段,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
线与角教学设计13
班会主题:
xxx
班会过程:
紧张的期中考试已淡出我们的记忆,但我要提醒同学们不能忘了期中反思,因为通过反思,大家才可以发现平时学习上的不足与缺陷,考试就像捕鱼,每一次考试你都会发现鱼网上的漏洞,经过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的捕捞,在中考的时候,你的知识与能力编成的鱼网一定已经是牢不可破的。这次期中考试,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经受了失败、痛苦和成功的洗礼,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但是,我们也要正确面对考试成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一次考试的成功,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也许你还有许多弱点和缺点没有暴露,每份试卷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应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另一半就是你要善于总结,不停地拼搏。假如你还一直陶醉在暂时的幸福中,失败只是迟早到来的结局。在顺利登上理想的彼岸之前,不轻言成功,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考试失利的同学也未必是坏事,失败是一支清醒剂,是不断成功的动力,即使我们一百次跌倒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爬起,因为我们正处在人生攀登的山腰上,还有好长的路等待我们去开拓、创造。失败乃成功之母,有人说我怎么只遇到成功的母亲。是的,关键是你没有能抓住成功的父亲,那就是——“态度、目标、勤奋、恒心”。
一、成绩通报、总结
1、通报期中考试成绩
班级总况班级三科成绩。
单科状元:语文、数学、英语、机械制图、发动机与月考对比进退。
2、表扬成绩突出的同学
年级前10名50名。
3、个人成绩
4、表扬值日班干部、科代表,在期中复习阶段组织同学们复习;以及早读时组织大家认真读书复习。
5、经验介绍
三、改进措施
1、期中考试后,重点进行效率教育,提升学习效率。
2、利用校信通做好宣传工作,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共同提升学生的素质。
3、继续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正面积极宣传为主,表扬进步的同学。
4、利用黑板报鼓励学生进步(主题“我学习,我进步”)。
5、认真学习《中学学生行为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
6、注重班级干部的培养,特别是课代表、小组长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查作业、汇报检查结果,帮助小组解决难题。
7、关注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多与他们谈心。
8、继续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放晚学的安全,规范请假制度。
9、针对可能出现的堕学情绪,打好预防针。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你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已。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
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卧薪尝胆,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早作准备。有这样一句格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吧,只是别忘了赶路"。最后借用文学大师冰心的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所以如果失败,我们无须遗憾,因为那成功便是我们竭尽所能也摘不到的天星;如果我们一味怨天尤人,遗憾抱怨,那就太失败了,因为那成功是我们俯首可及却没有弯腰去拾的珍宝。”
线与角教学设计14
三周的公开课教学活动结束了,这段时间共组织十五堂公开课,大家都能认真上课、听课、及时记录,每周三都组织老师们利用中午进行评课,说课.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回顾这三周的听课过程,有喜悦、有收获、有失误、也有不足,但总体来说,这三周的辛苦没有白费,因为每位老师都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总结了经验,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总结经验,共同分享
1、教师对观摩活动认真对待,积极准备,有的老师甚至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反复的整理教案,找同伴说课,认真查阅资料,制作教具。
2、老师们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活动,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将枯燥的教学活动融入到游戏活动中,比如:音乐课上利用图片和动作表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运用图谱将音乐旋律和节奏型直观呈现在孩子面前,有助于孩子很好的领会和接受;语言课上,运用图片或图文结合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记忆诗歌和故事内容,创设情境引领孩子更投入地学习,扮演角色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等,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和情境中轻松学到本领,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大部分老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突破。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尽管每节课上完后,大家都能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但每位老师课中都能找出亮点和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例如:张洁、陈仕、杨松亮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对课程的设计和把握准确到位;曾盈芳、余丹、颜晴老师稳重、语言简练到位不拖拉、简单明快;徐蕾、李静老师的活泼大方,注重师生互动,体现了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罗慧、陈建红、杨湘制作的精美大气的教学图片;皮艳、唐雅英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杜文、吴辛佳勇于尝试和挑战,利用ppt教学等等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都能够多看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4,大家都能够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集中参与说、评课,说、评课时能踊跃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对活动有观后感和反思。相信在这样真诚交流、相互学习的园风带动下,每个人都能完善自己,不断进步,成长的更快!
二、通过听课、交流,我们也认识到大家共性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1、教师诵读能力、唱功有待提高。在给孩子范唱、范诵、和讲述故事时一定要做到声情并茂,给孩子带来美的享受,能充分吸引和感染到孩子。
2、课上少说废话,进行有效提问和沟通。一定要做到语言精练,引导语到位。多学习富有童趣的语言,语调抑扬顿挫,充分调动孩子的能动性。
3、在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情况,灵活处理和回应突发事件,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提高课堂应变能力。
总之,此次观摩活动收获很大,但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明白了无论是幼儿还是老师,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因为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收获,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要把不足之处作为我们不断提高的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做到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流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多探索、多发现、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动情境,放开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线与角教学设计15
“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
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
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
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
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
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线与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线与角》教学设计04-25
《线与角》教学设计08-09
线与角教学设计03-23
线与角整理课教学设计04-27
《线与角》教学设计(通用13篇)11-16
《线与角》教学反思06-29
三角函数线教学设计范文04-05
角的教学设计01-11
角教学设计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