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5 18:30:2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通用21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通用21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8—7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 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我们已经认识人民币了,大家也谈了一些自己购物的经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购买这三件商品要用哪张人民币。(课件出示)两角橡皮,一角铅笔、五角转笔刀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我们已经找到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你能猜一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角能换几个一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板书:

  认识人民币

  1 元

  2 角

  1元=10角

  5 分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2

  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能力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情感目标:

  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一、引入 :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二、活动一:认一认

  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把旧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给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别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钱能干什么吗?课下可以再调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动二:买衣服

  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现在,请大家再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选一件衣服,加上刚才你选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你打算怎样付钱?

  5、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遇到困难了吗?(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

  (这里有意安排一个困难,学具里并没有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来买刚才挑选的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四、活动三:换钱

  1、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很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

  还有别的换法吗?

  3、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4、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1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五、数学故事

  六、总结,今天回家购物,写一篇数学日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3

  走进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认识人民币。教材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先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这些认识又是较零星、散乱的。教学时,教师应多次安排换币、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通过现场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机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目标预设

  1、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模拟购物,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4、使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导学设计

  1、教学重难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教具准备:课件、电教设备、小面值的人民币、商品。

  3、学具准备:小钱箱、小面值的人民币。

  4、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几个小朋友走到一个商店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小明购物情景)

  问:我们知道了小明去商店干什么?(买手表)小朋友自己有没有去买过东西呢?你们都用什么来买的呢?(钱)对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人民币。(板课题,齐读两遍。)

  二、自主学习,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师:老师让大家准备了各种1元以内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谁能拿出你认识的人民币,把它介绍给全班同学?

  请生拿,师实物投影。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在这过程中师介绍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并说明1分是面值中最小的人民币。)

  师小结:刚几位小朋友介绍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现的也很好,拿的很准确。我们知道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用到它,所以大家应爱护它,不要随意折叠,更不要涂抹和撕毁,你们能做到吗?

  2、拿一拿。

  师:小朋友认识了人民币,那老师手里有几样东西,看看上面的价格,你能拿出相应的人民币吗?比一比谁拿的又对又快。

  出示:一盒火柴1角、一块糖2角、一块橡皮3角、

  一根直尺5角(想想有不同的拿法吗?同桌讨论,师电脑演示想想做做3)

  一张邮票需8角,怎么付?(电脑出示想想做做4)比较哪种拿法最简便?

  3、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讲的这么热闹,忘了小明刚才要买手表的事,我们再去看看吧。(电脑再次出现小明购手表情景)

  师:如果你买,你能拿出最简便的拿法吗?(1元纸币或1元硬币)

  如果只用1角的,怎么拿?(拿10个1角,请生1角1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2角的,怎么拿?(请生2角2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5角的,又该怎么拿?(数到10角)

  师小结:1元的拿法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拿法都是拿了几角?(10角)所以我们可以得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板:1元=10角

  知道了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出示:1角=( )分

  小组讨论,得出1角=10分。(齐读两式)

  4、合币训练。(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师实物投影: 问合起来( )角( )分、( )元( )角。

  三、模拟购物活动:“小小商店”。

  ①师述: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己留1元人民币,其余人民币放入组长的钱罐里。

  ②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2)橡皮自动铅笔铅笔尺 本子美工刀

  2角8角 4角3角5角1元5角

  (3)安排售货员和收银员。

  ③进行购物活动。

  要求:前四位小朋友用1元人民币只能买一样东西,后面小朋友可以用1元人民币买两件或更多东西。

  ④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⑤请在坐的老师当监督员,最后评出优秀售货员、优秀收银员、文明小顾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

  请你课后和爸爸妈妈再到商店里去看一看,有哪些东西的价格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请你用今天的知识亲自买一买。(电脑出示图片)

  友情提醒

  在该课中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要充分,在现场模拟购物中,教师一定要讲清规则和要求,防止有抢购失控现象发生,要做到人人参与,适时交流指导指正。

  教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4

  一、谜语激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本买笔都用它。”

  二、故事导入

  师:美丽的大森林里,小猪、小羊、小兔、小狗在过生日呢,我们一起去祝福他们吧。(一起拍手唱生日歌。)

  师:唱完了生日歌,每个小动物都许下了自己的愿望,我们来听一听。

  (小狗说:

  师:怎样帮小动物实现愿望呢?——(用钱买)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钱?(生自由答)

  师小结:钱的作用可真大,谁知道现在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

  三、新课

  (一)初识人民币

  师:小朋友都见过人民币吧?桌上盒子里就有人民币,如果你认识,就像同桌介绍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同桌活动)(二)认识一元

  1、大屏幕出示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呀?谁愿意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你是怎么认出是一元的?)

  师介绍:“壹”是大写的“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现在通常写成“元”(板书)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在一元纸币上你还认识什么?(毛主席头像、国徽等)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我们再一起看一元人民币的背面,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样少数民族的人使用起来会很方便。再看正面还有盲文,盲人朋友只要摸一摸,就知道是多少钱。再看国徽,它是伟大祖国的标志,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那也要爱护人民币。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不乱花钱、不在签上乱涂乱画等)

  2、认识纸币和硬币

  在你的盒子里找到一元钱,把它举起来。(有硬币、有纸币)

  师问:“这两个一元有什么不同呢?”

  认识硬币(简单介绍)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认识旧版)

  (三)认识角币

  1、师设疑:小朋友们快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张1元。(大屏幕出示1角)

  这不是数字“1”吗,怎么会不是1元呢?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后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字——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

  1元和1角虽然都有1,可单位不同,差的可就远啰。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

  老师随便指,你能说出来嘛?

  2、圈出分币,认识单位“分”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能根据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认识人民币,真不错!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 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 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 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 )角 1角=( )分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也使用过人民币,因此,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应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构建新知。通过从盒子里取出1元钱、1角钱,使学生看到取钱方案的多样,并从中筛选出“1元=10角、1角=10分”,顺利地化未知为已知,化陌生为熟悉,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

  第二册教材46、47、48页“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

  同伴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

  《认识人民币》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当中,让学生体味“十进制”。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使用人民币是现实生活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按照人民币的票面面值点清钱数,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应把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乘除法做基础,进行单位换算要靠抽象的推理来完成。为此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书包的价格,超市买东西,换钱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观察超市购物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通过学生说一说, 认一认, 试一试等活动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如:说一说同桌间互相说说用一元钱能做什么?10元呢,100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一认: 互相说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体会1元=10角,使学生对如何辨识人民币有了自己的方法,初步体会到了人民币间的进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试一试: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找零练习,练习币值的简单相加,初步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元=10角、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 初次感受到同一单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灵活性。

  3、知识小结,拓展应用。

  在找零练习后设计了买东西的环节,让学生根据图上的物品,自由购物,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多面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将拓展人民币相关知识作为弹性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教师讲解,意在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1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认识元币,分币

  3找零计算

  4买东西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的兑换。

  2、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盒

  课前实践活动:

  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购物活动: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一件价格小于1元的文具,例如一块橡皮或一本田字格簿等。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要记清所购买的文具的价格,付给店家多少钱,有没有找钱,找回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可能缺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这项课前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了解人民币,体验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平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罐里。我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

  多媒体呈现:

  一元的硬币和纸币,5角的硬币和纸币,1角的硬币和纸币,5分、2分、1分的硬币。

  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设计意图:创设看看一位小朋友存钱罐里的零钱的情境,认识学生最熟悉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带领学生观察认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认识元和角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带领学生认识1元、5角和1角。

  (2)认识分

  师:这些钱你们认识吗?

  带领学生认识5分、2分和1分。

  师: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候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话梅糖是2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出示: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设计意图: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能完整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学习作必要的铺垫。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接触不到分币以及有关分的计算活动,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下建立分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加强对分的认识。】

  2、学生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

  每个学生从已经准备好的学具袋里取出模拟人民币,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认一认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参与度高的学习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交流,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简单分类

  师:我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学生用模拟人民币独立完成分类活动,在集中交流分类的方法。

  认识纸币与硬币。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出示: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纸币与硬币虽然形状质地不同,但它们的面值是相等的,在购物使用时是一样的。

  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三类,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人民币的分类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交流时将“纸币”与“硬币”两个名称介绍给学生,注意突出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类的`结果,使学生深刻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课前小朋友们都完成了一项购物活动,谁来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前完成购物实践活动的过程。

  师:xxx同学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本田字格,一本田字格6角钱,他付给店家1元,店家找给他4角钱,对吗?为什么?

  联系生活经验,并借助图示使学生认识:

  板书:1元=10角

  同桌互相交流课前购物的过程,加深对元、角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老师小时候爱吃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用1角钱可以买两根,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了吗?

  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课前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趣味练习,巩固认知

  1、练习活动一:比一比

  比较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巩固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

  2、练习活动二:摆一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多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少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3、练习活动三:数一数

  多媒体呈现教材P53“做一做”第一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准确地写出总钱数,既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又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础。】

  4、练习活动四:换一换

  要求学生先圈一圈,再换一换。

  师:换成元是几元?为什么?

  师:换成角是几角?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53“做一做”第二题

  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讨论:1元=()分

  多媒体呈现兑换过程

  1元=10角=100分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圈一圈,换一换的操作活动,展示人民币单名数之间兑换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

  5、练习活动5:选一选

  从下列物品中选出最便宜的,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选。

  师:小朋友们平时在买文具的时候是选便宜的还是选贵的呢?买零食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过零食的价格呢?

  【设计意图: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和建立合理消费的意识。】

  四、联系生活,拓展认知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师: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钱,小朋友们要注意合理消费,生活上不能铺张浪费,要学会勤俭节约。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揭示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人民币欣赏

  师: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上的图案,感受货币文化,渗透爱国教育,增进爱护人民币的情感。】

  3、拓展练习

  出示统计表,分类整理玲玲的存钱罐里的钱。

  元角分

  3元14角8分

  师:14角=()元()角

  算一算:玲玲一共有多少钱?她的钱可以买到什么?

  师:谁也有存钱罐?小朋友们平时能得到钱吗?你是怎么花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同时教育学生将零钱积攒起来,渗透节俭、理财教育。】

  五、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点,巩固认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1张1元的.纸币或1每1元的硬币和2格1角的硬币,请学生说出是多少钱。学生动手在自己的桌上摆出1元2角钱。

  (2)教师提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学生先借助自己摆的学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提问:“不摆学具,怎样想1元2角等于多少角?”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抽象出思考的一般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习例6。

  (1)教师出示例6中的4种物品,醒目地标出4种物品的单价。提问:“0.50元、2.00元、1.20元、35.90元各表示这几种物品的什么?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概括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第二个数表示几分。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习例7。

  (1)创设童话情境:小猪帮小兔盖好了房子。小兔除了买苹果、萝卜招待小猪外,还准备买2个漂亮的气球送给小猪。小兔走到商店一看,漂亮的气球有3种(出示例7中的气球图,并将这3种气球编号,分别为1、2、3号)。买哪两个好呢?小兔犹豫不决。小朋友,你能帮小兔选购气球吗?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习有序选择信息。

  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帮小兔选购气球。能选几种就选几种,并写出每种选法的算式和结果。

  ②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每小组的选择方案和结果基本上是无序的。对方案多的小组加以鼓励,让学生由成功感。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让学生讨论:怎样有规律地选择气球。强化上述有序选择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习:

  练习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家后调查一下自己熟悉的商品价格,每人至少调查3种:①这些商品是用什么方法标价的?②它们各表示多少钱?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9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 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 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 分一分

  1) 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 多媒体展示交流

  3) 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我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我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 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 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 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 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 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 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 互相交流

  2) 小组活动

  3) 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 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 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 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 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三、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很自然的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

  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2、认识人民币

  (1)将桌面上的人民币学具拿出来,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同桌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2)全班内汇报,能认出你们信封里的人民币吗?那老师抽几张人民币给你们认认怎么样?先把你们桌上的卡片收拾一下(课件出示1元纸币)

  生1:一元

  师:咦,你是怎么认出来是1元呢?

  生1:人民币的中间有数字“1”。

  生2:数字“1”的下面还有写“壹圆”

  师:这个是大写的汉字“壹”,当然还有“贰伍拾”。人民币上的“圆”字,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这个又是多少钱呢?(课件再分别出示硬币1元)

  师:看仔细了,这里还有一枚1元硬币(课件出示1角的硬币)

  生反驳(比较1元和1角的硬币)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从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人民币,更重要的是通过看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随后出示5角硬币纸币

  1分2分5分最后这三个硬币,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以前,用这3个硬币可以买糖吃,现在连最便宜的1颗糖都买不到了。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在认识人民币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3、整理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能把你们桌上的人民币学具分分类吗?可以跟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你的分类方法。(生讨论)

  生1: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出示课件)

  师:太厉害了,谁听清楚他的分类方法了?(让学生重复说,并板书)

  师:其实啊,元、角、分就是我们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单位)

  几元的单位是…几角的单位是…几分的单位是…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生2: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出示课件)

  师:真棒,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师: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生3:把有数字1的分一类,把有数字2的分一类,把有数字5的分一类。(课件出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师:人民币中有数字3吗?有数字4吗?有数字6吗?生:没有

  4、发现国徽,爱护人民币

  师:看来这个是人民币的一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看看,有没有发现每张人民币上都有1个共同的标记?(课件用红线圈出)知道这个标记是什么吗?

  生:国徽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爱护好人民币,谁能说说我们要怎样爱护好它呢?

  生:不能随意损坏它,不乱涂乱画或折叠

  蓝猫有个小建议给大家:我们可以把家长给我们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存起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存银行等。我们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意图:有效的组织学生间的互动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才智,宣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意识。此环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我们应该爱护人民币。]

  5、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蓝猫给同学们提了个好建议,但是最近文具店遇到一个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他想把这些钱换成1角的硬币。

  2角钱纸币换成1角钱硬币,可以换几枚?谁愿意跟它换?

  他还想用5角钱换1角钱硬币?1元钱呢(请3个同学换)

  谢谢热心的同学们。刚才1元钱可以换几个1角钱,所以,1元=()角,反过来,10角也等于()元

  知道了元和角的关系,如果你想买蓝猫文具店里的1支1元钱的铅笔,你准备怎么付?

  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8张1角和1张2角。

  小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付钱,付的总数合起来是10角,也就是1元。

  (2)1元=10角,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角=()分,反过来,10分也等于()角

  [教学意图:通过“换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由此联想到角与分之间的进率也是10,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运用,拓展问题

  做一做1

  做一做2

  做一做1:可以先区分不同的单位,再按单位分别数出钱数来,然后合起来。

  (四)回顾整理,升华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

  四、说教法: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张扬,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层: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

  第二层:分一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三层: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第六层:说一说,提高认识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篇评议要点摘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是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难点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及应用。虽然人民币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是一个新知识,但是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个初浅的认识阶段。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大多数学生认识1元,1角,5角,这些人民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基本都能分辨。但2角的纸币现在比较少见,所以有可能不认识。至于1分、2分、5分这些已经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很远了,对于现在的学生是陌生的。

  首先,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时: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喜欢买东西,教师以谈话形式逛超市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开展“认一认”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但老师要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如2角的,完善学生的认识。同时加以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

  根据生活经验,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教师应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并在头脑中形成1元与10角的相等关系的表象。知道了1元=10角,引入1角=10分,一起数一数,明确1角=10分。

  然后,练习设计有层次,学生参与面广:

  针对重点,设计练习:想想做做1“连一连”、想想做做2“填一填”和取币游戏,通过这些练习来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会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必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一元的实际价值,而且根据学生购物经验,说说1元能买哪两样东西?学生出现了三种情况:不满1元,应找回多少钱?正好1元和超过1元,还要付多少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但老师放手的还不够,没有形成思维碰撞的高潮。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篇说设计思路:

  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的,《纲要》中也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选择认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币,让孩子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用一用的方式去认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的特征,采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玩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说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目标从两方面设定。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能正确辨认三种面值人民币,能用钱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

  2、方法与过程——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说教材: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大班数学中重点章节内容,学习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民币的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幼儿动手"做"数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幼儿创设实践机会,这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把这一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钱币。

  教学重点:认识三种面值人民币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相应价格商品教学方法: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数学活动中完成,幼儿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经过自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过用钱币进行商品交换的游戏,让孩子们体会到认识人民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认一认,我准备了1元、5元、10元三种钱币(选择这三种是因为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带小朋友认识后,请小朋友通过观察想办法快速分辨钱币,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认识钱币,让小朋友对这三种钱币有初步印象;

  第二个环节是个小游戏,通过这个小游戏孩子们可以进一步熟悉钱币;

  第三个环节我准备了很多分别贴有1元、5元、10元价格的玩具,另外还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三种面值的钱币,让孩子们在前面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运用钱币,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钱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个环节要求小朋友要会分辨钱币面值才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主要是巩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环节可以体验到运用钱币交换商品的乐趣,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最后一个环节是小结,让小朋友知道人民币有很多面值,而且还有其他种类,钱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整节课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做到了让孩子们"玩"中学,"做"中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3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人民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4、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教学难点: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关键:创设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我课前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橡皮和“幸运星”等教学学具。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将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通过分类活动归纳出我国发行人民币的种类,以及每种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色彩特点,使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活动落到实处。为了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了2个购物情景,并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换钱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和1元、1角币值的大小。这节课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老师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在学生踊跃发言、兴趣盎然的前提下多媒体出示一位小朋友有钱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零花钱的用处。随机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的教育,揭示课题。这个过程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突出知识生长点。

  (二)认识人民币

  在认识人民币这个过程中,老师先提出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开展2个学生活动。所提出的具体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人民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接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这么多不同人民币的方法。只要学生说的合理,都给予肯定。之后开展2个学生活动:1以课桌上的模拟人民币为参照,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2把课桌上的模拟人民币分分类。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三)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创设情景一:老师这里有1块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它吗?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归纳1元=10角。

  2、创设情境二:桌上还有一颗标价1角的幸运星,请你想出不同的付钱方法来购买它。然后说一说角和分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小结1角=10分

  3、游戏活动:换钱(投影仪出示)

  1个5分的可以换( )个1分;

  1张1角的可以换( )个2分,还可以换( )个5分;

  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

  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

  1张1元的可以换( )张5角,还可以换( )张2角

  游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四)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1、每组选一名“超市经理”。

  2、“经理”介绍商品。

  3、学生自由购物。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则。

  (五)课堂小结

  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使学生明白认识人民币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何引导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努力。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苏教版第二册的内容。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紧接着来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最后开展主要用元、角、分为人民币单位进行各种兑换练习。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三点: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①学生自主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首先进行活动一: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类,然后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怎样认识的?

  ②买文具。出示情景图。

  小组内交流:你想买什么文具?怎么付钱?

  如:有的同学想买柜台中1元钱的圆珠笔,有的同学想买1角钱的橡皮,可以怎样付钱?有几种方法?

  全班交流,把不同的付钱方法写在黑板上。

  问:看到同学们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引导学生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呢?从中让学生发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位关系

  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③小组内做兑换人民币的游戏。如用1元换10角,1角换10分,1张5元的币换5张1元的币等等,在游戏中学习小面额人民币的换算关系。

  ④出示情境图,问:1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能找回多少钱?让学生说一说。

  3、猜价格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但是奖品太少了,送给谁好呢?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4、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5

  【设计理念】:

  跟据《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100以内数的认知。我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直观形象地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的思维特点达到和谐与统一,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认识人民币》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元及小于1元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其进率。

  2、教材分析: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经验与兴趣,以发展人文精神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有浅入深,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范围中学习数学。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认一认,分一分,付一付,换一换等活动,学会简单的购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意识,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二)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把教学重点定为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是因为人民币这一生活素材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尽管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需要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加以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计算还不够准确,类推的能力还比较低,在掌握人民币单位的进率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定为单位间的换算。

  四、说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直观形象地演示,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2、直观演示法

  3、实物操作法

  五、说教具准备:

  师生各准备一套1元以下教材人民币。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让学生听一首儿歌《一分钱》。听完儿歌后提问:刚才这首儿歌里唱到了什么。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以学生熟悉的.儿歌《一分钱》来带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儿歌《一分钱》来带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求新知,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初步感知人民币。

  通过小组认币活动及讨论后得出要认识人民币就要从正面、背面认识人民币。还可以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大小、图案、颜色来认识人民币。人民币上的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爱国也要爱护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借助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使学生很直观地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辨别人民币。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及小组讨论后得出:人民币有以下几种分法:

  第一种分法: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分。

  第二种分法:按纸币和硬币来分。

  第三种分法:按人民币上的数字来分。

  教师根据这几种分法着重推出第一种分法。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以小组互相合作与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3、付一付,换一换的深化认识

  出示情境图,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买一本练习本一元钱你打算怎样付钱呢?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付费方法。买一本笔记本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法:教师借助数字教育资源将人民币一角一地数出10角来。从中推出1元=10角。以同样的方法推出1角=10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付币、换币等活动。借助数字教学资源,学会简单的购物,感受人民币的价值,并加深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1、习题1:观看情境图,要求学生将物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习题2: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将人民币进行换一换。

  【设计意图】以上的这些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将所学习得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感受人民币使用价值。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 扩展延伸,课堂小结

  1、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来调节课堂气氛。并结合儿童歌曲,对学生进行珍惜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2、观看情境图。教师借助情境图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3、课堂小结:让学生一起回顾整节教学的流程,借助数字教育资源一起读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人民币的进率是1元=10角、1角=10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简明精要,重点突出,将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的知识,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

  附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6

  说教材:

  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的数的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因为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一致的,所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难度不会太大。学过100以内的读写法后,认识元、角、分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也有帮助。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有层次地呈现了知识结构。老师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来猜和摸里面装了什么,使学生明白“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接着帮助学生认识一元、五角、一分这三种面值较小的人民币,并由模拟购物中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提炼出一元=十角,再联想到一角=十分。然后认识5角、2角、5分、2分,最后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把一张1元币换成二张5角、把五张2角换成一张1元,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并为购物时付币做好准备。教材采用这种知识结构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间接沟通了100以内的十进关系。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说教法和学法: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把这些知识系统化、数学化。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动画导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操作、概括,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的境界。

  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练习的设计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创造性以外,更注重实践性。如:创设小商店情境,开展购物活动,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说教学程序:

  一、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

  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老师准备一个装有人民币的盒子让学生去猜、去摸里面装了什么,进行初步感知人民币。然后简单的介绍一下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从而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2、整体感知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然后通过让小组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知道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之分。小结:人民币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币,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币,对于这些面值较大的就人民币今天我们暂时不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认识人民币,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认识1元、5角、1分

  (1)分别拿出1元、5角、1分,在小组里说说面值是多少,怎么看出来的?

  (2)交流: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引导学生从先从纸币入手,分别观察它们的正面和反面都有哪些内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接下来安排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交流活动: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交流:在刚才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经验是那么丰富。

  (3)师介绍盲点。(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一元的左下角有一个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4)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从哪里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钱呢?(国徽)对,它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爱护它。想一想:怎样爱护人民币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互相补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轻松学习。

  三、模拟购物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购物的能力。

  这里以课件为背景,配上轻松音乐,问:今天正

  好是福华商场开业,老师是售货员,这里有很多优惠的物品,小朋友们想不想买?(想)

  (1)师提出购买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零钱,来老师这里买一件物品。

  (2)刚才每个小组都买到了称心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种特惠商品,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元,哪个小组要来购买呢?你有几种付钱方法?(出示特惠商品)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学生交流中自然导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这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点拨。根据学生提出的付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币摆一摆:用一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两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三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根据学生的付法,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从他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最后总结概括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都是1元。

  总结并板书:1元=10角 1角=10分

  这一环节的设计,改变传统教学进率的方法,通过假设生动有趣的模拟购物情景,饶有趣味在得出1元=10角,1角=10分,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应用创新,体验生活。

  过几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过生日了,豆豆想给他寄一张生日贺卡。他先乘公共汽车去邮局,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

  这里通过出示一个小朋友到邮局去买邮票,售货员阿姨告诉他一张邮票的价格是80分的邮票时,他是怎么付钱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电子邮件已经基本代替了寄信,学生对寄信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这里提醒学生要关注生活,建议课后到邮局去调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提供付币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案从角币中取钱。二是借此引出找币问题。

  学生受第一次模拟购物方法的迁移,通过同桌讨论,很快地用角币摆出了多种付80分的方法。

  随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身边没有几角的零钱,怎么办?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钱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环节的设计,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设计了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经历换钱和找钱的过程,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请学生欣赏歌曲《一分钱》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久,累不累?下面老师给你们放一首歌曲,让小朋友们轻松一下好吗?

  听完后师问:你们知道刚才那首歌说了一件什么事吗?从而对学生进行拾金不昧和不浪费的教育。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以使课堂变得轻松明快,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五、猜价格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例如在5元到8元之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民币的一些基础知识上进行的,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起到了一个深华的作用。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回家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到超市去调查一下还有哪些商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7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这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三、设计理念

  a、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c.“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

  四、说教法: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购物经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购物经验,将数学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是现实的,是触手可及的,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b、在理解元、角、分关系的过程中,我创设了购物情境,让学生帮我取出1元钱,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取法,使学生明白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于是我设计了“小小超市”购物活动: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此时学生的课堂小主人地位得到张扬,而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理念,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分层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层:认一认,感知人民币的种类繁多

  第二层:分一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三层:拿一拿,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四层:换一换,体验人民币之家按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买一卖,感受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第六层:说一说,提高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8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

  教学设计设境激趣

  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1元=()角

  1角=()分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教师给予鼓励。

  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

  情景对话

  (出示课件)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过渡进入新课

  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生讨论

  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

  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通过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

  2、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课件)3元8角=()角

  26角=()元()角……师:你是怎么想的?

  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4、师:现在,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课件出示)尺子:元明明:这元是多少呢?

  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学生讨论

  生:元就是1元2角

  师:对了,我们看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课件出示)

  本子元

  8角墨水元

  1元2角书包元

  9角尺子元

  5角橡皮元

  3元铅笔元

  35元9角

  5、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

  (课件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为什么把20角换成2元?答案(略)

  (课件录音)聪聪:我用10元去买墨水,该怎样呢?

  生:10-3=7元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7、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实践活动

  (课件)小朋友们,你们想用手中的钱去买一些礼物,一起送给远方的小朋友吗?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让学生从已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结

  (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跟你们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可真棒!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9

  [使用教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路]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商店购物、寄贺卡、义卖等三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采取分组活动教学,6-8个同学分为一组,分为6组。

  [教学准备]

  1. 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装着人民币;

  2. 每个组准备一个存钱罐,每个里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几张外币;

  3.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套;

  4. 每个学生准备好3元钱,用信封装好;

  5. 货架及价格分别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种;

  6. 表格,每个学生两张(表1,表2);

  7. 动画mtv《一分钱》;

  8. 义卖活动记录表,每个参加义卖的小组两张,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样(表3);

  9. 根据3个义卖点义卖的内容准备物品,每个点准备8种,用塑料篮装好,8张工作牌及3个义卖店的店牌;

  10. flash课件,视频展示台,电脑,投影仪等。

  [活动过程]

  一、 在分类中初步感知人民币

  师:(出示一个盒子),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生1:糖。

  生2:纸斤。

  师:到底是什么呢?请个小朋友来摸摸看。这是什么?

  生1:钱。

  师:小朋友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看来你们对钱还是挺熟悉的。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分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类,然后选一个代表来汇报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把纸币放在一起,把硬币放在一起。

  生2:我们把所有是1的钱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们把见过的钱分成一类,把不认识的钱的钱分成一类。

  师:我们来看看这一组同学分的,他们把我们平时常用的钱分到了一类,把没有见过的钱分到了一类。分地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做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呢?(出示课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币,见图一)

  生1:我认识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生2:我认识1角和5角的;

  生3:我认识2角和1分的。

  生4:我认识5分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出示课件,小面值人民币,见图二)

  二、 在实践活动中探索新知

  师:我们看到屏幕上有这么多人民币,那么你们会不会区别它们呢?会不会把10元的当成1元来用呢?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区分的,交流完以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分组讨论)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人民币了。你们看看这张是多少面值的?(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

  生:1元。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因为上面有阿拉伯数字1,还有汉字圆。

  生2:上面有1元的拼音。

  师:那么这张是多少面值呢?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出示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

  生1:上面有伍角两个字。

  生2:还有5角的拼音。

  生3:还有阿拉伯数字5。

  师:回答得真好!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一元的左下脚有一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元的纸币)

  生:这是盲点,就是说盲人摸到这个点,就知道是1元钱了。

  师:说的太好了!这个点是为了盲人使用的,盲人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

  生1:不能把它丢在地上乱踩。

  生2:不能在上面乱画。

  生3:不能乱花钱,要节约。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知道怎样爱护人民币。

  实践活动一:

  师:(课件为背景,见图,可配上轻松音乐)今天正好是福华商场新开张,老师是售货员。这里有很多优惠的物品,小朋友们想不想买?

  生:想。

  师:购买之前请先听清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购买。每个小组买一种商品,讨论好了以后,派一个代表上来买,请准备好零钱,老师这里没有零钱找。(出示货架)

  (分组讨论)

  师:哪个小组讨论好了,愿意上来买?

  生1:我们组想买一把扇子。扇子的价格是5角5分,我给你一张5角的,一张5分的。

  生2:我们组想买一个文具盒,它的价格是2元1角,我给你一张纸币1元,一个硬币1元和一张1角的。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买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个特惠商品,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元,哪个小组要来购买呢?(出示特惠商品)

  生1:老师,我们组想要买。我给你一张1元的人民币。

  师:可是老师不想卖给你。除了给一张1元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来,老师就卖给你们组。

  生1:老师,我给你两张2角的,7张1角的,一共1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一共是11角。对吗?

  生1:不对,应该是10角才对。

  师:对了,10角才是1元。我们也可以说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跟老师一遍,1元=10角。那么你们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吗?

  生:20角。

  师:那40角等于多少元呢?

  生:40角等于4元。

  师:真聪明!我们知道了1元=10角,你们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生:1角=10分

  (根据回答板书:1角=10分)

  师:请跟老师读,1角=10分

  (让学生边记边读)

  师:在人民币中,元是最大的单位,分是最小的单位。

  实践活动二:

  师:过几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过生日了,豆豆想给他寄一张生日贺卡。他先乘公共汽车去邮局,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见图)

  师:票价1元5角,可以怎样投币呢?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答案填在表1里。

  (每个学生尽量想出不同的投币方式,然后选几个代表到视频展示台展示)

  学生最可能出现的投币方式: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投了两个1元吗?

  生:因为没有零钱,所以我只好投了两个1元。

  师:这样投币也可以。不过记得下次坐车的时候要带够零钱哦!

  师:(出示课件,见图)豆豆来到邮局,邮局的阿姨告诉她,寄一张生日贺卡要8角,人民币里有5角,2角,1角,可是没有8角,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他呢?请把你们的想法填在表2里。看看谁能想出最多的办法。

  师:老师发现有人给了一张1元的,可以吗?为什么这样给呢?

  生:我给阿姨一张1元的,阿姨应该找我2角,我一共给了8角。

  师:原来是这样!回答得真好!

  课间休息: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久,累不累?

  生:不累!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放一首歌曲,好吗?(放mtv《一分钱》)小朋友你们会唱吗?

  生:会!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唱一唱。同桌同学一个当警察,一个当小朋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演得最好。

  (学生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表演得都非常好!你们知道刚才那首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生:是说一个小朋友在路边捡到了一分钱,把它叫给了警察叔叔。

  师:说得真好!那么如果小朋友平时在生活中捡到钱,应该怎样做呢?

  生1:我会把它交给警察叔叔。

  生2:我会把它交给老师。

  师:真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朋友不这么想。他们想,一分钱又干不了啥事,丢了就丢了,你们说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没有一分钱就没有一角,也就没有一元了。

  师:对!一分钱虽然少,但是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我们的钱不就是这样积少成多的吗?所以,我们不能浪费一分钱。

  实践活动三:

  师:前几个星期,我们学校参加了福田区组织的义卖活动,哪个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被老师选中参加义卖的?看来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被选中。没有关系,今天我们班再来一次义卖,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得更多的钱。好吗?

  生:好!

  师:老师在前面3个组设3个义卖点,一个水果店,一个文具店,一个玩具店。这3个小组里推选两名售货员,两名记录员,和两名促销员。售货员负责收钱,记录员负责把售货员所收的钱记下来。怎样记呢?请看老师师范。(在视频展示台示范填表3)促销员负责接待顾客和招揽顾客。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卖出最多的商品。其余的小朋友来当顾客,用你们准备好的3元钱去这些义卖点购物。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师:刚才老师发现文具店卖得最多,我们请文具店的记录员上来说说,他们都卖出了哪些物品。

  生1:我们组卖出了一个夹子,收到一张5角;一支铅笔,收到一张2角和一张1角;卖出一本本子,收到一张1元;还卖出了1个卷笔刀,收到了4张2角。一共收到1张1元,1张5角,5张2角,1张1角。

  三、 课堂小结与质疑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这节课上学了些什么知识?

  生1:认识了人民币。

  生2:要爱护人民币。

  生3:我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师:那么你们还想认识哪些钱币呢?

  生1:老师,我想认识美金。

  生2:老师,我想认识泰国的钱。

  师:这些钱币,我们以后都有可能会用到,以后我们再慢慢认识。小朋友们,生活中关于人民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你们学了新知识后,有什么想法或者新见解呢??

  生1:老师,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一分钱呢?

  生2:老师,我有一次去买东西,应该是6元钱,我给了他10元钱后,他却没有找钱给我,为什么呢?

  师:那有可能是老板忘记了。所以以后小朋友去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看清楚找的钱对不对,千万不能弄错了哦!

  生3:老师,为什么要有钱呢?

  师:这个说起来很长了,老师简单给你们解释一下。在很久以前,是没有钱的,那个时候,人们如果要买其他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东西去和别人交换。后来,慢慢觉得这种方法不太公平,就出现了钱。

  四、猜价格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但是奖品太少了,送给谁好呢?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例如在5元到8元之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评析:

  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和义卖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高效地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给钱币分类,组织义卖活动,买贺卡,猜物品的价格等,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通过教学,把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

  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

  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内有人民币若干。(其中1元1个,1角10个,2角5个,5角2个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介绍人民币。

  自己一个人买过东西的小朋友向老师点个头。

  接着问:“那买东西要用什么?”

  介绍:你们知道吗?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钱有不同的名称。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2. 认识1元。

  小朋友们都用过钱,都认识钱吗?我来考考你。

  请学生取出1元钱。(学生取出的可能都不一样)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断)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取出的1元钱,要求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同样的方法课件共出示出4种1元人民币。

  (如果有取错的,拿上来)这个小朋友取出的是这张,先放在这。

  (如果有找不到的)这几个小朋友说找不到,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找出的1元人

  民币。

  提问:大家都说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币,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提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简单小结: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1元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有旧版的,还不断有新版的发行。我们在辨认人民币时主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有的还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颜色、图案、大小、材料等来辨认。

  (如果有找不到的)刚才没找到的小朋友,现在再找一找。

  (如果有取错的)刚才有个小朋友取出的1元人民币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自己说,对吗?你能重新找一找吗?让我们为他们重新取出了1元人民币鼓鼓掌。

  [评析:认识1元是认识人民币的重点,不仅要使学生认识1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教者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并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经验进行整理和提升,从而形成认识人民币的常用方法。教学的设计既有预设的,也兼顾了生成因素。]

  3. 认识1角。

  举起1角纸币(如果刚才有学生取错成1角纸币的就拿学生的)问: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

  吗?同时课件展示。

  请学生把1元的人民币放回盒中,取出1角的纸币。

  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1角人民币有硬币吗?学生在盒子里找出来,课件展示。

  同桌互相看一看,说说1角硬币上有什么?把取出的人民币放回盒中。

  4. 认识2角、5角。

  课件演示:先出示一张1角的纸币,再添一张。

  提问:几角?人民币中有2角的吗?

  取出来向老师挥一挥,放回盒中。

  课件演示:继续一张一张地添。

  学生集体数:3角、4角、5角。

  提问:5角有几张1角的?人民币中有5角的

  吗?

  找出5角的人民币。

  交流:5角的硬币最好认了,是黄色的。

  [评析:1角与1元一样,都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2角、5角的认识是在1角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循序渐进进行认识的。通过1角1角的添加,体验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 介绍1分、2分、5分。

  还有几种老师小时候经常用到的人民币,课

  课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出来的?

  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几种人

  民币已不多见了。

  [评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简单介绍,重点是说说辨认的方法。]

  6. 小结

  小朋友们能通过认数字和汉字,有的读拼音,

  有的看颜色等多种方法准确地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

  7. 猜钱游戏

  现在,我想让你们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

  个硬币,上面有一个数字1,你猜会是多少钱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1元、1角、

  1分的硬币。

  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人民币只有元、

  角、分三种单位)板书:元、角、分

  告诉学生口袋里是1元的。

  [评析:通过猜钱游戏,突出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疏理,突出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方法。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取3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3角钱,再全班交流不同的取法。(3张1角的、1张1角和1张2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2. 取7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7角钱,再同桌检查,然后全

  班交流取法。(1张5角和1张2角的、1张5角和2张1角的、3张2角和1张1角的、2张2角和3张1角的、1张2角和5张1角的、7张1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提问:哪一种取法张数最少?

  3. 逐步添至1元钱

  让学生跟着老师(课件演示)一起在自己取

  出的7角上添1张2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再继续添1张1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提问:有人说1元,有人说10角,说1元的

  小朋友数一数、算一算是不是有10角,说10角的小朋友也想一想,这是不是就是1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元=10角

  4.了解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5.应用

  老师要将1元钱换成角币,谁来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评析:该环节设计重点突出。从3角、7角、9角到1元,层层深入,当学生产生1元与10角的疑问时,主动思考,得出元、角之间的关系。而角与分的进率,则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换币活动进一步巩固了进率的认识。1元与10角之间关系的教学设计别具匠心,突出了满十进一的思想。]

  三、走进生活。

  老师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几种文具

  的价钱,课件出示商品图。(橡皮2角、小刀9角、铅笔4角、自动铅7角、尺3角)

  1.1元钱买一样,你想买哪样?

  应找回多少钱呢?

  把要找的钱从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检查。

  3. 1元钱买两样,可以买哪两样?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可以买到?应找回多少钱?

  (如果有学生说错,就说说为什么买不到?

  如果没有学生说错,就问如果想买橡皮和小刀,买得到吗?为什么?)

  4.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买得多,有什么小窍门?

  5. 扩展

  人民币还有许多种,我们以后再来一起认识。

  [评析:购物活动是对进率认识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设计层层深入,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21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5-06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22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1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1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3-23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08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3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认识人民币》05-05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03-2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