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高低》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10 11:54:32 林惜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高低》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高低》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高低》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音高低》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培养学生听辨声音高低和音色的特点。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学生感受力,激发音乐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基本分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

  2、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材分析

  通过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如大钟与碰铃、大鼓与小鼓、老人与年轻人、动物的叫声以及其他各种乐器声音的对比,使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教师启发通过两位同学的身高对比,让学生懂得我们这里的高低比较是用眼睛,通过观察来完成的。

  2、教师讲解:其实声音也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用耳朵通过听辨,分辨出声音的高低。

  二、音乐小活动

  1、初步感受音的高低

  (1)教师分别播放牛和羊、老虎和猫的声音。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比较它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2)请学生分别模仿这两组声音。(教师提示学生在模仿动物叫声过程中注意比较声音高与低。)

  (3)请学生试着列举出几组动物声音高低对比的例子,并模仿出来。(教师提示学生动物叫声的举例要明显,要可以明确地表现出叫声的高低音。)

  2、在乐器的.音响中感受音的高低

  教师语:动物的叫声有高低,我们音乐王国中乐器的声音也有高低之分。

  例如:

  (1)大号和小号

  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2)大提琴和小提琴

  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3、建立音的高低概念

  (1)教师分别用钢琴弹奏高音区、低音区各一个音。

  教师聆听要求: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弹奏的这两个音,一个低,一个高,这时教师要启发并提示学生,两个音在音色上也有不同。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音在音色上的差异。)

  (2)教师总结:我们把听起来比较尖细、轻巧的音叫做高音。听起来比较粗重的音叫做低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高音与低音在音色上的不同。)

  4、音的高低游戏,体验音的高低。

  游戏规则:全班分为四组,教师分别弹奏几组高低对比的音,让四组同学听辨,认为音高的垫起脚,认为音低的蹲下,最后看哪组判断准确哪组获胜。

  5、运用声音表现感受到的音的高低音色。

  (1)显示节奏谱:

  4/4

  XXXX|XXX-|XXXX|XXX-|

  大钟小钟一起响,叮叮当当真热闹,

  X-X-|XXX-|X-X-|XXX-|

  叮当叮叮当,叮当叮叮当。

  (2)教师提问:这首歌谣中说的是大钟和小钟音色高低的特点,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请学生模仿大钟、小钟的声音体会音色高低的特点)

  (3)请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拟大钟、小钟,并按节奏谱读谱。(让学生通过歌谣中对大钟、小钟的声音长短的变化,体会大钟和小钟声音高低的特点。教师还要注意提示学生,在读歌谣过程中除了声音要模仿准确,节奏也要模仿准确。)

  (4)请学生选用乐器来模拟小钟的声音?(踫钟、三角铁)

  (5)老师用钢琴的低音模拟大钟的声音,其他同学按节奏读谱。

  教师要求:在教师与学生合作读节奏谱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

  第一,心里要有节奏,速度不能忽快忽慢。

  第二,没有拿到乐器的同学在读谱过程中,不要忘记模拟大钟、小钟声音的高低。

  (6)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读谱并用乐器模拟大钟、小钟声音。

  三、课堂小结

  声音的世界真神奇,有了高低不同、音色不同的神奇声音,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很有趣。今天,我们了解了用“高”、“低”来分辨声音的音色特点。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请你试着用声音高低不同的乐器或是动物来创编新歌谣的歌词。

  《音高低》教学设计 2

  教材:

  人音版第二册

  教学设想:

  “音的高低”是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五课“跳起舞”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通过“学一学”、“敲一敲”、“唱一唱”“跳一跳”四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尝试探索中发挥自主学习,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探究、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尝试、探究,通过多种方式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学一学

  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模仿听。

  高音低音

  例: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从自然界的声音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使学生对音有了一个基本的高低概念,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唱一唱

  出示两只猫的图片,一只小猫,一只老猫。说说他们的叫声有什么不同的。

  学读儿歌《两只猫》。

  学唱歌曲《两只猫》。

  附:歌词

  有只老花猫,喵呜喵呜叫。

  有只小花猫,喵呜喵呜叫。

  喵呜喵呜叫,喵呜喵呜叫。

  喵呜喵呜老鼠吓跑了,

  喵呜喵呜老鼠吓跑了。

  分组扮演两只猫表演动作、形象。

  (歌曲中老猫叫为43432―,小猫叫为17176―,由自然界中的声音过渡到音乐中的高低音,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投入到音乐中来。)

  三、敲一敲

  教师在桌子上放上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分别倒入不同容量的水(敲击时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音),准备一根筷子,告诉学生音乐可以在这七个杯子里找,今天我们来找音乐。

  请个别学生用筷子敲击杯子,听一听音高不同的七个音。小组讨论:给这些音起名字。告诉学生七个音的唱名,在琴上弹一遍音阶,从低到高唱一唱。鼓励学生自己来创造音乐,用筷子按不同的顺序敲击杯子,变换不同的旋律。

  评奖激励:比一比谁的创作最优美,评出小小作曲家。教师作记录,全体学生来唱一唱。

  四、跳一跳

  教师在琴的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儿歌《秋天来到了》,要求学生用不同位置的体态动作模仿树叶飘动,表示自己听到的是哪个音区的音乐。

  1、集体听辨模仿

  2、个别学生听辨模仿

  3、随音乐“飘”出教室

  《音高低》教学设计 3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听辩,感知乐音高低,音区高低的能力和准确灵活的反应能力;

  通过创编音乐,知道乐曲里有高低不同的音符,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小蜜蜂头饰,音乐带,钢琴,卡纸做的彩色高楼,标有唱名的磁性音符,磁性黑板

  场地布置

  小花园(卡纸做的高低不同的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跳蜜蜂舞进场

  “春天来了,是谁在花丛中嗡嗡嗡的叫着,辛勤的采着花蜜呢”“对!是小蜜蜂!今天我们都来做小蜜蜂,一起飞到花丛里做游戏好吗”

  复习歌曲小小音符

  “小蜜蜂,我进来的时候发现了一样东西,很象我们头上的触角,你们猜,那会是什么呢”出示音符,“是什么呀”

  “还记得小音符的歌吗小小音符多可爱…来,我们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二、基本部分

  “小小音符真可爱,跳来跳去真欢喜,跳得高的.时候它的音就高,跳得低呢”

  1、感知高音和低音

  “请你们听两个音”弹奏高低不同的两音,请幼儿说说高音和低音的感觉,并用动作表示高的音和低的音.

  2、游戏高低花

  “小音符喜欢做游戏,它跳到花丛中,跳在长得高的花上,它发的音就高,跳在矮花上,它发的音就怎样”

  “现在请你们做花,小音符在两个音上跳,听听这两个音,最后会落在哪一朵花上,听最后一个长音,如果这个音在两个音中是高音的话,你就做朵长得高的花,如果这个音是低音的话,那就做朵怎样的花”

  游戏三至四遍.

  3、游戏蜜蜂找花

  教师在高,低音区弹小蜜蜂音乐,幼儿根据音乐做高飞,低飞的动作,并飞向相应的花处.

  4、游戏小音符找家

  “小蜜蜂飞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吧.这里有一座彩色的楼房,是给小音符住的”出示各音符,请幼儿说出音高

  “你会送这些小音符回家吗住在最下面一层的是”…

  5、游戏看手势找音.“这个手势表示什么音请你在楼房上找出这个音!”

  6、按音乐找音符,并排成一排

  “谁记得小蜜蜂的乐谱呢533,422…后面是怎样呢”“好,请一只小蜜蜂帮我从高楼上拿出音符,

  把它们排成一横排,音符在哪层楼的位置我们就排在哪层楼的位置”请一幼儿边唱边找音符,老师帮忙排列.

  “哦,终于完成了!来看看,一排高高低低的音符,多好玩!来,伸出手指,指着音符,我们一起轻轻的唱一次吧”

  试编乐句

  “哈哈,小音符一会儿跳高,一会儿跳低,就变出了小蜜蜂这段好听的音乐,你们也想用高高低低的音来编一段好听的音乐吗”“请你们先想一下,轻声唱唱,觉得好听

  请几位幼儿找音符试编,编完后自己唱一遍,并带全体幼儿唱一遍.

  小结今天我们当了小小作曲家,虽然编的曲还不是很好听,但我们以后再多学一点音乐的知识,相信会编得很好听的!

  三、结束部分做蜜蜂飞离场

  “现在我们再听听音乐家编的小蜜蜂的音乐,边听边飞到外面采花蜜吧!”

  《音高低》教学设计 4

  目标:学习听辩音的高低。

  准备:高人、矮人图片,《小手爬》录音带

  过程:

  一、通过视觉形象,引导幼儿感知听觉形象,听辩一个八度以上的音。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矮人的形象。

  2、听高人、矮人唱歌(琴声),问:你能听出那句是高人在唱?那句是矮人在唱?高人和矮人唱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声音的高低。

  二、练习听辩音高相差较小的音。

  1、听歌曲《青蛙唱歌》,问:大青蛙和小青蛙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2、用身体动作表现。

  三、练习听辩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

  1、引导幼儿倾听碰铃和大鼓的声音,问:应该用哪种乐器为大青蛙伴奏,用哪种乐器为小青蛙伴奏?为什么?

  2、表演唱《碰铃和大鼓的歌》,并用动作表现声音的高低。

  四、音乐游戏《小手爬》,辨别音的高低,初步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

  1、边唱歌词边做动作。

  2、用“啦”音演唱,并随音高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

  设计思路:

  1、本活动指向对象为小班上学期的孩子,考虑到“听辩音的高低”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音乐能力之一,所以以此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

  2、在活动过程的安排上,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听辩一个八度以上音的高低,到听辩五度、三度等音高相差较小的音,再加进音色的干扰因素,听辩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最后,通过游戏,辨别音高的变化,初步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引导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音高的探索。

  3、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尽量采用直观形象和游戏的形式。比如,音的高低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孩子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得形象了,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也有助于延长孩子的注意时间,提高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音高低》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在两两比较中初步辨别音的高低。

  2、喜爱参加乐理游戏,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听辨的乐趣。

  教学准备:

  幼儿已经知道音阶的排列

  活动准备:

  ppt、音符宝宝铃、小椅子

  活动重点难点:

  听辨音的.高低

  一、身体音阶歌

  1、今天我们要去探险了,让我们先来热热身吧!跟着音乐一起来跳跳身体音阶歌。

  全体幼儿边唱便跳操

  2、老师说一个音,幼儿做做动作或做动作幼儿说音。

  3、请幼儿上来考考大家。

  二、神奇的山洞

  1、山洞里的声音

  教师事先在椅子上放置好音块,高音在上面,低音在下面。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大山洞,山洞里有许多会发声的石头,有的音高,有的音低,高的在上面,低的在下面。(老师示范)

  它还是一个许愿山洞,如果你到山洞里去敲高音和低音,你就可以许一个心愿,它一定会实现的。

  2、请幼儿上来按照高音低音的顺序敲石头(音块),敲好以后可以许一个心愿。

  3、可以找不同地方的岩石来敲,然后许愿。

  重点培养对于高低音的感觉。

  《音高低》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

  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

  学习音的高低,通过听、唱、做感受音的高低变化,懂得音有高低。

  教学重点:

  学习音的高低。

  教学难点:

  辨别音的高低。

  解决手段:

  1、做小实验。(实践法)

  2、模仿动物的叫声。(对比法)

  3、敲音条。(听辨法)

  教材分析:

  音的高低是音乐八个要素之一,而这一认识是第一次出现,所以,着重要求孩子们听辨音的高低,认识音的高低的位置(主要是八度音高的辨别),初步了解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教具准备:

  1、教学图片

  2、打击乐器

  3、录音机及教学法磁带

  4、投影机

  5、钢琴

  6、水杯二个

  7、音条

  8、国旗一面

  教学过程:

  1、音乐进教室并向师生问好。(用歌唱形式互相问候)

  2、复习音的强弱f、p:

  (1)用强(f)的声音唱一遍地开花《铃、板、锣、鼓》。

  (2)用弱(p)的声音唱一遍《人人叫我好儿童》,并做动作。

  3、用这两个记号拍下面的节奏。

  4、用编一句儿歌。

  如:小白兔真可爱

  方法:老师用响板打着节奏,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编儿歌做游戏。

  5、做实验:

  实验一:用《敲杯子》的实验引入新的音乐知识《音的高底》。

  方法:用二个杯子装上一样多的水,敲一敲,让学生听一听有没有没变化,把一个杯子的.水倒一部分水至另一个杯子中,出现一个杯子有大半杯水,另一个杯子有小半杯水,再敲一敲,让学生辨别音是否变化?变成怎样?得出什么结论?(水少音就高,水多音就低,再让学生来敲一敲,感受音的高低。)

  实验二:辨别大鼓和小鼓的时高。(让学生敲)

  实验三:辨别音条的高低。(让学生敲)

  实验四:辨别等级牛和小鸟的声音谁高、谁低。(听录音)

  6、模仿音高和音低的叫声(用音条敲出旋律,学生模仿其音高)

  7、找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最高音和最低音。

  (1)给歌曲中最高音插上国旗,给最低音插上少先队员。

  (2)进行爱国旗教育。

  (3)听到高音举起双手,听到低时垂下双手。

  8、小结:(由学生回答)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新的音乐知识——音的高低。

  (2)大音条声音低,小音条声音高。

  (3)小鸟唱歌声音高,老牛唱歌声音低。

  (4)红旗应插在最高音的位置上,少先队员应该站在最低位置上。

  9、布置作业,下课,用唱歌的形式和学生道别,听音乐离开音乐教室。

  《音高低》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音的高低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播放生活中的高低音声音(如汽车、轮船、鸟叫、牛叫等),引导学生分辨音的'高低。

  2.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的高低。

  3.利用玻璃杯和水进行小实验,让学生敲击玻璃杯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并讨论这些声音的高低变化。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生活中的高低音声音,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声音,并引导他们讨论哪些声音高,哪些声音低。

  2.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鸟、老虎、小猫等,并讨论这些叫声的高低。

  3.小实验:在桌子上放上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分别倒入不同容量的水。让学生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听一听音高不同的七个音。然后小组讨论,给这些音起名字。

  4.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如小鼓、碰铃等)演奏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学延伸

  1.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2.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任务,如让学生用高低不同的声音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

  《音高低》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分辨音的高低,并能够将音的高低运用到音乐实践中。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通过聆听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分辨音的`高低。

  2.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3.给动画片配音,将音的高低运用到实践中。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分辨哪些声音高,哪些声音低。

  2.节奏练习: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练习,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变化。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

  3.给动画片配音:选择一段没有声音的动画片,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动画片配音。如小老鼠的叫声用高音乐器,大象的叫声用低音乐器等。

  4.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用打击乐器和自制的乐器(如纸杯琴等)演奏一段简单的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音的高低知识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如创作一段简单的旋律并配上打击乐器伴奏。

  2.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如学校的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音高低》教学设计 9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二册,属于“音的高低”的基础教学。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的高低变化,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音的高低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高低音。

  2.通过听、唱、做等活动,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培养探究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音的高低,辨别生活中的高低音。

  2.教学难点:准确辨别音的高低,并能用动作或声音表现出来。

  四、教具准备

  1.教学图片

  2.打击乐器(如双响筒、木鱼、大鼓、小鼓等)

  3.录音机及教学磁带

  4.钢琴或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一段包含高低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高低变化。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音的.高低概念。

  2.新课讲授

  (1)教师敲击不同乐器,让学生听辨高低音。提问:“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

  (2)出示教学图片,让学生模仿图片中的声音,并讨论哪个声音高,哪个声音低。

  (3)播放生活中的高低音(如汽车、轮船、鸟叫、牛叫等),让学生听辨并模仿。

  3.实践活动

  (1)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要求每组演奏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让学生用身体动作或声音表现出高低音的变化。

  4.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音的高低概念及辨别方法。

  《音高低》教学设计 10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属于“音的高低”的进阶教学。通过听辨、模仿、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并能在音乐实践中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音的高低概念,能够准确辨别音乐中的高低音。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的`高低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音的高低概念,准确辨别音乐中的高低音。

  2.教学难点:在音乐实践中灵活运用音的高低变化。

  四、教具准备

  1.教学多媒体

  2.乐器(如大鼓、小鼓、大钹、小钹、电子琴等)

  3.节奏练习卡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一段包含高低音变化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高低起伏。提问:“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新课讲授

  (1)利用多媒体展示高低音的概念及辨别方法。

  (2)教师敲击乐器,让学生听辨高低音,并引导学生用动作或声音表现出来。

  (3)分组进行打击乐器演奏,要求每组演奏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并讨论如何使声音更加和谐。

  3.实践活动

  (1)播放一段无声音的动画片,让学生分组为动画片配音,要求使用高低不同的声音。

  (2)让学生分组创作一段包含高低音变化的节奏练习,并进行展示和互评。

  4.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在音乐实践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音的高低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音高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的高低说课稿08-21

《诗园里的百音盒》教学设计10-07

学历高低顺序10-13

人音版《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05-04

人音版《采花》教学设计(精选11篇)11-07

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09-04

提高低年级音乐教学质量的教学反思10-12

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09-24

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07-25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通用10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