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16 08:00: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动物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动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教学设计15篇

动物教学设计1

  文本解读:《动物儿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一课。这首童谣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名称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带出生字。童谣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是孩子们喜欢的语言形式,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形声字是本课识字的重点也是一种识字方法。本课主要认识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有效识记汉字。童谣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

  设计意图:结合一年级识字目标和本单元识字任务,将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在读中感受童谣的节奏和韵律,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学习这首童谣以“谁、在哪儿、干什么”的方式构句,并练习说话。

  教学目标:

  1.朗读童谣,读出童谣的节奏、韵律和趣味,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学习虫字旁的字,了解虫字旁字的造字原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汉字,并拓展识记一部分虫字旁的汉字。

  3.学习“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并练习说话。

  4.指导书写带有走之旁的“造、运、迷”三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出示书上插图)

  1.你看到了什么?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

  2.结合图画试读动物词语

  二、初读课文,在文中巩固识字。

  1.借助拼音指读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课文。

  4.自由读文,找出文中写到的小动物,用横线画下来。

  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一)这首儿歌写了( )种动物,分别是( )、( )、( )、( )、( )和( )。

  (二)这首儿歌写了( )、( )、( )、( )、( )和( ),共( )种动物。

  三、识记虫字旁的字

  1.出示这些动物名称,学生总结这些字的特点。

  (1)都有虫字旁(这些在古人眼中是虫子)

  a思考为什么这些字带虫字旁

  b拓展识记虫字旁的字

  (2)形声字

  根据形声字这一造字特点,猜测、识记廷、朱、胡等字。

  四、朗读儿歌,随文识字,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1.分行出示儿歌,相机识记“迷、藏、食、粮、造、网”。

  2.理解“造宫殿、游得欢”

  3.加上动作读儿歌。

  4.两队问答儿歌,了解课文。

  五、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1.思考课文句子的共同特点——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

  2.用这种句式练习说话,规范语言,丰富词汇。

  六、指导写三个带走之旁的字。(培养学生给汉字归类,发现同类汉字的书写规律,培养分类意识)

  教后反思:练习说话环节,可以借助课后四字词语降低难度,即把四字词语拓展为谁在哪儿干什么,然后再修改成儿歌的节奏。如,知了唱歌。知了在树上唱歌。知了书上把歌唱。由于课堂容量大,说话环节有点紧张。儿歌朗读占用时间长,因为了解到有几个孩子读书有困难,拖延了时间。以学定教,但是总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我想,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和期待,也许可以调解这个矛盾。

动物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6页—第47页的“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2.15倍。

  学生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

  问题: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爬行多少米?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

  (2)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3)汇报。

  说一说怎样列竖式进行计算,再说一说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2、小数乘整十数。

  问题: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

  (2)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3)汇报。

  重点说一说怎样处理“0”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第3题:练习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第1、4、5题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

  四、全课小结。

动物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

  出示动物图片,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并对自己喜欢的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除了图上的你还喜欢哪些动物?

  2、新授

  认识身边的动物? 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

  乌龟和小鱼是好朋友吗?

  蟋蟀的叫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

  壁虎的怎样捉到蚊子的?

  蚯蚓喜欢吃什么?

  蚂蚁怎样记住回家的路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了解动物的名字。把自己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动物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按下列格式,说一说:我认识()种动物。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创办动物园? 运用自己的动物知识,创办一个动物园。书上有一幅动物园布局图,把各种不干胶动物图案贴上去。

  四、总结:

  你这节课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课后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动物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

  教学目标:

  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杜鹃》、《我心爱的小马车》,并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

  《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大幻想曲》)是法国作曲家圣-桑作曲的一部标题性的小型管弦乐组曲,作者运用漫画式的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标题的内容。其音乐形象的造型生动而别出心裁,幽默而略带戏谑。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本曲是其中的第九首。

  2.二胡独奏《赛马》

  二胡独奏曲《赛马》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

  3. 歌曲《顽皮的杜鹃》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为4/4拍、宫调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

  4.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

  这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格”,歌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叙述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的表现了两只鸟的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欣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学会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师问: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1. 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赛马》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创作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自己创作小歌曲,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聆听赛马,通过热烈奔放的节奏,感受草原的热闹景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赛马》

  1.播放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

  2.听一段二胡《赛马》演奏。

  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 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师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 ?

  9.再听第二乐段。

  师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学习歌曲

  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

  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

  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

  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

  6、重点解决难点部分,老师及时给予纠正

  7、完整的学习歌曲。

  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

  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四、创编活动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1)用八个音。

  (2)用 四种节奏型。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五、教师课堂小结

动物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有表情的面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2、观察、欣赏各种有表情的面具,提高欣赏水平;

  3、运用这些有表情的面具进行表演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面具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立体感的面具;

  教学准备:

  学具:厚薄、色彩各异的卡纸、彩纸,剪刀、胶水、纽扣等生活材料。

  教具:范作、面具、音乐、学生作品等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的名字叫“我来说,你来猜”(课件)

  老师介绍这个动物的相关特征,请大家猜一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动物呢?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屏幕(课件)

  ①身上长着毛————有高超的捕虫本领————嘴巴直直尖尖的————“森林卫士” ————啄木鸟(图片)

  ②身上有斑纹————属于水陆两栖类动物————眼睛鼓出————它的声音————青蛙(图片)

  ③善于奔跑————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脖子细长————鸟类中最大者————鸵鸟(图片)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真了不起!

  二、介绍面具的历史

  一直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面具戴在脸上。大家请看(点击第一张图片)这是原始人用木头雕刻出来的面具,看起来有点夸张,有的同学也许要问,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夸张的面具呢?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解释,他们就认为只要戴上这种夸张的面具,就好象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驱妖降魔。古代面具还可以作为图腾来崇拜,同学们看到的第一个面具是用白铜合银做成的,面具像个乌龟的样子,乌龟在古代是长寿的向征。这个龟样面具寓意着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第二个面具是印第安人的木雕面具,也寓意着吉祥如意。图腾面具还可以用于狩猎,举行欢庆活动时也经常被使用,前不久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人们戴上了牛头面具在进行欢庆游行活动呢!由此可见,面具古代就有,而现在我们还在使用。

  三、揭示课题:动物面具

  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制作动物面具。(板书:动物面具)

  四、面具的制作方法

  1、听说我们三(2)班今天要制作面具,几位动物面具新朋友可等不及了,一定要汤老师带他们来做客,大家想不想见见它们啊?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它们出场吧!(教师拿出制作好的动物面具)

  2、老师邀请几为小朋友上来,戴上动物面具给大家展示一下。

  3、(请同学上台戴面具),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动物面具的造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它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还有其他表现方法吗?

  (举例:兔子鼻子(立体、揉纸团,你有不同的做鼻子的方法吗?);狮子棕毛(剪法?你会?其他方法?简便);材料(有糖纸,还有报纸……)

  4、制作的方法:

  制作手法:剪、撕、贴、揉、卷;(生边讲老师边板书)

  材料巧妙利用:巧妙利用,尽量不浪费;

  空出眼睛的位置,如何剪眼睛(对折剪);

  5、制作步骤:确定动物~~~厚纸做外形~~~剪、贴、画、撕等表现脸部特征?(教师示范)

  五、分组制作

  一、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在开始制作之前请同学们听好老师的作用要求:

  请五人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准备合做什么动物面具,然后组长给各人分工:谁做脸形?谁做眼睛?谁做耳朵……商量好了吗?想一想,大纸做什么?小纸做什么?还有些废旧物品就请大家发挥创造力,装饰到作品中去。

  二、教师分组指导

  六、展评作品

  1、先完成作品的小组请一同学上台展示面具。

  可以模仿动作,用几句话介绍自己的作品。

  2、做完的同学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七、总结合影留念

  今天大家合作的作品真棒!动物面具做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戴上你的作品,老师给大家来个面具合影好吗?准备好了吗?老师说123,你们一起说茄子!123,茄子!(合影留念)

  八、下课前收拾桌面、地面。

  好,下课!请每组把桌面、地面的垃圾整理干净。

动物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5分钟)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5分钟)

  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

  【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

  准备生活在非洲等热带地区的河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皮毛不同,理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

  3.除了体表被毛这一外在特征之外,哺乳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请学生看“想一想,议一议”,思考: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准备奶制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数据照片,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奶水可以为幼崽提供最好的营养?补充考拉、袋鼠等有袋目的哺乳动物,加深学生对哺乳动物“哺乳”这一重要特征的理解。为什么说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补充鸭嘴兽卵生的例子,说明其虽为卵生,但是用乳汁哺育后代,属于“原始”的哺乳动物。使学生对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设计意图】和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突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可提高后代成活率的优越性。

  4.与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可以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它们的牙齿有什么特点呢?请学生参与教材38页的“观察与思考”活动,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比较兔、狼的牙齿,思考教材上的讨论问题。通过此活动,学生会发现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请同学互相看一下同桌的门齿、犬齿和臼齿,想一想门齿、犬齿和臼齿各自有什么作用。学生可能会想到门齿啃咬或切断食物,臼齿主要是磨碎食物,犬齿主要是撕裂肉食。牙齿的分化使得哺乳动物能更好地摄取和消化食物。

  【设计意图】对比草食哺乳动物和肉食哺乳动物牙齿分化的不同,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提供捕食者猎豹,被捕食者牛马等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哺乳动物灵敏的动作,请学生思考哺乳动物是靠哪个系统对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作出反应的?学生会想到是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教师总结: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此外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很发达。

  【设计意图】观察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灵敏的动作,体会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三)辩证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0分钟)

  哺乳动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想一想,哺乳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用途?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我们吃的猪肉、羊肉、牛肉等都来自哺乳动物。各种各样的宠物猫、宠物狗都属于哺乳动物。警犬、导盲犬等帮助人们破案和照顾盲人生活等。野生动物离我们的生活较远,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野生哺乳动物由于其皮毛特有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猎取的对象,疯狂的捕猎导致部分野生哺乳动物种类数量锐减,有的已濒临灭绝。我国很多林区新建了自然保护区,人们选择人工驯养、养殖的方法,如养殖狐、貂等。有些动物对人类生活有害,我们是否应该彻底消灭它们呢?我国洞庭湖曾爆发人鼠大战,想一想鼠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人类应该怎样将有害动物的数量控制在合理水平?为什么国家禁止施用“毒鼠强”等剧毒鼠药灭鼠?你认为是否应该将鼠类彻底消灭?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哺乳动物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综合和概括动物的主要特征(5分钟)

  引导学生关注技能训练,认真思考还有什么需要修改和补充的?引导学生从细胞结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方面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对动物部分的学习进行提升和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概括动物的基本特征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提升。

  六、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2.胎生、哺乳

  3.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5.体温恒定

  二、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小乌龟,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

  2、能根据书上的对例文的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写好动物,要从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学习例文的写法,先说说,再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二、教学重点: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动物的动作特点。

  四、教具准备:

  课件小乌龟的图片。

  五、教学程序:

  (一)作前指导

  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要求先观察它的外形,再观察它的动作,并记住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地方。

  (二)作中指导

  1、学习例文,悟法

  课件展示:小乌龟

  仔细观察,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能告诉老师你刚才说的是小乌龟的什么特点吗?

  趁势引导学生读文悟法:

  (1)有一位同学写的小乌龟很有意思,同学们愿意读吗?

  (2)出示例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你觉得他写得怎样?

  (3)学生朗读思考,分学习小组交流阅读的收获。

  (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2、展开讨论,明法

  请同学们再次读例文,想想:为什么他写的小乌龟样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一样呢?

  同桌讨论讨论。

  指名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写好动物的方法:

  a、从动物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写;

  b、要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c、写动物特点时,特别要注意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

  学生再次读例文,体会写好动物的方法,尤其是体会例文中表现小乌龟的动词,动词运用的准确。

  3、指导从说到写

  课前,老师布置过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请你们按要求去观察一种动物,完成这个作业的同学请举手。

  谁愿意把自己观察的动物讲给大家听听的?

  这样吧,同学们先把自己准备的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小组长推选出说得最好的,准备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特别要提示点拨,让学生使用一系列动词,从而较好地表现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教师予以热情鼓励,激励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习作。

  (三)作中评改

  1、指名读习作,其他同学做好点评工作。

  2、点评:

  a、刚才这位同学写得真好,抓住了老山羊的外形特点,但怎样才能写出它的动作特点呢?

  b、我们再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小乌龟在水中游动时的情景的,好不好?

  c、(引导学生说出)例文抓住了小乌龟游动时,四只脚、尾巴、嘴巴的动作。

  d、说的真好!谁能讲得具体些?

  (四只脚划动,短尾巴摇着,嘴巴张开、吞吃)

  e、这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写好动物的动作特点,应该写好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3、阅读自己的习作。

  你准备怎样修改自己的习作?先自己修改,然后分学习小组互读互改。

  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四)作后评讲:

  1、复习习作要求。

  2、总评本次习作的情况,展示写得好的习作,共同学习。

  3、自由读自己的习作,反复读读老师的评语。

  4、自己订正,修改习作。

  六、教后反思: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是本次习作的重点,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表现出动物的动作特点,则是本次习作教学重点之中的难点。如何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时做了以下的尝试,先引导学生体会例文的写法,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接着,启发学生准确地运用动词,先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最后鼓励大家,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特点。这样紧扣重点,巧破难点,又举一反三,让学生触类旁通。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会说,也很愿意说。

动物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了解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自读;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让学生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课前谈话

  师:平时老师常夸你们,夸什么呢?什么都夸,今天这节课老师想来夸夸这样的小朋友。第1:上课专心听讲的小朋友,第2:回答问答声音非常响亮的小朋友老师更想夸,第3: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小朋友老师最想夸。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小礼物呢,师身上贴示小燕子。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动物王国,去看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齐读课题)。在走进动物王国之前,我们先来闯一闯词语关,热热身。

  明年第二年春暖花开约定相见

  哥哥接着商量暖和刮起来

  2、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学生接说: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师黑板贴示三个小动物]

  3、这三个好伙伴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媒体出示第一小节]

  师:我们一起齐读第一自然段,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又到秋天了。这几个好朋友又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在书中找一找吧。生自由读。

  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媒体出示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是一个小勇士!老师发现你把“渐渐”这个词读得慢慢的,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因为秋天是慢慢的到来的,天气是慢慢变冷的。

  师:说的真不错,所以我们要把“渐渐”读的慢一点,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试读。齐读。

  2、小动物又在干什么呢?(小动物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师:那你们想知道这三个小动物都是怎么过冬的吗?

  三、学习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

  师:让我们拿起书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它们各自又是怎样过冬的?它们又是怎么说的?答案呀就在课文的第3-7小节,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了吗?我们先来看看燕子是怎样过冬的。(指名生说

  生:燕子到南方过冬。因为南方暖和,虫子多。

  师: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师卡片贴示飞往南方)你真聪明!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好吗?(生读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第三段]

  师:在冬天的时候燕子飞到南方过冬,那过完冬呢?

  生: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燕子会再飞回来。

  理解词语“春暖花开”读好这个词语,把“春暖花开”放进句子中美美的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那你们知道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这种鸟叫什么鸟吗?(如果不知道,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叫候鸟。)[卡片出示:候鸟],领读,齐读。候鸟的这种过冬方式就叫“迁徙”,[卡片出示:迁徙],领读,齐读,板贴。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与小燕子的过冬方式一样呢?[指名生说]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媒体出示:大家好,我是小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名生说)

  (二)、学习第四至五自然段。

  师:小燕子要避开寒冷的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那他的好朋友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请小朋友先读一读第四、第五自然段,然后起来说一说。

  1、我们来看看小燕子是怎么问小青蛙的?(指名读)[媒体出示第四段]

  (1)小燕子向青蛙提了几个问题?谁再来读读?引导学生读出关心的语气。(2)青蛙是怎么回答小燕子的呢?(指名读)[媒体出示第五段]

  A、有个词语谁能读好:吃得饱饱的

  B、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呢?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C、青蛙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的睡上一大觉,真舒服呀!(谁来把这个词语读好呢?好好睡上一大觉)

  D、你能一边来做动作一边来读这句话吗?(指名读)[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

  E、一觉醒来,青蛙准备干什么呢?(指名生说)还有一个词语谁来读?“来年”是什么意思?

  (3)现在能把小青蛙的话读好了吗?自己在下面练练。看看谁读得最像这只小青蛙。

  (4)指读,评议。

  (5)师和一生分角色读。小朋友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读了。这样吧,老师来扮演小燕子,谁来扮演小青蛙?(师和全班分角色读)

  (6)读了青蛙的话,你们知道:青蛙____过冬。板贴:钻到土里

  (7)师小结:听了青蛙的话,我小燕子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青蛙哥哥,你不饿吗?你要睡多长时间呢?还有谁也像你一样钻在泥土里过冬的?(指名生交流)如学生回答小蚂蚁,师补充:小蚂蚁的过冬方式与青蛙不一样。

  (8)小结:青蛙这样的过冬方式我们叫——冬眠(卡片出示词语),领读,齐读,板贴。

  (三)、学习第六至七自然段

  师过渡:知道了燕子和青蛙的过冬方式,谁愿做一只小燕子,去问问小蜜蜂呢?(同桌练习朗读“燕子”与“蜜蜂”的对话)[再指名同桌读]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它的这种过冬方式就叫——(卡片出示:备粮)领读,齐读,板贴。[这让老师想起了我们一年级时学习的《蚂蚁和蝈蝈》,看来小蜜蜂也像小蚂蚁一样储备食物过冬,它们都能做到[媒体出示: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师小结:是啊!这三个小动物真了不起!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__,青蛙是在__,小蜜蜂是准备了粮食____。

  师:今天,小朋友上的这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一起去欣赏其它小动物吧!(媒体出示图片)[媒体出示:说一说我知道____是___过冬的,我还知道_______也是这样过冬的。]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师引读:三个好朋友都为自己的冬天做好了打算,它们_______,约定________。(媒体出示)

  师:它们真是好朋友呀,还约好了明年再在这相见呢!(齐读第八段)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当然要来好好的读一读(齐读课文)

  五、总结

  师: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它们的过冬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积极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的奥秘。

  六、作业(媒体出示)

  1、读一读:分角色朗读、表演《小动物过冬》。

  2、看一看:电视节目《人与自然》、《动物世界》,好书《十万个为什么》。

  3、找一找:更多动物、植物的过冬方式。

  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

  小燕子飞往南方(迁徙)

  小青蛙钻到土里(冬眠)

  小蜜蜂蜂巢藏蜜(备粮)

动物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不仅生动的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不同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课文中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喜欢的,特别是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更能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课文中的生字比较多,有些字还比较难记,要加强认读。

  教学构想:

  朗读课文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读出小动物们的不同语气。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学准备:

  搜集动物过冬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秋风起了,天气慢慢变凉了,今天,我是带大家一起走进动物王国,去看看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课题,讲解生字:物(本身读四声;星移物换,题目中读轻声)(齐读课题)

  课文中介绍了哪几个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让我们一起去

  课文中认识它们把。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小手告诉我课文一共几段?

  3、在走进动物王国之前,我们先来闯一闯词语关,热热身。

  (1)整体出示本课重点字词,学生认读。

  (2)重点指导:

  a换偏旁识字。第二年(弟)刮起来(乱)

  b分析字的结构:明年、接着

  c分析易错的笔画:暖(日子旁,太阳出来了,天气暖和;暖的右边不是爱)和(多音字,查字典解决)商(商的里面不是 古)量(多音字)

  d多音字:钻进去

  e变音,轻声的读法:哥哥、动物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明年 第二年 春暖花开 约定 相见

  哥哥 接着 商量 暖和 刮起来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读了课文我们认识了几个小动物?(3个)它们是。(课件出示),板贴画:小燕子、青蛙、小蜜蜂。它们三个是。(好朋友),所以它们常常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的。(很快乐)。

  让我么一起读读课文第一段,分享一下它们的快乐把。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又到秋天了。这几个好朋友又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在书中找一找吧。生自由读。

  1、谁来为我们读一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发现你把“渐渐”这个词读得慢慢的,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读吗?(因为秋天是慢慢的到来的,天气是慢慢变冷的。)说的真不错,所以我们要把“渐渐”读的慢一点,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试读。齐读。

  2、小动物又在干什么呢?(小动物一起商量过冬的事)

  (三)学习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

  (课件出示研究问题)那你们想知道这三个小动物都是怎么过冬的吗?它们会怎么做?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和他们一样?答案呀就在课文的第3-7小节,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谁先发的言?板书(先),我们先来看看燕子是怎样过冬的。(指名回答)

  生:燕子到南方过冬。因为南方暖和,虫子多。

  师:是呀,冬天,北方太冷了,虫子都躲起来了。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师板书:飞往南方)你真聪明!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好吗?(生读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第三段]

  (2)师:在冬天的时候燕子飞到南方过冬,那过完冬呢?

  生: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燕子会再飞回来。

  理解词语“春暖花开”读好这个词语,把“春暖花开”放进句子中美美的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师:那你们知道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这种鸟叫什么鸟吗?(如果不知道,老师可以直接告诉——叫候鸟。)[卡片出示: 候鸟],领读,齐读。候鸟的这种过冬方式就叫“迁徙”,[卡片出示:迁徙],领读,齐读,板书。

  (4)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与小燕子的过冬方式一样呢? [指名生说] 老师补充:丹顶鹤、野鸭都是候鸟,北方的驯鹿一到秋天成群结队的到南方。

  (5)师:假如你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媒体出示:大家好,我是小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生说)

  2、学习第四至五自然段。

  师:小燕子要避开寒冷的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那他的好朋友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请小朋友先读一读第四、第五自然段,然后起来说一说。

  (1)我们来看看小燕子是怎么问小青蛙的?(指名读)[媒体出示第四段]

  小燕子向青蛙提了几个问题?谁再来读读?引导学生读出关心的语气。

  (2)青蛙是怎么回答小燕子的呢?(指名读)[媒体出示第五段]

  A、有个词语谁能读好:吃得饱饱的

  B、 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呢? 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C、青蛙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的睡上一大觉,真舒服呀!(谁来把这个词语读好呢?好好睡上一大觉)

  D、你能一边来做动作一边来读这句话吗?(指名读)[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

  E、 一觉醒来,青蛙准备干什么呢?(指名生说)还有一个词语谁来读?“来年”是什么意思?

  (3)现在能把小青蛙的话读好了吗?自己在下面练练。看看谁读得最像这只小青蛙。

  (4)指读,评议。

  (5)师和一生分角色读。小朋友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读了。这样吧,老师来扮演小燕子,谁来扮演小青蛙?(师和全班分角色读)

  (6)读了青蛙的话,你们知道: 青蛙____过冬。 板贴:钻到土里

  (7)师小结:听了青蛙的话,我小燕子还有不明白的地方,青蛙哥哥,你不饿吗?你要睡多长时间呢?还有谁也像你一样钻在泥土里过冬的?(指名生交流:蛇、刺猬、乌龟、狗熊)

  (8)小结:青蛙这样的过冬方式我们叫——冬眠(卡片出示词语),领读,齐读,板书。

  3、学习第六至七自然段

  师过渡:知道了燕子和青蛙的过冬方式,谁愿做一只小燕子,去问问小蜜蜂呢?(同桌练习朗读“燕子”与“蜜蜂”的对话) [再指名同桌读]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它的这种过冬方式就叫——(卡片出示:备粮)领读,齐读,板贴。[这让老师想起了我们一年级时学习的《蚂蚁和蝈蝈》,看来小蜜蜂也像小蚂蚁一样储备食物过冬,它们都能做到[媒体出示: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还有谁和它们一样?(松鼠)

  师小结:是啊!这三个小动物真了不起!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__,青蛙是在__,小蜜蜂是准备了粮食____。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师引读:三个好朋友都为自己的冬天做好了打算,它们_______,约定________。

  师:它们真是好朋友呀,还约好了明年再在这相见呢!

  四、学习生字。

  1、找出本课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

  2、分析“接”的结构,指导书写。

  五、总结

  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它们的过冬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积极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的奥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认读生字,学习写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选字填空。

  首先 也 接着

  第二年春天,青蛙( )从泥土里钻出来,早早来到约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 )小蜜蜂从蜂巢里出来和青蛙见面了。不久,小燕子( )从南方飞回来了。三个好朋友一起快乐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2、练习说一段话,用上表示顺序的词“首先接着又”

  二、读书背诵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交流:课文中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动物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大胆地熟读诗歌。

  2、有感情地表演诵读儿歌,感受小老鼠的滑稽可爱和团结友爱。

  3、能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给诗配画。

  教学过程:

  一、开启诗

  师:亲爱的孩子们啊,让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来迎接新的一天吧!

  师:早安,孩子们!

  生:早安,戴老师!

  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

  生: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你

  齐:让我们用最美妙的声音开启新的一天吧!

  二、复习诗歌

  在这清风徐徐的早晨,一群勤劳的小蚂蚁已开始一天的劳动了,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诵读《小蚂蚁》这首儿歌吧!

  小蚂蚁

  小蚂蚁,真有趣,

  见面碰碰小胡须。

  你碰我,我碰你,

  报告一个好消息。

  排队走,一二一,

  大家去抬一粒米。

  三、学习新诗

  师:勤劳的蚂蚁的团结友爱真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另外一种动物,想跟它们交朋友有吗?

  出示图片。

  师:你们知道一只老鼠是怎么搬走这只鸡蛋的?三只老鼠、五只老鼠有是怎么搬鸡蛋的?(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一起来瞧瞧这两只老鼠又是如何搬走这只大鸡蛋的呢?(出示新诗)

  老鼠搬鸡蛋

  小老鼠,搬鸡蛋,

  鸡蛋太大怎么办?

  一只老鼠地下躺,

  紧紧抱住打鸡蛋,

  一只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1、先出示前两行,设疑。引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2、再出示后四行,学生尝试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出俏皮的味。

  3、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至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进行朗读。

  4、学生表演读。

  师引导:小朋友,读了这首儿歌,能说说这两只小老鼠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吗?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师小结:小小的老鼠都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何况我们人类,能说说在生活中有哪些事离不开与伙伴的合作呢!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齐读儿歌。

  师总结: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让我们的合作成为愉快的事情,让我们合作学习不断进步!

  四、晨诵作业

  给儿歌《老鼠搬鸡蛋》配画。

动物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分析

  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有条理地讲述一些动物的特点,能说出自己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与人交际时做到说话完整、生动、具体,交流有礼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自信。

  3.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特点,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学习者分析

  我们学校处于农村,观察这些动物很方便,学生更能深入的去了解、观察动物的活动,学生能具体的描述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互动和谐的交际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特点。

  2、在活泼开放的交际形式下,把话说完整、生动、具体,交流有礼貌。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业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或亲友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可爱的动物,观察它们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课前要了解学生喜欢哪种动物多一些,方便在课堂中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猜一猜。

  1.猜谜语导入: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大家来猜个谜语就知道了。

  学生进行猜谜语活动。

  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猫) 凸眼睛,阔嘴巴, 尾巴要比身体大, 碧绿水草衬着它, 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2.揭示课题:这就是老师喜欢的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板书课题:说说你喜欢的动物)学生齐读课题。

  二、说一说。

  1.你们是怎么知道老师喜欢猫和金鱼的?

  2.引导学生从谜语中找出动物的特点。(相机板书:外形、脾气)你还想知道动物的哪些事呢?(相机板书:吃(进食)、玩(嬉戏)、休息等特点)这就是动物的(特点)(板书:特点。)

  3.玩游戏: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叫“你说我猜”,怎么玩呢?请看游戏规则。(出示游戏规则,老师读规则。)游戏规则:

  你说:可以说谜语,也可以描述动物的一两个特点,让大家猜猜你喜欢的是什么动物。(回顾板书,动物的特点包括哪些。)我猜:根据别人的描述,猜出动物的名称,并简单说理由。

  4.老师举例子,让学生学会用句型说话:它……老师利用板书,要求学生学会抓住动物的几个特点来说话: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先让学生两人玩游戏,再指名跟全班玩游戏。

  5.刚才的游戏中,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再次了解自己说话的内容。

  6.小结: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动物的可爱的外形,古怪的脾气,有趣的休息方式都告诉我们了。学会抓住特点,就能讲得清楚。(板书:抓特点,讲清楚)

  三、看一看。

  1.动物世界奇妙无穷,我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看看吧。

  2.展示动物有趣的图片。

  3.补充说话练习。老师只说一种动物的一两个特点(选取说话的这种动物必须是学生喜欢的,比较了解的),让学生来补充这种动物的其它特点,有趣的事。

  4.小结:通过跟同学聊一聊这种动物,我们对它的了解更深了。

  四、聊一聊。

  1.课前老师了解到喜欢()()()()这几种动物的同学比较多。(括号里是事先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某些动物)

  2.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聚在一起,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这种动物的特点的?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进行交流。

  (课前了解学生喜欢哪种动物,哪些动物是学生最喜欢的。)

  3.请代表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评价。

  4.小结:平常细心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来介绍,使人听得更清楚、更明白。

  五、议一议。

  1.这些动物多可爱呀,可是总会发生这样的事,谁来救救它们呀?(看动物被抓,被伤害,家园被破坏的图片)

  2.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它们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总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热爱它们,善待它们,人与动物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你还有什么办法去了解更多的动物呢?

  (看书、电视、网络、饲养、去动物园等)

  推荐书目:《我的动物朋友》《动物世界》

  推荐电视节目:《人与自然》《狂野周末》《神奇的自然》

  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发现吧。

  七、布置作业。

  回家把你今天了解到的动物知识告诉你的家人、朋友。

动物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歌曲《在动物园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歌曲《在动物园里》是一首波兰民歌,结构为方整性平行四句体。描述了孩子们在动物园里见到各种动物时愉快而惊奇的心情。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可以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并通过模仿活动,感知并理解音的长短。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带有幼儿的特点,他们往往好奇好动,更喜欢模仿。因此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很重要。孩子们很喜爱小动物,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让他们感受并理解音的长短。爱动物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这个时期也是让儿童认识什么是友善,认识动物、认识大自然的最好时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熟悉“X ―”和“X”,感受音的长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3.知识目标:感受、理解音的长短,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教学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一、感受音的长短

  阶段目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听辨和比较,感受音的长短,熟悉“X ―”和“X”节奏。初步感受多声部节奏。

  教师活动:

  1.导言:今天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到森林动物园去玩,你们听,是谁在门口迎接我们呢?

  2.播放课件:小猫、小狗的叫声。

  3.提问:

  (1)是谁在迎接我们?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吗?将动物的叫声写到黑板上。

  (2)小猫和小狗的叫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把合适的节奏贴到动物叫声上面。

  4.谁来扮演小猫?谁来扮演小狗?

  5.边分组读小猫和小狗的叫声,边听听老师扮演的是谁?它的声音什么样?是长的还是短的?学生读的时候,老师用X X X X节奏模仿小鸟的叫声。

  6.想一想,谁的叫声和小猫一样长?谁的叫声和小狗的叫声一样长?谁的叫声像小鸟?

  学生活动:

  1.听动物叫声。

  2.模仿,并把合适的节奏贴到黑板上。

  3.边拍节奏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4.分小组,扮演小猫和小狗,边拍节奏边读,练习多声部节奏。

  5.边读边听,说出小鸟的叫声,和老师一起读节奏,感受三声部节奏。

  6.学生创编一组节奏,并分组读一读。做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学习歌曲

  阶段目标:通过聆听和接唱,学会歌曲。

  教师活动:

  (1)导入:

  动物园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一起参观。老师看到了小动物们,心里真高兴,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动物吗?听老师唱一首歌。范唱。

  (2)提问:老师看到了什么动物?

  (3)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吧。播放课件。

  (4)再听一次范唱,说说你是从哪句歌词中感受到老师的高兴心情的。你能试试吗?

  (5)和老师一起唱。与学生接唱歌曲。

  学生活动:

  (1)边看课件边听范唱,说说歌曲中唱了哪几种动物。

  (2)从“真好玩”这句歌词中体会快乐的心情。

  (3)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中的几句“真好玩”。

  (5)接唱“真好玩”的部分。

  (6)完整演唱歌曲,随琴练唱。

  2.处理歌曲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通过创编简单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教师活动:

  (1)提问: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动物朋友,你们高兴吗?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受吗?请你用歌声表达出来好吗?

  (2)你们唱得真好听,小猫听见了,高兴得用叫声给你们伴奏呢。谁来扮演小猫为我们伴奏?小猫的叫声是长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3)你们看,小狗也来伴奏了,谁来扮演小狗和小猫一起给我们伴奏?选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4)你们还看到什么动物了?能唱给老师听吗?

  学生活动:

  (1)回答。做高兴而惊奇的表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高兴又惊奇的感情。

  (2)一部分学生唱歌,找几个学生边敲三角铁边伴奏。

  (3)部分学生唱歌,部分学生用三角铁,部分学生用响板伴奏。

  (4)学生创编简单的歌词演唱。

  3.思想渗透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1)播放课件:伤害动物的情景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感受?

  (2)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你们想对这些伤害动物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活动:自由表达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并学会了歌曲《在动物园里》。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跟它们成为好朋友。

动物教学设计13

  一、教学背景及设计理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寻访小动物》一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去亲近,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教学重点在于尽可能地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孩子们动脑筋,相出自己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毫无疑问,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首先的希望是走出教室,到真实的环境地中去探究,去发现,且迫切希望他们自己的“观察研究活动”得到肯定,得到鼓励,得到指导,得到帮助,对于和小动物们的相处,孩子们是有经验的,且在我们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在平时经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玩过小动物,但他们的活动是无意的,不随意性十分明显,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上,对“怎样去观察”这样的问题,缺泛必要的思考。

  《寻访小动物》一课用三个活动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这个话题着重于帮助孩子们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周围小动的经验和认识,发现自己平时与小动物玩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第二个活动“想想观察和调查方法”在第1个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启发孩子们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这也对孩子们实地观察,调查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回忆、想象的过程中隐含了对“观察、调查活动注意事项”的适当思考。

  基于以上这样的认识,我在设计《寻访小动物》一课时,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实地观察探究,在“看”的基础上,有目的寻访,有意识开展自己活动,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以学生自主为核心,以一个个连续有结构的活动为主线,体现一个动态的过程,促进学生在实地寻访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有关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对“新”的寻访活动过程产生深刻的体会。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3、掌握一些探寻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知道不同的动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4、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伤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得关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富的直接认识。

  三、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一面放大镜。

  2、有关校内某棵大树附近的动植物的种类、数量的卡片。

  3、选择好校内一些可供学生寻访调查的场地。

  、教学过程

  (一)迷语导入

  1、同学们,我们研究动物的活动开始了,老师这儿有一个关于小动物的迷语,猜猜它是谁?

  2、出示迷语:

  身体半球形,

  背上七颗星,

  棉花喜爱它,

  捕虫最著名。

  3、说说七星瓢虫是怎样的动物?

  (迷语导入,既能迅速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迷语本身又是一种十分精妙的描述,迷语中隐含着有关动物形状,生活地点等描述,对后继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九月里,能寻访到哪些小动物

  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九月里,我们如果去寻访小动物朋友,估计你能找到哪几种小动物?

  2、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附近,老师去拜访了几位小动物朋友,猜猜老师找到了哪些小动物?

  3、学生猜测,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猜到的挂在树的相应的位置上。

  4、想一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可以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

  5、今天,我们要到校园去拜访小动物,每组选择一个地点,估计一下:

  你大概能观察到几种小动物?

  我们全班同学能观察到多少小动物?

  (三)寻访活动准备

  1、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可能会碰到野蜂,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注意什么?

  2、我们对自己的活动,还有哪些要求吗?

  3、出示:寻访活动中注意安全

  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

  4、提出活动要求,出示小动物观察记录表:

  发现地点

  观察到的动物

  名称( )

  观察到的小动物有( )种

  三年级( )班( )小组

  5、你曾经看到过的动物有哪些?想一想,观察、记录中可能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一些很难靠近的动物我们该怎样观察?

  细小的动物观察时可以用放大镜?

  不知道名称的动物该如何记录?

  (四)活动——寻访校园内的小动物

  分工合作,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寻访活动

  (五)交流展示寻访活动的收获

  1、寻访到了哪些小动物?

  2、展示观察记录并作指导。

  3、寻访活动中,我在哪个方面做的最好。

  (六)作业

  1、寻访家的附近有哪些小动物。

  2、完成寻访的记录表1份。

动物教学设计14

  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写画剪贴我喜欢的动物,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和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使用资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和绘画、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1)深入了解或参与学生的课前准备。(2)准备有关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图片等),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 (2)搜集一些珍贵动物的图片及相关资料。(3)白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在茂盛的树木里有着美丽的动物王国,瞧,凶猛的狮子、威武的老虎、胖乎乎的小猪、淘气的小猴子、欢快的马儿、洁白的兔子、毛茸茸的小鸡……同学们,动物们可爱吗?你喜欢谁呢?

  生:我喜欢猴子。

  生;我喜欢兔子。

  生:我喜欢狮子。

  二、活动一: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讲述、表演、绘画、图片展示等)给大家介绍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1)介绍的内容包括:我喜爱哪种动物,为什么喜欢这些动物,这种动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如:长的什么样、生活在什么地方、怎样运动、吃什么等)。

  (2)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收集的图片、音像资料,增进彼此关于动物的知识。

  (3)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介绍展示。在介绍展示的基础上,综合全班同学喜爱的动物——我们喜爱的动物。

  二、活动二:趣味竞猜

  让学生用身体语言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其他同学猜。可以表演动物静止时的基本特征,也可表演动物行动时的样子或模仿动物发出的叫声、吃食方式等。

  三、活动三: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

  (1)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

  师:在大家刚才介绍的自己喜欢的动物中,有一些动物是我国的珍稀动物,大家知道什么是珍稀动物吗?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吗?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珍稀动物?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物?怎样保护珍稀动物?

  四、活动四:有趣的动物王国

  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动物,我们能用哪些方式来表达我们对小动物的喜爱呢?

  (1)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下来或用橡皮泥捏出来,然后把自己画的关于小动物的画布置成了一个小画廊,把捏出的小动物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喜爱。

  (2)把大家带来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写写、画画、剪剪、贴贴等方式布置了一个有趣的动物王国(宣传橱窗)。

  五、活动五:课外小调查(课堂延伸)

  师: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大家能不能说出我们共同喜欢的这些小动物的特点?

  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饶有趣味,可是也有一些动物大家并不喜欢它,但是它们的存在却对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课下我们再来调查了解一下这些小动物,好吗?

动物教学设计15

  一、分别出示小动物

  1、请幼儿说出名称。

  2、请幼儿认读单词、汉字。

  二、分类

  (一)将动物分成有腿和没有腿的2类

  1、出示图形,请幼儿逐一观察后说出图形名称。 没有腿的动物有腿的动物

  2、逐一观察小动物,说出谁有腿,谁没有腿。

  3、分别将小动物按要求送到相应的图形中。

  (二)将动物按不同的活动方式分类

  1、出示图形,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图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分别认读图形左上方汉字。

  3、请幼儿说出每个小动物是怎样活动的,并请幼儿模仿动作。

  4、将它们送到相应的图形中。

  三、帮动物找家

  1、出示动物家园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2、请幼儿观察并找出找错家的小动物,并帮忙送回家。

  3、环保教育

  四、游戏

  (一) 分组游戏:幼儿每人送两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回家。

  (二) 集体游戏:请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听音乐做相应动作按要求进行找家游戏。

  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组各自动作去室外游戏。

【动物教学设计15篇】相关文章:

《动物笑谈》教学设计12-21

动物教学设计优秀案例02-15

《动物的疼痛》教学设计12-20

动物教学设计15篇02-1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0篇01-07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0篇01-07

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设计案例02-15

小学科学《动物的卵》教学设计12-23

《有趣的动物植物》口语交际教学设计12-16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