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江南教学设计 推荐度:
- 忆江南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
(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
(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3、小朋友要想读好课文,还要先弄懂课文的意思呢!谁学得认真,一定就会读得好,朗读之星就会和你交朋友。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2)出示插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荷叶、荷花、莲蓬。同桌交流,荷叶多么漂亮、碧绿,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用你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句
(1)谁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
(2)自由读,小组读,评出朗读能手。
(3)指名一生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你们眼前看到了什么呀?
(4)咱们就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齐读第二句。
学习三至七句
(1)让我们也来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吧!(放音乐,生做小鱼自由活动)然后师背诗,背到哪一句,生便转向诗句中相应的方向。学生们自读自演小鱼。
(2)指导朗读:做小鱼的感觉怎样?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指导朗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课外延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江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或投影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话导入《竹枝词》
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
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
三、指导朗读、背诵
背诵《竹枝词》。
四、作业
1.默写这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
2.引入《江南春》。
3.介绍作者。
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教师示范读、同学练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
2.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江南,黄莺歌唱,绿树映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风”:依山傍水的山村、城镇,酒旗迎风飘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建的成百上千的寺庙,正沐浴在如烟细雨中!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感慨之情。
5.再练读诗句,读出节奏与情感。
三、朗读并背诵古诗
《江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曲词中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3.体会典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
情景交融写法及主题。
教学难点:
语言典雅,情文并茂的表达技巧。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背读赏析法。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由背诵姜夔的《扬州慢》引入新课。然后略讲明清传奇与元杂剧的区别:
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它与杂剧有些区别。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出数不定;传奇不称“科”而称“介”;传奇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以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而传奇每出不限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二.介绍作者与作品: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又号岸堂,尝自称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代著名戏曲家。少年就开始搜集资料,准备写南明兴亡的戏剧。中年后,因他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曾得到康熙帝的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官至户部员外郎,曾参加疏浚淮河的工作,结识了很多著名的明末遗民,感受了浓重的爱国思想,终于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经营十载的《桃花扇》,终于“三易稿而书成”,并轰动京城。明朝灭亡以后,身为戏曲家、诗人的孔尚任,第一个以戏剧的形式展现了明末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评价了南明的历史,艺术地总结了这一段历史教训。他的代表作《桃花扇》,共四十四出,描述了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复社文人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再现了南明覆灭的历史概貌。这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也是明清传奇戏的压卷之作。《桃花扇》的成功,使孔尚任誉满文坛,时人将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论,称作“南洪北孔”。戏中明显的反清哀明的思想使康熙皇帝大为不满。第二年孔尚任被借口罢职回家,此后从事诗文写作。孔尚任的著作除《桃花扇》外,尚有与顾彩合作的传奇《小忽雷》、诗文集《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等。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中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这套曲子,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多用对偶和排比,既句式整齐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令人慷慨击节。
三.预习诊断: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秣陵(mo)窗棂(ning)刍牧(chu)B.长楸(qiu)蒿菜(hao)瓦砾(li)
C.饿莩(fu)窗寮(liao)弋阳(yi)D.丹墀(ci)樵夫(qiao)水榭(xie)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我三年没到南京,忽然高兴,进城卖柴;路过孝陵,见那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
B.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C.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D.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3.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守陵阿监几时逃(皇帝的坟)B.收酒旗重九无聊(端阳节)
C.冷清清的落照(落日的光辉)D.不信这舆图换稿(地图)
4.下列句中没有词语活用的一项是(C)
A舞丹墀燕雀常朝B.放悲声唱到老C.不过些砖苔砌草D.直入宫门一路蒿
5对有关的文学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A《哀江南》节选自《桃花扇》,作者是明代的著名戏剧家孔尚任。
B.《桃花扇》剧作“三易其稿”十载乃成,时人将其与李渔的《长生殿》相提并论。
C.《余韵》是《桃花扇》的最后一出,《哀江南》是其中的一支曲子。
D.“新水令”、“驻马听”、“沉醉东风”、“折桂令”、“沽美酒”、“太平令”等都是曲牌名。
四.内容理解:
1.学生朗读全篇曲词。
2.了解七支曲子的结构层次及大意。
①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
②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寄寓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③第七支曲子是尾声,以“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见教师用书)
小结:这套曲子自开篇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之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爆发,动人心魄,堪称借景抒情的佳作。
五.完成课后练习三,品味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见教师用书)
教师示例:以尾声一曲为例。这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这支曲子中三个“眼看他”叠用,使音韵整齐,语气贯通,语意加重,给人以今昔变化之大之快的生动语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等对偶句、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势贯通,具有情声并茂的强烈表达效果。
六.指导背诵(课后练习一)
教师指导学生先简单分析,然后逐节背诵。
七.完成练习四,即就课文与刘禹锡《乌衣巷》写景抒情的异同写一段短评。
教师提示:《乌衣巷》是《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也是诗人追怀金陵历史遗迹后抒发的今昔之感。它借描绘朱雀桥、乌衣巷的变化,暗喻那些炙手可热的官僚和宦官集团,虽然权势盛极一时,但也会像昔日的王导、谢安及其家族一样衰败沦亡。全诗意境深邃,寓意深刻。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中的一套北曲。它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的所见,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八.内容回放:
选出对课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A.课文先铺写唱曲人目睹的凄凉景象,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放声悲歌。
B.曲词先写南京城内外的景象,再依次铺写村郭的萧条,陵墓的荒凉,宫殿的残破,秦淮长桥、旧院的冷清。
C.本文注意精选意象,运用对偶、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通俗生动,读起来让人觉得声情并茂。
D.课文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故国之思,表达了一定的民族意识。
九.布置作业:印刷资料[同步训练]
《江南》教学设计 篇4
一、导入
1、(听录音:水流声)这是什么声音?
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
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
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江南(指导读课题)
出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
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听录音朗读)
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
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
三、细读课文
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
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
4、继续看图: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荷叶很多很多)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猜一猜是哪个词?指导读:田田
5、指导朗读第二句
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7、表演:谁愿意也变成一条在莲叶下游戏、玩耍的?请生表演,体会小鱼的快乐。
8、指导开心地朗读下面的5句诗。
9、小结:美丽的江南水乡有多姿的荷花,诱人的莲子,嬉戏的鱼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拓展延伸
1、美丽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老师,于是老师就收集了很多美丽的图片,现在我们就来开个荷花展。出示:荷花的图片
2、正因为荷花的美丽,让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它们的诗篇,老师找来了一首,(投影)指导读一读。
3、荷花是美丽的,我们江南还有很多更美丽的景色,下课后,小朋友去收集一下赞美江南的图片或者诗歌。
五、写字
我们的家乡就是美丽的江南,作为一个江南人,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所以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江南的“江”字搬到田字格里,让“江”字也和我们江南一样美丽。
师范写
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江南、采莲、莲叶间、东西南北
2、指名朗读课文
3、填空:江南(),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鱼()莲叶()。
二、指导背诵
1、学生集体、个别背诵
2、轻声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三、资料展示:江南物产丰富,景色优美,上节课让学生收集的材料现在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四、指导书写:可叶西鱼
1、书空笔顺
(出示笔顺)
2、指导学生按笔顺描红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江南》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
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
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设想:
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
教学方法:
品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第二十五课《词五首》中的第一首,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词27个字,意思直白,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读出它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仔细琢磨一番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琢磨琢磨。(教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多媒体显示)
【字音:筠yún倚(yǐ)脉脉(mò)蘋(pín)】
【停顿: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重音:"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2、对照下面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词的内容。(多媒体显示)
【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独:独自,单一。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这里是借代。皆:副词,都。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这里是拟人。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白蘋;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洲:水边陆地。】
3、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
4、指名读,展示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5、听配乐朗诵(或老师范读),体会朗读古代诗歌的方法。
6、指导学生朗读,再次自由朗读,
7、全班齐读。
三、赏析全词
1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其它名称还有:《江南好》、《望江楼》、《梦江南》等。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2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他生而貌丑,但才思敏捷,诗词俱佳,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温庭筠是中国第一位大量写词的文人,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成为“花间派”的创始者,婉约派的先驱。
3、师生探究:
(1)这位风流才子笔下的主人公是什么人?(一个女子)写了什么内容?(一个女子盼望丈夫归来)这位女子的`心情怎样?(盼望、孤独寂寞、忧愁)
(2)你从哪些词读出了“盼望”?(梳洗罢)(过尽千帆皆不是)你从哪些字词读出了“孤独寂寞”?(独倚)你从哪些字词读出了“忧愁”?(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从“梳洗罢”字中,应该可以读出几层意思,如果将“罢”换成“了”“唉”行不行?
①“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这是午睡后的梳洗,时间短去了半天,则下文的“过尽千帆”极言等待之久便无着落,似不可取。
②“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象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中丈夫会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
③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的赶去望江楼了。
“罢”字既表明动作的时态,又写出动作的情态,略事打扮非精心装饰,表现了人物那种急切地盼夫归来的心情。
(4)、“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作者为何赋予一个女子“倚(望江)楼”的动作?用“处(望江)楼”“立(望江)楼”行不行?
“独”字则点出思妇形单影孤的情景。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苹洲”(详解见下)遥相呼应。“倚”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待。又说明女子站立时间极长。
(5)“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了女子在“盼望”,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帆”就是指船,直接用“船”不是更好吗?(没有等到自己想等的人。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千帆”是“千船”的代指,但是这又不仅仅是修辞方法的差别。船在水上,越向远处,越是只能看到帆而不是船。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的是去船,把它倒过来,不就是这位思妇盼望来船的过程么?所以,一个“帆”字把读者的目光引领到了远处,使读者也像词中的思妇一样极目远望,企盼人归。)
(6)“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从感情上分析:此句借景抒情,已是夕阳西下,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么?
从修辞上分析:用拟人
从景物描写上分析:抓住“斜晖”“悠悠”。斜晖是夕阳,夕阳”意象在诗歌中,关于“夕阳”的意象描写马致远的《秋思》里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浪迹天涯,对家乡的思念。(师点头)生回答: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怅惘失意。范仲淹的《苏幕遮》里写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也是表达思念之情的。悠悠,长久,遥远;闲静或忧伤的样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7)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失望之余,怨恨的情绪也更加强烈。让我们一起来赏析最后一句“肠断白蘋洲”.
A: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个什么地方?
(师补充:白蘋洲”原是长着白蘋的水边小洲,后人往往把白蘋洲作为送别地点的代词。这里的白蘋洲,也暗指过去与心上人离别的地方,)
B:理解“肠断”:
《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后世用肠断比喻心中极度悲伤。
现在白蘋花又开了,丈夫却仍远在天涯?怎能不伤心欲绝呢?
四、总结:温庭筠的《望江南》,是一首言简意丰的闺怨词,短短27字含蓄不尽地描摹出思妇的千般柔情,倾倒古今无数读者。多么凄美的一首相思曲啊,让我们配着这首《望江南》的曲子,再次齐读一遍,背诵一遍。
作业布置:
1、分析“过尽千帆皆不是”中“尽”的含义:
一个“尽”字不仅把天色已晚,江面空无一船,空旷凄凉的意境描绘出来,而且把思妇独倚望江楼时间之长,盼夫归来痴心之深的心情表现出来。
2、你还能说出用“肠断”表现悲伤诗句吗?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江南》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教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词的结构、认识词牌名《忆江南》。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2、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诵读描写江南的诗句,这两句诗都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
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简介江南,播放江南春景图。
3、揭题,读题,理解“忆”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边读边看注解,想想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
2、诗词对比巧识词牌: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3、指读,指正读音。(注意“谙”字。)
4、齐读。
5、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一)忆江南之美景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胜”和“蓝”的意思。
(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
(3)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语?
(4)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5)体会江花和春水就这样互相映衬的美。男女生合作读。
(6)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只抓住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把一个亮丽、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体会词句的对仗美。
2、江南的这些风景诗人曾经是多么熟悉啊!教学“风景旧曾谙”。
(1)哪个字是熟悉的意思?“曾”呢?
(2)理解“旧”的意思。简单渗透背景。理解“风景旧曾谙”。
3、除了江花、江水,还有什么风景词人也是那样的熟悉?
4、这许许多多的景物,用语言又怎能描述得尽?所有的赞叹都浓缩成简单的三个字——江南好。师引读全词。
5、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从这个反问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理解读。
(二)忆江南之故人
1、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创设情境。
2、诗人忆的还有江南的什么?板书:景人)
3、千言万语道不尽诗人对江南人的留恋和怀念,只浓缩成最最朴素的三个字——江南好!(指生个性化诵读)
4、一首《忆江南》,寥寥27个字,却一唱三叹,字字浸满了诗人对江南景、人深深眷恋的情。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深情诵读全词。(配乐)
5、闭上眼睛,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里。(背诵)
(三)忆江南之往事
1、江南为官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值得回忆的事情却太多太多,我们刚才学的只是《忆江南》其一,还有其二、其三!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迁移学法:我们分组学习这两首词,用刚才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来自学。
3、指读。
4、从这两首词中你看出了词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5、何日又去月中寻桂?何日重到钱塘看潮?何日再品那醉人的美酒?何日再赏吴娃优美的舞姿?——(引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生接读)
6、那抹不掉、忘不了的江南情啊!诵读三首词。(配乐诵读)
四、欣赏歌曲拓展延情
1、词有曲调,可以用来吟唱。想听吗?
2、播放《忆江南》曲子听吟唱。
板书:
忆江南
词牌名
景
情
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在读出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在读中学生领略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独特的美景。尤其是在品味“能不忆江南?”这个反问句时我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深刻的感悟到诗人对江南的无限的赞叹和思念之情!但本节课中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诗文表面,无法走入诗人创作的精神世界,我应该多准备教材外的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
《江南》教学设计 篇7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科江等七个生字,理解江,叶,北是左右结构。能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字义以及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朗读,以及引导分析课文,以江南都有些什么?为中心问题,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分析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发现江南的美,同时在句子中完成生字词的读音以及意思教学,最后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江南美景,感受诗歌语言的美。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何田田”、“戏”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古诗,谁来读题目。(指名读)我们要注意南的读音,因为他是一个鼻音。出示字卡(南)(指名读,齐读课题)
2、江南是个地方,它位于长江中下游,江苏安徽的南浙江北部。它是什么样的呢,一起看看(出示江南风景图)这就是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
小朋友们,江南的美景远不止这些,江南的小荷塘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想看看吗?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让你的同桌给你提提意见。
3、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指名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等他读完了,我们评评他读的好不好。(指名读,学生评价)
5、齐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
同学们读的真好,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首古诗,谁来读第一句。(指名读)
小朋友们看图,图上的两个人在干什么?
1、谁来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从这句中你能发现江南有些什么吗?
(1)莲蓬,(板书)你从哪知道的,(江南可采莲)这里的莲就是莲蓬的意思,莲蓬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出莲蓬(荷花的花蕊,花谢了后成为莲蓬可以吃)
(2)荷叶,你从哪看出有荷叶?荷叶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图片)你怎么知道荷叶是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很茂密),能从诗中找到句子吗?“什么是何田田”(出示图片)就是荷叶层层叠叠的样子,“何”表示惊叹,你能读好吗。(指名读)老师还能从一个地方看出赞叹,你们知道吗,就是感叹号,它表示句子中带有感叹,赞叹的语气.
(4)这一片挨着一片的荷叶真美,从这幅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荷花),大诗人杨万里有句诗写的是这样地荷叶荷花,一起读一读。
(3)那你现在能读好这句吗?(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
小朋友们江南除了茂盛层叠的荷叶还有些什么呢,你能从图上找到吗?
(一)出示“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从这句中你又能发现江南有什么?
(1)鱼,出示鱼,(甲骨文图形以及汉字)分析字形。
(2)你从哪看出有鱼,鱼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句子读一读。
(3)什么是“戏”,为什么不说游而说戏呢?(鱼儿的可爱的调皮)如果你是小鱼,你会做什么游戏呢?(捉迷藏,你追我,我追你)
那么“鱼戏莲叶间”是什么意思呢?鱼儿可高兴了,到哪去戏的呢?一会到东一会到西,书上怎么说的?你愿意做条快乐的小鱼把教室当成荷塘,演一演吗?你的心情怎样。
(4)那么你能读出鱼儿的.快乐吗?
(二)藕是什么样的呢?文中没有提到藕,你怎么知道的?(荷花的茎)
(三)荷花,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四)采莲人,你从哪看出来有人,图和古诗中,“采”说明有人。
(五)船和水,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能根据图给我们介绍江南这个荷塘吗?
(江南是好地方,有莲蓬,茂盛的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快乐的鱼还有美丽的荷花)
3、江南有是个有水有荷叶还有小鱼,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江南看看。出示图片并配以采莲曲。指名朗读,齐读,试背。
4、学完这首古诗你想说些什么?
四、指导书写
小朋友们,江南真美,你们读得也很美,那么想把江南这两个字写美吗?
江,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字,你观察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下好它。学生书空(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描红并书写。
板书
莲péng
荷叶
鱼美
荷花
采莲人
水
《江南》教学设计 篇8
一、课程题目:《江南》
二、教材分析
《江南》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情景的古诗,选自《汉乐府》。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文章大量运用了反复的句式,体现出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描绘了江南采莲热闹欢乐的场面,从鱼儿嬉戏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采莲人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学生已经学完拼音,掌握了用拼音认识生字的方法。他们有阅读的兴趣,喜欢读书,只是没有朗读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江、南”等九个生字,三点水和草字头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正确书写“可、东”两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按照小组读、情景代入读等方式,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增加古诗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可、东”俩字。
教学难点:感悟“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诗意,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东南西北”方位卡片、小鱼卡片、莲花卡片
七、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师:有这样一个地方,在那里河流一条连着一条,池塘一片连着一片,每年夏天荷花都你拥我挤地争着开放,是不是非常美呀,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去这个美丽的地方,那么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呀要做(课件出示题目——“江南”)
(二)板书课题
1、指名读,齐读课题。
2、学习“江”、“南”这两个字。想想“江”字的`偏旁是什么?想一想江南与什么有关?
二、初读课文
(一)巧设情景,通过“吟诵门”的形式,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二)前后两个同学自读课文,考察解决生字的方法
提示: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举手请教老师或者其他同学
三、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学生指明读引入“莲”“南”两个字
“莲”是一种水生植物,所以是草字头。
“南”前鼻音
2.学生指明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3.以小组为单位读,其他同学予以评价。
4、教师领读,注意情感、语调与停顿。
5、再次指明读,教师评价。
6、着重读“莲叶何田田”,体会荷塘的美景和采莲的欢乐。
7、班级齐读,教师评价。
8、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小鱼及莲花的角色,边读边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真实的景象,再现“鱼戏莲叶间”的场景,教师评价。
(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展示)
以“采莲”的方式检查生字认读,班级齐读——指明读——教师复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
指导写字:可东
(一)以采莲结束,乘船回家创设情景,只有正确写好这两个生字才能上船,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
(二)讲师讲解生字,学生举起右手在空中跟写
1、“可”一笔横,二笔竖,三笔横折,四笔横,五笔竖钩
竖钩第一次学习,强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右边,学生复写。
“东”一笔横,二笔撇折,三笔竖钩
区别和“可”字竖钩的不同,强电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竖中线上,学生复写。
2、教师再次板书,学生空中复写。
3、学生单独复写,教师评价。
(三)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课本描红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四)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学生练习写生字后师点评。
五、升华主题,表达感情
下面渔夫说那现在我要带你们回家啦,游玩了那么美丽的江南,你们相对江南说些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以下体会表达以下几种感情:1、江南真美丽,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2、江南这么美,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江南看一看。)
六、布置作业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可”“东”两个字。
3、搜集其他与莲花有关的古诗,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江南》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好:美好。
旧曾谙旧曾:以前、过去。
谙:熟悉。
红胜火胜:胜过、强过。
忆江南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
(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板书设计】
日出
江花
红胜火
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春来
江水
绿如蓝
《江南》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读背全文。
2、理解大意,掌握学习古诗基方法。
3、体悟情感,积累经典。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2、体悟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题目。这个题目很有趣,大家听好啦。如果说美酒叫琼浆,美食叫琼酥,美花叫琼葩,美玉叫琼瑶,美貌叫琼姿,美文叫琼章,那么,海南为什么简称琼?(因为海南美)海南很美,神秘浪漫的天涯海角,风情万种的三亚,举世瞩目的博鳌……阳光,沙滩,海浪,椰林,还有热情的海南人。
海南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春意浓。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胜日寻春单元,去诗中寻找春之美。
板书课题。读题。绝句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出示杜牧简介。
我们在读经典时,关注一下作者的生平,对更好地掌握诗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整体把握,概读全诗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
3、划上节奏依节奏读
4、全班齐读
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江南春)江南春景如何?(美)。
二、咬文嚼字,细读全诗
真要品出江南美,还需要我们到每一句里去咬文嚼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出示第一句,读:千里莺啼绿映红
a、拿出笔来,从这句诗里选一个字,围绕江南春景,咬一咬,嚼一嚼,写一个词,或写一句话,想像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写一段话。
b、江南春当然美,你看,千里都是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呢。(让学生质疑,千里并非实数,而是概数,极言多。)
原来,这个“千里”,并非“一千里”,而是“处处”的意思。其实,古诗词中,千、万、九等数字都代表很大、很多等意,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诗句可由学生自己回顾出来: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里共婵娟。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等。)
假如说我们海南椰林多,那就是:(千里椰林;)碧浪多,那就是:(万里碧浪。)
c、怎么读,才能读出“千里”之感。(生读,拖长“千里”)
d、江南美,声美色也美。
2、出示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同学们,第一句诗被同学们嚼得有声有色,我们再来品品第二句(生动笔,发挥想象,品第二句图景)。
“水村山郭”是静默的,“酒旗”是招展的,这一句,被同学们字斟句酌,又嚼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怎么读才能读出静动之变。(生读,低读静高音读动)
3、出示第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a、读读这两句诗,你能围绕江南春景,写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吗?烟雨蒙蒙,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轻轻地,缥缈的声音读
b、这里又有一个数字:“四百八十”,南朝是不是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呢?在《南史·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说明南朝的寺庙有五百余所,杜牧应该写“南朝五百余座寺,多少楼台风雨中”,不是更多吗?(生猜测)
同学们的猜测有很多,的确,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古人对四八这两个数字是比较喜欢的`。比如“四”,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纸墨笔砚为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为文人四艺,天下为四海。可见古人对四字情有独钟。“八”字就更多了,你知道哪些含数字八的成语?(友情深:八拜之交,官清廉:八府巡按;会周旋:八面玲珑;很威风:八面威风;神通广大:八仙过海;很有才华:才高八斗)另外,佛经里也常用“四万八千”来形容极多,比如:“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等。在这里用“四百八十寺”,既是古人用数字的习惯,又暗合佛语里以“四八”表示多之意。
南朝建了这么多庙宇,历经风雨,依旧是红墙碧瓦、画栋雕梁、钟声悠扬,在这迷蒙的雨雾中,若隐若现,若明若暗,更添一种迷离之美,历史之美。
c、这两句,
4、小结:回顾全诗,短短二十八字,诗人却从多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江南春景,(引读,并指导学生读出动静声色等)
江南春美,声美色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生)
江南春美,静美动也美(师):水村山郭酒旗风(生)
江南春美,晴美雨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
5、齐读全诗,要读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明有暗,要读出诗人的赞美之意。
三、争议主题,深读全诗。
同学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人觉得最后两句诗应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加上问号,同学们觉得有什么变化?(还有几座庙宇亭台存在这蒙蒙烟雨之中呢?)
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明确:南朝是我国历史上兴亡更替最快的朝代,南朝大修寺院,想用佛教的一些理念来约束民众,但因大量修建寺庙而劳民伤财,适得其反。兴亡更替,物是人非,原来金碧辉煌的庙宇,历经风雨,所剩无几,这些庙宇,它们若能做诗,它会说_____________;
(创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________风雨中。)可填“兴亡”“沧桑”“忧伤”“感慨”“教训”
如果是这样理解,再读全诗,你们觉得前两句应该怎么读?(赞美之情)后两句该怎么读(感慨之意)
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泛读美句。
杜牧笔下的江南,很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诗人是怎么写江南的。(课件出示:)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美景)
苏轼: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美酒)
韦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美人)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美忆)
皇甫松: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美梦)
生读,大致概括出括号里的内容。
总结:江南美,海南美,中华大地,处处美。诗美,读诗的人更美。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到更多的诗词,能感受更多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江南春绝句
杜牧
江南声美、色美、静美、动美、晴美、雨美。
《江南》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学习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中写景之语朗读分析,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式
自学引导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先学内容。
2、梳理课文层次。
3、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作者及《桃花扇》
2、教师补充补充介绍相关知识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层次。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三、达标学习
1、梳理课文层次。
(1)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2)学生概括本曲内容。
(3)教师明确本文层次:
《哀江南》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课文由七支曲子组成。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寓寄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诗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1)《哀江南》这套曲子是如何借景抒情的?请大家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哀江南》这套曲子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自开篇头两句以后,前六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这六支曲子集中笔墨写景,一气贯穿,层层蓄势,使第七支曲子的抒情水到渠成,猛然瀑发,动人心魄。先铺写景物,寓情于景;后直抒胸臆,慷慨悲歌。这是我国古典戏曲常用的艺术手法,它与诗歌的借景抒情有着明显的不同。
(2)这套曲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哀江南》就是始终围绕一个“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的亡国之痛。
(3)背诵曲词,深入体会。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清代伟大的戏曲家孔尚任《桃花扇》的结尾曲《哀江南》。《桃花扇》整体上是“借离合之情,言兴亡之感”。而《哀江南》就是始终围绕一个“哀”字,以情景交融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一个爱国志士的亡国之痛,这是《桃花扇》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南洪北孔”,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佳话。如果可能的话,大家课外可以阅读《桃花扇》全剧,进一步感受全剧的艺术魅力。我现在就是有一个愿望,如果我在南京工作的话,我一定和同学们一起,到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走一走,从课堂上的文化走向现实中的文化,一同感受南京这座古都所蕴含的魅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三维设计》。
《江南》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江南》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记住字形,理解新词。
2、初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指导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难点: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南、鱼”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
4、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可采莲莲叶田田鱼戏间西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别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
采莲:采摘莲子
戏:游戏、嬉戏
二、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工。口头组词:长江、江水、江南
南:下面的里面不是羊,口头组词。
可:注意笔顺,最后写竖钩。口头组词。
鱼:上面像鱼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北:右面先写撇,左不出头。
实施修改意见
了解江南
重点指导“鱼、西”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录像出示有关江南一带风光、山水的内容,使学生对江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实施修改意见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选做:
课外阅读:描写江南的景色。
实施修改意见
生字加拼音写2遍
教学札记
《江南》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认识新部件,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第书写4个生字,感受汉字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古诗展示的美好意境,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课件(诗文画面)、朗读录音带。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与背诵课文。
四、建议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就请大家一起看动画片!(播放江南荷塘美景)
2、观察表达,你看到了什么地方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二)初读全诗,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初读全诗,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相互比赛读生字。
3、教师检测掌握生字情况。
4、齐读全诗。
(三)再读全诗,了解诗意。
1、抽学生读诗句,采取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2、请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画面,心情怎么样。
(四)指导朗读、背诵。
1、自由练习读诗,一边练习读一边想画面。
2、采用多种形式比赛读。
3、背诵诗歌。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特别指导学生写好“采”和“鱼”两个字。
六、板书。
12、江南
鱼
鱼
莲叶
鱼
鱼
《江南》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江南》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旧曾谙红胜火忆江南
好:美好旧曾:以前、过去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美景大自然)
板书设计: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教学设计 篇17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2、自主学习(7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理解情况。
3、合作探究(11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4、展示交流(20分钟):
①学生说出诗的题目意思及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②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意思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出示ppt并点拨。
5、巩固提升(18分钟)
①巩固:学生6分钟内自主完成个别字词的理解,学生点评,教师针对问题指导。
②检测:学生6分钟完成《练习册》10页4、5题,组长检查点评。③拓展: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课间交流,教师点拨。
6、总结评价(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获得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五、板书设计
忧国写今:黄莺、水乡、山城、酒旗
忧民怀古:南朝覆灭的感叹
六、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不太容易,教师需加强引导,让学生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江南教学设计06-04
《江南》教学设计03-03
江南教学设计06-05
《江南》教学设计06-10
忆江南的教学设计03-08
哀江南教学设计04-22
《忆江南》教学设计07-04
忆江南优秀教学设计02-15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17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