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时间:2021-12-01 17:31: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旋转与角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旋转与角》是北师版数学第七册第24—25页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了图形的旋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出平角和周角。为下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打基础。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并进一步感知了图形的旋转。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五、教学准备:

  活动角、PPT课件等

  六、教学活动流程

  一)问题导入,复习旧知

  1、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了角。你还记得什么是角吗?角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同学们记得可真清楚,是的,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课件展示出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学生举例说以说身边的“角”。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尝试操作,感悟新知

  1、老师这里有一个活动角,我现在固定其中一条边,旋转另一条边,得到一个角。接着旋转,还能得到不同的角。(课件演示)你能像老师这样旋转你手中的活动角,得到一个角吗?试试看。(学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角)

  2、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课件出示)

  3、老师还发现有几个同学通过旋转得到的角和大家的不太一样,一起来看一看。

  (展示学生用学具旋转得到的平角和周角)

  4、交流讨论:这两个图形是不是角呢?

  三)合作探究,掌握新知

  1、学生带着疑问,再次拿出学具动手试一试,旋转出以上两种图形,并想一想这样的图形是不是角。

  2、小组合作,再次交流、研究。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介绍平角,并做及时判断。

  ①请学生说出平角的特征,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②判断: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③请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平角的存在。

  4.课件出示周角的图形。

  ①请学生说出周角的特征,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②判断: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③请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周角的存在。

  四)综合运用,巩固拓展

  1.说一说生活的平角和周角。

  2、基本练习: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一题。

  3、思维训练:画出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设计意图: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课堂小结

  师:时间过的真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总结即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旋转与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2.四年级《旋转与角》教学设计

3.《旋转红黄蓝》教学设计

4.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5.画角教学设计13篇

6.《校园一角》教学设计

7.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8.平移与旋转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