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土中国》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1
一、学情分析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收录的14篇论文是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的,当时面对的群体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学生,尽管相比较于专业性的学术著作,在内容和语言上相对通俗易懂和雅俗共赏,但是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既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又出现了大量的专业理论和抽象的学术概念,因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阅读的浓厚兴趣和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我们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尤为关键,让学生明确阅读《乡土中国》要重点读什么,为什么读,怎么读。这就涉及到了阅读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阅读依据
我认为,阅读《乡土中国》的依据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有关整本书的阅读要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加以调整、创新。
《课程标准》要求“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树立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也对阅读《乡土中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阅读指导。1、要有阅读的“预期“;2先”粗“后”细“,逐步推进;3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4关注作者研究的思路;5反复阅读,积极思考。因为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不再赘述。
在研究如何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前,我先阅读了《中学语文》《语文教学通讯》等教学杂志上的有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专业论文,认真研究了全国其他省市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同时又吸纳了我们前期进行的《平凡世界》的阅读思路和方法,制订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设计与实施方法。
三、阅读设计
1、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教师要深入阅读和思考,广泛收集与《乡土中国》有关的文献资料,影像视频等进行细致地学习与研究,形成自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和思考。这样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果我们老师没有细致深入的研究,对文章具有宏观的把握和详尽的了解,就很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所以作为老师必须作为阅读的先行者,而不是泛泛地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几章的阅读,然后简单的设置几个问题草草完事。
2、阅读整本书,还需要时间的保障。现在的高中生学业负担很重,每天的自习时间和零星时间十分有限,而这些时间学生大部分用于完成作业,很难再抽出时间进行阅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和学校或年级为学生争取阅读的时间,每周有固定的阅读课,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阅读质量。我们现在已经和年级协商好,每周的周二下午三、四节课作为阅读课。
3、《乡村中国》的学术性比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
(1)兴趣激发
阅读兴趣是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重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有效展开的重要保障。学生只要具有了阅读兴趣,就能够自觉主动找时间阅读,并进行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列举现实中的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在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与书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会认识到阅读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的重要作用了。
我们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兴趣,如: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那么重视“衣锦还乡“和”落叶归根“?
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城里买了房子,安了家,但是他们的父母还是喜欢住在农村?
为什么在国外一到节日,人们大多选择旅游度假,而我们中国选择回家探亲?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喜欢问对方的年龄、家乡、工作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国外往往却被认为是个人的隐私?
我们也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了解《乡土中国》的思想意义和学术价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们下载了《读书乡土中国》《特别呈现》费孝通第一集、第二集,《静读乡土中国》(上下)《乡土中国》(中国结婚为何要门当户对)等,在学习时适当播放。
(2)任务驱动
设置阅读任务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把握阅读重点,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的必要手段。阅读任务往往是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在阅读每一章节时,我们教师要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关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维度命制题目,题目既有对文章内容深度理解,又要密切联系现实,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积极作用。于是我们可以采取阅读打卡,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阅读指导。
如指导阅读《乡村本色》这一章节,我们设置了下列问题作为阅读的任务。
费孝通先生在文章开头第一段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通读文章,概括出“乡土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认为我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是什么?试据此论证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
(3)分享展示
分享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成果的肯定,通过分享学生能够学习到彼此的优点,能够较快的提升自我的研究能力。因此要定期集中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可以是对设置问题的有效、全面、深刻的分析,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学术性小论文,让学生在收获中体验学者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表述方式。
四、阅读思考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文章阅读,它是一个系统性的阅读,涉及阅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我们教师有效的指导是整本书阅读有效开展的前提,而学生能够保持阅读兴趣,提升思维能力这是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在阅读中我们坚持“阅读中心明确”“每课一得”“渐进重复”的原则,避免泛泛而读,避免浅尝辄止的阅读。这就要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脚踏实地,精读、研读和重读。
五、阅读打卡样本
《乡土中国》第一章阅读打卡
1、填空
(1)本章的标题是(乡土本色)。
(2)在社会学里,我们把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叫做(礼俗)社会,而把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叫做(法理)社会。
(3)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4)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2、问答题
费孝通先生在文章开头第一段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通读文章,概括出“乡土性”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土气不流动群聚熟悉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举例论证举例略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在《乡土中国》第一章中费孝通先生认为我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是什么?试据此论证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原因见文章第9页。
城镇化政策的可行性:
(1)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要也越来越高,个人拥有的小面积土地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财富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2)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原先只能靠人力来完成的工程,现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完成,将大量人力解放出来。
(3)社会稳定,法律逐步完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往往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端。
(4)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工作不再单一,从事农业生产不再农民的唯一选择。
3自我阅读思考,可以从文章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语言特点进行思考分析。(不少于80字)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2
■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和成书。
2、通过与文学作品的目录比对,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进而感受学术著作的内容。
3、通过讨论思考,总结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
■ 学习重难点
1、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学术概念的不同。
2、通过思考,总结表达学习《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或价值。
■ 学习过程
(一)勾连现实,激趣导入
1、看图感受:
①中国人见缝插针地种菜。
②中国庞大而复杂的家谱。——比对欧美相对简单的家庭关系和称呼。
2、联系生活:结合你的生活和体验,还有哪些带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中国的春运,中国大妈爱跳广场舞;中国人喜欢托熟人找关系;“ 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入土为安” 的观念根深蒂固;……
3、深入思考:为什么?
关键词:农耕社会的传统、乡土情结、儒家文化的影响。
(二)了解作者,走进《乡土中国》
1、了解作者:
费孝通先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是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1947年,他出版了关于社会学经典之作《乡土中国》。
2、《乡土中国》写于70多年前。我们通过自己阅读来了解这本书的成书,拉近与这本书的距离。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重刊序言》和《后记》,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乡土中国》共___篇论文,是从_________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____问题,专从_________本身来发挥,来追究________的特点。它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_____,尝试回答“_____________”这个问题。
【参考】《乡土中国》共14篇论文,是从“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它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具有排他性,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3、学习任务二:
小组讨论:《乡土中国》的核心是“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为什么用“乡土”这个概念,而不用我们熟悉的“农村”“乡村”?
师引导:比较综合。①农村与城市相对应:《后记》第一段“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 。所以“农村”主要是一个经济概念,表明的是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经济活动方式。②我们常说向往“乡村生活”。所以“乡村”主要是一个社区概念,强调的是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③“乡土情结”是我们语境中一个很熟悉的词汇。“乡土”则具有更多的文化意义,强调的是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因此,以“乡土”命名更符合本书的传统文化意蕴。
【补充】从学术背景来看,他一九三五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曾师从吴文藻、史禄国等社会学名师;一九三八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并获博士学位,曾师从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并且,从《乡土中国》一书中,还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儒家经典文献熟习非常。从实践背景来看,除其本人生于斯土长于斯地外,在本书成书前,他在广西、云南进行了大量的田地调查工作,对中国乡村社会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体会。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他敢于另起炉灶、新开中国乡村社会学的基础。
4、小结:
所以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乡土社会”这个概念,进而形成系列文章,汇编成《乡土中国》,成为一本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体系的社会学著作。
(三)初识概念,了解学术著作
1、看书本的目录:
学习任务三:
小组合作研究:
①阅读本书目录,了解基本概念。
②比对右边的目录,说说不同。——来自《魔戒》第一部《魔戒现身》
③结合《重刊序言》和《后记》,归纳《乡土中国》中概念的来源(或研究方法)。
2、齐读《重刊序言》中的三句话:
①“我是一面探索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
②“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③“它并不是虚构,也不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
3、小结:
幻想小说的虚构性;概念①直接来源是作者的“乡村社会学”的讲课内容,是边探索边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②根本来源是通过认识形成的概念。——学术研究或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的不同。
(四)反思现代,体悟学术经典
1、学习任务四:
思考表达:
有人曾提出疑问:《乡土中国》的出版时间是1947年,中国社会大部分已经从“乡土”走向“现代”,学习《乡土中国》会不会过时了呢?把你的理由写成一段话,不少于140字。
2、要点引导:乡土的中国 乡土中的国 中国的乡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与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在这样一个飞奔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可能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过去、我们的历史的河流。只有现在的民族是最薄的民族、是最没有希望的民族,因为你没有办法找到过去,你也没有办法从中吸取各种经验和教训。——梁鸿)
3、阅读提升:
梁鸿《中国在梁庄》(前言)
它(乡村)是我生命中最深沉而又最痛苦的情感,我无法不注视它,无法不关心它,尤其是,当它,及千千万万个它,越来越被看作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又是什么时候起,一想起那日渐荒凉、寂寞的乡村,想起那在城市黑暗边缘忙碌,在火车站奋力挤拼的无数的农民工,就有悲怆欲哭的感觉?这一切,都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或许,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关心中国乡村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五)介绍方法,学会学术阅读
1、2019年的高中语文新课本高一必修教材(上册)中P80—P81,有以下一些阅读策略的指导:
①要有阅读的“预期”。是为了了解乡村历史和文化?为了学习一些社会学研究方法?为解决当今农村问题寻求答案?
②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③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④关注作者的研究思路。
⑤反复阅读,积极思考。
2、批注法介绍:以《红楼梦》脂砚斋本为例。
(六)课堂总结
费孝通:我们对于自己文化的传统,必须要有一个全盘清理。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把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这生活方式中所养成的观念加以说明。有了这笔清清楚楚的账才能使我们走下一步时不致再像目前这样的艰难而浪费了。所以,我们也应该认认真真研读这本《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3
一、课程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提出:“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本堂课完成的是“勾画圈点,争取读懂”“反复阅读,把握”这样的目的和任务。它以学生预习的初次批注为前提,以学生的初读感受作为教学起点,以批读的对象、方式作为抓手指导学生以提要钩玄的方式把握学术著作的行文思路和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改革新理念,能体现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他根据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这本书由14篇文章构成“论文集”,在五六万字的规模下容纳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厘清概念,继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等各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读懂读通这本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二节导读课,针对单篇单章节的精读。学生此前多未接受批读训练,没有形成批读习惯,批读较不规范。如果有批读,也大多呈现为感悟式批读,批读方法和类型较单一,对象不明确。韩愈《进学解》中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本课旨在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并能总结方法,学以致用,达到能力的迁移和保持。
四、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2、学会如何批注学术文章
教学重点: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批注示范,总结批读;
学以致用,拓展批读。
教学难点:语料助推,拓展批读。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学生材料:《<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导学案
教学环境:学生4——6人组成小组
七、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
教学活动一:导入思考,引出批读
1、教师活动一:
情感导入《乡土中国》,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提要,要就是提炼文章的结构脉络。钩玄,就是探求精深的道理。
教学目标展示
本节课以“乡土本色”一文为例
从情感导入,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更乐于阅读本文2分钟
教学活动二:把握思路,预备批读;
教师活动: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指明“论点”概念,明确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提要——记事者必提其要
2、布置任务:向组内同学展示你的思维导图,推出一份你们认为最棒的,并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一:交流思维导图,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提供自己的思维导图真正读懂文章,要做到提要钩玄,首先要“提要”才能为后续批注提供理解基础10分钟
教学活动三:批注示范,归纳方法;
钩玄——纂言者必钩其玄
教师活动:请归纳出导学案中的批注角度
学生活动二:归纳能总结学术文章的批注方法,展示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回答,总结归纳并板书
让学生从自学过程中真正感知批注方式5
分钟
教学活动四:学生展示,互相点评
教师活动:请根据刚才学习的批注方法,结合助推资料,对书中“阅读导引”涉及的句子及核心概念进行批注。(5分钟)
学生活动三:批注并展示,互相点评欣赏。
教师活动:点拨评价趁热打铁,课上批注并展示,让学生学以致用15
分钟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四种学术著作的批注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方法在今后阅读更多作品。总结回顾3分钟
八、任务布置
1、在两周时间内完成14篇文章的批注;
2、有选择地对书中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
3、对自己感兴趣、读有所得之处进行批注(不少于50条);
4、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讨的问题列出来(3—5个);
5、同桌之间交换批注文字;
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乡土中国》批读记录单,并就如何批注学术著作进行总结(200字左右)。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4
■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第四课时,在前面,学生已经通过三课时的学习,对整本书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学习,包括概念理解,逻辑思路梳理,重点问题分析讨论。学生前期对本书的掌握是否扎实,对本课有着重要影响,本课时的研学建立在前三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本书中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关于“家”的文化传统。
2、了解对本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掌握研读的一些方法。
3、拓展迁移,联系个人体验和社会生活,深入理解本书的概念、观点,并找到深层学习的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 教学重点和难点
拓展迁移,由浅入深,由感受体验到理性深入,激发学习兴趣,探寻深入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方向。
■ 教学准备
1、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备注: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7月第一版,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
2、筹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每组4—8人。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通过前三课时的学习,对费孝通先生及其《乡土中国》一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本书中的很多学术概念进行了学习理解,分析梳理了全书的逻辑思路和各章节的内在联系,讨论解决了读书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更在第三课时跟随解老师对“差序格局”进行了重点研讨,今天,我们将一起努力,围绕“家”这个范畴,探寻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二)体验与感受:看视频,找差异
1、看视频,谈不同。
活动一:看“中国妈妈和美国妈妈差异”小视频,谈一谈差异在哪里。
活动设计思路:这个小视频形式独特,内容有趣,切中同学们生活体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通过同学发言直观谈感受的方式,体会浅层学习中“体验与感受”的着力点。
2、分小组,列表格。
活动二:学习小组研究讨论,通过列表格方式,比较详细列举各方面问题中中美妈妈的差异。
(例如:学习问题,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工作问题,家务劳动等等)
活动设计思路:通过列表格,使同学们熟悉家庭生活大概涉及哪些方面,理性分析中外现代家庭对母子(母女)关系处理的差异,用中西比较的方式思考家的问题,内容贴近同学们生活,并且,使同学们认识到列表格等学习方式,可以让结论更理性和全面,引出下面量化研究的研习方法。
(三)深入与细化:量表研学
1、关于中美妈妈的不同,同学们能找到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是如何论述的吗?
如:“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而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第26页)
2、学习任务一:那么,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认为西洋家庭和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有什么差异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填写量表。
学习任务设计思路:通过设计简单量表,对比中西家庭差异,掌握应用简单量表方法,体会研习文本内容深入的方法。
将同学们的结论整合,得出相对理性科学的结论。
(四)思考与批判:发现问题
整本书阅读过程,是从初识体验,理解把握,到深入思考的过程。我们的思维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的一个升级过程,只有走到“怎么样”这一步,才能让我们的学习得到提升,才能去思考“对不对”“有什么用”的问题。
学习任务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围绕本书中“家”这个问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对不对”“有什么用”的问题?列出问题。
例:“现代中国家庭是否延续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特性?”
……
学习任务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方式,围绕“家”这个小概念,完成整本书阅读学习目标中“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和“了解本书的学术价值”的引导与思考,结合本书内容,拓展迁移,联系实际生活,锻炼阅读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批判意识,激发研究兴趣,为下一步确定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做铺垫。
(五)迁移与拓展:完成《乡土中国》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学习任务三:围绕“家”(或“家庭”“家族”),确定《乡土中国》研究性学习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比如《家族》 一篇,其结论主要是基于中国传统家庭的调查,我们可以结合读过的相关文学作品,联系本文所学知识,去分析这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中国传统大家庭。我们一起来试试从这个角度拟定一个研究题目。
步骤一
教师引导:确定研究题目思路,完成开题报告表格。
1、 研究对象的确定:关键词“家”(或者“家庭”“家族”)。
2、 范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现代中国的家庭。
3、 角度:横向,固定时期;纵向,发展变化。
4、 语文研究价值方向:古典文学作品,或者现当代文学作品。
5、 部分相关文学作品举例: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祝福》、曹禺《雷雨》、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
如,通过现实体验和新闻、影视剧、艺术作品总结分析的思路,示例选题《现代中国家庭的发展轨迹和趋势》;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结合自身经验和分析,示例选题《小说<红楼梦>中家庭关系研究》……
步骤二
交流讨论,填写表格。
(表格附后)
步骤三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展示,修改,教师指导评价。
学习任务设计思路:以《开题报告》为载体,学有深度,学有所用,进可完成此项研究性学习,真正开启高中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退可明确思路,初涉课题、论文,为下一步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六)作业布置
小组讨论,可以围绕“礼治”“诉讼”“权力”“道德”等角度,继续进行其他方向研究。(浙江省瓯海中学 郭金玉)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增进对农村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2.掌握先“粗”后“细”的.学术著作阅读方法。
3.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4.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5.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重点: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
2.掌握先“粗”后“细”的学术著作阅读方法。
3.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4.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难点:1.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2.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作者费孝通先生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提出许多具有启发性和影响力的观点。让我们共同开启《乡土中国》的阅读之旅。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掌握学术著作先“粗”后“细”的阅读方法。
2.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
3.学会用创作思维导图的方法来理清《乡土中国》的知识体系。
4.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1.阅读《乡土中国》全书,掌握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社科类学术著作的经验。
2.抓住书中的关键概念,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把握作者的逻辑思路,理清著作的知识体系。
3.品味《乡土中国》的写作特色。
三、学习活动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早年赴英留学,1938年学成回国。曾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
(二)《乡土中国》阅读建议
《乡土中国》是一部社科类学术著作,同学们之前很少接触学术著作,可能不知如何着手。在此,给同学们一些阅读建议:
1.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1)粗读
①阅读“序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阅读《乡土中国》的“序言”和“后记”,我们可以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写作背景:20世纪40年代后期,费孝通在西南联大等校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他不喜欢用现有的教材,而是独立思考和探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学生。后来,应《世纪评论》之约,费孝通将授课内容进行整理,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写作目的: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②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
社科类著作的目录,一般都比较明晰,主要的观点往往会出现在章节标题中。我们阅读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就能对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有粗略的了解。
阅读《乡土中国》一书的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除了“重刊序言”和“后记”之外,《乡土中国》包括14篇文章,分别是《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阅读了目录中的文章标题,再结合我们在“序言”和“后记”中了解到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内容,我们可以大致断定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谈论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涉及文字的使用、社会结构、道德观念、传统感情、宗法制度、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③浏览正文,快速跳读,对全书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
在浏览正文时,我们可以这样做:留意每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那里往往会出现观点;看到阐述观点或定义概念的句子,顺手勾画下来;其它部分可以一目十行,进行跳读,知其大意即可。
以上讲的是粗读。我们通过粗读形成对全书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有了,就会产生对这本书的疑问点和兴趣点,也就产生了阅读期待。带着这样的期待去阅读,会有更好的阅读效果。就像学者温儒敏先生所说的:“‘粗读’是必要的头道‘工序’,为整个阅读做准备的。如同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先看看地图,确定方位,有什么景点或者生活设施心里有数,游览的计划也就慢慢形成了。”
(2)细读
细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深入的阅读,注重概念、材料、论证、推理等要素,深入思考,不断提炼。
我们以《差序格局》这一篇文章为例,来说说“细读”需要注意的方面。
我们需要关注作者提出的概念。在这一章节中,作者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差序格局”,作者用它来指称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格局。“差序格局”是指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更好地说明差序格局,举出另一个可与之构成对比的概念,就是“团体格局”。“团体格局”是用来指称西洋社会结构格局的概念。
我们在细读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区分观点与材料,看一看作者是如何用材料来支撑观点的。在《差序格局》这篇文章中,费孝通运用了丰富的材料,包括生活经验、历史事实、民间俗语、《红楼梦》中的情节、《论语》《大学》中的名言等。我们在细读文章的时候,需要弄明白作者为何使用这些材料,他用这些材料验证了什么样的观点。
我们在细读时还可以关注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他使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在《差序格局》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比喻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细读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分析作者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在《差序格局》中,作者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这一结论。这种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理论的推理方法,是归纳的推理方法。
2.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学术著作往往会提出一些重要的概念,然后从理论上进行阐释。阅读《乡土中国》,要特别关注其中的重要概念,如“礼俗社会”“差序格局”“无讼”“无为政治”等。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序言里说:“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理解书中的核心概念,找到作者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工具,就等于掌握了阅读学术类著作的钥匙。借助这把钥匙,我们就能够把握全书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学术研究的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和理解核心概念呢?
①留意目录中的核心概念。
《乡土中国》的目录包含一些核心概念,如“差序格局”“无讼”等等。我们在读目录时,可以留心记下这些核心概念,把它们抓住。
②勾画正文中的核心概念,思考其产生的语境、内涵,以及作者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
在阅读正文时,我们也要时时留意概念。碰到概念,我们先区分它是一般概念还是核心概念?如果是核心概念,我们要将它勾画下来,并且思考:这个概念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中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的?
③在对比中理解核心概念。
在《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作者提出许多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并且往往同时提出指称其它社会的对应概念。比如作者分别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这两个概念来分别表示乡土社会结构和西洋社会结构的格局。在两者的对比中,每个概念各自的内涵就更加清晰了。我们在理解某一个核心概念时,可以尝试找到与它构成对比的另一个概念,在比较中更好地理解每一个概念。
教材上有《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个表格,梳理作者用来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并结合作者的论述理解它的含义。
④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乡土中国》中的很多概念都具有紧密的关联。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差序格局”和“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两个概念就具有紧密的联系。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就是:“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道德观念是依社会格局而决定的,有“差序格局”这样的社会结构格局,就自然会有“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如果能将书中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弄清楚,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知识体系。
⑤反复阅读,查阅资料,联系经验,促进理解。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反复阅读,联系上下文,用心推敲它的含义,或者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如词典、百科全书等,促进我们对概念的理解。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极思考,促进对著作的理解。
3.创作思维导图,把握知识体系。
《乡土中国》的正文包括14篇文章,作者在每一篇文章都提出了一些观点。而这14篇文章又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在阅读每一篇文章之后,应该想一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怎样的内容?在阅读全书之后,也应该想一想:这些文章分别讲到乡土社会哪些方面的特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你可以将你的思考结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当你在读完每一篇文章时,请尝试画一个思维导图来概括这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你认为某几篇文章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们是在讲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时,你也可以尝试用一个思维导图去概括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当你阅读完整本书时,你可以回顾之前画过的思维导图,利用这些思维导图去思考、去分析全书各篇文章的联系。这时,你可以进一步尝试画一个总的思维导图,来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示例:
画思维导图有很多好处。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的效率。《乡土中国》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当你的阅读不断推进时,有可能会将前面的内容遗忘。这时你看一看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便可以比较快速地回忆起前面文章的内容,而不必再重读文章。通过思维导图,我们不仅能够整体地把握某些章节的内容,而且能够将章节的内容勾连起来,进而把握全书的知识体系。在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顾、提炼、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创作思维导图时需要注意什么?
①独立完成。
思维导图创作的过程,就是我们个人对这本书再阅读、再思考、再总结的过程,我们应该独立完成,而不要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别人画的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去参考、借鉴,以此来优化自己的思维导图,但不应用别人的思考来代替自己的思考。
②呈现概念、观点。
在阅读《乡土中国》时,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每一篇中都提出了一些关键概念,阐明了一些观点。为了将概念解释得更清晰,让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材料,例如民俗调查的案例、历史事实、生活经验、经典著作原文、民间俗语等。当我们画思维导图时,只需要呈现关键的概念、主要的观点即可,不必涉及材料。
③语言准确,凝练。
画思维导图时,应该尽量用准确、凝练的语言去概括作者的观点。
4.品读文章,感受写作特色。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我们读起来却并不觉得枯燥难懂,而是感觉它非常通俗自然、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我们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拓展视野、了解一些社会学的知识之外,还可以从文章品读的角度入手,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从中借鉴一些写作方面的经验。
①论点鲜明。
《乡土中国》的每一篇文章都集中解决一个问题,而且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观点的凝练表达。例如我们读到“差序格局”这个标题,就能够明确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读到“无讼”这个标题,就能够明确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乡土社会维持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诉讼等等。
②事例丰富而贴切。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事例,并且这些事例都能够很好地验证作者的论点。例如在《礼治秩序》一文中,作者提到抗战时期自己在乡下的经历:孩子啼哭不止,自己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老太太利用生活经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个事例能够很好地论证作者的观点:乡土社会的生活很少变动,后人可以用前人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很多问题,所以乡土社会里的人敬畏传统、主动地服膺于传统。作者运用贴切的事例,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他的观点,也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③引用旧典翻出新意。
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不少传统典籍文献,并且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去解读它们,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文中,作者引用了《论语》中孔子对“仁”的不同解释,指出《论语》中“仁”这个观念并没有非常确定的解释,“仁”其实是一系列私人间道德要素的总和,这表明在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作者善于将旧典翻出新意,将旧典纳入到自己的论述体系之中,使人读到之后往往眼前一亮。
④比喻巧妙。
《乡土中国》里有不少巧妙的比喻,例如:在《差序格局》一文中,作者将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比喻成捆柴,将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比喻成石头丢在水面上的一圈圈波纹;在《无讼》这篇文章中,作者用足球比赛来比喻礼治秩序的性质。这样比喻都十分形象,是对抽象理论的生动说明。
⑤善于对比。
作者在文中经常对比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的诸多不同。这种对比展现了作者开阔的视野与宏观的思考,也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不同社会类型的特点。
⑥语言通俗自然。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著作,但我们读来却不感到枯燥和艰涩。作者用通俗易懂、朴实自然的语言向读者阐明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不凡的语言功力。
(三)反馈与评价
1.阅读学术著作宜先粗读、后细读,那么粗读和细读分别指什么?
2.阅读《乡土中国》要关注核心概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抓住和理解核心概念呢?
参考答案:
1.粗读主要包括三点:①阅读“序言”“后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②浏览目录,大体了解著作的基本内容和章节结构;③浏览正文,快速跳读,对全书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
细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深入的阅读,注重概念、材料、论证、推理等要素,深入思考,不断提炼。
2.①留意目录中的核心概念;
②勾画正文中的核心概念,思考其产生的语境、内涵,以及作者如何围绕它展开论析;
③在对比中理解核心概念;
④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
⑤反复阅读,查阅资料,联系经验,促进理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展开阅读,也希望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学术著作阅读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课后作业
1.阅读《乡土中国》,创作篇章及全书的思维导图。
2.完成教材上的《乡土中国》概念对比表,并为每一个概念做简要注释。
六、板书设计
《乡土中国》阅读建议
1.先“粗”后“细”,逐步推进。
2.抓住核心概念,找出概念间的联系。
3.创作思维导图,把握知识体系。
4.品读文章,感受写作特色。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阅读序言与后记,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及社会贡献,感受作者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学术精神。
2、宏观把握《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主旨,并对社会学有初步了解。
3、基本了解阅读《乡土中国》的意义与方法,明确整本书阅读的阶段任务。
【学习准备】
1、学生完成《乡土中国》序言及后记的阅读,并在自己有感触、有疑惑的地方做标识,准备在课上交流。
2、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有意收集民国年间学术大师的照片与事迹,以增强课堂的活跃度(建议阅读岳南的《南渡北归》)。
【学习评价】
能概述费孝通的学术历程与成就,能说出《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及意义价值。
【学习过程】
一、慧眼鉴英雄,伟业伴磨难
1、导入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社会学领域,费孝通先生绝对配得上“大师”这一头衔。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细细品读费先生的著作,慢慢走近这位大师。
2、屏幕上出现五位学术名流的照片,让同学们猜一猜哪位是费孝通先生。
吴文藻((1901—1985)梁思成(1901—1972)钱钟书(1910—1998)费孝通(1910—2005)季羡林(1911—2009)
明确:这五位学界泰斗依次是吴文藻、梁思成、钱钟书、费孝通、季羡林。(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教师在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做如下几点补充:(1)吴文藻先生是费孝通的社会学老师,梁思成、钱钟书都曾与费孝通共事,季羡林曾与费孝通同学。他们都是中国学界的泰斗。
(2)这些照片都是几位学术泰斗年轻时的照片,学者不必既老又丑。
(3)因为长期从事思考,这些学者都很长寿,外界对于科学精英早逝的报道是片面概括。
3、请一位同学描绘费孝通的外貌特征。
明确:设置这一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不求统一答案。
4、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成就与贡献。
明确:先请学生复述《<乡土中国>整本阅读“学教评”》(以下简称《学教评》)里对费孝通的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学术成就: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奠基者,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曾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直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生考试还经常将这些书上的概念术语作为高频考点。
(2)社会贡献:费孝通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经他指导的苏南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3)文化贡献:费孝通先生晚年时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球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4)出示费孝通秘书张冠生对费孝通一生的概括语: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张冠生《费孝通传》)
二、读序言后记,瞰全书概貌
温儒敏先生说,读学术类书籍先要粗读。而了解全书内容最快的方式是速读书的序言、后记和目录。现在我们就《乡土中国》一书的序言和后记做一些交流。
提问与交流1:《重刊序言》里交代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1)《乡土中国》的内容来自给学生讲课的讲稿;
(2)《乡土中国》的写法不同于作者之前的作品,是从具体社会里提取一些概念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
提问与交流2:读完《后记》,大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有了哪些了解?
明确:(1)社会学由哲学发展而来,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孔德和斯宾塞是社会学的早期研究者;
(2)社会学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它与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界限很难区分;
(3)因为界限模糊,社会学一度遭人歧视,社会学研究有责任振兴这门学科;
(4)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学将来还有可能继续分化。
教师补充:(1)社会学三巨头是卡尔马克思、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2)马克斯韦伯为“社会学”所下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提问与交流3:浏览全书目录之后,你能推测《乡土中国》的大体内容吗?
明确:从目录来看,《乡土中国》一书重在分析中国基层
提问与交流4:《后记》中对瑶山调查悲惨经历的记述给了你哪些启迪?
明确:(1)对于社会学而言,田野调查极为重要,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第一手的研究材料,但田野调查又是极其艰辛的,有时还非常危险。
(2)费先生叙述这件往事时,态度严谨客观,没有刻意渲染,又能表明自己对逝者的悲痛以及对前妻学术贡献的尊重。
(3)作为一流学者,费孝通身上既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又有谦和稳重的治学态度。
三、论读书方法,明学习任务。
1、学术类书籍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1)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3)细读,逐字逐句,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
(4)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5)重读,每次会有不同的感悟。
2、思维导图解析。
(1)何谓思维导图?
[明确]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
(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3)出示范例,讲解思维导图绘制的关键点。
3、明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大体学习进程。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乡土中国》一书的课堂学习时间为9课时,0、5个学分。根据《乡土中国》各章节之间联结的紧密度,可以划分为6部分,设计为6课时;再依据整本书阅读的规律和检测要求,另外设置3课时。具体如下表所示,开展整本书阅读期间,可以按照此进度进行。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是建立在“熟悉”的基础上,分别从乡土社会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需要文字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共同体现了乡土社会的文化特点。学习时要把握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紧密关联,学会梳理文章脉络,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文本进行精细化阅读和整体把握。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面对面的社群”“语言”等概念,把握文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明确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支撑观点所运用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两篇文章的内在联系,学会梳理文本。
文化传承与理解:思考文字下乡在当下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1、梳理两篇文章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
2、思考文字下乡在当下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初读印象
要求:读完《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圈画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并对下面的概念进行解释。
面对面的社群语言、文化特殊语言、空间阻隔、时间阻隔
牛刀小试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x、
1、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愚”是指他们智力不足或有缺陷。
2、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在这里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
3、文字虽然是“间接接触”,但是它能够完全地传情达意。
4、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语言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5、富于学习的能力是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
6、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的记忆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相差不大。
7、乡土社会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间传授无缺。
8、文字下乡缺乏必要的基础,无论乡土社会如何变化,都不需要文字。
文脉梳理
1、用原文中的词语补全思维导图,清晰呈现出作者的论证思路
合作探究
要求:
(1)写下自己的理解,与小组同学分享;
(2)把自己与小组同学交流的收获记录下来;
(3)小组长整理后形成本组最佳成果,并在全班展示,师生共评。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文字下乡》开头写我带学生下乡时一位小姐把包谷当作麦子的事,有什么作用?
任务二:作者说,“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作者“总难甘服”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你认为,从基层上看,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什么?综合《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的内容进行分析。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乡土中国》中的核心概念。
(二)提出并研讨《乡土中国》中未充分讨论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
简单回顾各篇的关键词。教师示范,几句话概括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然后请学生快速回顾各篇内容,再简单总结全书的整体结构。
(二)案例分析
1.提出案例,PPT展示故事梗概。
2.分析村主任打人事件中,双方的是非对错。
(1)联系《无讼》,分析“理”与“礼”不同,法理社会是“合法违法”,而礼俗社会是“是非”,以及情理。
(2)联系《家族》,乡村社会是父系小家族,重男轻女,村主任有四个女儿没儿子,庆来骂他断子绝孙,是严重的侮辱,所以他要踢伤庆来。
扩展讨论:重男轻女,是劳动力问题,更是宗教文化性质的,与祭祀相关。“香火”意味着祭祀。提示学生可以扩展阅读费孝通《江村经济》第三章,里面专门有一节讲这一问题。
3.分析村主任权力的性质。
联系《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可知村主任兼有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还有长老权力的惯性残留。
4.分析礼治社会中冲突的解决方法。
(1)李公安的调解,是按礼还是按法?
礼法兼用,以礼为主。他自己买点心,假装是村主任买的,送给秋菊,试图维护双方的面子。这解释了《无讼》一篇中的调解方法。
(2)扩展讨论:面子是什么?
按《名实的分离》一篇中的说法,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村主任不批地,说有文件,秋菊要文件看,这是不信任,不给面子。如果心中明明怀疑没有文件,表面上还是尊重村主任权威,村主任说有就当是有,这才是“表面的无违”,就是“给面子”。
秋菊要的说法是什么?是赔礼道歉,也跟面子有关。村主任内心不服,还是同意按李公安的调解给钱,这是给李公安面子。秋菊难产,庆来叫不来在别村演戏看戏的村民,村主任能叫来,因为村主任面子大。秋菊抱着刚满月的孩子亲自去请村主任喝满月酒,这是给村主任面子。
(3)秋菊和村主任和解了吗?
这次冲突以人情平衡的方式解决了。《血缘与地缘》一篇指出“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互相地拖欠着未还的人情”。解决冲突的方法,可以靠复仇,也可以靠对方的施恩。按照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滋贺秀三的说法,传统中国人的诉讼所要维持的是一种“常识性的正义衡平感觉”(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4)扩展讨论:村主任回来后会怎样?
这一部分可以讨论村主任是否还能有威信继续开展工作,村主任是否又因此与秋菊一家结怨等。也可以布置为课后思考题。
5.乡土社会未来的方向。
在秋菊与村主任已经和解的情况下,警车开来带走了村主任,那么法律的介入是不是多余的?
法律的介入呈现了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但是法律代表了未来的方向,介入并非多余。有的小组之前在报告中提出,乡土社会将由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合一。费孝通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是看重本民族文化个性的。但是未来怎样,需要时间来证明。
(三)结语
这节课我们用《乡土中国》中的概念进行案例分析,并且对费孝通没有展开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扩展研究,但是乡土社会是极其复杂的。我读《平凡的世界》,主角孙少平有句话,说农村的社会“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深觉认同。乡村是非常复杂的,费孝通的14篇文章也只是14个侧面,我们虽然对费孝通文中没有展开的几个概念又进行了扩展性探讨,但是仍旧是窥豹一斑。大家可以做一些扩展阅读,比如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三章《家》、(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上海三联书店20xx年版)第一章《面子》、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等。
(四)布置作业
1.对课上提出的一些概念比如男尊女卑、面子、人情进行探讨,写一篇小论文。
2.模仿《乡土中国》,试写一节《城市中国》或《城市上海》《里弄上海》。
作业的反馈放在第8课时中处理。
附学生作业片段:
上海人“不响”的本领也许是在石库门的拥挤中习得的。极强的流动性减少了地方文化对人的牵扯,反而使这个小县城被异乡文化一次次冲刷,个体数量的增加使得人口密度极大,西洋和中式的混合建筑——石库门,应运而生。这份拥挤并没有血缘使之合理化、纳入可以忍受的范畴,生活中无数的摩擦和碰撞之下,我们能做的只有将最有可能起冲突的、公的领域不断缩小,个人管个人的利益。集体被切成了小小的一块一块,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的波纹也在被压缩。精细到了什么程度?石库门里的水表,精准到了每一个洗手台,自家的只管自家的跳,这是北方人无法想象的“细致”,却也是他们无法想象的“见外”。我们尽量不亏欠他人,人情在商业社会里不再是维持关系的麻绳,每个人心中的那杆秤要求我们“拎得清”,要想想做出每个决定,说每句话“划不划得来”,“不响”也就成了我们在动荡中站稳脚跟的屏障。热闹的石库门内,是无处不在的界限感;陌生人社会表面的冰冷下,是上海人生活的精明。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篇9
读理论性比较强的书籍时,我们常常会感觉文字只是从我们眼前一掠而过了,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脑海。所以读完之后,脑中还会感觉空无一物。如何借助批读来深入我们对此学术专著的理解,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上一堂课我们讲过了批注的分类,同时带领大家为“差序格局”这一主题做了批注,通过批注为差序格局下了定义。我们梳理一下我们在为“差序格局”定义时经过的思维路径(如下图):
画出这样的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每一个章节的内容,这也是在批读中使用整理归纳法得到的成果。下面介绍几种用批注促理解的思维方法:
一、整理归纳法
根据《<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每个章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和每一页提出的问题,勾画跟核心概念相关的信息,并以批注序号的形式梳理其特性,同时要理解作者所举的例子和所打的比方背后要说明的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旁。所有信息搜集完成并筛选组合后,在该章节的最前面写下核心概念的定义。
二、理论演绎法
看到一句理论性非常强的话,不要紧张,可以在这句话框架下借由举例帮助自己理解。比如,P59,原文:“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你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批注:宜家里面直接躺在展示大床上睡着的人,说不定觉得自己是为了家里奔波才那么累的,该睡个好觉!
也可以用图像来帮助自己理解,差序格局的水波纹图,就是一个好方法。
三、联系迁移法
将读到的内容与自己以前的经验相联系,无论是与以往的经验相同还是相悖,都能激发思考,促进我们对该著作更深刻的理解。
如,P56,原文:“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联系迁移后,想到郭德纲相声里的话:“穷人在十字街头耍十把钢钩,钩不着至亲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弄刀枪棍棒,打不散无义亲朋。”中国人所谓世态炎凉,尽在于此。这也是典型的感想型批注。
四、质疑追问法
质疑追问是我们阅读学术研究报告最应该使用的方法,此方法的背后是批判性思维在作支撑。我们常用的批判性思维“黄金三问”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这个说法能成立吗?(停下来)
2.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找替代)
3.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合理化)
如,P57,原文:“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
问第一个问题:这个说法能成立吗?我们是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吗?
回答:是的,感觉日常生活中从乡土中成长起来的很多人都是自我主义的,比如不系链子遛狗的人,比如在小区消防通道停车的人。此处可批注:自我主义和个人主义有何差别?
问第二个问题: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
回答:在“富于伸缩性的网络”中似乎没有,能够不以自我为中心的通常是公民教育之下的人们。
问第三个问题: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自我主义的成立需要公私关系不分明,且不会受到来自社会的指责(社会也适应此种格局),就可能一直持续。
每一次的提问和回答,都是帮助自己深入理解的过程。
另一种追问质疑法是根据“金字塔原则”来确定的,它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1.是什么?(作者给出的判断是什么?判断中的关键词定义是什么?)
2.真的是这样吗?(这一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容易默认的东西,反思我们一贯的经验、脑子里暗含的关键假设)
3.为什么?追问产生的原因、成立的条件。
4.怎么样?追问此判断会带来的影响,此判断和观点可能获得的评价。
如,P59,原文:“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一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先问自己,这个判断是什么?
是指西洋社会里没有其他的群体,最重要的群体就是国家,也就是说西方其实是倾向于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
真的是这样吗?可以回想自己所了解到的西方社会的内容。比如消防员是一份职业而不是属于军队,可以根据专业情况决定去或者不去;比如家庭只指父母及子女……而子女到了成年也必须离开家去独立生活……
为什么?西方社会并不依赖土地,成立国家的方式也与我们不同……
这些思考都可以批注在你的书上。
五、联想补充法
由于《乡土中国》写于20世纪40年代,今天的有些情况在那时还没有出现。我们可以在一个章节的大框架下把我们了解到的符合原文判断的东西补充上去,以使得过去的理论得到延展。
比如,P55,原文:“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过去人们靠种地为生,自给自足,最常见的人际关系就是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但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种越来越多,除了亲属(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之外,还有业缘关系,因工作而形成的人际交往关系。我们就可以将其批注在旁,思考它是不是也符合差序格局的几个特性。
使用以上几种方法,我们的批注就可以更加有力度,我们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了。
批读展示课前准备表及课后评价表
批读展示将以《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为主,请按照前面的方法在本章节(P62-P68)做好批注,并写下你在阅读此一章节时没有解决、准备向大家提出的问题。
批注展示活动小组评价表
小组序号有趣之处有疑之处有得之处补充之处
解释会心一笑即为趣,批注中的哪些让你觉得有意思?对原文产生了真正的疑惑,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批注看,本书是否解决了生活中或其他阅读中的某些困惑?有没有借助工具书或其他书籍或生活经验对原文进行补充?
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也就是如此,通过分享,我们的治学过程可以更加有趣,有深度。祝愿大家能找到整本书阅读的趣味所在!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06-08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10-08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7篇07-27
《乡土中国》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05-30
乡土情结教学设计04-02
《乡土情结》的教学设计06-12
《乡土画家》教学设计12-10
乡土情结 教案教学设计12-06
《乡土情》优秀教学设计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