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3 17:41: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设计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一起长大的玩具》《捅马蜂窝》《海鸥乔那坦》

  《一起长大的玩具》

  二、教学目标

  1、能在理解文中抒情、议论语句的基础上,解读文章的主旨。

  2、认识玩具与时代、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3、品味语言情味,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2、了解金波的文学常识。

  3、识记和理解文章的生字生词。

  四、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1、读了课文后,你能告诉我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吗?

  2、你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吗?

  研读与赏析

  1、作者感到猪蹄儿灯的制作过程是“最大的乐趣”,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朗读课文,找出表达“我”对儿时玩具喜爱的句子,说说我喜爱的原因。

  3、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学法指导

  1、阅读时要把握好三种玩具的不同侧重点。“猪蹄儿灯”在“制”,“陀螺”在“抽”,“兔儿爷”在“玩赏”,喜欢的原因各有不同。

  2、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儿童情趣,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描述事物。

  3、建议课外调查成年人儿童时期喜爱的玩具,并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话题。

  4、作者时代离我们比较远,建议查找资料辅助理解。

  全文依据玩具类别自然分成了三部分。每部分既可独立成文,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玩具,都能体现童趣。玩具是自己做的,玩耍方式是自己创造的`。做着玩着,我们就慢慢长大了。它们身上都凝聚着创造者的创造和才华。这些玩具反映着民俗民情。在这些玩具上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那个年代的物质水平、文化水平决定了玩具的特征。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研读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具。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作者感情,感悟游戏与玩具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合作完成课文研读与文本质疑。

  【教学难点】

  体会玩具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感。

  【教学安排】

  1、课前交流作者及他生活的时代的有关资料。

  2、分小组完成课文研读和文本探究。

  3、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谈玩具与时代的变迁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很多东西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例如:红宝书、红袖章、毛主席像章……这是生活在我们的爸爸妈妈的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熟悉的东西,可今天的我们却只能偶尔从爸妈的嘴中听说这些名词。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几个吗?

  学生自由举例,老师适当拓展,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东西因为他们强烈的时代性,从而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特性,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回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对那段生活的怀念,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交流自己所查到的金波及其生活的时代的相关资料。

  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进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多为儿童文学作品。

  (让学生查找金波及他童年时的生活的相关资料,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文本探究质疑中能更深入地研读课文,真正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速读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可结合课文内容谈原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分组研读课文。

  学生分组研读课文的三个部分,各组确定研读的方向,并作出研读笔记,在全班交流。例如,研读《猪蹄儿灯》这个部分的同学,可研究灯的制作过程和灯的使用方法。研究方向可以不一样,但要能形成一个初具雏形的研究报告。

  (这个部分是想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研读课文,来使学生对于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自主选定研读的方向又可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地进行自主阅读。)

  2、文本探究质疑。

  ①作者对于这些玩具是何种感情?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②这些玩具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文章的主题。

  ③作者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应该很多,为什么他只选择这三样?这三样玩具有什么代表性?

  引导学生探究选材的问题,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些问题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第二个问题,重在让学生学会结合作者的经历去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1、你小时候玩过些什么玩具?可曾亲手制作过玩具?谈谈你制作玩具的苦与乐。

  2、你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金波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并在研究中体会成长与玩具,时代与玩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