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学设计1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教学设计1,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12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性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教学重点:
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教学准备: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生欣赏歌曲录音。
2、学生自由说欣赏录音后的感受。
3、导语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自己看书,听着录音机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的卡片。
4、同位互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读文整体感知内容。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学生边读边想、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
2、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5、齐读最后一小节
6、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7、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四、指导朗读、入境融情。
1、下面,我们来朗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朗读。
3、分组朗读、讨论:在交流自已喜欢的段落的基础上,就自已喜欢的这小节谈谈体会。
4、分组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指名朗读课文。
2、唱国歌,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二、依照规律、指导书写。
1、有共性规律的字:学生独立观察,讨论规律。
2、重点指导的字:鸿、豁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巩固。
1、朗读课文,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
2、积累词语。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听写词语。
四、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北京》教学设计12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北京奥运会的快乐和令人留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奥运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吧。闭幕式大家都看了吗?印象如何?
(幼儿相互讨论,并回答)
闭幕式之后人们就要离开北京,跟北京说再见了,那么,除了快乐之外,人们还会有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2、板书课题——《再见了,北京!》,齐读课题。
3、师:2008年,北京举办盛大的奥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奥运会,人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从课文里,我们来看看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
提问:
1、你从课文中了解了那些内容?
2、提出自读要求:
⑴读准生字。
⑵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大声练读。
2、教学生字词
(1)划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的字词、短句,以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在音、形、义上做介绍
3、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4、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将学生提出的难读的长句子,以教师范读、学生比赛读的形式,保证全部同学能正确、流利地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小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生字,学习生字的读音、结构、难写之处、组词。全班交流。
3、场:共六画,左右结构。名:共六画,上下结构。米:共六画,独体字。
4、学生描红,仿影,完成《习字册》。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北京》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情感目标:指导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教学重点: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指导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读一读。
比较金丝猴面颊腹部乳白色缕缕金丝披散赠送设立
耀眼夺目高雅华贵惧怕酷暑忍耐拒绝率领机构猛禽
逃之夭夭机警大肆砍伐濒临灭绝珍稀动物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丢字,把句子读流利。
较难度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读书情况。
1.指个别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大家评议,纠正字音。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1)写金丝猴外形漂亮。
(2)写金丝猴的生活方式:活动、吃实物。
(3)写金丝猴的生活的方式。
(4)写金丝猴是我国的珍稀动物,要加以保护。
四、完成课后一题。
1.读题,说说干什么?
2.默读课文,用——画样子语句,用~~画食物语句,用()标出写敌害的语句。
3.口头说一说。
五、讨论:为什么金丝猴为“国宝”。
1.金丝猴浑身是宝。
2.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现在已经濒临灭绝。
3.世界上任何人只有来到中国才能看到金丝猴。
板书设计:
外形漂亮
16国宝金丝猴珍稀动物加以保护
生活方式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利用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了解了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同时也了解了金丝猴珍贵的原因。尤其到课的最后10分钟,随着学生对金丝猴了解的深入,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保护之情,呈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北京》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韵文意思的基础上,读熟韵文。
2、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习生字“上、下、大、小、也”,熟练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通过帖字游戏,让学生掌握“上、下、大、小、也”的音、形、义。学会口头组词。
教学难点:通过师范写,生仔细观察,指导生字“上、下”的书写。
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领着大家来到一个“对子”的世界,大家想去看看吗?
二、学课文:
1、请学生看大屏幕,师范读课文、
师领读课文
2、 师讲解课文意思:在这篇课文中,藏着一些对子,你能找到吗?
估计:上——下 多——少
对策:如果生答不上来,就告诉学生一个,然后让学生自己找。
3、师与学生一起对读课文,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师大声,学生小声朗诵课文、,边看黑板边打节奏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字
1、师出示生字卡片,“上、下、大、小、也”让学生认读音节领读生字,先指优等生拼,再指后进生拼。
2、游戏,找朋友。师把音节写在黑板上,发给学生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上、下、大、小、也”, 让学生给生字找朋友。
学生会很兴奋,提醒学生先拼读音节,再去贴生字,一定要想好了再贴。
(生自由活动)
3、提问读:顺指、倒指、打乱次序指、
4、你能组从中任选一个字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吗?
指名生组词语。指导:先说我选哪个字,然后再组词。
四、指导“上、 下”的书写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的笔顺跟随,然后指名说笔顺。注意,让学生便打手势边说。–︱— 横、竖、大横
2、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小横正好写在横中线上,稍微往上斜;竖正好写在书中线上 ,大横一定要写得长一点。
3、生看老师范写,师板书。生仔细观察
4、学生描两个红色的 ,自己独立写一个,师巡视指导。
5、用同样方法指导“下”字的书写,注意提醒,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横。
6、大屏幕展示写得好的字,问学生好在哪?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估计:1)会读课文了2)会写“上下)了。
六、作业: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
把本节课学的生字各写一行
《北京》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
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
1. 模拟课文情节:
(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
(3)“‘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4)“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2. 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课文,正音。
2. 学习本课生字。
3. 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四、细读文章,交流感想
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内容
1. 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
2. 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1)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2)体会、感悟。
(3)指导朗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
1. 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
2. 默读课文这部分,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
3. 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
(1)小声读一读。
(2)你又有什么体会?
(3)想象这时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4)假如是你,你知道吗?
4. 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如果没有这沉默,就不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不懂得去珍惜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三、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
板书
3. 可贵的沉默
父母──孩子
《北京》教学设计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标: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
1.边读边划。(用不同的标记)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2.作者的两次感受: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
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
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
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
我北京老人
迷路耐心指路,驮到终点热心助人
给别人让座给我让座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
教学反思:
在写作写法上,学生知道的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的词语能够写出自己的感受。
《北京》教学设计17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十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语言。
4、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感情。
5、能把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想法写下来。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如果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有时好心也会办坏事。让学生产生热爱和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收到危害”这句话的意思,并体会带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自然界有着自然界不可改变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自然界法则的故事。
板书课题:14、自然界之道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新词
1、要求:请大家自由读故事,借助生字表及字典读准字音。
2、提示:读正确的同学将课后的生字朋友的名字读一读。
3、激发兴趣: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1)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词语:
提示:边读边思考:哪个词语的意思不懂。
4、提示:把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做到读流利。带着生字新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5、谁愿意把你的朗读成果展示给大家?
6、引导: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记忆字形。
2、谁来把你最好的记字方法展示给大家?
3、激发兴趣:让我们为他们找找朋友吧!
4、引导:观察每个生字,你觉得在写的时候哪些字的哪些地方要提醒大家?
四、讲一讲身边违反自然界规律的故事同孩子们一起分享。
五.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
朗读课文,通顺流利。
书写本课生字并组词语,看谁写得漂亮、组得多!
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文本分析:这篇课文用实实在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打动人的故事。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北京》教学设计18
一、教学要求
1、认读一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能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了解我国西部贫困山区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教育的落后,产生关注我国西部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眼泪”这句话的意思,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四、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资料、事例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冰激凌也有眼泪吗?它为什么落泪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1、认读生字
2、查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3、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 精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1)默读课文
(2)为什么说“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泪水”?
3、全班交流
(1)可结合收集的资料谈感受,教师引导
(2)引导揣摩青年教师的心理
a、面对生活的艰苦,工作的劳累,朋友产生了什么想法?
b、当他了解到学生连冰激凌都没有见过时,他的心情怎样?(用笔画下来)(读读孩子们说的话)会想些什么呢?说一说。
c、当这位教师买来冰激凌,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他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
d、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读到同学写的那篇作文时,老师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又会想些什么?读到这里,你的心情如何呢?
4、浏览全文,再次体会“冰激凌也很感动,也留着白色的泪水”。
5、小结:在我们看来极其普通的冰激凌就让孩子们那么激动,难怪老师的心情如此复杂,也让我们的心难以平静。
(四)、拓展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师收集到的有关西部贫困地区的情况吧。(课件出示图片)
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课堂总结:在这贫困落后的地方,孩子们仍然渴求着知识,他们要用知识改变家乡的面貌。我们呢,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应该这样去做呢?
板书设计 冰激凌的眼泪
知难而退 无法平静 稍稍安慰
《北京》教学设计19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3.能结合自己参加的家务劳动,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劳动吗?劳动后你们什么心情?一个小朋友干完家务后,他说:味道果然不同!这是怎么一会回事呢?请打开书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
汇报:小刚帮助爷爷培育豆角和丝瓜;当他吃到自己参与培育的豆角时,觉得味道鲜美,特别好吃。
2.正确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音:瓜蔓结束嚼着夹了一根差别
自由读文,注意读准音,断对句
小组互读检测------班中抽读检测指导
三.细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普普通通的豆角,小刚吃了却说“味道果然不同,真是鲜美极了。”试着画一画相关的的句子。
2.仔细读读你画的句子,想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他每天帮助爷爷浇水、除草、还是过一次肥。
走的时候,他带了几条丝瓜和一书包豆角,这些都是小刚自己动手摘的。
3.集体交流,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四、口语交际。
说说你参加过哪些家务劳动(帮助大人买菜、做饭、洗碗、收拾房间、给花浇水等),你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你做了这些家务,为什么很高兴呢?
五、小结。
读了小刚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24味道果然不同
板书设计:
亲手培育
品尝劳动成果味道果然不同
亲手采摘
《北京》教学设计110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一、再读课文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⑴ 点击课件,展示xx以及xx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⑵ 说说你看了什么?
⑶ 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⑷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⑸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⑵ 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⑶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⑷ 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⑸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⑴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⑵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⑶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⑷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⑸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北京》教学设计111
教学目标
知识
认读8个字(其中2个多音字)
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
思品
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抗日军民同甘共苦、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能写出课文表现白求恩的两件事。
教学难点:
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抗日军民同甘共苦、乐于助人的品质。
查阅资料:
查阅关于白求恩的有关资料。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数 1
教学要求 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抗日军民同甘共苦、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白求恩与孩子〉这篇课文,谁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白求恩。
生自由介绍,老师做适当补充。
二、 自由读文,进行预习
1、初读课文,达到文通句顺。
2、认读课后字词。蘸、袖、捏、埋、氛(一声)
多音字:大 (dà dài) 埋(mán mái)
3、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划分段落,同学评判
5、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汇报,大家讨论评判。
三、 再读课文,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觉得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简单的写一写。
学生自学
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朴素 不挑剔
四、 拓展延伸
打开语文实践活动8,读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自学后,讨论汇报。
1.读短文,争取把短文读正确。
2.独立完成后面的问题。
3.集体交流。
①从课文中找出“陆续”“继续”“连续”这三个词语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用法,然后选择合适的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2)演出就要开始了,观众们( )走进了剧场。
(3)由于意外情况的出现,比赛在暂时中断后,又( )进行。
4、读画横线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联系短文内容,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然后填空。
《北京》教学设计112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会10个认读字。
能力
能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简要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思品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课文赞扬了沉香爱母亲、救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简要讲述故事。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简要讲述故事。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阅资料
查阅有关资料。 看电视剧《宝莲灯》。
教、学具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
一、启发阅读兴趣。
1、谁知道《沉香救母》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今天我们要读读《沉香救母》故事的原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读原文比看电视、听人说的收获大多了。现在请你们打开书40页,自己读一遍课文。
二、自学课文,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我们读课文前,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
①自学认读字表中的字。
②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自学带注音的字。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准备与同学交流。
③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集体交流。
①谁能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英俊倜傥 文采斐然 怅然离去 思忖再三 蟠桃会
萱花开山神斧 怒不可遏 伉俪
②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第一段(1——3)书生刘向与仙女华岳三娘结为伉俪。刘向进京赶考,一举中榜,三娘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之下。三娘生下了沉香并恳求夜叉将他偷偷送到刘向身边。
第二段(4——6)沉香救母的艰难历程。_
第三段(7—8)沉香斧劈华山,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不能像课文那样详细,也不能讲成一两句话概括的课文主要内容,可以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主要要把句子说通顺、连贯。
自己先练习讲——然后俩人一组讲评出一人——组内比赛——最后展示
四、再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敬佩谁?
五、推荐《中国神话故事》
《北京》教学设计113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10个认读字。
能力;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及进行评价人物练习,使学生受到关爱他人、关爱父母的教育。
思品: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教育学生知道感恩。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查阅资料:查阅有关母亲节的资料。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3课《鲁本的秘密》。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是啊,鲁本的秘密是什么呢?既然是秘密,他为了保守秘密又是怎样做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新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从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秘密萌生——秘密攒钱——秘密实现)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急切;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升华情感
讨论:你认为鲁本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北京》教学设计114
教学目标
知识
1、认读1字。
2、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大天堂”看到的景象。
能力:懂得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地写出来。
思品: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天堂的特美丽,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就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鸟的天堂、
二、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了哪些景或物?
2、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部分?说一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三、质疑激趣,变序导入
1、作者2次去鸟的天堂,不同时间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一棵大榕树。第二次:众鸟欢闹)
2、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
3、质疑: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存疑:这些问题通过读书去解决。
四、感受榕树特点,体会静态的美
1、读一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大、茂盛)
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画、思、议
3、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重点理解课文7、8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
五、释疑,感受众鸟欢闹的动态美。
1、释疑: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朋友说这就是鸟的天堂,我看到的是大榕树,没看到一只鸟。
2、所以第二次经过时作者说我的眼睛骗了我。
3、引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体会鸟儿欢乐的场面。
5、有感情的朗读。
6、释疑,你怎样来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全文,提问:为什么说这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 大 独木成林
茂盛
生命颤动
鸟 欢 鸣叫飞扑
多
应接不暇
《北京》教学设计115
通过学习《在金牌面前》,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3个字(含1个多音字)
能力目标
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情感目标
能过详细复述这个故事。理解卢茨。朗格珍视友谊、在金牌面前忘掉自我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体会卢茨。朗格珍视友谊、在金牌面前忘掉自我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能够对卢茨。朗格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一、激情导入
1.简介美国黑人田径明星,近代奥运史上伟大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的有关资料
2.引出课题。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准字音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同学或老师。
(2)读准投影上词语的读音。
谬论淘汰铸造友谊甚嚣尘上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4)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1)再读课文,读不同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不同请教同学。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读认为难读通的句子。
三、了解内容
1.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在什么情况下卢茨。朗格怎样做的结果如何?
(1)教师可给出提示
(2)学生根据提示试着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2.详细复述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记住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2)用自己的话或书中的语言试着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复述清楚。
(3)在小组中复述。
(4)选择一两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3.你对卢茨。朗格在比赛中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1)结合课文内容、查阅的资料、生活中的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2)组织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段话。
【《北京》教学设计1】相关文章:
最新数学必修1教学设计模板12-29
最新人教必修1数学教学设计12-28
《采薇》1课时教学设计12-11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15篇)01-05
识字1《姓氏歌》教学设计(精选5篇)03-03
背影教学设计与反思1课时10-19
《北京》课件设计05-03
高一语文必修1《雨巷》教学设计12-04
《识字1》的课件设计05-03
《识字1》教学反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