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动手动脑能力及归纳出分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算理、“整体”与“个体”的转化,化未知为己知。
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抽象后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理解“1”表示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交流谈话法、操作合作法。
教具准备:
课件、纸卡片、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理解分数
二、动手动脑、交流合作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
(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 + 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
(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
(2)比一比。
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
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
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
(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 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四人小组讨论)。
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数形结合
1、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2、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四、强化新知、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本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两道题。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通过叙述分数的意义和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练习,可以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动画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本课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本课教学时,学生做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时,稍有困难,通过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99页——100页例1、例2、和例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一、复习准备。
填空
1)7/8的分数单位是()
2)5/9里面有( )个1/9
3)4/7里面有4个( )
4)3个1/5是( )
5)5个1/5是( ),1里面有()个1/4,有( )个1/8。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三、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1:哥哥、妹妹共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1)列式: 2/8+1/8=
(2)试做,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汇报:2个1/8加1个1/8是3个1/8,就是3/8
(4)师用课件演示2/8+1/8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5)练一练:2/8+5/8= 2/6+3/6=
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呢?
小结: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解决问题2: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块西瓜的几分之几?
(1)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再交流是怎么计算的。
(2)汇报:2个1/8减1个1/8是1个1/8,就是1/8
(3)练一练:4/6—3/6= 5/9—2/9= 6/7—3/7=
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发现了什么呢?
小结: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3、解决问题3:这个西瓜还剩几分之几?
(1)师:怎样列式?一个西瓜该用多少来表示?
(2)列式:1—3/8=
小组思考并讨论:怎样计算?
(3)汇报交流:1看作 8/8来计算。
(4)师用课件演示1—3/8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1减几分之几的算理。
(5)练一练:1—1/4= 1—2/7=
小结: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4、看书第99—100的例2、和例3质疑。
四、括展应用。
1、做课本练习二十三的第1、2、3题。
2、一张长方形色纸,小红做小旗用了3/7,剪纸花用了2/7,用去了这张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有几种填法?
()/9+( )/9=8/9 ( )/8—( )/8=1/8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为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以整数的加减法为依托,使学生明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通过猜测、设想、尝试等方式,逐步探索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总结计算方法,并能对结果会灵活处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体会感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地震,那里的人们都受了巨大的打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各个学校也都组织了捐款活动,昨天老师所在的学校也组织了这一项活动,在活动后老师收集了这样一些信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信息:止马中小六年级有四个班,六(1)班捐款140元,共占全年段的2/7,六(2)班共捐款210元,占全年段的3/7。
师:你能说说我收集了哪些信息吗?你能说说这里的两个分数的意义吗?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想提些什么数学问题?(略)不错,看来同学们对分数有了一定的掌握。
(达到复习分数相关知识如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大小比较、分数与除法关系、最简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的目的,沟通分数间知识的联系,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分数加法的意义和算理
(1)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我们来看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两个班一共捐了多少钱?六(1)班和六(3)班共捐了几分之几?)
师:第一个问题谁来说说该怎么解答?(生:140+210)为什么用加法?你能说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吗?第二个问题呢?(生:2/7+3/7)你能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吗?请你比较一下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生答)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师:刚才我们用2/7+3/7来计算两个班一共捐了几分之几,谁知道这个算式的结果呢?为什么会等于5/7?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汇报方法:
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1/5+3/5=4/5,3/5—1/5=2/5,小结:图示法
方法二: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也就是4/8(减法同),小结:分数组成法
方法三:1/8=0。125,3/8=0。6,0。125+0。375=0。5,也就是1/2,小结:转化法
方法四:在前面某一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重点说明意义:
(1)这道题分子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呢?
两个加数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
(2)和与两个加数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3)分母为什么不变?分子为什么相加?
(4)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原因。
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认识分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算理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你能利用这些关系从2/7+3/7=5/7这个算式中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吗?(生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一组的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生答)从它们的联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分数减法的意义吗?(归纳分数减法的意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两个减法算式的结果,你能说说它们的结果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你能说说理由吗?
师: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下分数减法的意义。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意义的教学中我主要是用了迁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整数加法的意义的复习得出分数加法的意义,而减法的意义则是通过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归纳得出来的。在算理的教学上,由于学生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对分数的加减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在加法的计算中就直接让学生说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验证来说明结果的正确性,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的有意义。)
三、练习巩固:
(一)对计算结果的处理。
1计算
2/9+5/9=6/7—2/7=
7/8—5/8=3/4+3/4=
指名口算,在计算第三题和第四题时引导学生发现:
①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②是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判断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4/5+4/5=8/10()
(3)、1/9和2/18的分数单位相同。()
3、师:你看夏天就快到了,为了解渴今天小红家买了一个西瓜,小红要把它分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三个人吃。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分这个西瓜呢?(学生说想法)
师:我们来看看小红她是怎么分的呢?(课件出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小红吃了其中的4/8,爸爸吃了其中的2/8,妈妈吃了其中的3/8,可能吗?为什么?)
(练习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既有强化算法的计算练习和判断练习,又有开放的欣赏练习,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数感。而且在开放题的练习中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总结:谈一谈收获,遗憾。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要求根据题意列式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2、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
指导分小组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再看看1/2和1/4相加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您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1/2和1/4的得数是多少吗?
追问:你是怎样看出1/2和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
明确:计算1/2+1/4时,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要求: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完成例题中的填空。
3、交流学生填空、计算的情况
讨论:把1/2和1/4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应用了什么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地说,这个过程就是把这两个分数怎样?(通分)
二、教学“试一试”
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讨论:
(1)例题学习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5/6-1/3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上“和减法”,完成课题的板书)
(2)计算5/6-1/3时,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5/6-1/3的得数是多少?作为得数3/6和1/2,哪个更简洁?应用什么方法可以使3/6化成1/2?
指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你是怎样计算1-4/9的?你是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
3、提出:你会验算上面的两道题吗?你打算怎样验算?
交流后:让学生各自验算,确定上面两道题的计算结果。
4、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提出要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第二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页的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灵活地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初步学会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分练习(口答)
5和310和79和38和520和1535和7
2、计算练习(指名板演)
1/5+3/103/5-3/8
二、探索规律
1、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学生自己读题观察。
1/2+1/31/9+1/101/4+1/71/5+1/8
1/2-1/31/9-1/101/4-1/71/5-1/8
2、交流观察后发现。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张饼平均切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其中的1块,妈妈吃了张饼。
1.自主探究。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选择性地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列式解答。
2.沟通旧知。
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关系?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点?
3.揭示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教学,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根据情境所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出示问题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板书:
1.探究同分母分数相加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你能计算出结果吗?请试一试。
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合作,在学具上涂一涂、画一画验证计算结果。
(2)学生汇报交流。
方法一:。
教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为什么分母没发生改变?分子又是怎样得到的?
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发现: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都是。所以,可以把3个和1个直接加起来,它们的和等于4个,也就是。
方法二:。
教师:观察计算结果,有什么不同?(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方法三:化成小数计算。
引导: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适用性方面不如上述的方法。
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
(3)根据刚才的计算过程,说说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巧借学具,数形结合,深刻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又为学生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进行了铺垫。同时借助已有知识经验,理解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成最简分数。
2.自主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法。
出示问题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板书:
思考:和可以直接相减吗?为什么?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学生反馈,分析算理。
教师:计算时为什么分母不变?计算结果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完整的计算过程:
(3)引导学生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3.归纳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1)观察上面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吗?
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发现,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同时,总结归纳出计算法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知识应用,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1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做一做”第2题。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3.春蕾小学图书馆中各类图书情况如图所示。
(1)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2)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变式题,无论思维方式、解题角度、开放程度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同时,再次沟通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如何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五)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3、4、5题。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正方形纸片、题单(看图填空)。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我知道我们5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课中刚刚学习过猜谜语。老师这里也有几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1.一加一不是二 (打一字)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3.再见了,妈妈 (打一数学名词)
4.考试不作弊 (打一数学名词)
5.七上八下 (打一分数)
师:在猜谜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孩子都在积极地动脑思考,发言声音也很洪亮。那在即将开始的课中,你们能做到吗?
好,我们开始上课。
一、谈话引入
在我们刚才的谜语中,提到了我们本学期学习过的分数。今天,我们便一起来继续研究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情境图:一工人说,今天上午铺了这个广场的1/16,另一工人说,今天下午铺了这个广场的7/16。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课件出示问题。
①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②今天下午比上午多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4)拿出本子,列式计算两个问题。不作答。
(5)请一生展示讲解。
预设1:1/16+7/16=8/16=1/2
预设2:7/16-1/16=6/16=3/8
师:你们同意吗?
通常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
师:1/16和7/16两个分数的分母是相同的,我们称为同分母分数。
(6)师:谁来说说1/16+7/16是怎样算的?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7)师:在这里,为什么可以分母不变,而只把分子相加呢?
生:因为他们分母相同。
师:在分数中,分母表示什么?
生:平均分的份数。
师:在这里是将这个广场的面积平均分为16份。单位1相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那每一份的大小呢?也相同。每一份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1/16;1/16+7/16就是1个1/16+7个1/16,就是8/16。
(8)总结。
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师:一起来念一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课件)
2.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初步感知算法。
(1)刚才我们用同分母分数加法解决了两个问题,求出今天铺了这个广场的1/2,如果我告诉你,前几天已经铺了这个广场的1/4,您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问题:前几天和今天一共铺了这个广场的几分之几?
(2)一起说怎样列式。
生:1/2+1/4。
师:与前面相比,这个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分子相等。
生:分母不同。
师:分母不同的分数我们称为——异分母分数。(板书)
(3)师:1/2+1/4得多少?猜一猜,试着计算一下。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学生方法。(请三学生板书)
1/2+1/4 1/2+1/4=1/6 1/2+1/4
=2/6 =2/4+1/4
=1/3 =3/4
(4)师:你们同意哪一种呢?
(5)师:1/2+1/4=1/3你们觉得可能吗?为什么?
生1:1/2比1/3大,加上一个数应该比1/2更大,不可能比1/2还小。
师:同意吗?只用估算的方法,就可以做出判断。
生2:他们两个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应该先通分。
师:能直接相加吗?
生:不能。
(6)那第三种答案可能正确吗?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一下吗?老师给你两个温馨小提示: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纸折一折、画一画。也可以用其他的计算方法。先自己试一试。
(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7)交流汇报。
生1:我采用的是画一画的方法。我先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1/2染上颜色,再取剩下的一半即1/4染上颜色,这样总共就是3/4,所以3/4正确。
师:有图形,有数字,数形结合,清晰明了。
为了使同学们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这种方法用课件演示给大家。(课件演示)
师:1/2+1/4,他们的分母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也不同,每一份的大小也不同。能直接相加吗?先把1/2通分为2/4,2/4+1/4=3/4.
生2:我把他们化成小数再计算。
师:把分数化成小数,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好。
师:好的话就给点掌声吧!
生3:3/4-1/4=1/2。
师:我们看,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来验证加法,也很有创意!
……
(8)师: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证明了3/4是正确的。那我们再来看看具体是怎样做的?
板书:1/2+1/4
=2/4+1/4
=3/4
(9)师:面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提出猜想、试着解决、想办法验证,再得出结论。短短时间,你们已经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真了不起!但科学探究并未到此止步,我们还应该将我们的结论进行推广应用。用这种方法,试着做一道题。
3.教学例二。
(1)8/9-5/6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做题格式,学生做完,请两位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板演)
(2)交流汇报。
8/9-5/6 8/9-5/6
=48/54-45/54 =16/18-15/18
=3/54 =1/18
=1/18
(3)师:黑板上的答案对吗?观察这两种计算方法,你能找出他们有什么不同点?
生:不同之处,第一个是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为公分母,第二个是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师:也就是选择的公分母不同。
师:那又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相同之处是都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减法,利用通分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减法。
师:观察得真仔细。
(4)总结法则。
师:你能总结一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么计算的吗?
生:我们是把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来计算的。(板书:转化,通分)
生:我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师:在你的话中用到了一个词——化为。(板书:转化)在这里,我们是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师:转化的方法是什么?通分。
师:一起看看法则。(课件出示)
三、基础练习
师:通过我们努力,探索出了知识,学到了思想方法。你能灵活运用吗?做一做题单上的题。
1.(出示题目,课件)看图填空。
集体对答案。
2.计算。(课件)
我们刚才利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数形结合解决了两个问题。如果没有图,你会计算吗?试试看。
1/4+2/5 7/9-2/3 1/10+1/15
师:做完的孩子可以到黑板上板书。
集体讲评。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师:经过你的提醒,相信你们做题的时候会更认真、仔细,是吗?
四、拓展练习
1.比一比。
那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1)集体汇报。全对的举手。
(2)观察算式,上面的题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才能比较快。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2:我们发现当两个这样的分数相加时,他们和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数分母的乘积,他们和的分子就是两个分母的和。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总结。我们来看第一排。1/2+1/3=5/6中,两个分数分母2和3的积作为和的分母,两个分数分母2和3的和作为和的分子。再来看1/9+1/10=19/90中,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3:在减法中,差的分母是两个分数分母的和,分子是两个分数分母的差。
师:一起来看,在1/2-1/3=1/6中,差的分母是2和3的积,分子是3和2的差。
师:那是不是每一个分数加减法算式都有这个规律?需要什么条件?
生:分子都是1,分母是互质数。
(3)你能用这个规律,快速计算下面几道题吗?
直接写答案在题单上,看谁做得最快。
2.简单评价。
规律的妙处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试题,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比较的眼睛。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吗?
生:我学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可以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生2:我知道了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可以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而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
生3:我学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
师: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关于分数,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下去继续探究。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1、教具:投影仪。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
3、现在要计算两张纸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那些算式?
4、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另一类是分母不同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
1、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请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2、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3、就分母不同的加法算法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们进行讨论。
4、结合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5、交流汇报。
(1)“与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2)“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3)“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4)“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练一练。
1、第1题,看图填一填。
2、第2题,估计下列那些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1,,0,再算出来。估计分数加减法的得数大小比估计整数运算的结果要困难得多,为此,在开展本题练习前,再一次复习用分数表示直观图。
3、第3、4题,独立完成。
4、第5题,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议用线段图分析题意,作草图即可。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进行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9-120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教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
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4/7+2/75/11-4/117/12-5/12
1/2+1/28/9-5/915/16+5/16
学生口答得数后,说一说:这一组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同分母分母加、减法)
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猜一猜: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什么?
(如学生猜测有困难,教师提示:能找一个与“同”意思相反的词吗?)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学生读课题,举例说出几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题。
教师板书学生所编拟的算题,再请学生辨析教师出示的两题:1/2+1/3、8/9-5/6(即课本中例1、例2),这两题与今天学习的内容相符吗?
引导学生看板书,说一说想到了什么?
二、新课展开
1、教学例1
(2)怎样计算1/2+1/3,请同桌先讨论算法,再试算。
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评析板演:看这些不同的算法,说说你们的想法?
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不能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那样,把分子直接相加呢?
在学生讨论后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教具示范。(图略)
师:1/2+1/3,把这两个阴影部分合在一起,你能不能直接说出结果是多少?
教师指着合并后的图形问:把圆平均分成几份,就可以看出1/2+1/3等于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教具示范,进行验证。(图略)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分数单位相同,3份与2份合起来是5份。
(3)小结:通过学习计算1/2+1/3,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得出: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才能计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转化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追问,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通分)
(4)1/2+1/3=5/6,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学生汇报用交换加数位置的验算方法时,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做一做。
学生汇报用减法验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减法怎么算呢?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评析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
(1)8/9-5/6,学生试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评析板演
3、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阅读课本,质疑。
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有什么疑问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三、新课巩固
1、专项练习
师: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
学生回答“通分”时教师指出:通分是关键。并练习: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2/5,1/5和3/10,1/6和3/8
学生回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指出:对!我们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为已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我们学习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2、强化练习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3分钟)选择课始编拟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题目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既对又多。
指名汇报。汇报时先汇报做的是哪几题,怎么做的,其他学生判断他算得对不对。
3、发展练习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大家理解并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今天的数学课,探究新知大约用了()/()小时,新知练习大约用了()/()小时。
学生先联系实际填空,再想一想: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计算?
4、课堂作业
5、选做题:()/()+()/()=11/12括号中是两个异分母的最简分数,这两个分数各是多少?(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
1、精心设问,激思导入
旧知,一般是后继新知的生长点。新课开始,通过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口算题,习旧引新、承前启后。此时,教师再巧妙地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猜”的方式揭示课题,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内容的关注。接着
,共同对课题进行例释性“解读”,凸现了本课要探究的新课题的特点,又为学生下继的探究性学习、自式练习准备了材料。在学生所编拟的算题与课始的口算题表层现象(分母不同)的对比中,暗示了解决新问题的方案。教师随之的一句“说一说想到了什么”,看似平谈,实则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了问题的波澜。学生自己生成问题,为探索、思考、创造提供了动力与方法。
2、遵循规律,自主探索
北师大周玉仁教授曾精辟地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例1的教学,教师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大胆放手,把尝试与交流讨论融合一体,给学生的“探索”提供开放的、广阔的舞台。在学生形式地认识了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之后,组织全班学生理性地探索讨论,并结合动态的教具演示,促使学生的认识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获得内容性知识,而且获得方法性认识;不仅在知识方面获得长进,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这样的学习,才是全面的,才有“味道”,才有深度。
从例1异分母分数验算的教学,自然、巧妙地过渡到减法的教学,是由于有加法算法的迁移,对减法教学采取了略处理。如果说计算5/6-1/2、5/6-1/3倘有少数学生有一些困难的话,那么计算并验算8/9-5/6则对他们的学习有“补偿”作用,相信减法计算问题全班学生都能迎刃而解。教师的心中要想到的是全班所有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阅读课本、质疑环节的安排,又为学生在回顾与反思中内化新知,提供平台。
3、形式丰富,分层巩固
计算课教学的练习,很容易由于机械操练导致学生学习生活的枯燥乏味。如何克服这一弊端?本课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学生质疑之后,教师抛出问题:“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需要哪些知识基础?”从而使专项练习具有思考性和研究性。强化练习,以学生编拟的题目作为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采用限时的方式,学生计算的“感觉”一定与往日不同。发展练习,既对这节课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了总结,又将计算问题还原到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把课堂教学再一次推向高潮,随之选做题的练习,它不是给这节课划上句号,而是添加了一个问号,使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以旧引新:
1、今天×××同学过生日,你准备怎么过?你想请哪些人来参加你的生日聚会?
2、请你分蛋糕,你怎么分?
3、这些分法都可行吗?如果都可行的话,怎样比较合理?
4、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那种最合理?
5、计算,算式怎么列?
6、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7、我们前面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为什么?
那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不能直接相加减,怎么办?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这些算式都是连加的,比较麻烦,我们先来研究两个分数相加的,根据黑板上这些数,可以有哪些算式供我们研究。
2、请你任选一个算式来进行研究。
3、请你先将你选中的两个分数用阴影表示在老师发给你的两个圆纸片上,然后把它们合起来,通过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的方法,找到它们的和。现在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开始研究。
4、生汇报结果。
5、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操作过程向大家介绍一下。
6、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7、练习。
8、这几道题怎样进行验算?请大家试一试。
9、这几道题其实就是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他们做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先通分?
10、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的地方。
(三)、练习应用:
(四)、自学书本。
(五)、提高练习:口算
(六)、发展练习:找规律
(七)、课堂小结。
五、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第十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上的教学材料是这样安排的: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1/2种黄瓜,1/4种番茄。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1/2+1/4=
想: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把它们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
一、教材的局限性:
1、教学材料过于呆板,远离学生的生活,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2、没有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景,学生无法进行主动探究。
二、改为现在的教学方案,有以下几点想法: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的学习。
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去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相加,一定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诉学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平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
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
2、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课标中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感受、体验”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探究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一个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作为一个活动过程,那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比的性质,获得一些经验。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情境贯穿整堂课。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的一开始,引出学生很熟悉的过生日的话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础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最后,提出课外延伸题:今天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几种分蛋糕的方案,哪种是可行的,哪种是不可行的?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一)复习导入
1、3/8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它的分数单位是(),3/8里面有()个()。
2、
(1)7/8的分数单位是()。
(2)5/9里面有()个1/9。
(3)4/7是4个()。
(4)3个1/5是()。
(5)1里面有()个1/5,即是()。
3、约分:6/8=5/10=3/9=6/14=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二)、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能分别各写一个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算式吗?下面请大家在草稿上各写一个,并大胆的猜测一下结果是多少。学生写算式。师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
(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例1:(出示课件)妈妈在家烙了一张大饼。爸爸将这张饼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
(1)请你提出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独立列式解答
(3)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试着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明确探究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先独立完成,在小组讨论。
(二)展示交流,建立模型
1、展示汇报,重点释疑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3/8+1/8=4/8=1/2(张)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3/8-1/8=2/8=1/4(张)
(3)还剩多少张饼?1-3/8-1/8=4/8=1/2(张)
【设计意图】数学问题来源于学生,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2、归纳小结,建立模型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母相加、减。
三、练习检测,巩固应用
1、2/9+5/9=2/7+5/7=5/8+1/8=4+1/4=
5/6-1/6=7/9-2/9=7/10-1/10=1-11/30=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春蕾小学图书馆中各类图书情况如图所示。
(1)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艺类图书共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2)其他图书占图书总量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四、整理回顾,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板书设计
3/8+1/8=4/8=1/2(张)答: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1/2张饼.
3/8-1/8=2/8=1/4(张)答:爸爸比妈妈多吃了1/4张饼.
1-3/8-1/8=4/8=1/2(张)答:还剩1/2张饼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母相加、减。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减?(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请你们拿出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和1/4,再用两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分别折出1/3和1/9,折好后涂色表示这几个分数。
2.小组活动:学生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教师设问:这里的1/2和1/4、1/3和1/9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揭示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课始开门见山,以设问的形式,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切入新知。通过折纸活动,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发了新旧知识间的矛盾,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欲望。]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分组讨论1/2+1/4,并用实验说明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用前面折纸并涂色的长方形纸来验证计算方法,分组派代表汇报计算情况)
2.同理分析:1/3+1/9=3/9+1/9=4/9。结合板书讨论:
(1)从等式的左边到等式的右边,实际是做了什么?(通分)
(2)谁来说说这种方法的道理?(可结合学具图理解)把1/2化成2/4,这样平均分的份数相同,也就是说分数单位相同。因此,2个1/4与1个1/4合起来就是3个1/4,即3/4;第二题是3个1/9与1个1/9合起来是4个1/9,即4/9。
3.验算1/2+1/4=3/4。
(1)交换加数位置。
1/4+1/2=1/4+2/4=3/4
(2)用减法验算。(你会算吗?有困难的小组帮忙)
3/4-1/2=3/4-2/4=1/4
3/4-1/4=2/4=1/2
4.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
完成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评析:承用前面的折纸,引导学生直观地看出计算结果。通过相互述说算理和检验计算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知道怎么算,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基础练习。
1/3+1/4
5/6+3/8
11/12-5/6
3/4-2/5
1-1/6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各题的计算过程,注意对计算中的错误和不规范的书写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及技巧)
2.深化练习。
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让学困生说说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要求能说出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2、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3、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
教学准备:
PPT课件、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2=()/4=4/()
2、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7和1411和9
3、将下列各级分数通分。
1/4和3/87/10和5/6
4、抢答:
1/5+2/53/7+2/74/9+5/9
5/8-3/811/15—11/157/12—5/12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PPT出示: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淘气用一张纸的1/2折一只小船,笑笑用同一张纸的1/4折一只小鸟。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列出算式。)
先估一估它们的和(差)是多少?
PPT出示:
1/2+1/4在()之间。
A、0—1/2B、1/2—1C、1—2
2、尝试探索,操作验证。
师:大家估计的正确吗?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进行验证。
出示操作提示:
(1)在长方形纸上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出它的1/2;
(2)再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它的1/4;(不重复)
(3)观察两种颜色一共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估算结果。指名说说3/4是怎么得出的。
3、异分母分数相加,能直接计算吗?
同桌交流。小结:异分母相加,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4、自主尝试:1/2—1/4。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
完成课本“试一试”。(3/4+5/89/10—1/6)
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6、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如何计算?(PPT出示)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巩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课本“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
(1)先独立思考。
(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
4、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
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
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3/10;
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
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拓展延伸:
1、有红、黄、蓝三根彩棒,红棒比黄棒长3/4米,蓝棒比黄棒短1/6米。
(1)红棒与黄棒相差多少米?
(2)如果蓝棒比黄棒长1/6米,红棒与蓝棒相差多少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尝试解决。
2、(1)1/2+1/3=1/3+1/4=1/4+1/5=1/3+1/5=
(2)1/2-1/3=1/3-1/4=1/4-1/5=1/3-1/5=
A.观察特点;B.计算,找规律;C.举例应用。
五、课堂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师: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则计算
1/2—1/4=2/4—1/4=1/4
教学反思:
《折纸》这一课主要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反思本课节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
1、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使用教材。
教材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两个小同学在手工课上进行折纸。分别用去了张纸的1/2和1/4。通过比较两个人用纸的多少,引发了学生对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数学信息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解答。在解答中,学生们遇到了困惑,正是因为这一困惑的出现引起了学生对这种算式该如何计算思考。通过观察、分析、估算和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因为分数单位不同必须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的探究计算法则的过程中,体会一步步推理,理解算理。
2、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感知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技能。
本课教学中借助折纸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提问解答的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生猜测、验证算式结果并归纳总结出法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知识相关的数学模型,激发并满足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
3、进行估算,注重对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中在合作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前都设计了让学生先估一估的环节,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充分调动感官,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加减法算式结果进行估算。这样的设计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的估测知识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感知。
本堂课也出现一些不足,如:个别学生以往的“找两个数的公倍数、通分”知识中间有缺漏。折纸过程中,时间过多导致学生练习时间少,练习量不足。以后在新课前事先准备一些旧知识,以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迁移,学生容易走进新课堂,容易掌握知识。
【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4-11
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04-03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4-21
苏教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08-04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2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1-20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01-1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2-0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