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史记》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02 14:14: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第二课时《史记》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第二课时《史记》教学设计

  1、紧扣课题,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真正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对人物形象进行渐进、深刻地解读。

  2、感情朗读,情感共鸣,进行文化浸润。

  3、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阅读训练,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与技能。

  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难点: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及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设计理念:

  1、坚持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首先通过默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接着通过研读,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最后在一遍又一遍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高大,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2、《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设计力图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珍视学生独特体验,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设计思路:

  课题的题眼为“发愤”,因此,我紧紧抓住“发愤”一词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发愤”,其次寻求“发愤”的原因,然后感受“发愤”的过程,最后感知“发愤”的结果。整堂课让学生从“发愤”一词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司马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质疑导入,理解“发愤”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齐读)-——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老师故意把“愤”写成“奋”)

  2、(学生质疑后提问)这两个词读音完全相同,你觉得可以换一换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3、由“奋”和“愤”你分别想到了哪些词?(勤奋、奋力、努力……;愤慨、愤怒、气愤……)

  4、那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互换吗?对!这个“发愤”不仅可以理解为努力写《史记》、勤奋写《史记》、坚持写《史记》,还可以理解为满怀义愤地写《史记》,所以决不可以换,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题,读出“发愤”的味道。

  二、紧扣“发愤”,研读课文

  (一)感受“愤怒”的心情

  1、文中有一句话表明了司马迁异常愤怒,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这句话。

  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2、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联系司马迁受处罚的起因、结果以及上一课老师给大家提供的资料小组内讨论讨论。

  3、交流

  4、同学们,这种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刑罚,既残酷地摧残了司马迁的身体,又极大地侮辱了他的人格,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在人前再也抬不起头来。何况这种屈辱本不应该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仅仅是说了一句公道话,谁知却得罪了汉武帝,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可悲可愤啊!难怪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一死了之。

  5、指导有感情地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比一比,谁能读出悲痛、愤慨之情。指名读,齐读。)(一读)

  6、老师这里有一份材料,描述了司马迁当时悲愤交加、生不如死的感受,谁来读读这段话?

  出示:《报任安书》中这样描述: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中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

  7、同学们这种耻辱何等残酷,何等悲愤,就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再去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司马迁那遍及身心的伤痛吧!(二读)

  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8、你从这里的“几次”、“残”读懂了什么?

  9、把你的感受再加进去读一读。(三读)

  (二)感悟“发愤”原因

  1、过渡:但后来司马迁的想法却是:“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他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并坚持写完这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的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画下来,并把每一个原因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写在课文的旁边。

  3、交流。

  (1)出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 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a、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板书:英雄的影响)

  b、他从小可能听过哪些英雄的故事呢?这些英雄的故事又给了他哪些影响呢?

  (他要把英雄故事记载下来传给后人;他也想当英雄,成就一番事业;英雄能从逆境中站起来,遭遇坎坷能坚持住,我也能挺住,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c、是啊,黄河文化熏陶了他,英雄故事激励着他,所以他想——齐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一读)

  (2)出示:父亲司马谈是汉朝掌管修史的官员……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a、你从这一段话中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板书:受父亲的影响)

  b、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酷爱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如果不坚持写下去,就会前功尽弃,满腹才华就会付之东流,所以他想——齐读——“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二读)

  (3)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

  a、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让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

  (板书:父亲的嘱托)

  b、父亲是什么时候又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司马迁听了父亲的话会怎么安慰父亲呢?

  c、是啊!这是父亲一生的愿望,临终之前他最牵挂的就是这本史书,所以他对儿子千叮万嘱,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牢记这份临终的嘱托吧!(指导读)

  d、父亲临终时的嘱托时刻提醒着司马迁,所以他想——齐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三读)

  (4)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

  a、“泰山”、“鸿毛”分别指什么?

  b、从他的想法中,你感受到他要怎么样?他要做什么?

  (他要死得比泰山还重,还要有价值;他要成就一番事业,他要写完《史记》,他要活出生命的价值。)

  板书:人生价值观

  c、司马迁,黄河之水养育了他,英雄故事鞭策着他,父亲临终的嘱托时时提醒着他,活出生命的价值信念支撑着他,所以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下定决心忍辱负重写完《史记》。(板书:忍辱负重)

  (三)想象“发愤”过程

  1、引读:所以——(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2、练笔。

  同学们,让我们看一看书上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任选一幅画面,描述一下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出示:(1)冬天,司马迁……夏天,司马迁……

  (2)白天,司马迁…… 晚上,司马迁……

  (3)在编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某一个年代的人、事不太清楚时,司马迁……当他的所作所为得不到别人的理解,遇到他人讽刺挖苦时,他……

  3、交流、点评。

  (四)感受“发愤”结果

  1、不断地研读、整理、走访、查对、书写,就这样——(引读最后一小节)(板书:完成《史记》)

  2、这里有很多数字,你从这些数字读懂了什么?

  3、仅仅13年吗?《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让我们捧起书,带着感动读读最后一段。

  三、畅所欲言,提高认识

  1、司马迁卑微而又高贵的生命在血泪中得到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这样评价《史记》——出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迁呢?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

  四、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史记》里的故事,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第二课时《史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第二课时《史记》教学设计04-11

《史记》教学设计05-05

《史记》教学设计精选11-25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11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12-17

最新《史记》教学设计10-30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01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27

《鸬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