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三种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
一、教学内容
2014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积累数学学习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发展数学思维。
3.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并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三、重、难点
1、重点: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课堂常规:①师生问好;
②课前励志小文
数学是给我智慧的一门学科,以前我不该懒惰,不爱做题,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不认真做题,对待数学作业应付 、糊弄、抄袭,上课说话、玩玩具、做小动作这些都不对,今天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今后我要好好学习数学,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2.复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些题请你算一算!看看谁又快又好! 20×3+40=180-60÷2=
师:谁来说说你的运算顺序?
教师明确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看这!“符号决定顺序”!这句话老师原来教过你们,混合运算中一定要看清符号。这句秘诀,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中依然管用。(板书课题)
3.导入
看,小朋友们在玩象棋和围棋,羡慕吧!不用羡慕,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咱们学校的李老师也到商店去购买了,不过她好像遇到问题了,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助她解决吗?(出示例题图)
(2)教学新知
1.一起学(例1)
师:你从题中找到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根据找到的数量关系,请你列式解答,能列综合算式的最好。
(展示)方法一:12×3=36(元) 方法二:15×4=60(元)
15×4=60(元) 12×3=36(元)
36+60=96(元)60+36=96(元)
师:你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真棒!)
12×3+15×4(这就是一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题目)
师:我们按座位分成苹果、番茄两个小组,比赛一下哪组同学算的好。 写在练习本上,开始吧。
(出示)两组同学算法。
苹果组: 12×3+15×4番茄组:12×3+15×4
=36+15×4=36+60
=36+60=96(元)
=96(元)
都是96元。都算对了,请大家仔细看看,哪组同学算的更好。(对,番茄组的更简单)
小结:这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番茄组同时计算两个乘积能使计算过程更加简略一些。
(番茄组胜利,给番茄组发枚笑脸勋章,苹果组的也不要灰心,你们只要记住老师给你的秘诀,你们一定有机会获得下一枚勋章。)
(走!操练操练!)
2.模仿练习
①看到的可以先算吗?
(教师指出:观察算式的时候要整体观察,在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明确运算顺序:两边高级运算同时计算
②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12×3 + 15×2 80×2 - 76÷4
=36+30 =160-19
=66=141
谁能说一说算这两道题的秘诀吗?说对的话可以为你们小组获得勋章!(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为苹果组发一颗星星勋章!)
③指名口答:(这次找个后排的同学回答)
150÷3+40×5中,( 除法 )和( 乘法 )可以同时算,最后算( 加法 )。 (是这样吗?谁能来帮助帮助他。并告诉大家为什么。)
(很好,掌声鼓励。老师喜欢乐于助人的同学,再次鼓励,请坐)
3.接受挑战
(1)教学“试一试”
①这些都会了?来个不一样的你们就不一定能做对了,敢接受挑战吗?(敢!) ②(出示试一试)150+120÷6×5
最后一步是求和还是求积?(对,别忘了,没有括号,先乘除后加减)
注意:在计算时,要把不参与运算的部分照抄下来。(细心一点,不要抄错符号和数字)
③指名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不计算的部分照抄下来。
(2)模仿练习
①口答填空:150+180÷6×5中,先算(),再算( ),最后算( )。
②说说运算顺序,在计算。(做对的同学举手)
12+3×15-2
=12+45-2
=57-2
=55
(3)帮助小马虎
说说“小马虎”哪错了?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40-200÷5×8 改正:440-200÷5×8
=440-200÷40 =440-40×8
=440-5 =440-320
=435× =120
(正确的答案是:120 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在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110-20×5+25 改正:110-20×5+25
=90×30 =110-100+25
=2700 ×=10+25
=35
(正确答案是:35 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篇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使学生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请看练习:课件出示基本练习题:(1)80 ÷ 10 = 8(2)5 × 4 = 20
8 + 12 = 20 27 – 20 = 7
上面每组有联系的两道算式能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写一写,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看图片,下棋是同学们喜爱的一项活动。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老师正在文体商店为大家购买中国象棋和围棋。请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列一道综合算式吗?请同桌互相商量一下,然后在本子上列出算式。
2、揭示课题
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钱,可以列式为:课件出示综合算式:12 × 3 + 15 × 4
这是一道三步混合运算式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三步混合运算)。
3、例题教学
像这样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怎样算呢?同学们能根据我们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算一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先试一试,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结算法
大家算好了吗?我们来看看小萝卜和小番茄分别是怎样算的。
课件出示两种算法:
先来看小萝卜的方法:12 × 3 + 15 × 4
=36 + 15× 4
=36 + 60
=96
再来看小番茄的方法:12 × 3 + 15 × 4
=36 + 60
=96
师:同学们的算法和小番茄、小萝卜的方法一样吗?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那请你比比看,哪一种计算过程更简便?简便在哪里呢?
师:我们来看,像这样的混合运算,能够同时进行乘或除法两步计算的,就可以同时完成乘或除法计算,使得脱式过程更简洁。(揭示板书:同步进行乘或除法计算)下面,我们一起把刚才的问题解答过程写完整。(揭示单位名称和答语。)
5、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150 + 120 ÷ 6 × 5
师:我们继续看这一题,它的运算顺序还可以像刚才的题一样,同时进行乘或除两步计算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它需要分步进行乘或除计算(揭示板书:分步进行乘或除计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试一试,再互相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想想做做1-4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在计算这样的混合运算时,大家首先要明确它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每一步没有参与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同学们可要细心哦。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6题。
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不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两部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用“先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教学的重点应是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知道在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题呈现的仍然是简单的购物场景,鼓励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思考和理解其运算顺序,并独立的进行计算。“试一试”让学生解答含有乘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在此基础上,引导总结出含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样的教学,避免了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既让学生了解了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又让学生学会了通过列综合算式来解决实际问题。随后的练习先安排一些基本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比较和改错练习,帮助学生整合已学过的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提高运算技能;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几点反思:
1、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获取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现知识的迁移。有了前面两步混合运算的知识的基础,学生可以顺利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计算与应用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先算乘除法的印象就可以了。
2、虽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都知道了在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做练习时,有学生知道运算顺序但还是会计算出错,因此,养成学生在算后进行复查的良好的习惯就很有必要了。
3、计算教学往往被视为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教师要通过改善混合运算的教学,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同时运用富有挑战性和充满激情的语言,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深度”又保持“温度”。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实验版二年级下册第47页例1,练习十一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知道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运算能力。养成先想后做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并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并利用脱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2、导入新课
二、目标引领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默读并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知道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
3、初步认识并使用脱式进行计算。
4、养成先想后做的良好学习习惯。
带着问题进入这一节课的学习。
三、初步探索,合作交流
1、自学感悟
(1)投影课本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出示自学要求:
A、先认真读两遍题,边读边想:同学们在做什么呢?你从题中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
B、你会列式解决吗?自己动笔试一试。
2、合作交流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主要讲讲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3、汇报展示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让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充分说明和交流。
随机介绍: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定义。
四、算法指导,信息反馈
1、根据反馈结果,提问: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提问题:
(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多反复几遍,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熟练掌握脱式计算的写法和运算顺序的把握。
4、练习巩固,判断正误。
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38-17+3 22+14-8 15-12+45=48
=38-20=36 =3+45
=18=28 =48
提问题:(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题目里有几个要求?
(2)这些题分别错在哪里了?
(3)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
五、练习拓展
1、类比迁移,练习计算
15÷3×5、 3×6÷2、2×8÷4、 72÷8÷3。
小组内交流运算顺序和算法。
2、引导学生小结不含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式子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智慧大比拼
以接力赛的形式完成练习十一第1、3题。
六、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提出问题,质疑解难。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三种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0-19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三种教学设计范文07-10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模板11-28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1-07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14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17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方案01-06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说课稿01-23
数学《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