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5 17:00:08 诗琳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1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湘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目标:通过祖冲之与圆周率故事的介绍,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首先采取课件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渗透转化思想;然后利用实验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后运用自学辅导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从而学生提高自学水平。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交互运用各种学习形式,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个学生都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直径为整数的圆片,一根线条,一把直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驴与国王的小花驴赛跑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要求小花驴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具演示,直观感知,结合认知认识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实验,用绕线法、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指导操作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a.量一量、记一记: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圆的直径,然后记下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b.比一比: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学生继续实验并算出每个圆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把商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三个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得出结论:所测量的其他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

  3.介绍圆周率。

  ①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

  ②介绍π的读写方法。

  ③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④学生总结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为C=π×d。

  课件显示直径50米的圆形跑道和它的外接正方形跑道示意图。请学生观察思考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看看国王和阿凡提的比赛到底是不是公平。

  4.课件出示:已知圆形草地的半径25米,计算圆形草地的周长。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用半径求周长的公式:C=2πR。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课堂信息量加大,使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知识,并主动参与教学,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非常好。)

  5.实践应用。

  阿凡提看到自家的圆形驴栏有点松动了,就决定用些粗铁丝把驴栅栏围上3圈加固一下。阿凡提想请你们帮忙,计算这个半径是4米的栅栏需用多长的铁丝?

  学生快速计算并交流:先求出圆的周长,也就是围一周需多少铁丝,然后再乘以3,就求出围3圈共需用多少铁丝。

  (通过栅栏围铁丝的实例体现进行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实践应用价值。)

  (三)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课件出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

  必做题(找学困生汇报):

  1.选择填空

  a.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A.半径B.直径C.周长

  b.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A. 3.14B.π C.3

  c.大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小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A.大于B.小于 C.等于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8dm;r=5cm;d=6m; r=3dm。

  选做题(找中等生汇报):

  (1)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2)花坛的周长是62.8米,你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吗?

  拓展题(找优等生汇报):

  从一张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课件出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针对性强,效果好:必做题有利于学困生消化所学知识,使之学有所得;选做题有利于学困生和中等生的提高:拓展题有利于优等生思维的拓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总结提高,指导实践

  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及获得的情感体验。)

  四、点评

  这节课,教师通过数学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整合,使课堂信息量加大,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2

  一、说教材

  这是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一个课时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知识和上节课掌握了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六年级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课学生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认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采用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学法:本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完成探究任务。

  六、教学所需材料:圆纸片、直尺、绳、数据统计表、计算器、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熊猫明明绕圆形花坛跑了一圈(课件显示)

  2、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跑步的路线,要求熊猫明明绕圆形跑一圈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从而顺势引出课题:圆的周长。)[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聊天和创设融洽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轻松氛围。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提问:什么是圆的周长,学生回答后总结周长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圆片比划一下,自己去体验、领会圆周长的含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培养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了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并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2、测量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讨论:怎么测量圆的周长?都需要什么工具?然后,讨论后汇报交流并鼓励学生上台向全班同学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教师要给以指导小结滚动法、绳测法。设疑激趣:圆形花坛的周长如何测量?引出矛盾。[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由问题引入,激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小组合作,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1)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板书

  2)要求每组同学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片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别测量各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利用计算器计算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周长直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3)完成后,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结论,板书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读、写“π”。

  4)进一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看书63页,看后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汇报交流,不仅可以突破难点,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也为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而骄傲,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推导出求圆周长公式C=πdC=2πr板书

  (三)层层递进,拓展创新。

  1、基础练习

  计算

  (1)一个圆的直径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圆的半径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判断题

  (1)π=3.14。()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2、提升练习

  解答例1。

  3、发散练习

  (1)求圆形花坛的周长,你打算怎样做?

  (2)我想知道一棵树的横截面的直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哪种方法最好?

  [设计意图:题量不大,涵盖本节所有知识点,呈现形式多样,在编排上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我是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谈谈自己的收获?

  八、板书设计:

  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圆的周长(c)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π≈3.14

  有关系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直径(d)c=πd

  d=2rc=2π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3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圆的周长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知识和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能用滚动法、绕绳法等测量圆的周长,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正确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究性和趣味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知道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因此我把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设为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采用“激趣——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力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探究式学习地方氛围。

  五、说学法

  设计“说一说”“猜一猜”“量一量”“练一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式,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中,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无限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发探究。

  1、故事导入:兔子自从上次的比赛输后,很不服气,它又向乌龟发起了挑战,聪明的乌龟接受了挑战。它们从同一个起点A出发,同向而行,再回到起点位置(如图示)。兔子跑直道,沿着正方形跑道跑。而乌龟选择了弯道,沿着圆形的跑道跑。最后还是乌龟赢了。

  2、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兔子、乌龟所跑的路线思考,兔子跑的路程实际求的是什么?乌龟跑的路程又是求什么?顺势导入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改编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知的学习,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为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主动合作,探索新知。

  1、说一说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拿出教具,启发学生观察。学生通过学具的观察和体验来领会圆的周长的含义。教师进而提问学生“你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学生会想到利用尺子,但圆周长是曲线,如何化曲为直,步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说出用绕绳法或滚动法来测量。

  2、猜一猜初识圆周率

  回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得知,正方形的周长与其边长有关,是边长的4倍,引发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学生会想到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大小、直径、半径等有关,估计也是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可能是3倍、4倍或5倍。

  3、量一量,验证猜想

  当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组课前准备好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活动。

  活动一:测量圆的周长

  小组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滚动法、绕绳法等)对不同的圆进行周长的测量。

  活动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1)从学生猜测的结果中选择一个(直径),让学生探究圆与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想。

  (2)分别测出各圆的直径,把数据记录填入表中

  (3)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小组测量的结果,教师把测量不同圆的相关数据展示出来。

  (4)观察,发现

  让学生观察、比较表中的数据,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5)总结、归纳

  教师:实际上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数值是在3.1415926—3.1415926之间,这个发现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发现的,这个伟大的发现比欧洲早了500年。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取其近似值3.14

  活动三: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

  (1)引导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或半径,该怎样求周长?

  (2)推导出求圆周长公式C=πd C=2πr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说”、“猜”的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求知欲。再通过小组实践的测量活动来验证猜想,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同时,也可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和自己的伙伴一起解答例1和做一做。

  2、说出这两题用哪个公式比较好?

  【设计意图:基础练习的巩固,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解答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1、快速判断

  (1)π=3.14。( )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

  2、拓展创新

  如果知道兔子所跑的正方形跑道的边长是6千米,你能求出乌龟跑一圈跑了多少千米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同时回归到故事情境,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我是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

  1、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梳理)

  2、你是怎么学到的?(指出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七、说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C=πd

  又因为d=2r C=2πr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4

  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因而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

  因为六年级学生正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究、猜测验证、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得来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五、教学准备

  一套多媒体课件、若干大小不同的圆片、一把直尺、一根绳子、一个计算器

  六、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把上海世博会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课堂的始终。在创设情境时,我把城市地球馆中的地球模型“蓝色星球”介绍给学生,顺其自然地提出本节课的数学问题:同学们,我们可以把“蓝色星球”最大的横截面近似的看做一个圆,那么对于这个巨大的圆,你怎样求出它的周长呢?

  【设计意图:上海世博会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为了突破教材,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和渴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个别同学会想到以前学习周长的一些知识,以小见大,既然求大圆的周长没有好办法,那么我们可以找一些较小的圆,来求他们的周长。这时,我会及时地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你的想法为同学们打开了智慧之门,老师真为你高兴!”如果没有同学想到这一层,我会帮助他们回想以前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不正是把长方形的操场联想长方形的纸片,从而启发学生用小圆代替大圆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让学生熟悉圆的周长的概念。

  因为有以前的知识做铺垫,因此让学生自己先指一指圆的.周长,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有几种方法,再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此时,我及时巡视,调查学情,如果有的学生没有想出办法,我会在这个环节渗透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那就是有困难向书本请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无形中渗透了自学的方法——向书本请教。】

  2、合作交流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方法,或者讨论有疑问的地方。这时,我会作为一个参与者融入到他们的交流中去。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旨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交流、质疑,实现思想的碰撞与思维方式的互补,也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会倾听的好习惯,并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取”和“舍”,即学会分析。】

  3、汇报展示

  (1)有的学生用一根绳子把圆片绕一圈,然后捏住两端,把绳子撑直,用直尺量出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2)还有的学生在圆上的任意一个点做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然后把原片沿着直尺滚动一周,直到这个点又和直尺重合,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教师点评:你们的方法都很巧妙,都是在用直尺直接测量周长不方便的情况下,化曲为直,转化成一条线段,再测量出这条线段长度的同时也得出了圆的周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学生的展示,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此时,教师质疑,这些小圆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测量圆的周长,那么“蓝色星球”最大横截面的周长,再比如赤道的长度,还能用以上这些方法吗?显然不能。

  【设计意图:再次把学生带回课堂伊始的情境中,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产生探究一般方法的迫切愿望。】

  4、猜想验证

  (1)观察多媒体课件:分别以五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作为直径,画出了五个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小组合作

  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两人合作测量直径,一人用计算器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第四个人把相关数据按要求填入下列表格中。然后看看有什么发现。

  周长直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1号圆片

  2号圆片

  3号圆片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提倡学生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猜想,然后再根据猜想进行验证。】

  ②学习“圆周率”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由于各种原因,不同的圆计算出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通常我们称之为“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我们只取它的近似数π≈3.14。(板书:圆周率,π≈3.14)

  (3)渗透数学文化

  教师介绍《周髀算经》中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内容以及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然后请学生谈谈想法。

  【设计意图:数学文化的渗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推导公式

  学生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为C=πd,教师追问如果已知半径呢,学生会想到C=2πr。(板书公式:C=πd,C=2πr)这时教师顺势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5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圆》的第二部分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对旧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喜欢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他们希望能够在活动中自己去研究事物、发现问题,更渴望能在研究活动中解决自己的疑问,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圆的周长这节课可让学生利用化曲为直的数学转化思想,在实验探究中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并验证猜测,使学生自主发现、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讨论、自主探究等教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讨圆周率、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学生渗透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及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圆片、铁丝围成的圆、实验报告单(每组一份)。

  学生准备:每组(4人一组)准备直径(取整数)不同的圆片3个、线绳、直尺。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组织探究等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等学习方法,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按照以下五个部分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从大家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说一说:绕花坛骑一圈形成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即花坛一圈的长度就是一个圆的周长。从而揭示课题:圆的周长(板书)。师生谈话: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求法我们已经学过,那么圆的周长该怎样求呢?利用问题设下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共分5个环节来完成。

  1、教具演示,直观感知,认识圆周长。

  心理学实验证明,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掌握。学生通过花坛初步感知了“圆的周长”后,我出示教具圆片、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揭示圆周长概念。接着让学生拿出圆形学具摸一周,体验圆的周长。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用绕线法、滚动法可测量圆形学具的周长,师生合作示范操作要点(前者注意线要拉紧,后者注意看好起点和终点)。

  2、揭示矛盾,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出示图片:如果你坐摩天轮转动一周,在空中经过了多长的路程呢?这时学生会认识到绕线法、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引起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的迫切愿望。

  ⒊小组合作,操作实验。

  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第一层次:观察猜想。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三个圆并猜一猜:

  1.大圆、小圆谁的周长长?

  2.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第二层次:量一量,验证猜想。

  数学《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应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用不同方法分别量出三个直径不同圆的周长,并把数据填入下表中:

  圆周长C(cm)直径d(cm)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①18.863.13

  ②2273.14

  ③28.193.12

  通过学生交流汇报,观察数据对比发现:圆的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说明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第三层次: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学生继续实验,算出每个圆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通过比较又会发现:这三个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接着告诉学生: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那么,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用字母表示就是:(板书)

  ⒋介绍有关圆周率的数学史。

  学生自学教材“资料库”的内容。由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谈感想,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根据圆周长与它直径的关系,让学生思考:知道圆的直径、半径怎样求圆周长。学生会独立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用字母表示为C=πd或根据直径、半径的关系写成C=2πr(板书)。

  (三)、初步应用,领悟新知

  教材上安排的例1,是对前面刚总结出来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直接应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此例可让学生自主完成。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示范板演。评价时要说明两点:

  1.公式可以不写,直接计算就行;

  2.π取两位小数3.14,作为一般数值处理,计算结果不必再用≈表示。另外也可引导学生发现:花坛周长与车轮周长的比值就是花坛直径与车轮直径的比值(即转数40周),从而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练习巩固,逐层提高

  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本节练习中我以基础练习为主,适当补充了提高练习。

  1、选择填空。

  (1)、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A.半径B.直径C.周长

  (2)、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A.3.14B.πC.3

  (3)、大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小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A.大于B.小于C.等于

  此类型题重在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

  2、求圆的周长。

  本题利用直观图形考查学生对求圆的周长两个公式的运用。

  3、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1)、公园里摩天轮的半径是5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

  (2)、银杏小学的运动场上有一个美丽的环形跑道(如下图),两端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根据所给的数据你能算出环形跑道的周长吗?试试看。

  这些层层递进的反馈练习题,形式多样,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又强化了教学的重难点。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课的最后,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感受,教师可以用一段带有激励性的结束语,给本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

  总之,设计本节课时,我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人人参与活动,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思考”和“再创造”。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过程。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大家!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的。从生活实际入手,利用学生掌握的有关圆的知识,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本单元第一部分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前期的学习和认识都为学生学习研究“圆的周长”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和铺垫。“圆的周长”教学部分,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启发性和探索性,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交流、思考来探究,逐步导出和掌握计算公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熊大和光头强跑步比赛,请同学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师: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看一场比赛,每个同学都是裁判,有没有兴趣?比赛开始!

  (2)、师:看到这儿,你对这个比赛有什么看法?

  学生判断比赛的公平性并说明原因。

  学生发表看法,可能的回答如下

  生1:不公平,因为光头强沿着正方形跑,熊大沿着圆形跑。

  生2:不公平,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比圆形的周长要长。

  ……

  (3)、教师小结,引出本节课题。

  师:看来,这个比赛与跑道的周长有关系。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熊大和光头强比赛的情景创设,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研究的主动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通过两种图形路程的不同,引出新课。

  2、认识圆的周长 。

  (1)、师: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

  (2)、教师出示圆形纸片。师:谁能上来指一指,哪个长度是这个圆形纸片的周长。

  (3)、教师在大屏幕上用flash动画出示圆环框架并小结。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指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范围,做好心理铺垫;老师展示的目的是为下面“化曲为直”的方法打基础。

  3、讨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1)师:要想测量这个圆的周长,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吗?为什么呢?

  (2)、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1:不能,因为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而直尺是直的!

  生2:把圆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在圆上取一点作个记号,并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线,然后把圆沿着直尺滚动,直到这一点又对准另一刻度线,这时圆正好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滚动法)

  生3:用一条长线把圆绕一周,捏紧这两个正好连接的端点,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的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绕线法)

  (3)、教师跟随小组代表发言,用边演示边总结测量方法。

  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不论是用绕线法也好,滚动法也罢,都是非常巧妙地将曲线转化成了直直的一条线段再来测量,也就是一种化曲为直的方法,你们真是太棒了!

  师:(出示一个很大的圆形摩天轮)你能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

  看来,这两种测量的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性的动手测量,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二)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猜测。

  师: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那么,请你大胆猜想,圆的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播放)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呢?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测量3个大小不同的圆片的周长与直径,并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报告单,各组组长要 分工明确。(出示操作要求并播放轻音乐)

  圆的名称

  直径

  周长

  周长÷直径的商

  我们的结论: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训练了学生的思考习惯,也为下面学习找准方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环节重在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合理分工、条理思考、大胆推理与清楚表达的指导,旨在为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与条件,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参与、思考与经历中获得经验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习惯和数学思考能力。

  3、 共同发现 。

  师:同学们,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好吗?仔细观察实验报告单上的计算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每个小组汇报完后,把实验报告单粘贴在黑板上)

  4、 介绍圆周率。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刚才,同学们测量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圆,但却有着相同的发现,那就是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它叫做圆周率(板书)。(介绍误差)用字母π来表示。读法与写法。

  师:其实,有关圆周率的知识还有很多,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兔博士网站了解一下圆周率的由来。(播放)

  师:看完这些资料,你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有关祖冲之的资料,引导学生发表感触,及时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5、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

  师:在计算时为了方便,我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你能根据我们的结论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吗?

  生:因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 的π倍。所以圆的周长=直径X圆周率。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

  C=πd或C=2πr(板书)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图形题。

  师:你这样列式分别应用了哪个公式?

  (2)我是小法官。

  1、π=3.14 ( )

  2、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3、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 )

  (3)走进生活,解决生活问题

  1、一面圆镜的镜面直径是25厘米,在它的边缘镶嵌着一根金属条。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

  2、车轮转动一周,哪号车走得远?为什么?

  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距离和什么有关系?

  (4)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课开始的跑步比赛的公平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为了检验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题的设计为了照应开头;拓展延伸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新知的应用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愿望和热情,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课堂小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希望你们善于发现,善于探索,善于总结,相信你们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智慧,收获更多的快乐!

  (四)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1—3题。

  2、在数学日记中叙述一下你对圆周率的理解。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的过程,理解圆周率。体会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增强合作意识,体验成就感。

  2、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感受圆周率的`探索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探究数学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圆周率,能计算圆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

  探索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为定值。

  四、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计算器、多媒体课件、20厘米长的绳子、直尺、硬币、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

  五、教学策略:

  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点拨与练习

  六、教学程序:

  (一)激活目标

  出示主题图花坛,花坛的周长指什么?出示自行车,车轮的周长指什么?出示画有圆而且标出直径的正方形,这个圆的周长指什么?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测量圆的周长?

  (二)活动建构

  1、测量大小不同的四个圆的周长与直径,填表并计算。探究与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借助计算器)

  2、介绍圆周率的由来。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圆周率=周长÷直径,即π=c÷d。“π”的由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是希腊文圆周率的第一个字母,大数学家欧拉在一七三六年开始,在书信和论文中都用π来代表圆周率。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谈感受。

  3、推导出:c=πd或c=2πr

  4、计算花坛的周长,解决相关问题。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厘米,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三)解释应用

  一种铲车的前轮半径0.4米,后轮直径1.6米。行驶时,后轮转一周,前轮转几周?

  (四)反馈测评

  1、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半径是5米,绕着它走一周,要走多少米?

  2、小蚂蚁从A点沿着这条曲线爬到B点,大约要爬多远的距离?

  3、公园内有一个圆形人工湖,绕湖一周要走1570米,湖中心有一个小岛,从湖边到小岛架一座桥,桥长大约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有什么遗憾?我有什么疑问?

  希望同学们在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经历成长,创造成功!同学们,再见。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8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圆的周长》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了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探究新知——运用新知”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三、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 经历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5.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

  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六、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七、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直尺、一元硬币、水桶、易拉罐、纸剪的圆、绳子等。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

  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播放课件: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问: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2、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播放的课件既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3、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设计理念】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进一步强化了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为学生发挥自身主动性研究圆周长作好了学习方法上的准备。

  4、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2).反馈:(基本情况)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3>.“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转化曲 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那怎么办呢?

  (5).明确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物想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由不能用直尺直接测量到用“滚动法”、“缠绕法”,以及用“折叠”的方法测量圆形纸片,最后到大屏幕上的圆不能进行实际测量,既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又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5、合理猜想,强化主体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交流。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设计理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和讨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依赖教师指导进行操作的被动局面,学生对后续的实际探究过程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二)、实际动手,发现规律

  1、分组合作测算

  (1).明确要求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就是:C=πd

  (2).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又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 板书: C =2πr

  【设计理念】本环节选取一元硬币、易拉罐等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融小组合作、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理解圆周率意义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利用课件进行验证,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还出示了较为详尽的资料,从而在深入理解新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利用圆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计算公式的总结水到渠成。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判断并说明理由:π =3.14 ()

  2.选择: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我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我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理念】练习设计目的明确,层次清楚,有效的对新知加以巩固;判断题和选择题抓住了新授内容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准确而清晰的把握;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教学观念。通过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收获,不仅明确的再现了教学的重点内容,而且再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五)、课外引申,拓展思维

  如果小黄狗沿着大圆跑,小灰狗沿着两个小圆绕8字跑,谁跑的路程近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探究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掌握圆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圆、线、小尺。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话交流:同学们,我们经常听人们说:“我买了一个28的自行车。”“我买了一个24英寸的彩电”。这里的“28”和“24英寸”都是表示物体规格的数字。

  2.件出示例4题目及图示,全班交流:你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

  3.组交流:从你课前滚动大小不同的圆片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4.件演示车轮滚动,验证学生的发现。

  5.班交流:

  你觉得圆的周长和圆的什么关系?(直径越大,圆也就越大,所以周长也越长。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所以说圆的周长跟半径也有关。)

  二、教学例5。

  1.件出示例5,全班交流:这样的实验你们课前做了吗?

  2.拿出课前探究圆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实验单,小组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3.名汇报,全班交流。

  ⑴ 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展示实验记录单,介绍实验过程。

  ⑵ 纵观各组的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生自学课本93页,了解圆周率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研究成果。

  5.括圆周长公式。

  ⑴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如果圆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谁来说一说π、C、d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板书:C÷d=π,C÷π=d ,C=πd)

  ⑵ 求圆的周长用哪个公式?(C=πd或C=2πr)

  三、巩固拓展

  1.成“试一试”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2.成“练一练”。

  3.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4.成练习十四第2题。

  ⑴ 学生独立计算。

  ⑵ 全班展示交流。

  ⑶ 学生订正。

  5.成练习十四第3题。指名口头列式,学生集体计算。

  6.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交流。

  四、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喜欢运动么?小明也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他每天都会去公园绕花坛骑行几圈。同学们想知道小明骑行一圈有多远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花坛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圆形)对,是圆形。我们要想知道小明骑行一圈有多远,就必须知道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探究新知

  看到今天的学习内容,同学们都有哪些疑问呢?(学生回答:什么是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棒,这些都是研究圆的周长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个圆,那位同学能上台指一指它的周长呢?(学生指)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定义一下圆的周长?(学生答,老师及时补充纠正,得出圆的周长的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请同学们把圆的周长的概念默记两遍吧。

  请同学们拿出你手边的圆,同桌互相指一指它的周长吧。

  三、合作探究

  老师看到同学们做的都很棒。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那么该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利用手边的学具,想办法测一测圆的周长吧!

  好,时间到。老师发现这组同学的方法很好,请你们到前面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你的表达能力可真强呀,请回。(结合课件展示绕线法)请看大屏幕,用一根长线紧贴圆绕一周后,剪去多余部分,把线拉直,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绕线法,可以化曲为直。

  老师还发现这组同学的方法也很好,请你们也到前面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你的表达的真清楚呀,请回。(结合课件展示绕线法)请看大屏幕,先在圆上确定一点,然后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滚动法。

  四、找出关联

  同学们可真聪明,自己就能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是不是所有的圆都能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学生回答:不能)请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摩天轮)对,是摩天轮,摩天轮的周长能用绕线法和滚动法测量么?对,不能,因为摩天轮太大了。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出一个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了。

  我们都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那么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直径、半径)同学们猜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来半径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再看这张图,看来直径越大,圆的周长也越来越大。同学们猜得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找出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吧,同学们有信心么?

  五、合作解疑

  请看大屏幕,(读要求),老师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自己动手测量,填一填这张表吧。

  好,时间到,老师看到同学们计算的非常认真,合作的也很默契,下面老师请四位同学来帮我填一填这张表吧。(学生填)

  好,四位同学填了四组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四组数据中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哦,你发现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你的观察可真是敏锐呀,凡是算出周长是直径3倍多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呀,看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有规律的。由于我们在测量时存在误差,我们算出的比值也不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数叫圆周率,通常用字母∏表示。也就是说周长总是直径的∏倍。

  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读这个字母吧。同学们能用等式表示周长、直径和∏之间的关系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六、知识渗透

  说的真好,那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数学家早就做了研究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课件展示)我们前人刻苦研究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看来∏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我们在计算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3.14。

  七、公式推导

  既然“周长÷直径=∏”,那么周长等于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用字母d表示直径,圆的周长该如何用公式表示?(学生答,板书:C=∏d)看来我们知道直径,就可以用公式C=∏d来求圆的周长。如果我们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应该用哪个公式来求?(学生答,板书:C=2∏r)回答的真好,你前面的知识学的真扎实。看来我们知道了半径也能求圆的周长。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公式吧。现在我们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求圆的周长了?(学生回答)对,老是重复。下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明绕花坛一周有多远吧。

  八、解决问题

  1、请看第一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该如何解答。请问你用的那个公式?很好请坐。

  2、请看第二问,请同学们思考后告诉老师解答方法。(学生回答)

  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可真细心呀,同学们在计算时也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先看清楚单位是否统一。

  3、我们再来看摩天轮,请同学们思考后在练习本上解答。这位同学算的最快了,你来说答案吧。你用的那个公式?同学们都算对了么?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 11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62~6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利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的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软尺、直尺、绳子、圆形。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请同学们唱一首歌。

  (设计意图:为了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养成一种良好的课前准备的学习习惯。)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国王要与阿凡提比赛谁的小毛驴跑得快,通过观看比赛图,国王的小花驴跑的是圆形轨迹,阿凡提的小灰驴则跑的是方形的轨迹,结果国王的小花驴先到达终点,阿凡提觉得比赛不公平,引导学生说出比赛不公平的原因是比赛的路程不同,它们比赛的路程刚好就是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要相比较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的实物引入新课,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说一说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宰出示圆形纸片,边比划边启发学生说出圆的周长的含义。那么这个圆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呢?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呢?今天就来探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性概念,因此应已学知识为基础。即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个一般性概念之后,再去理解圆的周长这个特殊概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圆拿出来,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师:同桌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

  师: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并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师:老师发现很多小组已经找到方法了,哪个小组愿意到前边来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操作,向其它小组的同学展示本小组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

  生: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这种方法还真不错!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这种方法重新演示一遍。

  师演示(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们小组是直接用米尺绕圆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

  师:大家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是呀,这个方法太简单了,我们为他们鼓掌。

  生:我们小组把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师:这个办法也很妙!其他同学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应该在圆上先做个记号,滚动时记号要和尺子的零刻度对齐。

  师:你的想法可真不简单!

  师演示(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求圆的周长的好的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体育场的一周有多长,或者把地球近似地看成一个球,绕赤道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呢?因此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那我们能一起想办法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能!

  师: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

  生: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圆的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就越长。

  师:那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周长是边长的4倍,接着提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这样设计唤醒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圆的半径(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再接下来猜想、探索、验证就显得自然顺畅,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测量出了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再请同学们动手计算一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多少?点名汇报结果。

  师:现在大家通过填写表格发现了什么?

  生:在测量中发现,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是不同的。

  师:既然不同的圆的大小是不同的,那么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生:是由半径(或直径)唯一决定的。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每组算的结果不大一样,但都是3点多。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绳子和一个圆,用来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是老师忘记带直尺了,于是老师就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都和圆的直径相等,然后绕圆一周,发现圆的周长刚好是三个半径多一点,老师探究的结果和你们计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早就有人研究出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这个圆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π=3.1415926535……,我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古代的数学家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可是有着辉煌的成绩的,谁来讲给同学们听?

  我们有这么伟大的数学家,相信我们这些站在伟大巨人肩膀上的现代中国人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设计意图: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讲故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师: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了吗?

  学生回答。(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和对表格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回答这个问题。)

  师: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板书:圆的周长=π×直径)。

  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么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πd(板书),再根据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得到c=2πr (板书)。

  生读:c=πd c=2πr

  师: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圆的周长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圆的直径或半径。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观察表格,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动手操作及计算得出结果的成功体验。而且把不同的圆的有关数据,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初步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引出圆周率的概念,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通过猜想、探索、验证得出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你们精彩的表现让老师收获了很多快乐。你有什么收获呢?

  (1)今天我学习了圆的周长的知识。我知道圆周率是( )和( )的比值,它用字母( )表示。

  (2)我还知道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倍。已知圆的直径就可以用公式( )求周长;已知圆的半径就可以用公式( )求周长。

【《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5-10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6-21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8-17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4-16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9-20

人教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5-25

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02-25

《圆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05-07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精选15篇)07-20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