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1-11-14 14:07:5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

  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2、第三单元“字母表示数”

  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2、第四单元“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识别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与垂直等有关概念,从事折纸、模型以及使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几何工具,画角、线段、平行线、垂线,制作七巧板、图案设计等活动。

  (三)统计与概率

  1、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

  主要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数据”

  通过对报纸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第七单元“可能性”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事件的发生存在必然性、可能性、不可能性,且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1名学生,该生为女生。从性格上看,该生内向、腼腆;从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认真学习,但欠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数学基础较差。该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措施

  (一)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建模,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四)开展针对教学实验,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四、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丰富的图形世界在两个半期复习中穿插复习

  第二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2课时(10月16日、10月23日))

  第三单元字母表示数1课时(10月30日)

  半期整理与复习1课时(11月6日)

  第四单元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1课时(11月13日)

  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1课时(11月20日)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数据1课时(11月27日)

  半期整理与复习1课时(12月4日、12月11日)

  第七单元可能性1课时(12月25日)

  期末总复习2课时(1月8日、1月15日)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30人.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已经历适应小学课堂教学,但仍有大部分同学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为了逐步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从兴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一)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二)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三)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决求商。

  (四)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五)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稳、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八)会探索给定图表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理解的能力。

  (九)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十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本册的数学重点是表内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成以内数的认识,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数的重要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本册的教学难点是用数学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中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任务、达标情况。

  本册教学内容:表内除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争取在本学期使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实践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7%。

  五、培优辅差。

  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所以教师应深入细致地做好辅导工作,既包括精心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又包括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耐心帮助学困生的转化。只有心中装满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让班集体永保积极向前的活力。

  六、特长生培养。

  观察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其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其学生全面发展。如画画,发挥其特长,创造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七、渗透德育目标。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其能力,逐步形成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八、具体措施。

  (一)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榜样,使学生学有榜样。

  (二)讲练结合,改进教法,坚持读写结合原则,一课一练,一单元一测试。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补救有效措施。

  (三)注意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四)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努力做到学新、温故和补漏结合。

  (五)精心备课,因材施教。

  (六)发挥家长配合作用,互通情报,有目的的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七)树立学习标兵,以好帮差,在扶好优生的同时,重点培养中等生,辅导好差等生(学困生)。<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为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现制定关于一年级数学方面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xx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9个单元:1、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数的认识;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分和减法;7、认识时间;8、找规律;9、统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措施

  1、勇于创新,坚持认真教学。

  2、因材施教,选用有效地教学方法。

  3、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课题

  1.算法的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几种?

  2.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基本思路如何?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第二步,确定每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两个终端框.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来表示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并且形式类似.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我们知道,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步骤n+1

  步骤n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分别与程序框图中的输入、输出框对应.

  在每个程序框图中,输入框与输出框是两个必要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

  例1(课本P21例1):已知函数 ,求自变量x对应的函数值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

  算法:

  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

  第二步,计算

  第三步,输出y.

  程序框图: 程序:

  INPUT “x=”;x

  y=x^3+3*x^2-24*x+30

  PRINT “y=”;y

  END

  开始

  输入x

  结束

  输出y

  y=x3+3x2-24x+30

  这个程序由4个语句行组成,计算机按语句行排列的顺序依次执行程序中的语句,最后一行的END语句表示程序到此结束.

  ①在该程序中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它可以用字母、符号、文字等来表述. 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一般用字母表示. INPUT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提示内容加引号,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

  其格式为:

  INPUT “提示内容1,提示内容2,提示内容3,…”;变量1,变量2,变量3,…

  练习:尝试把输入框转化为输入语句

  输入a,b,c

  解:INPUT “a,b,c=”;a,b,c

  ②在该程序中,第3行中的PRINT语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4个单元:分数的认识

  (一)、小数、三步运算和应用、统计表和条形图。

  其中(1)数与运算的内容主要由分数的认识

  (一)、小数、三步计算和应用三个部分:分数的认识

  (一)这一单元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简单计算;小数单元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除以整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等内容;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和应用,这类式题的运算顺序比较复杂,除第五册已出现的“不相连接的乘除同时进行脱式计算”以外,出现了三种新情况——小括号中含有两级运算、式题中的两个小括号同时脱式计算、第二级运算中含乘除混合运算,按照先乘除后加减来计算一个式题时,其中的乘除混合运算还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2)统计图表的教学内容整理数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3)数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本册教材中是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紧密结合。一方面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知识的内在智力因素;另一方面在学生不断扩充数学知识的同时,在学习的适当阶段,联系所学知识,以“智力游戏”的形式有计划的安排了数学思维专项训练的内容。这些题目主要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与推理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四则计算(不超过三步)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计算式题,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二)数学思考

  1、能结合具体情景,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三)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够积极的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抉择,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不断的取得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新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5、又对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观点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

  三、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

  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师精讲例题学生大量演练习题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转变角色,便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肯钻研、善思考、勤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年级xx班共有51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因此我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

  二、教学内容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20以内各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钟表、整时和半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区教研室、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一)发挥教研群体作用,提高教研实效,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积极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每周星期三下午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训青年教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1、教研活动经常化。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论交流,促使每位老师上好“家常课”。组内教师校内听课不得少于20节。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系列化。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某个专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开课研讨,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严格按照个人

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一个班现有学生57人,男生32人,女生22人。二班现有学生53人,男生30人,女生23人,他们均来自周边的自然村。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青岛版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分数的意义。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年级组组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加大教研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结合七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为重要的组合平台,注重四基,讲究工作方法,着重抓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年级情况分析

  1、教师:七年级共有6名数学教师,全为男性,中青年教师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战斗力,都尽心尽力工作,团队合作精神好,教学业务水平较高。 2、学生:现有教学班6个,成绩普遍一般,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七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往往容易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并不稳定。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

  3、教学策略:(1)重视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能力指导;(2)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指导;(3)重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4)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

  2、转变教学观点,树立教学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 3、优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开展课堂教研活动,进行有效性教学。 5、提优补差有成效。 四、工作计划

  1、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在开学初组织备课组成员认真学习解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努力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提升课堂效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加强备课组建设。每周集体备课一次(拟定于每星期四下午第二节),并且有活动记录。目的在常规教学中协调教学进度,交流教学体会,讨论落实“四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注重备课要备教材、备重难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让每个教师的聪明才智融汇到教案和教学中。活动主要内容是:①认真分析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②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③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如何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力争提高数学科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是我们的目标。

  3、注重培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可在每班挑选学生进行数学兴趣辅导,进行自信心培养,提高学习兴趣,强化训练,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且为参加数学竞赛做好准备。

  4、认真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听课节数每学期不少于12节,要切实通过听课、评课来互相

  促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机会外出听课,要认真撰写听课体会,吸收外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5、合理安排测试和作业。测试由学校安排年级统一时间,每章一次,测试后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依据测试成绩,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作业要本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选,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有督促。

  6、进行课题研究活动。研究有效的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整合。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易懂,尤其是几何画板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数形结合类的问题,对函数的学习尤为突出。因此要加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8、开展校级研究课。每位老师安排一节课,认真做好听课,评课,力争共同进步。

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35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习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习掌握的因素较多。学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原因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精选】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12-16

有关学期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01-05

【精品】学期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01-01

【必备】学期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12-14

精选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九篇12-25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七篇12-21

精选桂花作文锦集十篇12-25

精选心理作文锦集十篇12-31

【精选】心理作文锦集十篇12-22

【精选】健身作文锦集十篇01-02